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树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Ⅰ.3,5-二叔丁基-1,2-苯二酚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光辉 季立才 刘治国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包括酶反应和非酶反应的复杂过程。一般认为,在漆酶催化下,底物酚先转变为酚氧游离基;生成的酚氧游离基中间体进行非酶反应,或歧化成醌,或迅速重排为芳基碳游离基后引起其他游离基反应,如偶联、聚合等。由于一... 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包括酶反应和非酶反应的复杂过程。一般认为,在漆酶催化下,底物酚先转变为酚氧游离基;生成的酚氧游离基中间体进行非酶反应,或歧化成醌,或迅速重排为芳基碳游离基后引起其他游离基反应,如偶联、聚合等。由于一般酚氧游离基很活泼,并迅速重排为芳基碳游离基,所以至今已研究过的酚类底物,用漆酶催化氧化的结果,最终都几乎是生成以碳-碳偶联为主的复杂氧化产物,生成醌的可能性极少。事买上,利用大基团的空间效应,可以使酚氧游离基变得很稳定。因此,在适当位置具有较大基团的酚类底物,在漆酶催化氧化下,有可能阻止酚氧游离基的重排,使最终产物停留在醌的阶段。我们用3,5-二叔丁基-1,2-苯二酚(DBC)为底物探讨了这种可能性,获得了几乎定量转变成3,5-二叔丁基-1,2-苯醌(DBQ)的满意结果(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酶 催化氧化
下载PDF
天然化合物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醌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全哲山 朴虎日 金成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天然化合物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醌的合成全哲山1)朴虎日金成哲(延边大学药学院,延吉133000)关键词天然化合物;合成;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醌3,6二羟基... 天然化合物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醌的合成全哲山1)朴虎日金成哲(延边大学药学院,延吉133000)关键词天然化合物;合成;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醌3,6二羟基5甲基2正辛基1,4苯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化合物 合成 驱虫药
下载PDF
苯酚及其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的HPLC法同时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樊彩梅 孙彦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50,共3页
研究了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苯酚及3种中间体 (对苯二酚、对苯二醌、邻苯二酚 )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获得了同时测定4种物质的较佳液相色谱条件 :流动相V(甲醇 )∶V(水 )=30∶70 ,流速为0.8mL/min ,进样体积为20μL ,检测波长为... 研究了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苯酚及3种中间体 (对苯二酚、对苯二醌、邻苯二酚 )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获得了同时测定4种物质的较佳液相色谱条件 :流动相V(甲醇 )∶V(水 )=30∶70 ,流速为0.8mL/min ,进样体积为20μL ,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进行了定量 ,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0.31 %~1.13 %和97.2%~101.7%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 ,适合于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对笨 测定
下载PDF
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TBHQ的挥发、转化规律及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军 毕艳兰 +2 位作者 杨会芳 刘翠芳 马素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6-112,共7页
以大豆油为加热介质,采用烘箱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的损耗规律、损耗途径及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在加热条件下的挥发和转化产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低加热温度条件... 以大豆油为加热介质,采用烘箱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的损耗规律、损耗途径及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在加热条件下的挥发和转化产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低加热温度条件下TBHQ的抗氧效果较好,高温条件下其抗氧化性能明显减弱;TBHQ的损耗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的TBHQ主要以挥发形式损耗,同时会有少量TBHQ转化为叔丁基对苯二醌(2-tert-butyl-1,4-benzoquinone,TQ)和其他物质,其中,主要转化产物是TQ;另外,挥发物中伴随有少量的TQ等转化产物和分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 叔丁基对 叔丁基对 挥发 转化 大豆油
下载PDF
锗(Ⅳ)-邻苯二酚紫-钒(Ⅳ)体系的极谱吸附催化波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显有 刘云惠 +1 位作者 王秀敏 檀建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在0.1mol/LH2SO4溶液中,Ge(Ⅳ)-邻苯二酚紫(PV)-V(Ⅳ)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催化波,峰电位在-0.55V(vs.SCE)处.锗浓度在2.2×10-10~2.8×10-6mol/L范围内与峰... 在0.1mol/LH2SO4溶液中,Ge(Ⅳ)-邻苯二酚紫(PV)-V(Ⅳ)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催化波,峰电位在-0.55V(vs.SCE)处.锗浓度在2.2×10-10~2.8×10-6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10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本法用于土壤中痕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波
