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美意象派诗歌艺术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剑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6-61,共6页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艾略特1953年在题为《美国文字和美国语言》的演说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这就对意象派诗歌的历史起始作了明确界定...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艾略特1953年在题为《美国文字和美国语言》的演说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这就对意象派诗歌的历史起始作了明确界定。《时报文学增刊》在1916年对意象派诗歌也这样地评论说:“意象派使我们充满了希望,甚至当它本身还并非十分完美的时候,它似乎预示了一种形式:十分完美的诗能够在这种形式中写出。”1912年,以艾兹拉·庞德为核心的一批年轻的英美诗人,象休姆、杜丽德、弗林特等人组成了一个叫“意象派”的文学团体。他们不满当时充塞着英美诗歌的感伤、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象
主义
听觉
意象
英美
诗歌
现代
诗歌
视觉
意象
艾略特
语言
文学
诗歌
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意象派和中国古典诗论中意象说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正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1-56,共6页
英美意象派诗歌现在正愈益受到中国诗坛的注意,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诗歌受到其他文学样式的冲击,急于摆脱危机,进行更新,因而希望在西方现代诗歌中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意象派也被引...
英美意象派诗歌现在正愈益受到中国诗坛的注意,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诗歌受到其他文学样式的冲击,急于摆脱危机,进行更新,因而希望在西方现代诗歌中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意象派也被引为一种参照陈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人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古典诗歌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如旋风般在美国大地上席卷了一番,并对意象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催化甚至母乳的作用。意象派创史人之一的艾兹拉·庞德曾这样介绍他自己的这个流派:“读中国诗即可明白什么是意象派。”但是,在中国诗对意象派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认识是并不一致的。我觉得,要了解中国诗在意象派形成中的地位,以及两者的区分,根本的一条是要抓住使两者发生联系的基因——“意象”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中国诗论
意象
组合
中国古典
诗歌
意象
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庞德
诗歌
意象
中国
意象
中国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英美意象派诗歌对视觉艺术的汲取与整合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146,共9页
视觉图像性是英美意象派诗歌的重要特质,这与同时期视觉艺术的变革与影响息息相关。本文尝试从现代派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视觉艺术的表现角度入手,考察英美意象派诗人是如何汲取并整合这些视觉艺术媒介的全新话语元素,进而丰富其...
视觉图像性是英美意象派诗歌的重要特质,这与同时期视觉艺术的变革与影响息息相关。本文尝试从现代派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视觉艺术的表现角度入手,考察英美意象派诗人是如何汲取并整合这些视觉艺术媒介的全新话语元素,进而丰富其视觉意象的指涉与"呈现"。正是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多种视觉艺术媒介在诗歌中的碰撞交融,意象派诗歌方得以构筑其全新而独特的视觉特质,最终在上世纪初的英美诗坛上异军突起,成为引领新诗运动的"龙头",也为其后的英美诗歌走向奠定了明朗而坚实的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视觉“呈现”
视觉艺术
跨艺术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文化元素在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表现与分析
4
作者
张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意象派诗歌展现了意象对诗歌的意义和重要性。虽然在英美诗歌历史中,意象派诗歌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却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意象派诗歌的不断引领,使得诗歌内容向着自由化方向转变。意象派诗歌中的独特之处在于追求意境和隐藏留白...
意象派诗歌展现了意象对诗歌的意义和重要性。虽然在英美诗歌历史中,意象派诗歌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却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意象派诗歌的不断引领,使得诗歌内容向着自由化方向转变。意象派诗歌中的独特之处在于追求意境和隐藏留白,令相关读者着迷。茶文化元素与英美意象派诗歌有着相同之处,同样是对意境和隐藏留白的追求较大,在英美意象派诗歌中也存在茶文化元素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元素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表现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英美意象派诗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冯国忠
《国外文学》
1983年第2期111-124,共14页
1912年,英美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意象派。他们大多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以伦敦作为自己的活动基地。这些年轻人不为陈规所缚,勇于实验,力图在诗歌创作上另辟蹊径,不落前人窠臼。他们人数不多,活动时间不长(1912—1920)。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诗歌
创作
意象
理论
维多利亚时代
浪漫主义诗人
资本主义
英美
现代诗
现代
派
诗歌
都市生活
丁尼生
原文传递
从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
被引量:
2
6
作者
唐德斌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95,共4页
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意象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出发,针对意象营造、遣词造句、绘画性等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指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汉...
