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总结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欣萍 刘继先 +1 位作者 王姬芳 高凌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38,共3页
在无锡市芦村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将污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标准升级为一级A标准,采用生物流化床工艺,并新增纤维转盘和膜过滤工艺,污水厂已正常运行一年,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每年TN、TP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减少了365t和36.5t。
关键词 芦村污水处理厂 升级改造 一级A标准
原文传递
芦村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亮 杨敏 +3 位作者 李鹏峰 隋克俭 郭亚琼 李家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15-119,共5页
以芦村污水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在分析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碳源投加量、充分利用生物除磷和控制混合液内回流点DO浓度三个方面分别开展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去除1 mg/L的NO_3^--N需要4.93 mg/L碳源乙酸,在现状平... 以芦村污水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在分析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碳源投加量、充分利用生物除磷和控制混合液内回流点DO浓度三个方面分别开展精细化管理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去除1 mg/L的NO_3^--N需要4.93 mg/L碳源乙酸,在现状平均强化脱氮需求为5mg/L的TN去除量下,芦村污水厂老厂区乙酸理论投加量为24.65 mg/L,商业碳源冰醋酸理论用量为0.274 t/10~4m^3水;通过化学协同除磷药剂投加量优化控制(投加量由100 mg/L降至70 mg/L),使工艺系统具有生物除磷能力,回流污泥厌氧释磷量可达15 mg/L,并且在反硝化除磷与碳源投加点优化条件下,碳源得到高效利用;低温季节现状芦村污水厂三期的好氧池3池容并未利用,可将其调控为消氧池模式运行,以控制混合液内回流点的DO浓度,理论上可使现状工艺系统脱氮能力提高2.2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村污水处理厂 精细化管理 优化
原文传递
芦村污水处理厂进水组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健明 操家顺 《环境科技》 2009年第3期30-32,共3页
针对面临"十一五"升级改造的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在对厂内生化池进水水质进行了活性污泥2d模型的组分分析。对碳(COD)组分分析发现,易生物降解基质SS和慢速可降解基质XS仅占进水的51%,进水可生化性比较差,厌氧区在生化处理中... 针对面临"十一五"升级改造的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在对厂内生化池进水水质进行了活性污泥2d模型的组分分析。对碳(COD)组分分析发现,易生物降解基质SS和慢速可降解基质XS仅占进水的51%,进水可生化性比较差,厌氧区在生化处理中对碳(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二沉池的沉降效果直接决定了占34%的惰性颗粒性有机物XI的去除效果,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出水COD。提高TN去除率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20%的颗粒态有机氮(XND)。在典型水质期,需要通过添加辅助化学除磷来使TP达标排放。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为污水厂升级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也为其他污水厂进水组分分析提供计算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村污水处理厂 组分分析 活性污泥2d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