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探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
被引量:
9
1
作者
董亚巍
潘路
+2 位作者
万全文
周卫荣
王昌燧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曾侯乙尊盘是范铸还是失蜡法铸造,已成为热门话题。持失蜡法铸造观点者,理由大抵为,众多专家发表过许多论述其为失蜡法铸造的论文,且早经相关权威部门明确定论。而否定尊盘为失蜡法铸造的理由颇为直接明...
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曾侯乙尊盘是范铸还是失蜡法铸造,已成为热门话题。持失蜡法铸造观点者,理由大抵为,众多专家发表过许多论述其为失蜡法铸造的论文,且早经相关权威部门明确定论。而否定尊盘为失蜡法铸造的理由颇为直接明了,即尊盘上的范铸特征清晰无误,毫无失蜡法铸造的任何痕迹。2006年10月15日,来自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尊盘进行了联合研究。经考察、信息采集、分析和讨论,再次一致确认曾侯乙尊盘的制作为传统范铸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
范
铸
技术
失蜡法
原文传递
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亚巍
周卫荣
+2 位作者
马俊才
万全文
王昌燧
《中国历史文物》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商周青铜器具有明显的发展脉络,主要体现在铸造工艺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纹饰技术上。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和纹饰枝术的研究表明,其纹饰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自商早期至中期,大多采用范面上...
商周青铜器具有明显的发展脉络,主要体现在铸造工艺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纹饰技术上。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和纹饰枝术的研究表明,其纹饰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自商早期至中期,大多采用范面上压塑纹饰的技术;商中期至西周,出现了在范面上堆塑纹饰以及纹饰的压塑、堆塑相组合的工艺:而春秋以后,则普遍采用单元纹饰范的拚兑技术。这三种明显不同的操作工艺,致使铜器表面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纹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青铜器
范
铸
技术
原文传递
邾国故城遗址出土兵器范的检测与分析
3
作者
王芬
宋浦文
+4 位作者
陆青玉
吴晓桐
王为鑫
王青
路国权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6,共12页
前言青铜器和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时期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以往山东地区冶金考古相关的田野与实验室工作稍显不足,系统性研究较少,而青铜兵器铸造遗存仅在曲阜鲁国故城[1]、汶上县城大遗址[2]有少量发现。2019年夏,山东...
前言青铜器和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时期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以往山东地区冶金考古相关的田野与实验室工作稍显不足,系统性研究较少,而青铜兵器铸造遗存仅在曲阜鲁国故城[1]、汶上县城大遗址[2]有少量发现。2019年夏,山东大学国故城考古队在郑国故城遗址皇台以南、金水河北抢救发掘了1座战国早期浇铸坑,出土铸造戈、剑、矛、等青铜兵器的陶范二百余块,以及大量埚、铜渣、磨石等铸铜相关遗物[3]。这是山东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青铜兵器专业化铸造遗存,为研究战国时期该地区的范铸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
兵器
范
制作工艺
范
铸
技术
原文传递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亚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共15页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工艺发现,铸鼎的工艺应该是从铸鬲的范铸工艺中演变而来。除此之外,还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范
铸
技术
商代
青铜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兴业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初步调查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全胜
梁婵
+1 位作者
黄谦玺
邹桂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12个铸造炉渣、铸铁、陶范陶模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表明,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的主要产品是铁锅和铁釜;遗存的生铁铸造浮渣为高铁炉渣,炉渣成分为铁硅锰磷多元系炉渣,渣中留存有生铁颗粒;铸铁显微结构是以莱氏体为主的生铁组织,铸铁成分为铁硅磷镍合金。陶范陶模一般至少由三层泥胎叠堆制成,模范的内里层材料最为精细,且有意掺进草木灰;模范中间层的材料是细小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模范外层为颗粒较粗的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陶范陶模内里层表面含有Zr耐高温防护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龙旗顶
冶金史
唐宋时期
范
铸
技术
生铁
铸
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曾侯乙尊盘铸造方法的证明——论中国青铜时代的熔模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志伟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39-46,共8页
中国青铜时代存在熔模技术毋庸置疑。笔者通过实践,对曾侯乙尊盘附饰的熔模铸造方法进行验证。
关键词
曾侯乙尊盘
熔模
铸
造
范
铸
技术
漏铅法
失蜡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淡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制造加工技术
被引量:
2
7
作者
董亚巍
郭永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4,67,共5页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
铸
技术
砂型
铸
造
铸
后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铜元三珍
8
作者
周祥
《收藏家》
2021年第11期17-22,共6页
开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机制的铜元,虽然存世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改变了流传两千余年中国以范铸技术铸造铜钱的历史,重塑了中国近现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又充分显示了铜元在中国货币史上...