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意象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出发,针对意象营造、遣词造句、绘画性等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指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汉语法结构的迥异,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中国古典
诗歌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绘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意象看中国汉字文化内涵和英美意象派的诗歌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汉字在造型的生成上体现了意象化的特点,英美意象派诗歌虽然在时间上相隔数千年,但是在构成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章旨在从其相同的产生方式和共同的特点结合意象的表现来阐述其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其最终的命运来进一步解释意象表现...
汉字在造型的生成上体现了意象化的特点,英美意象派诗歌虽然在时间上相隔数千年,但是在构成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章旨在从其相同的产生方式和共同的特点结合意象的表现来阐述其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其最终的命运来进一步解释意象表现手法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汉字文化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想象
8
作者
梁晶
《西部学刊》
2018年第9期84-87,共4页
英美意象派诗歌是现代诗歌的起点。本文分别从意象主义与同期视觉艺术变革、意象派诗歌理论的视觉阐发、诗歌意象的视觉生成机制三个层面入手,分析阐释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特质及由此生发的视觉想象。视觉想象不仅促成了英美意象派诗...
英美意象派诗歌是现代诗歌的起点。本文分别从意象主义与同期视觉艺术变革、意象派诗歌理论的视觉阐发、诗歌意象的视觉生成机制三个层面入手,分析阐释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特质及由此生发的视觉想象。视觉想象不仅促成了英美意象派诗歌中充溢着强烈的通感意识,并且多种视觉媒介的互涉交融,还不断完善丰富了其意象的视觉指涉,从而借助诗歌文本,达成主体间以及主体与客体的想象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视觉
意象
想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国古典意象论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之异同
9
作者
康尔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3期42-47,共6页
中国古典意象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之始末。它的发端、成形及发展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诗歌、词曲及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风格旨趣和创作方法。同样,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在西方文论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
中国古典意象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之始末。它的发端、成形及发展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诗歌、词曲及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风格旨趣和创作方法。同样,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在西方文论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越了英、美两国国界,其理论内核迅速向诗歌艺术以外的其它文学艺术领域扩散、渗透。以至成为观照现代派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古典
意象
意象
论
兴象
味象
意中之象
象外之意
庞德
象外之象
异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
10
作者
鲁宇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英美意象派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诗歌理论不仅直接加速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参与和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理论的建构。论文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阶段及特点进行...
英美意象派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诗歌理论不仅直接加速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参与和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理论的建构。论文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阶段及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期揭示其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理论
中国现代新诗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英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张力
11
作者
曹晓安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年第7期42-44,共3页
意象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西方诗坛.意象派认为诗歌语言要简练,以达到更好地筑“象”言“意”的目的.诗歌中的“意”重在体现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情感,并由此唤起读者的共感共鸣;“象”则充分借力视觉与听力想象,构筑张弛有度,可闻可感的审...
意象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西方诗坛.意象派认为诗歌语言要简练,以达到更好地筑“象”言“意”的目的.诗歌中的“意”重在体现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情感,并由此唤起读者的共感共鸣;“象”则充分借力视觉与听力想象,构筑张弛有度,可闻可感的审美之象.文章集中选取部分重要意象派诗人的诗歌作品,探讨其诗歌“意”和“象”的张力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
象
张力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学视域下的英美意象派诗歌意象塑造分析
12
作者
饶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其反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晚期和维多利亚式诗歌语言含糊不清、浮华空洞的文风,提倡一种硬朗、清晰、言简意赅的现代主义风格。试图以"意象"为切入点,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符号...
