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秀仁《花月痕》小说引诗及本事新探 |
潘建国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
|
浮沉在社会历史大潮中——论《花月痕》的影响 |
袁进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3
|
《花月痕》双重含义的阐释 |
孙丹虹
王枝忠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6
|
|
4
|
论近代狭邪小说对“情”的表现 |
杜志军
|
《河北学刊》
|
2003 |
4
|
|
5
|
才子佳人的延续抑或现代浪漫的开端——论魏子安的《花月痕》 |
熊龙英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6
|
试论晚清小说《花月痕》的现代属性 |
刘红林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7
|
一灯如豆,光景如风灯 |
黎荔
少君(图)
|
《中学生百科》
|
2024 |
0 |
|
8
|
《花月痕》中韦痴珠和刘秋痕爱情悲剧浅析 |
李科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0 |
4
|
|
9
|
《花月痕》与《不如归》叙事模式对比 |
朱卿卉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0
|
浅谈《红楼梦》对《花月痕》的影响 |
龙晓英
|
《文教资料》
|
2004 |
1
|
|
11
|
《〈花月痕〉考证》之考证 |
曾宪辉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2
|
《花月痕》成书年代质疑 |
顾锋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87 |
1
|
|
13
|
《花月痕》之“痕”——兼论中国现代小说抒情传统 |
张蕾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4
|
对文化黄金时代的深情回瞥——魏秀仁《花月痕》评析 |
徐刚
|
《写作》
|
2008 |
2
|
|
15
|
百年来《花月痕》研究述评 |
陈芳华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6
|
《花月痕》中“秋心院”与“愉园”的园林景观与花卉应用分析 |
张红亮
段九菊
|
《广东园林》
|
2013 |
2
|
|
17
|
“溢美”型狭邪小说及其创作心态 |
蔡小霞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8
|
《花月痕》百年研究述评 |
徐刚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9
|
论《花月痕》中人物形象的互补性 |
龙莹莹
|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3 |
2
|
|
20
|
“鸳鸯蝴蝶派”今昔 |
吴小如
|
《文学自由谈》
CSSCI
|
199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