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雪莱的剧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必然性”思想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守仁 《欧美文学论丛》 2002年第1期34-46,共13页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1819)名篇佳句,广为称引。雪莱在诗中满腔热情地预言社会变革必定到来,但对如何到来却只字不提,他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顺其自然、静观其成的消极态度。冬去春来,四季轮...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颂》(1819)名篇佳句,广为称引。雪莱在诗中满腔热情地预言社会变革必定到来,但对如何到来却只字不提,他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顺其自然、静观其成的消极态度。冬去春来,四季轮回,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诗人坚信:人类社会按其自身发展规律,也必然发生变化。《西风颂》通过季节更替这一意象传递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莱 浪漫主义 朱庇特 四季轮回 自身发展规律 里夫 人类社会 戏剧冲突 英国
原文传递
英国诗与中国旧体诗的韵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孟沂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91-96,共6页
凡读过一些英国诗歌和中国旧体诗的人,都会发现英诗和中国旧体诗在韵律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中国古体诗有韵无律,近体诗则有韵亦有律;英国古体诗有律无韵(实则有头韵),近体诗则有律亦有韵。因此,韵与律可视为英诗与中诗的共同点。... 凡读过一些英国诗歌和中国旧体诗的人,都会发现英诗和中国旧体诗在韵律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中国古体诗有韵无律,近体诗则有韵亦有律;英国古体诗有律无韵(实则有头韵),近体诗则有律亦有韵。因此,韵与律可视为英诗与中诗的共同点。 英国最早的诗歌要算《贝尔武甫》(Beowulf)。这是盎格鲁·撒克逊的英雄史诗,先在民间口头流传,直到第十世纪才写成手抄本。它们和其它盎格鲁·撒克逊诗歌基本上都是押头韵(alliteration)的,即每一诗行分为两半,每一半包含两个重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韵 英国 英雄史 撒克逊 口头流传 尾韵 月下独酌 扬抑格
下载PDF
吴宓先生对我的影响
3
作者 许渊冲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1年第12期28-31,共4页
1939年秋,我升入联大外文系二年级,选修了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陈福田教授的大二英文、莫泮芹教授的英国散文、谢文通教授的英国诗、刘泽荣教授的俄文、贺麟教授的哲学概论。关于吴宓,温源宁在《一知半解》中有非常生动的剪影:“吴宓... 1939年秋,我升入联大外文系二年级,选修了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陈福田教授的大二英文、莫泮芹教授的英国散文、谢文通教授的英国诗、刘泽荣教授的俄文、贺麟教授的哲学概论。关于吴宓,温源宁在《一知半解》中有非常生动的剪影:“吴宓先生真是举世无双,只要见他一面,就再也忘不了。”“吴先生的面貌呢,却是千金难买,特殊又特殊,跟一张漫画丝毫不差他的头又瘦削,又苍白,形如炸弹,而且似乎就要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欧洲文学史 英国散文 千金难买 英国 荣教授 温源宁 哲学概论
原文传递
北岛“香港诗歌电车行”:诗歌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4
作者 丁晓洁 《南方文学》 2014年第7期34-36,共3页
6年前,北岛开始筹办香港国际诗歌节,在金融之都倡导一种"诗意的栖居"。现在,他显然想到了一个好方式:让我们在行进于中环银行街的电车里读一首诗吧!在香港生活了6年,直至2013年的秋天,64岁的北岛才第一次尝试在这个城市搭乘电... 6年前,北岛开始筹办香港国际诗歌节,在金融之都倡导一种"诗意的栖居"。现在,他显然想到了一个好方式:让我们在行进于中环银行街的电车里读一首诗吧!在香港生活了6年,直至2013年的秋天,64岁的北岛才第一次尝试在这个城市搭乘电车,他挺喜欢那感觉,因为"很怀旧"。这次电车之旅是北岛为"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3"、与英国文化协会合办的"诗歌电车行"活动而做的实地考察工作。几天后,他带着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国际 阿多尼斯 英国 文化协会 铁行 伦敦地铁 天后 中环 巴尔德斯 音乐性
原文传递
上海外语学院陆佩弦教授在我院讲学
5
作者 徐培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89-90,共2页
四月,我院邀请上海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陆佩弦同志来我院讲学。陆佩弦教授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年,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英语研究方面造诣很深。陆佩弦教授在上海外语学院担负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我院讲学... 四月,我院邀请上海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陆佩弦同志来我院讲学。陆佩弦教授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年,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英语研究方面造诣很深。陆佩弦教授在上海外语学院担负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我院讲学,受到我院外语系和省兄弟院校外语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陆佩弦教授于四月九日至四月十七日在我院用英语讲学,内容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外语学院 英语系 英语研究 造诣很深 教学工作 十年 英国 弥尔顿 外语教学 Sampling