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其反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晚期和维多利亚式诗歌语言含糊不清、浮华空洞的文风,提倡一种硬朗、清晰、言简意赅的现代主义风格。试图以"意象"为切入点,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隐喻对实在的建构、中西思维差异对符号象征意指的影响以及"组合与系统"四个方面来分析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塑造方面的特色及成败,以加深对意象派诗歌运动的认识,反思其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视域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象
塑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意象派诗歌艺术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剑锋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56-61,共6页
文摘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艾略特1953年在题为《美国文字和美国语言》的演说中曾有这样的论述:“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这就对意象派诗歌的历史起始作了明确界定。《时报文学增刊》在1916年对意象派诗歌也这样地评论说:“意象派使我们充满了希望,甚至当它本身还并非十分完美的时候,它似乎预示了一种形式:十分完美的诗能够在这种形式中写出。”1912年,以艾兹拉·庞德为核心的一批年轻的英美诗人,象休姆、杜丽德、弗林特等人组成了一个叫“意象派”的文学团体。他们不满当时充塞着英美诗歌的感伤、乏味。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象
主义
听觉
意象
英美
诗歌
现代
诗歌
视觉
意象
艾略特
语言
文学
诗歌
创作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意象派和中国古典诗论中意象说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正平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51-56,共6页
文摘
英美意象派诗歌现在正愈益受到中国诗坛的注意,一方面是由于当代诗歌受到其他文学样式的冲击,急于摆脱危机,进行更新,因而希望在西方现代诗歌中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意象派也被引为一种参照陈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人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古典诗歌于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如旋风般在美国大地上席卷了一番,并对意象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催化甚至母乳的作用。意象派创史人之一的艾兹拉·庞德曾这样介绍他自己的这个流派:“读中国诗即可明白什么是意象派。”但是,在中国诗对意象派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认识是并不一致的。我觉得,要了解中国诗在意象派形成中的地位,以及两者的区分,根本的一条是要抓住使两者发生联系的基因——“意象”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中国诗论
意象
组合
中国古典
诗歌
意象
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庞德
诗歌
意象
中国
意象
中国
诗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英美意象派诗歌对视觉艺术的汲取与整合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晶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146,共9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英美意象派视觉艺术特质研究”(17NDJC304YB)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YJ2020-9)。
文摘
视觉图像性是英美意象派诗歌的重要特质,这与同时期视觉艺术的变革与影响息息相关。本文尝试从现代派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视觉艺术的表现角度入手,考察英美意象派诗人是如何汲取并整合这些视觉艺术媒介的全新话语元素,进而丰富其视觉意象的指涉与"呈现"。正是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多种视觉艺术媒介在诗歌中的碰撞交融,意象派诗歌方得以构筑其全新而独特的视觉特质,最终在上世纪初的英美诗坛上异军突起,成为引领新诗运动的"龙头",也为其后的英美诗歌走向奠定了明朗而坚实的基调。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视觉“呈现”
视觉艺术
跨艺术研究
Keywords
Anglo-American imagist poetry
visual"presentation"
visual arts
interart study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J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文化元素在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表现与分析
4
作者
张平
机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文摘
意象派诗歌展现了意象对诗歌的意义和重要性。虽然在英美诗歌历史中,意象派诗歌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却具有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意象派诗歌的不断引领,使得诗歌内容向着自由化方向转变。意象派诗歌中的独特之处在于追求意境和隐藏留白,令相关读者着迷。茶文化元素与英美意象派诗歌有着相同之处,同样是对意境和隐藏留白的追求较大,在英美意象派诗歌中也存在茶文化元素的表现。
关键词
茶文化元素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表现
分析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英美意象派诗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冯国忠
出处
《国外文学》
1983年第2期111-124,共14页
文摘
1912年,英美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意象派。他们大多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以伦敦作为自己的活动基地。这些年轻人不为陈规所缚,勇于实验,力图在诗歌创作上另辟蹊径,不落前人窠臼。他们人数不多,活动时间不长(1912—1920)。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诗歌
创作
意象
理论
维多利亚时代
浪漫主义诗人
资本主义
英美
现代诗
现代
派
诗歌
都市生活
丁尼生
分类号
I1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
被引量:
2
6
作者
唐德斌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95,共4页
文摘
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意象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出发,针对意象营造、遣词造句、绘画性等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指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汉语法结构的迥异,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
意象
中国古典
