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勒腺肉瘤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海燕 宋苗苗 +1 位作者 马欣 周欣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6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6例病理诊断为苗勒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病变多数发生在子宫体部(41/56,73.21%),其次发生于宫颈部(11/56,19.6... 目的探讨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6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56例病理诊断为苗勒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经过。结果病变多数发生在子宫体部(41/56,73.21%),其次发生于宫颈部(11/56,19.64%)。患者平均年龄49.71岁。子宫体腺肉瘤患者≤40岁者占19.5%(8/41)。子宫腺肉瘤(宫体及宫颈腺肉瘤)的主要症状为异常阴道流血、下腹痛,主要体征为子宫增大、息肉样组织脱出宫颈外口等。超声提示病灶以低回声为主,可检出血流信号。CT和磁共振检查提示囊实混合性包块,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术前活检准确率为34.6%。肌层浸润大于1/2的患者全部出现宫外转移。结论异常阴道流血及子宫增大为子宫腺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术前病理活检准确性不高;肌层浸润大于1/2可能是发生宫外转移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复发性子宫苗勒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阮珞珊 高利昆 李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2期83-87,共5页
子宫苗勒腺肉瘤(Mullerian adenosarcoma,MA)属于上皮-间叶混合性肿瘤类别,WHO将此种肿瘤分为腺纤维瘤、腺肌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腺肉瘤和恶性苗勒混合瘤(癌肉瘤)五大类[1]。腺肉瘤的发病率占子宫肉瘤的5%~10%[2],是一种低度恶... 子宫苗勒腺肉瘤(Mullerian adenosarcoma,MA)属于上皮-间叶混合性肿瘤类别,WHO将此种肿瘤分为腺纤维瘤、腺肌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腺肉瘤和恶性苗勒混合瘤(癌肉瘤)五大类[1]。腺肉瘤的发病率占子宫肉瘤的5%~10%[2],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混合型肿瘤,由良性的腺上皮和低级别肉瘤混合而成,肉瘤常为子宫内膜间质成分,其恶性程度与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似[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肉瘤过度生长 深肌层浸润 异源性分化
原文传递
子宫苗勒腺肉瘤PTEN、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峰 杨元元 刘东 《现代医学》 2020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腺肉瘤(UMA)PTE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UMA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UMA患者,正常子宫内膜者10例;手术常规采集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石蜡切片的制备及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腺肉瘤(UMA)PTE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UMA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UMA患者,正常子宫内膜者10例;手术常规采集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石蜡切片的制备及免疫组化检测PTEN、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PTEN与Survivin蛋白的相关性。结果:7例UMA中子宫内膜腺肉瘤5例,宫颈腺肉瘤2例,病变部位可见良性或非良性的上皮混合肉瘤间质构成的肿瘤,术后1例患者复发且死亡,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MA患者抑癌蛋白PTEN阳性表达2例,而其在正常组子宫内膜中均阳性表达;UMA患者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6例,而其在正常组子宫内膜中阳性表达1例;UMA PTEN、Survivin蛋白表达在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肌层浸润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与PTEN在UMA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02,P=0.012)。结论:UMA患者PTEN显著低表达,Survivin显著高表达,两者均与UMA的发生发展相关,在UMA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PTEN SURVIVIN 临床病理分析
原文传递
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淑华 刘耕 刘丽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7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性间质,其中1例合并有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2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在随访中。结论子宫腺肉瘤常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伴原发性不孕症的病例尚未见报道。作者认为,不孕症的原因除与宫腔占位有关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协调功能紊乱与不孕症和腺肉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不孕症 子宫肉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张淑华 刘耕 刘丽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 目的探讨伴原发性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分析。方法观察分析2例伴原发不孕症的子宫腺肉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29岁和31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及宫腔占位;组织学特征为良性子宫内膜腺体伴肉瘤性间质,其中1例合并有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伴肉瘤成分过度生长。2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仍在随访中。结论子宫腺肉瘤常发生于中老年妇女,伴原发性不孕症的病例少见报道。