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百年来英译《离骚》中屈原形象的误读、调适与趋同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从中西《离骚》英译百余年的历史来看,其屈原形象大致经历了从误读、调适到逐步还原的变化过程。这不仅体现出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视域中被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演进规律,而且折射出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与文化软实力...
从中西《离骚》英译百余年的历史来看,其屈原形象大致经历了从误读、调适到逐步还原的变化过程。这不仅体现出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视域中被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演进规律,而且折射出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与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演变。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坚守文化自信这一基本立场,彰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调适文化的多样性,切实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
译
《
离骚
》
屈原形象
文化自信
主体性
多样性
原文传递
题名
百年来英译《离骚》中屈原形象的误读、调适与趋同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俊
机构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文摘
从中西《离骚》英译百余年的历史来看,其屈原形象大致经历了从误读、调适到逐步还原的变化过程。这不仅体现出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视域中被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演进规律,而且折射出百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与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演变。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坚守文化自信这一基本立场,彰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调适文化的多样性,切实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
英
译
《
离骚
》
屈原形象
文化自信
主体性
多样性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sao
image of Qu yuan
cultural confidenc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diversit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百年来英译《离骚》中屈原形象的误读、调适与趋同
冯俊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