诗歌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绘画性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意象看中国汉字文化内涵和英美意象派的诗歌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莺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汉字在造型的生成上体现了意象化的特点,英美意象派诗歌虽然在时间上相隔数千年,但是在构成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章旨在从其相同的产生方式和共同的特点结合意象的表现来阐述其本质,同时通过分析其最终的命运来进一步解释意象表现手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
意象
汉字文化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分类号
I04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想象
8
作者
梁晶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西部学刊》
2018年第9期84-87,共4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英美意象派视觉艺术特质研究"(项目编号:17NDJ C304YB)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英美意象派诗歌是现代诗歌的起点。本文分别从意象主义与同期视觉艺术变革、意象派诗歌理论的视觉阐发、诗歌意象的视觉生成机制三个层面入手,分析阐释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特质及由此生发的视觉想象。视觉想象不仅促成了英美意象派诗歌中充溢着强烈的通感意识,并且多种视觉媒介的互涉交融,还不断完善丰富了其意象的视觉指涉,从而借助诗歌文本,达成主体间以及主体与客体的想象共鸣。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视觉
意象
想象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古典意象论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之异同
9
作者
康尔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3期42-47,共6页
文摘
中国古典意象论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之始末。它的发端、成形及发展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诗歌、词曲及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风格旨趣和创作方法。同样,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在西方文论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越了英、美两国国界,其理论内核迅速向诗歌艺术以外的其它文学艺术领域扩散、渗透。以至成为观照现代派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门径。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古典
意象
意象
论
兴象
味象
意中之象
象外之意
庞德
象外之象
异同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
10
作者
鲁宇征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文摘
英美意象派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诗歌理论不仅直接加速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参与和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理论的建构。论文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阶段及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期揭示其与中国现代新诗的不解之缘。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理论
中国现代新诗
影响
Keywords
the Britain and American Imagist Poetry
theory
modem Chinese poetry
influenc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英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张力
11
作者
曹晓安
机构
广州航海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年第7期42-44,共3页
基金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项目编号:GD16WXZ26)之系列成果之一.
文摘
意象派诗歌兴起于20世纪西方诗坛.意象派认为诗歌语言要简练,以达到更好地筑“象”言“意”的目的.诗歌中的“意”重在体现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情感,并由此唤起读者的共感共鸣;“象”则充分借力视觉与听力想象,构筑张弛有度,可闻可感的审美之象.文章集中选取部分重要意象派诗人的诗歌作品,探讨其诗歌“意”和“象”的张力美.
关键词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
象
张力美
分类号
TD528.1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学视域下的英美意象派诗歌意象塑造分析
12
作者
饶莉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文摘
英美意象主义文学运动虽然历时短暂但影响深远,其反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晚期和维多利亚式诗歌语言含糊不清、浮华空洞的文风,提倡一种硬朗、清晰、言简意赅的现代主义风格。试图以"意象"为切入点,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隐喻对实在的建构、中西思维差异对符号象征意指的影响以及"组合与系统"四个方面来分析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塑造方面的特色及成败,以加深对意象派诗歌运动的认识,反思其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语言学视域
英美
意象派
诗歌
意象
塑造
Keywords
linguistic perspective
English and American imagist poetry
image creation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美意象派诗歌艺术初探
刘剑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意象派和中国古典诗论中意象说比较
黄正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英美意象派诗歌对视觉艺术的汲取与整合
梁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茶文化元素在英美意象派诗歌中的表现与分析
张平
《福建茶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英美意象派诗歌
冯国忠
《国外文学》
1983
1
原文传递
6
从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
唐德斌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意象看中国汉字文化内涵和英美意象派的诗歌
林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视觉想象
梁晶
《西部学刊》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中国古典意象论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之异同
康尔
《高校教育管理》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英美意象派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
鲁宇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析英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张力
曹晓安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语言学视域下的英美意象派诗歌意象塑造分析
饶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