不孕症的原因除与宫腔占位有关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协调功能紊乱与不孕症和腺肉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原发性 子宫肉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安民 王啸 张兰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Müllerian adenosarcoma of the uterus with sarcomatous overgrowth,MASO)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对3例MASO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 目的 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伴肉瘤过度生长(Müllerian adenosarcoma of the uterus with sarcomatous overgrowth,MASO)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对3例MASO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分别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增大。大体上,宫腔内见息肉状肿物,直径2~13cm,2例浸润浅肌层,1例浸润深肌层达浆膜。组织学上,3例MASO均见典型腺肉瘤结构,即由良性腺体和低度恶性肉瘤样成分混合而成,其中纯粹肉瘤成分比例均超过25%,并且肉瘤级别比相邻的腺肉瘤高;例2含有异源成分。3例肉瘤成分均显示vimentin阳性,而EMA、CD10、desmin、SMA、S-100蛋白等均阴性。3例均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1例进行了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分别随访3年及5年均无瘤生存,1例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 MASO是一种少见的Müllerian混合上皮和间质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与经典的子宫Müllerian腺肉瘤相比,它更具有侵袭性,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管混合瘤 肉瘤
下载PDF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临床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邹云峰 严树宏 鲁洁琼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0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例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0~62岁,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子宫赘...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例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0~62岁,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子宫赘生物、子宫增大等。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良性的上皮组织伴肉瘤间质,具有腺周"袖套"结构和息肉样突入腺腔的结构。免疫组化:上皮成分显示CK阳性,间质成分CD10阳性。1例伴性索分化的腺肉瘤其性索成分表达钙网膜蛋白、CD99和抑制素。结论子宫苗勒管腺肉瘤较为少见,多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典型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结合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而伴异源成分及肉瘤过度分化时会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应与子宫腺纤维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等鉴别。临床治疗上多采用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大部分患者生存期在5年以上(确诊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智铭 张惠箴 +1 位作者 林万和 赵保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蒋智铭,张惠箴,林万和,赵保华苗勒管腺肉瘤是子宫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必须与高度恶性的中胚叶混合瘤以及良性的苗勒管腺纤维瘤鉴别。本文通过3例子宫的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蒋智铭,张惠箴,林万和,赵保华苗勒管腺肉瘤是子宫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必须与高度恶性的中胚叶混合瘤以及良性的苗勒管腺纤维瘤鉴别。本文通过3例子宫的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探讨其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苗勒管腺肉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韩肖燕 向阳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8-480,共3页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肿瘤,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总结了41例苗勒管腺肉瘤,71%起源于子宫,其余部位有卵巢(15%)、盆腔(12%)和宫颈(2%)。腺肉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样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肿瘤,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总结了41例苗勒管腺肉瘤,71%起源于子宫,其余部位有卵巢(15%)、盆腔(12%)和宫颈(2%)。腺肉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样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的腺纤维瘤和高度恶性的癌肉瘤之间。苗勒管腺肉瘤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临床呈低度恶性,不易远处转移,但复发率高。本文对苗勒管腺肉瘤的临床特征与诊治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少见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诊治 ANDERSON 低度恶性 临床特征 少见肿瘤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特征
原文传递
5例女性生殖道苗勒氏腺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大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7-89,共3页