下载PDF
喹啉氧基并四苯二醌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3
6
作者 连慧琴 吴学 崔秀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1,共4页
 将 5 -氯- 6, 11 并四苯二醌与 8 羟基喹啉经亲核取代制得光致变色 5 -( 8 喹啉氧基 )- 6, 11 并四苯二醌,其光致变色性与 5- 苯氧基- 6, 11 并四苯二醌类似。在 254nm或 365nm紫外光照射下,它的苯、氯仿和二甲基亚砜溶液在约 450nm和...  将 5 -氯- 6, 11 并四苯二醌与 8 羟基喹啉经亲核取代制得光致变色 5 -( 8 喹啉氧基 )- 6, 11 并四苯二醌,其光致变色性与 5- 苯氧基- 6, 11 并四苯二醌类似。在 254nm或 365nm紫外光照射下,它的苯、氯仿和二甲基亚砜溶液在约 450nm和 480nm处有特征吸收双峰,在 400nm左右有等吸光点。它经紫外光照后生成的“ana”醌式可与氨水发生不可逆反应。同时发现,显色体在最大波长处的吸收随溶剂极性增大而红移 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四 喹啉 光致变色 光异构化
下载PDF
叔丁基对苯二酚及其氧化产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军 毕艳兰 +1 位作者 孙尚德 丁一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其氧化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醌(TQ)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聚合体;TBHQ和TQ与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机制。TBHQ...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其氧化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醌(TQ)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聚合体;TBHQ和TQ与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机制。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4L/mol,表明它们之间形成的配合物结合较为牢固;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均为1;通过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得出:AH<0、AS>0和△G<0,表明它们之间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此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供能体(BSA)与受能体(TBHQ和TQ)之间的结合距离r分别为3.13和3.73 nm。研究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的结合引起了BSA的构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对 叔丁基对 牛血清蛋白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电解质研究进展I.TCNQ型铝固体电解电容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庆武 周啸 +1 位作者 姜翠玲 于家宁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5-28,共4页
综述了TCNQ及其复合盐的合成方法,TCNQ复合盐型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用电解质──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复合盐的研究进展。目前,高耐热TCNQ复合盐电解质已经研究成功。TCNQ复合盐型铝固体电... 综述了TCNQ及其复合盐的合成方法,TCNQ复合盐型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以及铝固体电解电容器用电解质──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复合盐的研究进展。目前,高耐热TCNQ复合盐电解质已经研究成功。TCNQ复合盐型铝固体电解电容器已有引线式和片式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固体电解电容器 电解质 TCNQ 复合盐 7 7 8 8-四氰基对甲烷
下载PDF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电解对苯二醌制备对苯二酚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纯铅作阴极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了对苯二醌阴极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为1mol/L硫酸溶液,电解液流速u=0.30m/s,反应器厚度L=30mm,电流I=10A,对苯...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纯铅作阴极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了对苯二醌阴极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为1mol/L硫酸溶液,电解液流速u=0.30m/s,反应器厚度L=30mm,电流I=10A,对苯二醌浓度w=0.04。最佳条件下的电流效率为E=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固定床电反应器
下载PDF
基于循环伏安法研究槲皮素醌与亲核物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玉婷 范美琪 +3 位作者 余祥英 詹士杰 朱杰 李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5,共9页
多酚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作为强亲电体可能与食品体系中多种亲核物质作用,进而引发系列营养与安全问题。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酸性(pH 5.0)、中性(pH 7.0)和碱性(pH 8.0)条件下槲皮素醌与5种氨基化合物、2种巯基化合物以及牛血清白蛋白... 多酚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作为强亲电体可能与食品体系中多种亲核物质作用,进而引发系列营养与安全问题。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酸性(pH 5.0)、中性(pH 7.0)和碱性(pH 8.0)条件下槲皮素醌与5种氨基化合物、2种巯基化合物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醌在pH 7.0或pH 8.0条件下与8种亲核物质的互作效率显著高于pH 5.0;相同作用条件下,槲皮素醌与巯基化合物互作效率显著优于氨基化合物;在pH 7.0、扫描速率10 mV/s的条件下,槲皮素醌(0.08 mmol/L,以槲皮素计)与5种氨基化合物(16.0 mmol/L)互作效率排序为:L-赖氨酸(55.13%±5.37%)>L-精氨酸(39.58%±4.64%)>L-甲硫氨酸(17.80%±2.72%)>甘氨酸(~0.00%)≈Nα-乙酰-L-赖氨酸(~0.00%),槲皮素醌(0.08 mmol/L,以槲皮素计)与2种巯基化合物及BSA(0.048 mmol/L)互作效率排序为:L-半胱氨酸(63.17%±1.51%)>Nα-乙酰-L-半胱氨酸(54.28%±2.60%)>BSA(37.55%±5.98%)。研究表明:槲皮素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可以化学改性蛋白质,消耗体系必需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循环伏安法 氨基化合物 巯基化合物