下载PDF
开放格局下的多元化风貌——简论近20年来的英国诗歌
6
作者 何宁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5-18,共4页
综观近20年来的英国诗坛,流派纷呈,新人迭出,虽然英诗的影响力在减弱,但正是其多元化的诗风,开放的格局孕育了不少出色的诗人。在非主流诗人群体崛起的同时,传统的精英诗人也在承继传统的同时求新求变,而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日新月异... 综观近20年来的英国诗坛,流派纷呈,新人迭出,虽然英诗的影响力在减弱,但正是其多元化的诗风,开放的格局孕育了不少出色的诗人。在非主流诗人群体崛起的同时,传统的精英诗人也在承继传统的同时求新求变,而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日新月异,文化的多元发展都使得新一代诗人对于叙述、话语和比喻等更为关注,不少诗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技巧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歌奖 选本
下载PDF
诗与刑罚
7
作者 王占举 《检察风云》 2016年第6期85-85,共1页
这里讲述一则轶闻,同为西方文学界和司法界所乐于称引。1 9 2 7年秋,英国诗人豪思曼(A.E.Housman)剑桥大学的寓所,有一不速之客来访。来客乃美国大名鼎鼎的刑事案律师丹诺(Clarence Darrow)。丹诺在其51年的律师生涯中,为社会底层... 这里讲述一则轶闻,同为西方文学界和司法界所乐于称引。1 9 2 7年秋,英国诗人豪思曼(A.E.Housman)剑桥大学的寓所,有一不速之客来访。来客乃美国大名鼎鼎的刑事案律师丹诺(Clarence Darrow)。丹诺在其51年的律师生涯中,为社会底层的弱者辩护,把102个罪犯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使他们免遭绞刑或电刑,被誉为美国“社会公正的代言人”。丹诺在为被告作辩护时,多次引用豪思曼的诗。1924年夏,芝加哥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命案,18岁的利奥波德和17岁的娄伯绑架并谋杀了娄伯14岁的表弟弗兰克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曼 丹诺 人豪 利奥波德 社会公正 英国 社会底层 兰克 人生旅途 人生之路
原文传递
18世纪初期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茶书写--以泰特和莫特克斯的茶诗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彬 曾跃章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将中国茶置于英国18世纪初期的大背景之下,着重分析18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纳厄姆·泰特和彼得·莫特克斯的茶诗,探讨18世纪初期中国茶与英国社会、经济和政体之间的关联,旨在揭示18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是如何将中国茶塑造为一种能... 将中国茶置于英国18世纪初期的大背景之下,着重分析18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纳厄姆·泰特和彼得·莫特克斯的茶诗,探讨18世纪初期中国茶与英国社会、经济和政体之间的关联,旨在揭示18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是如何将中国茶塑造为一种能够促进英国文明社会建构、振兴英国经济、改善英国政体的神奇之叶,进而为理解当下中英文化交流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 18世纪初 英国 中英文化交流
下载PDF
对立中的和谐——简析邓恩的《宣布成圣》和《日出》 被引量:1
9
作者 彭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分析了约翰.邓恩在诗歌《宣布成圣》和《日出》中对爱情的诠释。认为《宣布成圣》和《日出》诠释了理智与激情的两面性,而邓恩总能在理智与激情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 英国玄学 约翰.邓恩 《宣布成圣》 《日出》 激情 理智
下载PDF
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敦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2-53,共2页
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蒋敦明随着20世纪审美心理学和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勃兴,审美意象美学理论正日益引起艺术界的重视。我国书籍装帧界虽未见这方面研究文章问世,但其丰富内涵与实用意义同书籍封面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 审美意象与科技图书封面设计蒋敦明随着20世纪审美心理学和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勃兴,审美意象美学理论正日益引起艺术界的重视。我国书籍装帧界虽未见这方面研究文章问世,但其丰富内涵与实用意义同书籍封面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贯穿于封面设计创作活动的始终,甚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书籍封面设计 科技图书 英国意象派 创造性思维 意象思维 书籍装帧 《文心雕龙·神思》 艺术构思 抽象化
