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草甘膦抗性标记的水稻核不育繁殖系载体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焱瑶 邓力华 +6 位作者 李昕晏 李华 秦冠男 翁绿水 于江辉 李锦江 肖国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7-475,共9页
【目的】使用草甘膦抗性基因替代潮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核不育繁殖系的转化载体,赋予繁殖系对除草剂草甘膦的抗性,规避现行政策对转基因作物中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的限制。【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含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花粉致... 【目的】使用草甘膦抗性基因替代潮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核不育繁殖系的转化载体,赋予繁殖系对除草剂草甘膦的抗性,规避现行政策对转基因作物中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的限制。【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含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花粉致死基因ZmAA1、核不育恢复基因OsEat1和红色荧光基因DsRed2的水稻eat1核不育基因繁殖系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结果】通过转化籼稻品系9K19-5获得普通核不育繁殖系Eat9K的转化植株318个。表型鉴定表明,单拷贝转化体Eat9K-3的花粉有可育和不育2种类型,种子有具有和不具有荧光信号2种类型,具有荧光信号的种子在发芽期能耐受浓度至少为1 g/L的草甘膦。建立的四引物检测法能够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结论】证明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有效,创制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普通核不育繁殖系新种质,建立了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的四引物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抗性 花粉致死 育性恢复 普通核不育繁殖系
下载PDF
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红 周宽基 +1 位作者 杨文雄 王化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2-1315,共4页
"兰州核不育小麦"是我们发现的小麦雄性不育突变体,经遗传分析,其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ms1g控制,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不育性遗传稳定、彻底,不受光、温等变化的影响。利用该突变体[2n=42W(msms)=42]和蓝粒附加系小麦[2n=42W(M... "兰州核不育小麦"是我们发现的小麦雄性不育突变体,经遗传分析,其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ms1g控制,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不育性遗传稳定、彻底,不受光、温等变化的影响。利用该突变体[2n=42W(msms)=42]和蓝粒附加系小麦[2n=42W(MSMS)+2(4E)]杂交,经连续自交选育,创建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实现了小麦隐性核不育的有效保持。本文简述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育种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深蓝粒的发生和累加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特别是提出通过分子设计育种,使蓝粒标记基因Ba、雄性可育基因MS和花粉致死基因ki集中于4E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上,以彻底解决深蓝粒的发生和累加效应,为杂交小麦在育种工作及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 4E染色体 雄性不育基因ms 花粉致死基因ki 深蓝粒累加
下载PDF
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张金文 +3 位作者 周宽基 乔岩 王开芳 王克婧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6期66-70,共5页
小麦雄性不育主要是通过花粉的败育表现,其不育材料对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外研究表明,某些特定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F1表现的花粉部分不育现象,受控于核基因组花粉致死基因Ki,为了筛选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连锁标... 小麦雄性不育主要是通过花粉的败育表现,其不育材料对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外研究表明,某些特定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F1表现的花粉部分不育现象,受控于核基因组花粉致死基因Ki,为了筛选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连锁标记,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定位该基因,克隆出花粉致死基因连锁标记片段,为小麦雄性不育种质材料的转育提供有效的选择标记。对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以‘中国春’和澳大利亚春小麦品种的BC1F1代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位于小麦6B染色体上85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再通过BC1F1定位群体进行验证,从中筛选出与目的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Xgwm626和Xgpw4138。运用Mapmaker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Xgwm626和Xgpw4138与Ki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2 c M和6.9 cM,且2个SSR标记位于目的基因两侧,并将Ki定位于小麦6BL染色体上。研究结果为Ki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花粉致死基因 SSR标记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012S-3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4
作者 欧阳杰 王楚桃 +6 位作者 朱子超 何永歆 蒋刚 黄乾龙 管玉圣 熊英 李贤勇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06,共6页
雄性不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资源,对雄性不育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自然突变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012S-3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特征和花粉育性等进行调查,并构建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初步... 雄性不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资源,对雄性不育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自然突变的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012S-3为试验材料,对其表型特征和花粉育性等进行调查,并构建遗传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然后应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其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012S-3是一个典型的无花粉普通型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定位分析目的基因与SSR标记RM6081存在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约为34.4 c M;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分析,找到3个候选基因:LOC_Os07g35880、LOC_Os07g35920和LOC_Os07g35940,其中LOC_Os07g35880和LOC_Os07g35940编码β-淀粉酶,属于水稻中新发现的花粉致死基因。该不育基因的成功定位为其进一步的分离克隆及其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隐性核雄性不育 基因组重测序 种子生产技术(SPT) 花粉致死基因
原文传递
遗传“致死”类信息题归类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卓鹏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3,共4页
生物遗传中有可遵循的普遍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等都有着典型的分离比。但遗传中也有特殊现象发生,如某花粉粒致死、胚胎致死等遗传"致死"现象,将会导致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等分离比发生相应的改变,... 生物遗传中有可遵循的普遍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等都有着典型的分离比。但遗传中也有特殊现象发生,如某花粉粒致死、胚胎致死等遗传"致死"现象,将会导致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等分离比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仍有一定的数量比例规律,可看成是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一种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致死 胚胎致死 数量比例 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