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尤韵的读音及演变模式
1
作者 侯超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韵的读音有前元音型([ei]、[Y])、[i]介音型([iəu])和央元音+[u]韵尾型([əu])三种,尤韵的读音有单元音型[Y]、二合元音型[iu]、三合元音型[iəu]三种。侯尤韵的早期分合类型有[Y:Y]、[iəu:iəu]、[ei:iəu]、[əu:iəu]四...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韵的读音有前元音型([ei]、[Y])、[i]介音型([iəu])和央元音+[u]韵尾型([əu])三种,尤韵的读音有单元音型[Y]、二合元音型[iu]、三合元音型[iəu]三种。侯尤韵的早期分合类型有[Y:Y]、[iəu:iəu]、[ei:iəu]、[əu:iəu]四种,它们是方言内部音变的结果,前两种属于殊途同归,第三种属于殊途异归,第四种属同途同归(主元音同),这四种类型均源自北部吴语共同的底层形式[^(*)eu:^(*)ieu]。苏皖交界地区吴语侯尤韵的读音呈现出层次叠置的特征,通过吴语内部不同读音类型之间的竞争,以及吴语和江淮官话之间的竞争,侯尤的读音呈现出复杂的混合型面貌。由于江准官话的强势地位,侯尤韵的音韵格局正在被[əu:iəu]分立型逐步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地区 吴语 侯尤韵 演变
原文传递
苏皖交界地区方言古泥来母读音的分混与演变
2
作者 侯超 吴生毅 《中国方言学报》 2019年第1期14-23,共10页
苏皖交界地区古泥来母的读音主要有五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是不混型(吴语型),其余类型是在不混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区域的少数方言点发生了来母细音混入泥母的自发性音变,另一些方言点在江淮官话的影响下,发生了接触式音变。泥来母... 苏皖交界地区古泥来母的读音主要有五种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是不混型(吴语型),其余类型是在不混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区域的少数方言点发生了来母细音混入泥母的自发性音变,另一些方言点在江淮官话的影响下,发生了接触式音变。泥来母的例外读音多是方言接触的结果,少数属内部演变,后者往往体现出宣州吴语铜泾小片和太高小片的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交界地区 泥来母 分混 演变
原文传递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旭颖 严刚 +1 位作者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7期45-48,共4页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 大气污染 区域联防联控 精细化管理 形势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