下载PDF
苯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电解制备对苯二醌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34-339,共6页
苯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氧制备对苯二醌.阳极和阴极分别为多孔铅合金和铅粒.电解液是1mol/l硫酸水溶液,苯分散于电解液中.最佳电解条件:电解液流速u=0.19m.s1,反应器厚度L=10mm,电极电位E=1.6V,电... 苯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氧制备对苯二醌.阳极和阴极分别为多孔铅合金和铅粒.电解液是1mol/l硫酸水溶液,苯分散于电解液中.最佳电解条件:电解液流速u=0.19m.s1,反应器厚度L=10mm,电极电位E=1.6V,电流I=10A和苯含量CB=24%,电流效率CE是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固定床 电化学反应器
下载PDF
3,5-二叔丁基邻苯二醌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早英 纪长有 +1 位作者 李晓陆 刘书银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4-235,共2页
提出了一种由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在微量水存在下氧化制备相应醌的方法。操作简便,产率高。产物的 IR、HNMR 谱图与对应的标准谱图完全一致。
关键词 叔丁基 合成
下载PDF
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飞 李苞 王春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6-868,共3页
采用多孔氧化铝模板法,通过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与金属Ag的化学反应,制备了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AgTCNQ)纳米线阵列.AgTCNQ的直径由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内孔直径决定,而其长度则可由反应时间与多孔氧化铝膜模板的厚度来控制.所... 采用多孔氧化铝模板法,通过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与金属Ag的化学反应,制备了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AgTCNQ)纳米线阵列.AgTCNQ的直径由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内孔直径决定,而其长度则可由反应时间与多孔氧化铝膜模板的厚度来控制.所制备的AgTCNQ纳米线阵列表面光滑,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四氰基对甲烷(AgTCNQ) 场发射 纳米线
下载PDF
水溶剂中三环[6.2.1.0^(2,7)]十一烷-4,9-二烯-3,6-二酮的合成
14
作者 李静 赵红晓 吴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4-45,54,共3页
在冰水浴中,用水作溶剂,由环戊二烯与对苯二醌反应合成三环[6.2.1.02,7]十一烷-4,9-二烯-3,6-二酮。讨论了温度环境、原料物质的量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在冰水浴中,对苯二醌与环戊二烯物质的量比为1∶1.2... 在冰水浴中,用水作溶剂,由环戊二烯与对苯二醌反应合成三环[6.2.1.02,7]十一烷-4,9-二烯-3,6-二酮。讨论了温度环境、原料物质的量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在冰水浴中,对苯二醌与环戊二烯物质的量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min15s左右,产率达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 DIELS-ALDER反应
下载PDF
对苯二醌电解还原反应动力学
15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9期796-800,共5页
采用旋转圆盘铅电极研究对苯二醌在1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极过程动力学。测得对苯二醌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反应级数、活化能和传递系数,确定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的表达式。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电极过程 动力学
下载PDF
氧化型/还原型小分子对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影响
16
作者 夏慧芸 严向阳 +1 位作者 王渭娜 宋莉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对苯二酚、对苯二醌分别作为还原型、氧化型小分子多酚类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对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形成错误折叠的影响及其对成熟纤维结构的逆转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利用荧光探针对二级结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 以对苯二酚、对苯二醌分别作为还原型、氧化型小分子多酚类物质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对溶菌酶淀粉样纤维形成错误折叠的影响及其对成熟纤维结构的逆转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观察,利用荧光探针对二级结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量化计算,发现对苯二酚和对苯二醌都能够抑制淀粉样纤维生成并对成熟纤维的二级结构起到逆转作用;并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在生理条件下,对苯二醌作用强于对苯二酚(逆转条件,pH=7.4);但是在偏酸性条件下(pH=6.5),对苯二酚的逆转作用强于对苯二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淀粉样纤维 抑制 逆转
