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寅 张威威 +1 位作者 许锋 程水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苯丙烷代谢途径和异黄酮合成代谢途径,其中每一步都由不同酶调控。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程度。综述了苯丙氨酸代谢途径3种重要酶,即苯丙...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苯丙烷代谢途径和异黄酮合成代谢途径,其中每一步都由不同酶调控。启动子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程度。综述了苯丙氨酸代谢途径3种重要酶,即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异黄酮合成途径 启动子 分子机理
下载PDF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代谢物的变化
2
作者 杨洁 米焱 王彩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目的: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代谢物的变化,综合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目的:应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代谢物的变化,综合分析血清差异代谢物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部20例DKD患者作为疾病研究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收集血液标本。经液相色谱/质谱(LC/MS)检测,采用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血清代谢物的差异性,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阐明血清代谢物在DKD中的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KD患者血清中苯丙氨酸途径的代谢产物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马尿酸(Hippuric-acid)、D-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Phenlacetyl-L-Glutamine)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清代谢物参与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参与DKD的发展过程。DKD患者苯丙氨酸途径的血清代谢产物苯丙氨酸、马尿酸、D-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与临床指标Scr、FBG、HbA1c呈正相关。结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可能参与DK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代谢组学 糖尿病肾脏疾病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血清差异代谢
下载PDF
谷子萌发吸水期关键代谢途径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爱丽 赵晋锋 +6 位作者 成锴 王振华 张鹏 刘鑫 田岗 赵太存 王玉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005-3019,共15页
【目的】谷子适应性强,抗旱耐瘠,是起源于中国的重要作物。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谷子萌发不同吸水期的转录组差异,以期获得谷子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调控谷子萌发的重要代谢途径和代谢物。【方法】以晋谷20为材料,构建谷子... 【目的】谷子适应性强,抗旱耐瘠,是起源于中国的重要作物。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谷子萌发不同吸水期的转录组差异,以期获得谷子萌发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调控谷子萌发的重要代谢途径和代谢物。【方法】以晋谷20为材料,构建谷子萌发过程中开始快速吸水期、滞缓吸水期和重新大量吸水期的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分析;采用K-Means开展基因表达聚类分析;利用DE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OG、GO、KEGG等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利用KEGG富集挖掘不同吸水期调控种子萌发的关键代谢途径和关键基因;并采用qRT-PCR验证其可靠性;用HPLC分析关键代谢物含量。【结果】转录物测序分析获得谷子萌发开始快速吸水期、滞缓吸水期和重新大量吸水期覆盖整个基因组的基因表达谱,共获得33643个基因,识别9个具有不同表达模式的共表达基因簇。比较种子萌发的开始快速吸水期与滞缓吸水期、滞缓吸水期与重新大量吸水期、开始快速吸水期与重新大量吸水期,分别筛选出3893、4612和8472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3个比较的差异表达基因都显著富集到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phenylalanine metabolism、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代谢途径;开始快速吸水期与滞缓吸水期、开始快速吸水期与重新大量吸水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还显著富集到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途径。并且3个比较中富集到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和phenylalanine metabolism代谢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都最多,其中过氧化物酶基因(peroxidase)比例最高。通过qRT-PCR对4个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表明,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4-香豆酸-CoA连接酶3(4-coumarate-CoA ligase 3)在谷子种子中存在已形成mRNA,萌发吸水过程中呈先下调后上调再下调的表达趋势。苯丙烷类相关代谢物含量分析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种子萌发吸水期 转录物组分析 烷生物合成途径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下载PDF
植被冠层氨释放及其对草地氨挥发贡献与源解析
4
作者 白颖慧 许迎浩 +4 位作者 吕慎强 李嘉 李惠通 杨泽宇 王林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15-2326,共12页
为原位监测不同植被的草地土壤与冠层氨挥发,并考察不同植被冠层氨释放的生理机制及其对草地氨挥发的贡献,本研究选择3个品种(麦冬、高羊茅和狗牙根),每个品种设置3个施肥处理(不施氮、30 g·m^(-2)缓释尿素和30 g·m^(-2)尿素... 为原位监测不同植被的草地土壤与冠层氨挥发,并考察不同植被冠层氨释放的生理机制及其对草地氨挥发的贡献,本研究选择3个品种(麦冬、高羊茅和狗牙根),每个品种设置3个施肥处理(不施氮、30 g·m^(-2)缓释尿素和30 g·m^(-2)尿素)。采用泵吸式便携氨气探测仪原位监测土壤和冠层氨挥发,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片的乙醇酸氧化酶(GO)、甘氨酸脱羧酶(GDC)、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草地的土壤、冠层和草地的周年氨挥发量分别为2.8~135.3, 1.6~101.6、4.4~236.9 kg·hm^(-2)·a^(-1)。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和冠层的氨挥发,狗牙根对氮肥的响应大于麦冬和高羊茅。在测定周期内冠层氨为净释放,冠层氨释放量占草地总氨挥发量的37%~39%;C3和C4植物冠层氨通量均受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质外体pH的显著正向影响(P<0.05),C4草地还受甘氨酸脱羧酶显著负向调控(P<0.05)。草地土壤氨挥发主要受铵态氮的控制(P<0.05)。研究表明,冠层氨释放是草地氨挥发的重要来源,C3和C4植物冠层氨来源均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有关,C4植物光呼吸和氮同化途径负向调控冠层氨挥发,C3植物的光呼吸通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间接影响冠层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植物 C4植物 氨挥发 光呼吸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谷氨酰胺合成酶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生物合成与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衡 潘相文 +4 位作者 王飞飞 刘长锴 王雪 李彦生 张秋英 《土壤与作物》 2021年第2期126-142,共17页
大豆异黄酮,是由肉桂酰辅酶A产生的3-苯基衍生物,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它具有降血压、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诸多功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本文在阐述影响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QTL位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多种... 大豆异黄酮,是由肉桂酰辅酶A产生的3-苯基衍生物,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它具有降血压、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等诸多功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本文在阐述影响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QTL位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多种酶和相关基因,以及调控该途径中相关酶系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和相关基因,并分析探讨了该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大豆异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及高异黄酮大豆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植物苯丙氨酸代谢途径 转录因子 QTL
下载PDF
苯丙氨酸合成代谢途径与陆地棉植株矮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屠小菊 汪启明 +2 位作者 骆鹰 郑重谊 刘爱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28-3034,共7页
通过iTRAQ(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陆地棉矮化突变体陆矮1号(LA-1)及其近等基因系LH-1茎尖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苯丙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调控元件色氨酸生物合成酶trpD在LA-1中表达下调,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 通过iTRAQ(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陆地棉矮化突变体陆矮1号(LA-1)及其近等基因系LH-1茎尖的差异表达蛋白,发现苯丙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调控元件色氨酸生物合成酶trpD在LA-1中表达下调,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4-香豆基辅酶A连接酶(4CL)、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 AOMT)、转肉桂酸单氧酶亚家族基因(CYP73A)在LA-1中表达上调。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trpD、4CL、CCo AOMT、CYP73A基因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的趋势一致。对两种材料不同节间(倒1至倒6)的石蜡切片进行观察发现,从倒1节间到倒6节间,LA-1维管层与皮层宽度的比值均极显著大于LH-1,在相同节间,LA-1的导管的数目明显多于LH-1,维管层的发育要早于LH-1。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陆地棉矮化突变体LA-1的矮化与苯丙氨酸合成和代谢途径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发掘调控陆地棉矮化的关键基因和深入了解相关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矮1号(LA-1) 矮化 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 苯丙氨酸合成代谢途径 细胞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