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培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江树业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花培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了科学的论述,指出:①“以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等方式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以花培技术为手段”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育种新途径;提高籼稻花培绿苗率,提高培养基对籼型配子体选择表达能力是... 对花培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了科学的论述,指出:①“以单交、复交和聚合杂交等方式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以花培技术为手段”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育种新途径;提高籼稻花培绿苗率,提高培养基对籼型配子体选择表达能力是提高籼稻花培选育成功率的关键,进一步改善花培条件、改进培养方法以及建立籼稻花培选育亲本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②花培技术与常规选育相结合是进行三系、两系选育和提纯复壮的有效途径,在选育广亲和不育系和育性转换特性较好的光敏不育系以利用两种间条件优势方面潜力很大。③花培技术与外源基因导入,可进行超高产育种,与细胞突变体筛选结合,可进行定向选择,与远缘杂交、无融合生殖研究结合,可进行物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技术 常规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应用花培技术培育水稻籼粳交两系不育材料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国新 黄文超 但志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1-1775,共5页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 【目的】快速将粳稻染色体片段渗入籼型两系不育系,获得稳定材料,便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对籼型两系不育系Bph68S与粳稻少孽粳杂交的F1,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构建籼粳交DH系两系材料,并观察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对大田的种植株型进行鉴定,从242株绿苗中获得123个二倍体单株,其中41个单株具有两系不育系的特性;DH3S两系不育单株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与母本Bph68S相比,其有效穗降低(14.2±2.9)%,成穗率增加(21.5±5.8)%,株高降低(28.5±3.2)%。两系不育株DH3S与籼稻9311组配杂交种F1的成穗率、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高于Bph68S与9311组配的杂交组合。【结论】用籼稻两系不育亲本与粳稻杂交的F1花培构建DH两系不育材料,可快速获得两系不育系稳定中间材料,是快速获得籼粳交不育系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籼粳交 两系不育系 技术
下载PDF
组织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3
作者 林良斌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77-80,72,共5页
1902年,德国的Haberlandt做了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的开创性实验。从此以后,经过 White Steward和其他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植物组织培养已有很大的进展。它已成为一 项专门的技术运用于生物工程、作物育种、发育生物学以及其他各门学科。特... 1902年,德国的Haberlandt做了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的开创性实验。从此以后,经过 White Steward和其他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植物组织培养已有很大的进展。它已成为一 项专门的技术运用于生物工程、作物育种、发育生物学以及其他各门学科。特别是它在作物 改良和作物育种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谈一谈组织培养在水稻育种中 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水稻育种 育种方法 植株 遗传变异 作物育种 无性系 远缘杂种 技术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金两优36栽培技术
4
作者 林菲 祁建民 张雪玉 《福建农业》 1999年第2期8-8,共1页
两系法杂交稻是利用杂种优势的一条新途径,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的又一次育种变革。福建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应用Hs—3与“946”配组,已经培育成强优势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金两优36。该组合生育期与当家组合汕优63相当... 两系法杂交稻是利用杂种优势的一条新途径,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的又一次育种变革。福建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研究所采用花培技术,应用Hs—3与“946”配组,已经培育成强优势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金两优36。该组合生育期与当家组合汕优63相当,但较抗稻瘟病,产量杂种优势显著,推广应用潜力很大。此外,福两优2163、福两优2186、金两优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两优36 两系杂交稻 技术 汕优63 福建农业大学 杂种优势 福两优2163 生育期 福两优2186 技术
下载PDF
“八五期间”我省种子工作成绩显著
5
作者 谢特立 《福建农业》 1996年第7期6-6,共1页
经过全省种子系统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八五”期间我省种子工作的育种、品种审定认定、推广、体系网络建设、经营管理等都取得丰硕成果。主要表现为:(1)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花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全省种子系统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八五”期间我省种子工作的育种、品种审定认定、推广、体系网络建设、经营管理等都取得丰硕成果。主要表现为:(1)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花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如福建农大的亚花1号、花优63的选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2)良种更换加快。“八五”期间全省共选育、引进、试种、推广各种农作物新品种100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工作 五期间 成绩显著 优63 品种审定 技术 种子系统 育种新技术 两系法杂交水稻 农作物新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