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苯酚软膏说起——“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与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春燕 李发顺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12,共5页
以生活用品为载体,从苯酚软膏的说明书入手,引导学生从说明书上的各项内容来预测苯酚的性质并进行实验探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和沟通的能力。
关键词 苯酚软膏 说明书 苯酚 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教学设计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软膏的含量
2
作者 叶冬梅 兰顺 杨红 《海峡药学》 2006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软膏的含量。方法用水作溶剂,50℃水浴溶解软膏,冰浴析出基质,使基质与苯酚分离,在270nm波长处。用外标一点法测定含量。结果苯酚浓度在7.48-59.8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最好,方法回收率... 目的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软膏的含量。方法用水作溶剂,50℃水浴溶解软膏,冰浴析出基质,使基质与苯酚分离,在270nm波长处。用外标一点法测定含量。结果苯酚浓度在7.48-59.8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最好,方法回收率为98.76%,基质对苯酚的测定无干扰。结论本方击棒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试制剂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苯酚 苯酚软膏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孙学慧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12X期34-35,共2页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对一些应用型的化学知识,像"工业流程图、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等试题,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甚至难以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流程 图表分析 苯酚软膏 学习过程 胶头滴管 学语言 阅读过程 氢氧化亚铁沉淀 阅读能力培养 失分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 被引量:9
4
作者 蔡乐 白林 +2 位作者 徐风华 任韡 王欢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 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处理薄荷苯酚软膏,用HPLC 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 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 水(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 目的建立HPLC 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处理薄荷苯酚软膏,用HPLC 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 柱(2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 水(60∶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1 nm,柱温:45 ℃.结果:苯酚在9 - 360 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 0.68%( n = 6) .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苯酚软膏 苯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建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薄荷苯酚软膏是由薄荷脑、苯酚、羊毛脂、凡士林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制剂,具有止痒、消毒的功能。主要用于瘙痒性皮肤病、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临床效果良好。现行质量标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为精密控制产品质量,笔... 薄荷苯酚软膏是由薄荷脑、苯酚、羊毛脂、凡士林按一定比例制成的制剂,具有止痒、消毒的功能。主要用于瘙痒性皮肤病、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临床效果良好。现行质量标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为精密控制产品质量,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薄荷苯酚软膏中苯酚的含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荷苯酚软膏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例谈化学课堂有效提问
6
作者 马颖丽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6X期20-20,共1页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课前预设,所提的问题具有低效性和无目的性,仅是把提问看成一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很多时候提问的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为了提问而提问,简单发问"是不是&qu...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课前预设,所提的问题具有低效性和无目的性,仅是把提问看成一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精心设计。很多时候提问的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为了提问而提问,简单发问"是不是""会不会",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提问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或跨越度太大,使学生无从下手,创新思维受到很大的抑制。这样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不能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课堂 化学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越度 有效提问 分析学 低效性 课前预设 苯酚软膏 学习过程
原文传递
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建峰 《高中数理化》 2015年第22期56-56,共1页
情境教学法,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产生态度层面的体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关于情境教学的几点探究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是情境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情境教学法,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能够产生态度层面的体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关于情境教学的几点探究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但是情境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1)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不足.虽然教师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但是因个人限制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教学 苯酚软膏 情绪色彩 个人知识 情境创设 自主学习 课堂主体 教学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 胶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