开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机制的铜元,虽然存世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改变了流传两千余年中国以范铸技术铸造铜钱的历史,重塑了中国近现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又充分显示了铜元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地位。彼时在中国,铜元的铸造权并不统一,除了中央政府铸造外,各省地方政府也纷纷铸造自己的铜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元
范
铸
技术
中国货币史
中国近现代
光绪年间
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
铜钱
原文传递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被引量:
29
9
作者
周卫荣
董亚巍
+1 位作者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5,61,F0002,F0003,共9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可能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我国广大地区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商代中期之前,主要是整体铸造,商代中期至西周,主要还是整体铸造,但开始了分铸插接工艺;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铸和焊接工艺;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蜡法工艺
青铜
范
铸
技术
曾侯乙尊盘
淅川下寺铜禁
文物考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探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
被引量:
9
1
作者
董亚巍
潘路
万全文
周卫荣
王昌燧
机构
鄂州市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文摘
中国青铜时代有无失蜡法铸造工艺,曾侯乙尊盘是范铸还是失蜡法铸造,已成为热门话题。持失蜡法铸造观点者,理由大抵为,众多专家发表过许多论述其为失蜡法铸造的论文,且早经相关权威部门明确定论。而否定尊盘为失蜡法铸造的理由颇为直接明了,即尊盘上的范铸特征清晰无误,毫无失蜡法铸造的任何痕迹。2006年10月15日,来自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对尊盘进行了联合研究。经考察、信息采集、分析和讨论,再次一致确认曾侯乙尊盘的制作为传统范铸工艺。
关键词
青铜器
曾侯乙尊盘
范
铸
技术
失蜡法
Keywords
bronze
the bronze zun - pan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Zenghouyi
mold - casting
the lost wax casting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亚巍
周卫荣
马俊才
万全文
王昌燧
出处
《中国历史文物》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文摘
商周青铜器具有明显的发展脉络,主要体现在铸造工艺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纹饰技术上。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和纹饰枝术的研究表明,其纹饰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过程。具体说来,自商早期至中期,大多采用范面上压塑纹饰的技术;商中期至西周,出现了在范面上堆塑纹饰以及纹饰的压塑、堆塑相组合的工艺:而春秋以后,则普遍采用单元纹饰范的拚兑技术。这三种明显不同的操作工艺,致使铜器表面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纹饰特征。
关键词
夏商周
青铜器
范
铸
技术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邾国故城遗址出土兵器范的检测与分析
3
作者
王芬
宋浦文
陆青玉
吴晓桐
王为鑫
王青
路国权
机构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16,共12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团队(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研究创新团队)“国故城考古发现与城市文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RW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郑国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2&ZD24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前言青铜器和青铜铸造工艺是商周时期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的鲜明标志。以往山东地区冶金考古相关的田野与实验室工作稍显不足,系统性研究较少,而青铜兵器铸造遗存仅在曲阜鲁国故城[1]、汶上县城大遗址[2]有少量发现。2019年夏,山东大学国故城考古队在郑国故城遗址皇台以南、金水河北抢救发掘了1座战国早期浇铸坑,出土铸造戈、剑、矛、等青铜兵器的陶范二百余块,以及大量埚、铜渣、磨石等铸铜相关遗物[3]。这是山东地区首次系统发掘的青铜兵器专业化铸造遗存,为研究战国时期该地区的范铸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邾国故城
兵器
范
制作工艺
范
铸
技术
Keywords
Capital City Site of Zhu
Weapon Mol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Mold Ca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董亚巍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共15页
文摘
商早期鼎的足,与同时期斝及鬲的足一样都是锥形足。商早期鼎的腹底披缝,亦与同时期斝及鬲的底部一样,都是丫字形披缝。商晚期鼎的足多为圆形足,底部的披缝为三角形披缝。我们对商晚期的圆形鼎进行了范铸模拟实验。通过制模、制范及制芯工艺发现,铸鼎的工艺应该是从铸鬲的范铸工艺中演变而来。除此之外,还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
青铜器
范
铸
技术
商代
青铜鼎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兴业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初步调查
被引量:
4
5
作者
黄全胜
梁婵
黄谦玺
邹桂森
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科技考古重点研究基地
广西兴业县文物管理所
东北农业大学金融系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4004)
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19SKQD10)。
文摘