下载PDF
二烯丙氨基对苯醌的合成及表征
17
作者 王建 刘玮炜 +6 位作者 孙媛媛 曹志凌 王赪胤 王丽 高广林 陶玲 史天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醌分别与二烯丙基胺反应,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对苯醌的二烯丙基氨基衍生物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对苯醌母核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越大,反应活性越差,反应时间越长。对苯二酚与二烯丙基胺物质的量... 对苯二酚、叔丁基对苯二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醌分别与二烯丙基胺反应,研究不同结构类型对苯醌的二烯丙基氨基衍生物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对苯醌母核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越大,反应活性越差,反应时间越长。对苯二酚与二烯丙基胺物质的量比为1∶2,在60℃下反应15h,得到2,5-二(二烯丙氨基)环己-2,5-二烯-1,4-二酮(a),产率26.8%;叔丁基对苯二酚与二烯丙基胺物质的量比为1∶1,在60℃下反应20h,得到2-(叔丁基)-5-(二烯丙氨基)环己-2,5-二烯-1,4-二酮(b),产率15.2%;(a)和(b)两种产物通过红外、紫外、质谱、核磁等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a)的晶体结构。(a)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1 45(16)nm,b=1.365 1(2)nm,c=1.580 6(2)nm,α=86.135(2)°,β=69.865(2)°,γ=74.994(2),V=2.213 3(6)nm^3,Z=2,Dc=1.226mg/m^3,μ(Mo Kα)=0.084mm-1,λ=0.071 073nm,F(000)=872.0,R=0.128 4(1 852)。2,5-二叔丁基对苯二醌与二烯丙基胺物质的量比为1∶1,在60℃下反应约100h,仅得到微量2,5-二(叔丁基)-3-(二烯丙氨基)环己-2,5-二烯-1,4-二酮(c),通过质谱进行了初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对 2 5-叔丁基对 烯丙基胺
下载PDF
来源于Pseudomonas sp.1-7对硝基酚降解基因簇中的对苯二醌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18
作者 张双宇 孙雯 +3 位作者 许丽 田健 初晓宇 伍宁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5,共6页
Pseudomonas sp.1-7可以利用对硝基酚(PNP)作为唯一的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为了鉴定菌株1-7代谢PNP的相关基因,本研究构建了菌株1-7基因组的Fosmid文库,并通过文库的筛选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3 kb的基因簇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簇... Pseudomonas sp.1-7可以利用对硝基酚(PNP)作为唯一的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为了鉴定菌株1-7代谢PNP的相关基因,本研究构建了菌株1-7基因组的Fosmid文库,并通过文库的筛选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2.3 kb的基因簇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簇中共有7个基因(pdcEDGFCBA)与PNP的代谢相关。其中PdcB与来源于Pseudomonas sp.WBC-3中的对苯二醌还原酶(PnpB)有98%的相似性。将pdcB基因在E.coliBL21中过量表达,并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PdcB。体外的酶活测定表明,PdcB为一个FAD和NADH依赖型的对苯二醌还原酶,能够催化对苯二醌降解并生成对苯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对硝基酚 生物修复 还原酶
下载PDF
液晶性芳香醌化合物的合成
19
作者 张淑媛 杨海隆 朱路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1-溴代正烷烃、4-羟基-4′联苯基羧酸和氢醌为原料通过醚化、氧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对烷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3).化合物3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 以1-溴代正烷烃、4-羟基-4′联苯基羧酸和氢醌为原料通过醚化、氧化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液晶性2,5-双[4′-(对烷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醌(化合物3).化合物3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其液晶行为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发现化合物3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随分子中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3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呈规律性变化,近晶相范围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渐增,而向列相范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双[4’-(对烷氧基基)甲酰氧基]对 热致性液晶 合成
下载PDF
基于琼脂支撑的液/液界面上AgTCNQ的电化学合成(英文)
20
作者 黄丽 汪宜娴 +2 位作者 Michael V.Mirkin 任斌 詹东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09,共5页
具有高导电性和独特电学性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是一种重要的电荷转移盐.本文采用琼脂作为胶凝剂构成水|1,2-二氯乙烷液液界面,施加电压时银离子由水相穿过水凝胶进入有机相,与TCNQ-反应生成AgTCNQ纳米棒.结果表明液/液界面电化学... 具有高导电性和独特电学性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是一种重要的电荷转移盐.本文采用琼脂作为胶凝剂构成水|1,2-二氯乙烷液液界面,施加电压时银离子由水相穿过水凝胶进入有机相,与TCNQ-反应生成AgTCNQ纳米棒.结果表明液/液界面电化学方法为合成有机金属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界面 银-四氰基对甲烷 电化学合成 纳米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