对5例女性生殖道苗勒氏腺肉瘤作了临床病理观察。发生在子宫内膜者2例,子宫颈、阴道前庭、双发在子宫颈和子宫内膜者各1例。随访5例患者,该瘤系低度恶性。好的预后与早期发现、早行根治术、发生在年龄较大病人和肉瘤细胞分裂象数目较少... 对5例女性生殖道苗勒氏腺肉瘤作了临床病理观察。发生在子宫内膜者2例,子宫颈、阴道前庭、双发在子宫颈和子宫内膜者各1例。随访5例患者,该瘤系低度恶性。好的预后与早期发现、早行根治术、发生在年龄较大病人和肉瘤细胞分裂象数目较少有关。良性瘤性腺体和肉瘤样间质混合,向腔道内呈息肉状、结节状和葡萄簇状生长,一般不侵犯子宫肌层、血管和淋巴管,为该瘤形态学表现的特征。并讨论了该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肉瘤 病理
下载PDF
难治性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腺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肖燕 冷金花 +2 位作者 郭丽娜 向阳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5-787,共3页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很少见的肿瘤,最早由Clement和Scully于1974年报道。肿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呈低度恶性。绝大多数苗勒管腺肉瘤发生在子宫,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宫颈、阴道、... 苗勒管腺肉瘤是一类很少见的肿瘤,最早由Clement和Scully于1974年报道。肿瘤由良性或非典型性的腺体成分和肉瘤间质构成,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呈低度恶性。绝大多数苗勒管腺肉瘤发生在子宫,子宫以外的部位如卵巢、宫颈、阴道、膀胱和直肠等发生较少。本文报道1例难治性阴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变为腺肉瘤,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阴道腺肉瘤的组织发生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肉瘤 文献复习 难治性 阴道 恶变 生物学行为 组织学特征
原文传递
子宫苗勒氏管腺肉瘤1例
12
作者 王焕 李文薇 杨越波 《甘肃医药》 201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2011年1月我院收治子宫苗勒氏管腺肉瘤1例,在此之前该病人曾2次入住我科,但均未被确诊。子宫恶性苗勒氏管腺肉瘤临床上罕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2010年4月21日因月经紊乱2年余,不规则阴道流血20余天入院。患者自... 2011年1月我院收治子宫苗勒氏管腺肉瘤1例,在此之前该病人曾2次入住我科,但均未被确诊。子宫恶性苗勒氏管腺肉瘤临床上罕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2010年4月21日因月经紊乱2年余,不规则阴道流血20余天入院。患者自2007年下半年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周期由3~5天/25—28天改为10~40天/2~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肉瘤 诊断
下载PDF
子宫体苗勒氏腺肉瘤(一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李慎仪 王恩育 李泰生 《实用癌症杂志》 1991年第1期15-16,共2页
子宫苗勒氏腺肉瘤是近年来确定的一种子宫肉瘤。该种肿瘤由恶性间质组织及良性上皮组织组成。患者多为绝经后妇女,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本院自1958年开诊迄今曾收治一例,结合有关文献阐述如下。
关键词 子宫肉瘤 肉瘤
下载PDF
宫颈苗勒管腺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陈立平 夏阳 +2 位作者 赵红晔 邹洪杰 王功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1期1369-1370,共2页
关键词 肉瘤 文献复习 不规则阴道流血 宫颈 低度恶性肿瘤 子宫大小 临床资料 全身乏力
下载PDF
子宫苗勒氏腺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娟 江庆萍 +2 位作者 蔡明玉 刘少颜 彭文明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苗勒氏腺肉瘤(uterine m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苗勒氏腺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46岁... 目的分析子宫苗勒氏腺肉瘤(uterine m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苗勒氏腺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46岁,绝经前后分别为3例和2例。临床主要特点为阴道异常流血。组织学特征主要为良性或非典型腺上皮伴有肉瘤间质,其中2例伴有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另一例间质肉瘤伴有性索样分化。免疫表型:肿瘤上皮CK、EMA呈强阳性表达,ER、PR、CA125呈弱阳性表达;肉瘤间质Vi m呈弥漫强阳性,CD10、CD99呈局灶强阳性;ER、PR、SMA、Inhibin-α、CR、S-100等呈局灶弱阳性;Des阴性。5例均采用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手术治疗,3例术后加用化疗。术后随访1例死亡,1例复发,3例无瘤生存。结论子宫苗勒氏腺肉瘤常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临床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的不良因素:子宫外播散,超过子宫肌壁1/2以上的深层肌层侵犯以及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免疫组化 预后因素
下载PDF
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2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雪 陈敦金 +5 位作者 刘娟 刘瓅 李伟杰 杨耀明 林琳 郭玉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751-3753,共3页
目的提高对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疗认识。方法对2例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未婚未育、月经紊乱、绝经期孕酮和宫颈口赘生物。1例初次就诊经免疫组化确诊子宫苗勒管腺肉瘤,采用根治术方案+化疗,随访6... 目的提高对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的诊疗认识。方法对2例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未婚未育、月经紊乱、绝经期孕酮和宫颈口赘生物。1例初次就诊经免疫组化确诊子宫苗勒管腺肉瘤,采用根治术方案+化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另1例初次诊断宫颈息肉采用局部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发经免疫组化确诊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仍连续4次局部切除术至第5次(发病7个月)采用根治术方案,于发病14个月死亡。结论子宫苗勒管腺肉瘤有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青年期子宫苗勒管腺肉瘤临床特征是月经紊乱和绝经期孕酮;免疫组化检查是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初次手术采用根治术方案+铂类药物化疗有助延长该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发病年龄 主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子宫苗勒管腺肉瘤晚期复发为异种组织肉瘤:8个月内3次复发且肉瘤样成分的数量增加,组织学分级提高 被引量:1
