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法芝麻浓缩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涛 魏安池 刘若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6,共4页
以冷榨-浸出芝麻粕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芝麻浓缩蛋白。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醇洗温度、醇洗时间对产品中蛋白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的醇洗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液料比4.8∶1,醇洗温度49℃... 以冷榨-浸出芝麻粕为原料,采用醇法制备芝麻浓缩蛋白。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醇洗温度、醇洗时间对产品中蛋白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的醇洗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液料比4.8∶1,醇洗温度49℃,醇洗时间54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中蛋白含量为66.68%,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响应面 醇洗 冷榨
下载PDF
冷榨芝麻饼生产醇洗芝麻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玉兰 钟雪玲 贾婷婷 《农业机械》 2011年第20期68-71,共4页
以冷榨芝麻饼为原料,以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和残油率为主要指标,研究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冷榨芝麻饼醇洗制备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5min、... 以冷榨芝麻饼为原料,以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和残油率为主要指标,研究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冷榨芝麻饼醇洗制备芝麻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浓度7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5min、料液比1:4和萃取次数2次。在最佳条件下得到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含量67.29%和粗脂肪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芝麻 乙醇萃取 芝麻浓缩蛋白 工艺条件
原文传递
混合溶剂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加热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玉兰 王莎莎 +1 位作者 汪学德 马翔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60%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浸提的醇洗芝麻浓缩蛋白进行碱性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78℃,加热时间31 min,pH 9.5,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的NSI(氮溶解指数)由3.61%提... 对60%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浸提的醇洗芝麻浓缩蛋白进行碱性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78℃,加热时间31 min,pH 9.5,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的NSI(氮溶解指数)由3.61%提高到23.89%,吸油性提高1.83倍,吸水性提高1.34倍,乳化性提高1.13倍,乳化稳定性提高1.24倍,起泡性提高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加热改性 氮溶解指数
下载PDF
热榨芝麻饼生产浓缩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利霞 王颖颖 +2 位作者 刘玉兰 汪学德 秦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38,共3页
以热榨芝麻饼为原料,利用正己烷-50%乙醇混合溶剂浸提生产芝麻浓缩蛋白。以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时间、固液比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热榨芝麻饼生产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芝麻浓缩蛋白最... 以热榨芝麻饼为原料,利用正己烷-50%乙醇混合溶剂浸提生产芝麻浓缩蛋白。以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醇洗时间、固液比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热榨芝麻饼生产浓缩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芝麻浓缩蛋白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混合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55%,浸提温度55℃,固液比1∶6,醇洗时间85 min。在最佳条件下所得芝麻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6.89%,粗脂肪含量为0.53%,氮溶解指数为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榨芝麻 混合溶剂 芝麻浓缩蛋白
下载PDF
醇法芝麻浓缩蛋白的物理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涛 魏安池 +2 位作者 牛新培 代红丽 汪学德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6,共5页
采用加热、微波和超声波3种物理方法对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将改性后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蛋白浓度10 g/100 mL、pH10、超声功率400 W和超声时间3 min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能将芝麻浓缩蛋白... 采用加热、微波和超声波3种物理方法对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将改性后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的改性效果最好.在蛋白浓度10 g/100 mL、pH10、超声功率400 W和超声时间3 min的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能将芝麻浓缩蛋白的NSI从3.43%提高到43.32%,吸油性从0.61 g/g提高到2.62 g/g,乳化性从0.15提高到0.22,乳化稳定性从19.10 min提高到36.37 min,起泡性从30.78%提高到44.45%,泡沫稳定性从38.89%提高到5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加热 微波 超声波
原文传递
醇法芝麻浓缩蛋白的超声波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涛 魏安池 +2 位作者 郑华丽 代红丽 汪学德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超声波对醇法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蛋白浓度、溶液pH值对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NSI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改性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0 min、蛋白浓度9%(M/V)、pH... 采用超声波对醇法芝麻浓缩蛋白进行改性,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蛋白浓度、溶液pH值对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NSI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改性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0 min、蛋白浓度9%(M/V)、pH值10.在此条件下,芝麻浓缩蛋白的NSI从3.43%提高到46.25%,吸油性从0.61 g/g提高到2.80 g/g,乳化性从0.15提高到0.23,乳化稳定性从19.10 min提高到38.63 min,起泡性从30.78%提高到47.23%,泡沫稳定性从38.89%提高到5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超声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