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疆边墙对苗族武术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泉森 《体育科技》 2011年第4期21-23,共3页
苗疆边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封锁苗族人民而修建的一种军事工事,在边墙的压迫下,苗族人民对统治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边墙促进了苗族武术的进一步传播,因为文化封锁的因素,也使得苗族武术的传承体系更加的封闭,同时也是苗族武术... 苗疆边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封锁苗族人民而修建的一种军事工事,在边墙的压迫下,苗族人民对统治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边墙促进了苗族武术的进一步传播,因为文化封锁的因素,也使得苗族武术的传承体系更加的封闭,同时也是苗族武术能原汁原味的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边墙的缘故,苗族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发生重要转变,使苗族武术成为了单纯的搏杀技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边墙和封建阶级已经土崩瓦加,苗族武术又重新回到了其应有的轨迹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武术 苗族
下载PDF
边墙格局与苗疆社会——基于清代湘西苗疆边墙的历史学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文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9,共11页
清初,清廷秉持"教化训导"苗民的政策,两次罢议重修边墙,并未划分苗汉疆界。但"苗乱"仍行,至乾隆六十年(1795),最终爆发了乾嘉苗民起义。此次起义引发的震动,使清廷意识到苗疆问题的重要性和苗汉关系的复杂性,开始... 清初,清廷秉持"教化训导"苗民的政策,两次罢议重修边墙,并未划分苗汉疆界。但"苗乱"仍行,至乾隆六十年(1795),最终爆发了乾嘉苗民起义。此次起义引发的震动,使清廷意识到苗疆问题的重要性和苗汉关系的复杂性,开始更全面和整体地思考苗疆治理。因而,为疏导苗汉矛盾,调和族群关系,防止汉民滋扰苗民,稳定苗疆统治,清廷转变治理思路,基于明朝边墙旧址再筑110余里边墙,又增修汛堡、屯卡、碉楼、哨台、炮台、关厢、关门等1177座边防设施,构成边墙与边防体系,增强治安管理,划分民、苗界址,实行苗汉分治。边墙的核心是实现军事控制,但与明代极大不同的是,清廷围绕边墙与边防体系建立起一套基于政治统治、军事管控、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于一体的"治军""治吏""治民"工程,提升了修建边墙的格局。因边墙与边防体系,苗疆形成新的社区划分、新的治理格局及新的经济文化秩序,苗疆的历史进程由此改变。至清末,从苗汉分治到苗汉共融,边墙的区分与管控映衬了王朝国家的开拓历史与统治实践,展现了传统中国治理民族地方的政治逻辑。相关研究既要客观、辩证、历史地看待苗疆边墙,更应以"墙"为"诫",总结吸收传统中国的统治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边墙格局 苗疆社会
原文传递
遗产廊道视角下的苗疆边墙体系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必虎 程静 《开发研究》 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
苗疆边墙体系是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而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的一套建筑体系。苗疆边墙体系不仅见证了苗汉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制度、风水理念及建筑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苗疆边... 苗疆边墙体系是明清政府为防御并管辖腊尔山苗民而在湘黔边境地区构筑起的一套建筑体系。苗疆边墙体系不仅见证了苗汉人民斗争与融合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制度、风水理念及建筑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作为跨区域的线性遗产,苗疆边墙体系的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通过构建遗产廊道,能够有效保护遗产和进行旅游开发。遗产廊道主要分为三个系统:保护系统、旅游系统及支持系统。三个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苗疆边墙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遗产廊道 旅游发展
下载PDF
“苗疆边墙”与凤凰民族文化景观分区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亚力 刘艳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41,共4页
湖南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文化旅游区,从其景观文脉来看,多元民族融合文化为其特色,且"苗疆边墙"在其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分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苗疆边墙"为线索,研究凤凰民族文化景观的形成... 湖南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文化旅游区,从其景观文脉来看,多元民族融合文化为其特色,且"苗疆边墙"在其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分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苗疆边墙"为线索,研究凤凰民族文化景观的形成和地域分异,为有效地整合凤凰文化旅游资源和合理地设计其旅游地形象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凤凰 文化景观 分区
原文传递
清代边墙与湘西苗疆开发 被引量:6
5
