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善权利观的力度与限度 被引量:27
1
作者 朱振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4,共13页
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试图超越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对抗,从而为权利理论找到一条新路。根据共同善权利观,权利的重要性超过了权利人利益的重要性,权利可证成其他人对权利人的义务,但权利人的利益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权利观的最终目标是... 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试图超越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对抗,从而为权利理论找到一条新路。根据共同善权利观,权利的重要性超过了权利人利益的重要性,权利可证成其他人对权利人的义务,但权利人的利益则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一权利观的最终目标是指出权利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对共同善的贡献,共同善是决定权利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但是,这一权利观并不能有意义地证成自由权的存在,既无法揭示权利人中心权利观的政治哲学意涵,也无法解释权利保护的严格性与权利行使的正确性之间存在的不匹配。更重要的是,自由权与共同善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众多的共同善是相冲突的,而且共同善对权利也不是单向的、必然的支持关系。权利保护的严格性,并不来自抽象意义上的共同善,而是来自对相冲突的不同共同善的衡量。这一点为理解我国《民法总则》第185条中"公共利益"的涵义与功能提供了一个融贯的解释,而这一条规定也正好展现了共同善权利观的力度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善权利观 自由权 拉兹 公共利益 英烈人格利益
原文传递
《民法典》框架下英烈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立法调适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春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5,共11页
英烈和死者在物质世界中丧失了物质实体性,但其精神人格却可以超越时空而永存,并应得到他人最基本的尊重,这既是英烈和死者生前的合理期待,也是社会伦理生活秩序的基本要求与行为准则。共同的伦理基础揭示出英烈人格利益保护与死者人格... 英烈和死者在物质世界中丧失了物质实体性,但其精神人格却可以超越时空而永存,并应得到他人最基本的尊重,这既是英烈和死者生前的合理期待,也是社会伦理生活秩序的基本要求与行为准则。共同的伦理基础揭示出英烈人格利益保护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同质性及其在法律规范上的一致性,但英烈人格的公共特性又为其人格利益保护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之契合内置了某种张力,从而在法律规范上表现出某些冲突与不一致。因此,如何在《民法典》框架内合理调适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与英烈人格利益保护,并从总则编和分则编两个层面进行制度与规则设计,就成为妥当适用和完善我国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立法,弘扬英烈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英雄烈士保护法 英烈人格利益 死者人格利益 公共利益
下载PDF
侵害英烈人格利益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季秀平 肖天奉 王新阳 《人民检察》 2018年第21期57-60,共4页
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是近亲属保护兼采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说。纳入英烈保护公益诉讼范围的烈士以评定为依据,英雄则主要指已故的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英烈保护法上的"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维护民族共同... 英烈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是近亲属保护兼采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说。纳入英烈保护公益诉讼范围的烈士以评定为依据,英雄则主要指已故的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英烈保护法上的"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维护民族共同记忆和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风气与公共道德方面的利益。英烈人格利益诉讼属于死者权益诉讼的特殊情形,应当妥善处理英烈近亲属的私益诉讼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关系。在英烈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基于过错归责原则,应承担证明责任并严格证据收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烈人格利益 侵权构成要件 责任承担 民事公益诉讼
原文传递
英烈人格侵权案件的特别诉讼程序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素敏 刘树豪 《新余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近些年来网络甚至传统媒体上抹黑英烈形象、怀疑英烈事迹真实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害了英烈人格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公共利益。而在寻求民事救济时,常遇到诉讼主体适格难、法律规则缺失的处境。因此在寻求解决路径时,可借鉴既有的公... 近些年来网络甚至传统媒体上抹黑英烈形象、怀疑英烈事迹真实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害了英烈人格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公共利益。而在寻求民事救济时,常遇到诉讼主体适格难、法律规则缺失的处境。因此在寻求解决路径时,可借鉴既有的公益诉讼原理,明确英烈人格侵权案件的诉讼主体、受案范围、证据规则、诉讼请求范围、管辖法院等,从而实现英烈人格利益的实体化。此外还可建立英烈诉讼主体激励制度,实现英烈人格利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烈人格利益 公益诉讼 制度构建
下载PDF
赔礼道歉民事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司法路径研究
5
作者 唐芒花 胡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5,共7页
基于法学、民族学和心理学等多元学科视角,《民法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标杆。以赔礼道歉民事责任为例,其在司法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通过传承和谐文化来铸牢中华民族... 基于法学、民族学和心理学等多元学科视角,《民法典》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标杆。以赔礼道歉民事责任为例,其在司法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通过传承和谐文化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潜意识;通过保护英烈人格利益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性意识;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聚合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礼道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和谐文化 英烈人格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