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传统芦笙制作田野观察与研究(上)
1
作者 杨云惠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9-52,共14页
滇东北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苗寨的王氏传统六管芦笙制作,在滇黔川交界一带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第五代传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杰锋本人于2007年也在国家级传承人行列中榜上有名,其... 滇东北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苗寨的王氏传统六管芦笙制作,在滇黔川交界一带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第五代传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杰锋本人于2007年也在国家级传承人行列中榜上有名,其子王爱华,是第六代传人。王氏制作芦笙的核心技术,是发音管的安装和簧片的制作。王氏芦笙制作,从严格的选材到繁杂的烘干处理、独到的簧片改良、紧实耐用的树皮箍、严丝合缝的穿管及簧片的卡槽固定等技术,使其制作的芦笙,音色明亮、经久耐用,得到了苗族同胞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王氏父子的芦笙制作技艺,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在由地方政府举办的“苗族芦笙传统技艺培训班”上传承教授,无私地把家传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授给前来学习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学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杰锋 王爱华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 芦笙制作
下载PDF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传统芦笙制作田野观察与研究(下)
2
作者 杨云惠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3-21,共9页
滇东北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苗寨的王氏传统六管芦笙制作,在滇黔川交界一带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第五代传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杰锋本人于2007年也在国家级传承人行列中榜上有名,其... 滇东北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苗寨的王氏传统六管芦笙制作,在滇黔川交界一带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第五代传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于2006年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杰锋本人于2007年也在国家级传承人行列中榜上有名,其子王爱华,是第六代传人。王氏制作芦笙的核心技术,是发音管的安装和簧片的制作。王氏芦笙制作,从严格的选材到繁杂的烘干处理、独到的簧片改良、紧实耐用的树皮箍、严丝合缝的穿管及簧片的卡槽固定等技术,使其制作的芦笙,音色明亮、经久耐用,得到了苗族同胞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王氏父子的芦笙制作技艺,在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每年都在由地方政府举办的“苗族芦笙传统技艺培训班”上传承教授,无私地把家传的芦笙制作技艺,传授给前来学习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学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杰锋 王爱华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 芦笙制作
下载PDF
威信苗族传统技艺——芦笙制作的调查研究
3
作者 秦明华 郑方星 闵小冰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白苗)芦笙制作技艺进行调查、了解,从芦笙的历史源流、传说、文化价值及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针对威信苗族芦笙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威信苗族 芦笙制作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制作与表演形态研究
4
作者 谢维江 《黄河之声》 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制作技艺及多种表演形态。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音乐之魂,不仅渗透在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他们表达情感、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文章详细描述了芦笙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同时,... 本文深入探讨了苗族芦笙文化的起源、制作技艺及多种表演形态。芦笙作为苗族文化的音乐之魂,不仅渗透在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他们表达情感、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文章详细描述了芦笙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工匠们的智慧与匠心。同时,通过对贵州贵定县的鼓龙鼓虎一长衫龙和纳雍县的“滚山珠”等芦笙表演形态的研究,揭示了苗族芦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然而,这些古老的文化表现形式正面临濒危状态,亟待加强保护与传承。为此,文章提出了加强传承人培养、开展技艺传承活动以及数字化保护等有效措施,以期让苗族芦笙文化得以永久留存并继续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芦笙文化 芦笙制作技艺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六代苗族制笙家族传统技艺的田野考察与多重文化身份研究(上)——以滇东北次方言苗族王氏家族的芦笙制作为研究对象
5
作者 杨云惠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4,共13页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民间艺人王杰锋的苗族传统芦笙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家族的芦笙制作,到王杰锋之子王爱华这一辈人,已经传承了六代。王氏独到的簧片改良、牢固的树皮箍、自然衔接不漏气的穿管技术等,使其...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民间艺人王杰锋的苗族传统芦笙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家族的芦笙制作,到王杰锋之子王爱华这一辈人,已经传承了六代。王氏独到的簧片改良、牢固的树皮箍、自然衔接不漏气的穿管技术等,使其制作的芦笙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王氏以滇东北次方言苗语的六个声调为标准,以本支系的语言发音为参照而制作的传统六管芦笙,既传承了苗族人的传统文化,又满足了本支系的传统民俗仪式和日常生活需求。芦笙的制作并非易事,它要求制作者必须掌握相关的木匠、铁匠等各种技能,同时还要具备相关的语言、音律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芦笙制作者。王氏家族制作苗族芦笙的技艺受到苗族民众的尊重,他们制作的苗族芦笙也得到苗族民众的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次方言苗族 王杰锋 王爱华 传统芦笙制作 多重文化身份
下载PDF
苗族芦笙工艺文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倩 《凯里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1-22,共2页
芦笙作为苗族之魂,在苗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苗族没有文字,从古至今的芦笙制作工艺传承方式均为心口相传,加之现代化生产的影响,芦笙制作的经济效益比较低,所以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对现有芦笙制作工艺资料的... 芦笙作为苗族之魂,在苗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苗族没有文字,从古至今的芦笙制作工艺传承方式均为心口相传,加之现代化生产的影响,芦笙制作的经济效益比较低,所以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对现有芦笙制作工艺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为苗族芦笙工艺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芦笙制作工艺 综述
下载PDF
浅谈对苗族芦笙文化的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7
作者 祝庆荣 《女报》 2020年第9期392-392,共1页
芦笙是流传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和声乐器,是苗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 芦笙制作 芦笙演奏 芦笙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