作者 伍孝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清代统治者办理苗疆的主导思想一开始就是力图在苗疆建立正常的行政管理体系,既使边墙的修建也是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在边墙框架下的湘西苗疆,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湘西苗疆逐步融入到统一的中华大家庭中,中国文化版图就是在这样一... 清代统治者办理苗疆的主导思想一开始就是力图在苗疆建立正常的行政管理体系,既使边墙的修建也是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在边墙框架下的湘西苗疆,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湘西苗疆逐步融入到统一的中华大家庭中,中国文化版图就是在这样一种民族文化融合中逐步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文化版图 清代
下载PDF
苗疆边墙对湘西地名影响调查——以凤凰县苗、汉晒金塘村地名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符永 韦晓晨 《民族论坛》 2009年第5期36-37,共2页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信镇三拱桥乡苗、汉晒金塘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苗疆边墙的修建对于湘西地名的影响不容忽视。凤凰县苗、汉晒金塘村曾在苗疆边墙修建之后,苗、汉人民之间由于争夺“晒金塘”之村名,发生过激...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信镇三拱桥乡苗、汉晒金塘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苗疆边墙的修建对于湘西地名的影响不容忽视。凤凰县苗、汉晒金塘村曾在苗疆边墙修建之后,苗、汉人民之间由于争夺“晒金塘”之村名,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冲突的背后体现的是明清统治者以苗疆边墙隔离苗汉人民的丑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苗疆边墙 凤凰县 地名 田野调查 统治者 人民
下载PDF
文化制衡视域下的明清湘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于苗疆边墙的历史考察
7
作者 黄建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3期56-60,共5页
“文化制衡”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必然是一个“偏离”与“回归”交替出现,不断再适应的推进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绝不会只对某一两个民族保持密切关系,而是同时要与众多民族发生不同程度的依存制约关系。该文运用文化制衡理论对明清两... “文化制衡”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必然是一个“偏离”与“回归”交替出现,不断再适应的推进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绝不会只对某一两个民族保持密切关系,而是同时要与众多民族发生不同程度的依存制约关系。该文运用文化制衡理论对明清两朝苗疆边墙的修筑历史予以解读,阐述了湘西苗疆各民族之间冲突、调适、耦合的过程。苗疆边墙的修筑,虽然达到了“民”“苗”分而治之的目的,但并未物理隔绝“墙内”“墙外”的社会联系。各民族以墙为“介”,打破了族群壁垒,重构了苗疆社会秩序,最终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局面,成为中国民族地区民族和睦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制衡 苗疆边墙 明代 清代 湘西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国家在场:地方治理视野下清代湘西苗疆之集场交易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燕 暨爱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5-170,共6页
清代湘西苗疆地方治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依托边墙体系的运作模式。于此之下,民、苗集场交易成为苗疆地方治理的一部分,融入清代边地之国家化进程,在呈现国家权力的地方运行机制与管理特色的同时,参与型构苗疆区域社会的秩... 清代湘西苗疆地方治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依托边墙体系的运作模式。于此之下,民、苗集场交易成为苗疆地方治理的一部分,融入清代边地之国家化进程,在呈现国家权力的地方运行机制与管理特色的同时,参与型构苗疆区域社会的秩序格局。边墙沿线集场交易活动之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苗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在场 地方治理 苗疆边墙 集场交易
原文传递
冲突与对话——湘西苗疆边墙地区白帝天王崇拜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明跃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共5页
湘西苗疆边墙的军事防御与控制功能已经逐渐消失,由苗疆边墙而带来的白帝天王崇拜的复兴在边墙修建时期成为缓解苗、汉冲突,整合社会秩序的对话工具。在苗疆边墙地区军事冲突消失后的今天,仍然成为苗、汉、土家族民众调适冲突,维持群体... 湘西苗疆边墙的军事防御与控制功能已经逐渐消失,由苗疆边墙而带来的白帝天王崇拜的复兴在边墙修建时期成为缓解苗、汉冲突,整合社会秩序的对话工具。在苗疆边墙地区军事冲突消失后的今天,仍然成为苗、汉、土家族民众调适冲突,维持群体关系,倾诉内心痛苦,释放焦虑情绪,表达心中期望的对话渠道,最终逐渐达到相互间平等对话、和谐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与对话 苗疆边墙 白帝天王崇拜
下载PDF
湘西苗疆边墙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文元 《民族论坛》 2019年第4期29-40,共12页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曾先后在苗疆修筑边墙,旨在调控苗汉关系,治理苗疆。有关湘西苗疆边墙的研究状况,主要表现在史料整理、修筑始末、功能作用、治理情形、开发保护等。总体而言,基于不同的历史情境与时代背景,学界对苗疆边墙的分析、探...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曾先后在苗疆修筑边墙,旨在调控苗汉关系,治理苗疆。有关湘西苗疆边墙的研究状况,主要表现在史料整理、修筑始末、功能作用、治理情形、开发保护等。总体而言,基于不同的历史情境与时代背景,学界对苗疆边墙的分析、探讨与结论各有不同,但无一不夯实和推动了苗疆边墙研究。不过,苗疆边墙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其社会影响、历史作用和文化价值还需更具体、深入、全面地开拓与耕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疆 苗疆边墙 述评