下载PDF
魏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诗之比较
11
作者 杨丽丽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魏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诗同称为"玄"诗,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乱中求进,积极入世,十分注重诗歌形式,努力进行艺术创新,而后者则乱中求退,消极避世。前者"玄"在艺术手段,后者则"玄"在思想内容。本... 魏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诗同称为"玄"诗,在历史背景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乱中求进,积极入世,十分注重诗歌形式,努力进行艺术创新,而后者则乱中求退,消极避世。前者"玄"在艺术手段,后者则"玄"在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发展情况的比较,使读者对二者的异同加深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玄学 魏晋玄言 比较
下载PDF
酒意与诗兴:身体美学的一个典范
12
作者 黄逸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7-33,119,共8页
在《望江南》中,苏轼如此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酒在中国文人中关系密切、渊远流长。本文将探讨由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隐逸之宗,陶渊明所开启的诗酒的源远历史。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中以... 在《望江南》中,苏轼如此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酒在中国文人中关系密切、渊远流长。本文将探讨由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隐逸之宗,陶渊明所开启的诗酒的源远历史。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中以酒为主题,诗文内容涉及罢官流放、隐逸田园、耕读农作、自己酿酒和归返自然。本文主张饮酒是陶渊明实践"渐进自然""反璞归真"的重要途径,而酒连接了身体与大地,成为身体美学的典范。另外也探讨英国浪漫诗人与诗酒的关系,分析中西之异同,以此发现他们都将其想象成一个流放者的母性异质空间(maternal chora)。但是,陶渊明所强调的人伦的人间桃花源与西方挖掘潜意识,以及羽化仙境的乌托邦,仍有所不同;同时,也探讨中国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的饮酒与性别的关系,主张李清照借着酒实践身体美学,在其字里行间中展现身体与欲望的骚动,以及反抗父权典范的女性诗学(feminine po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隐逸田园 身体美学 英国浪漫 乌托邦
下载PDF
简论中世纪的文学经典——英国宗教诗歌
13
作者 方汉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4,共6页
整个中世纪是英国诗歌的草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类最主要的诗品——史诗和宗教诗,代表了英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在国内,对早期英国宗教诗的研究明显偏少,远不如对其他诗品的研究。本文从古英语宗教诗谈起,概述包括中古英语时期在内... 整个中世纪是英国诗歌的草创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类最主要的诗品——史诗和宗教诗,代表了英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在国内,对早期英国宗教诗的研究明显偏少,远不如对其他诗品的研究。本文从古英语宗教诗谈起,概述包括中古英语时期在内的若干重要宗教诗人和诗作,并从文学审美的视角,就这一时期宗教诗歌的优长与不足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宗教 宗教叙事 宗教抒情 文学审美价值 刻板教条化
下载PDF
休姆与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比较
14
作者 陈登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休姆与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比较陈登钱钟书先生认为:中西“文艺理论的比较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①。这种比较正因为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中西诗学的比较要求跨越中... 休姆与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比较陈登钱钟书先生认为:中西“文艺理论的比较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①。这种比较正因为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所以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中西诗学的比较要求跨越中西文化之间的鸿沟去发现其差异性和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空图 歌理论 英国意象派 休姆 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 歌风格 品》 歌创作 感伤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