17
作者 Takin S. Bozaci E.A. +1 位作者 Snmezer M. 李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9期58-59,共2页
Background. Uterine Mullerian adenosarcoma (UMA) is a rare and low- grade variant of mixed mesodermal tumor. UMA recurrences including heterologous sarcomatous elements are extremely rare, with only 3 cases reported t... Background. Uterine Mullerian adenosarcoma (UMA) is a rare and low- grade variant of mixed mesodermal tumor. UMA recurrences including heterologous sarcomatous elements are extremely rare, with only 3 cases reported thus far. Case. We present a case of UMA recurring as heterologous sarcoma three times in 8 months for 9.4 years after primary treatment. The number and grade of sarcomatous components increased with each recurrence eventually resulting in loss of the patient.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sarcomatous elements of high histological grade in the recurrent tumor following UMA may indicate an unfavorable prognosis with common recurrences and fatal outcome. All UMA patients carry risk of late recurrence, therefore, they should receive long- term follow- 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晚期 复发 异种组织肉瘤
下载PDF
未婚无性生活女性子宫苗勒管腺肉瘤1例
18
作者 吴雨兰 范艳艳 +1 位作者 李佳 付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6期91-93,共3页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24岁,未婚无性生活,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余,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建议口服“优思明”治疗。因阴道流血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建议...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24岁,未婚无性生活,不规则阴道流血3月余,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建议口服“优思明”治疗。因阴道流血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查彩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建议手术治疗,于2018年1月22日入院。患者月经初潮13岁,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35d,经期5~6d,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生活女性 子宫肉瘤
原文传递
苗勒氏管腺肉瘤的临床综合治疗9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杜慧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罕见苗勒氏管腺肉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苗勒氏管腺肉瘤9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0±7.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 目的探讨罕见苗勒氏管腺肉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苗勒氏管腺肉瘤9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0±7.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占66.7%,FIGO I期3例、II期5例、III期1例。予以全子宫切除并相关淋巴结清扫加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化疗,其中6例辅以术后放疗,其平均PFS和OS分别为(11.2±3.8)月和(17.2±4.6)月,另3例未接受放疗患者平均PFS和OS分别为(7.4±2.8)月和(13.4±3.5)月。结论全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除术加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同时辅以术后放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管肉瘤 联合化疗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子宫苗勒腺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8期206-206,共1页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例子宫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切片镜下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来研究其病... 目的探讨子宫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例子宫苗勒腺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切片镜下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来研究其病理特征。结果子宫苗勒腺肉瘤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增厚;组织学改变镜下均由良性腺上皮与肉瘤样间质混合构成肿瘤,其中1例形成“袖套样”现象,1例间质异形性显著,另1例腺体、间质无明显异形而呈现腺体及间质均过度增长;IHC:良性腺上皮panCK、CK7均呈强阳性表达,间质Vimentin、CD10呈弥漫强阳性表达,Ki6720%-60%阳性。结论子宫苗勒腺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子宫苗勒腺肉瘤结合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但术前诊断性刮宫对该疾病诊断价值有限,应与子宫腺纤维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肉瘤 病理组织学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