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位于广西玉林兴业县龙安镇绿鸦村龙旗顶山坡顶部,遗物遗存面积超过10000 m^(2)。2020年至2021年对该遗址开展了多次田野考察调查取样并开展考古类型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研究手段对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12个铸造炉渣、铸铁、陶范陶模样品进行了成分检测和显微结构观测。结果表明,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的主要产品是铁锅和铁釜;遗存的生铁铸造浮渣为高铁炉渣,炉渣成分为铁硅锰磷多元系炉渣,渣中留存有生铁颗粒;铸铁显微结构是以莱氏体为主的生铁组织,铸铁成分为铁硅磷镍合金。陶范陶模一般至少由三层泥胎叠堆制成,模范的内里层材料最为精细,且有意掺进草木灰;模范中间层的材料是细小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模范外层为颗粒较粗的泥沙并掺杂有稻禾壳。陶范陶模内里层表面含有Zr耐高温防护物质。
关键词
岭南地区
龙旗顶
冶金史
唐宋时期
范
铸
技术
生铁
铸
造
Keywords
Lingnan area
Longqiding
historical metallurgy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ould casting technology
pig iron casting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8.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曾侯乙尊盘铸造方法的证明——论中国青铜时代的熔模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志伟
机构
武汉重型机床厂
出处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39-46,共8页
文摘
中国青铜时代存在熔模技术毋庸置疑。笔者通过实践,对曾侯乙尊盘附饰的熔模铸造方法进行验证。
关键词
曾侯乙尊盘
熔模
铸
造
范
铸
技术
漏铅法
失蜡法
Keywords
The bronze Zun and Pan of Marquis Zen, The Clay-mold Casting, The Lost-lead Process, The Lost-wax Process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淡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制造加工技术
被引量:
2
7
作者
董亚巍
郭永和
机构
鄂州市博物馆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1-94,67,共5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古代范铸技术铸钱的研究,提出了古代铸钱工艺是采取了多种铸造技术。通过采用砂型工艺铸钱的实践,提出了秦代也可能采用过砂型铸钱工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证明圆形方孔钱的铸后加工技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加工方法。
关键词
范
铸
技术
砂型
铸
造
铸
后加工
Keywords
mould-casting technique
sand-mould casting
processing method
分类号
K875.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铜元三珍
8
作者
周祥
机构
上海博物馆
出处
《收藏家》
2021年第11期17-22,共6页
文摘
开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机制的铜元,虽然存世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却改变了流传两千余年中国以范铸技术铸造铜钱的历史,重塑了中国近现代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又充分显示了铜元在中国货币史上的地位。彼时在中国,铜元的铸造权并不统一,除了中央政府铸造外,各省地方政府也纷纷铸造自己的铜元。
关键词
铜元
范
铸
技术
中国货币史
中国近现代
光绪年间
货币制度
货币流通
铜钱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被引量:
29
9
作者
周卫荣
董亚巍
万全文
王昌燧
机构
中国钱币博物馆
鄂州市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5,61,F0002,F0003,共9页
文摘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可能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我国广大地区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商代中期之前,主要是整体铸造,商代中期至西周,主要还是整体铸造,但开始了分铸插接工艺;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铸和焊接工艺;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关键词
失蜡法工艺
青铜
范
铸
技术
曾侯乙尊盘
淅川下寺铜禁
文物考古
Keywords
wax-lost craft, bronze mould-casting technology, Zun and Pan from Zeng Hou YI tomb,bronze Jin from Xiashi, Xichuan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探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
董亚巍
潘路
万全文
周卫荣
王昌燧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
9
原文传递
2
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
董亚巍
周卫荣
马俊才
万全文
王昌燧
《中国历史文物》
2007
6
原文传递
3
邾国故城遗址出土兵器范的检测与分析
王芬
宋浦文
陆青玉
吴晓桐
王为鑫
王青
路国权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4
商晚期圆形鼎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
董亚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西兴业龙旗顶古代铸造遗址初步调查
黄全胜
梁婵
黄谦玺
邹桂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关曾侯乙尊盘铸造方法的证明——论中国青铜时代的熔模技术
李志伟
《南方文物》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淡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制造加工技术
董亚巍
郭永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代铜元三珍
周祥
《收藏家》
2021
0
原文传递
9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周卫荣
董亚巍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