原文传递
清代湘西苗疆边墙民族贸易探析
11
作者 侯有德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民族贸易是清代湘西苗疆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历经“民间自发”向“国家在场”的转变,贸易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均受到官府严格的管控。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与苗疆边墙密切相关,带有深深的“边墙格... 民族贸易是清代湘西苗疆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历经“民间自发”向“国家在场”的转变,贸易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均受到官府严格的管控。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与苗疆边墙密切相关,带有深深的“边墙格局”的印记。一方面,民族贸易集场紧密围绕边墙分布;另一方面,在以集场交易为中心的民族贸易中,边墙与集场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边墙-集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边墙 民族贸易 边墙格局”
下载PDF
苗疆边墙设置及其与明王朝经营西南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利嫦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明王朝经营西南,苗疆成为连通湖广和云南的腹地,因而打通并护卫湖广至苗疆而后至云南的通道,成为明经营西南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明王朝设置边墙,是管理苗疆的重要举措,更是拱卫湘黔驿道的保证。
关键词 苗疆边墙 西南民族 明王朝 湘黔驿道
下载PDF
话说“南方长城”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曦云 林子发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0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湖南 “南方长城” 形成 变迁 苗疆边墙
下载PDF
铜仁黄腊关:中国南方长城第一关
14
作者 瞿政平 《文史天地》 2022年第4期79-82,共4页
黄腊关,位于腊尔山南麓、锦江北岸,距离铜仁中心城区15华里,明嘉靖年间设“黄腊滩”营盘时建关。后来随着“苗疆边墙”的延展,通过营哨、电堡等军事要塞及其防御工事的连线,形成一道全长395里的湘黔边界“苗疆边墙”。黄腊关成为“苗疆... 黄腊关,位于腊尔山南麓、锦江北岸,距离铜仁中心城区15华里,明嘉靖年间设“黄腊滩”营盘时建关。后来随着“苗疆边墙”的延展,通过营哨、电堡等军事要塞及其防御工事的连线,形成一道全长395里的湘黔边界“苗疆边墙”。黄腊关成为“苗疆边墙”的首关,又称“中国南方长城第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嘉靖 军事要塞 苗疆边墙 腊尔山 铜仁 南方长城 中心城区
原文传递
中国南部长城──苗疆边墙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善淙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万里长城 苗疆边墙 腊尔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徘徊在湘西苗疆边墙
16
作者 解黎晴 《档案时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苗疆边墙 湘西 凤凰古城 南方长城 炮台
原文传递
论中国南长城之成因及其历史影响
17
作者 肖忠明 《知行铜仁》 2006年第1期53-57,共5页
古代用于抵御匈奴族进攻的北方万里长城已为人们熟知,但用于改造苗民的西南湘黔长达千余里的南方长城,近年来才得到史学界认同。本文对南长城的成因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引起史学界共鸣,使之成为推动"苗疆"经济... 古代用于抵御匈奴族进攻的北方万里长城已为人们熟知,但用于改造苗民的西南湘黔长达千余里的南方长城,近年来才得到史学界认同。本文对南长城的成因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引起史学界共鸣,使之成为推动"苗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长城 苗疆边墙 成因与影响
原文传递
探访南方长城起源村——滑石营
18
作者 左超林 《档案时空》 2014年第9期46-48,共3页
笔者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茶田镇采访时,一位老人,无意中向我透露在该镇交界的贵州省铜仁市滑石营(今称滑石乡)境内,迄今仍保存有一些尚好而又鲜为人知的南方长城(即苗疆边墙)古遗址。我打定了主意,前往实地踏勘。 行前得知,这儿... 笔者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茶田镇采访时,一位老人,无意中向我透露在该镇交界的贵州省铜仁市滑石营(今称滑石乡)境内,迄今仍保存有一些尚好而又鲜为人知的南方长城(即苗疆边墙)古遗址。我打定了主意,前往实地踏勘。 行前得知,这儿距滑石七、八公里。因地处两省交界,交通极为不便,只能徒步而行。出了茶田,没走出多远,路就渐渐变得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拐过几道山坳,穿过一条深达300多米的陡峭峡谷之后,终于登上了一片视野开阔、田园如画的平坦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长城 滑石 起源 苗疆边墙 凤凰县 铜仁市 贵州省 古遗址
原文传递
南长城——一部珍贵的史书
19
作者 何筑霞 《中国政协》 2003年第10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南长城 中国 贵州 军事设施 苗疆边墙 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