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史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舒迎澜 《古今农业》 1991年第2期56-61,共6页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系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观赏花卉与药用植物,与牡丹同科同属。芍药草本,花迟开,牡丹木本,花早开,两者亲缘关系很近,染色体2n均为10,因性状相似,故古人称牡丹为木芍药,或称芍药为小牡丹。这两种植物花大,色...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系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观赏花卉与药用植物,与牡丹同科同属。芍药草本,花迟开,牡丹木本,花早开,两者亲缘关系很近,染色体2n均为10,因性状相似,故古人称牡丹为木芍药,或称芍药为小牡丹。这两种植物花大,色艳,香浓,姿态优美,都成了传统名花,然而芍药的栽培历史,较之牡丹,则更为悠久。据《古琴疏》载:“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柏植芍药于后苑。”“相”为夏代第五个王,“羿”又称“后羿”,系夏代有穷部落的君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毛莨科 芍药 观赏花卉 PAEONIA 芍药 多年生草本 用植物 植物花 芍药
下载PDF
城市林业的生态文化景观——以扬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远兵 何小弟 +1 位作者 路程 董炎斌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个园 景观配置 何园 寄啸山庄 古典园林 芍药 江苏 扬州 文化景观
下载PDF
中国古代芍药文献考释
3
作者 久保辉幸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芍药早在春秋时即见记载,是拥有很长文化史的花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几首咏物诗歌,也孕育出如女诗人辛萧《芍药花颂》这样的芍药名篇。至北宋,扬州的芍药种植空前繁盛,同时受以牡丹谱为代表的植物谱录影响,芍药著谱活动兴起。在1... 芍药早在春秋时即见记载,是拥有很长文化史的花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几首咏物诗歌,也孕育出如女诗人辛萧《芍药花颂》这样的芍药名篇。至北宋,扬州的芍药种植空前繁盛,同时受以牡丹谱为代表的植物谱录影响,芍药著谱活动兴起。在11世纪70年代,刘攽、王观、孔武仲相继寄居扬州,共留下3本芍药谱,在短短数年间集中出现同类植物谱录是极为罕见的。事实上,孔谱之后亦有艾丑的芍药谱,至明代,曹守贞又编撰《维扬芍药谱(合纂)》。本文对这5部芍药谱的成书时间、撰者经历、内容等进行探讨,并针对各谱版本进行比较甄别。此外,对绍熙《广陵志》、《花镜》等其他文献中出现的芍药品种及其相关记载,本文也做简单梳理,以进一步揭开中国芍药史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艾丑 曹守贞 《全芳备祖》 文献学
下载PDF
北宋扬州芍药三谱之比较及其史料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雪飞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直斋书录解题》言北宋刘攽、孔武仲、王观三人先后为扬州芍药作谱。历来学者以《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为本,以为"孔、刘所述,世已无传"。其实北宋扬州芍药三谱,除刘攽谱中芍药图散佚外,均保存完好。横向对比三谱,能发现明显... 《直斋书录解题》言北宋刘攽、孔武仲、王观三人先后为扬州芍药作谱。历来学者以《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为本,以为"孔、刘所述,世已无传"。其实北宋扬州芍药三谱,除刘攽谱中芍药图散佚外,均保存完好。横向对比三谱,能发现明显的承袭关系,特别是王观之谱对于刘、孔二谱的借鉴。而三谱中所载内容丰富,不仅列出当时芍药名品,更是涉及北宋扬州的花卉种植、培植技术、贸易运输等多个方面,可借此窥探北宋扬州的相关情况,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芍药 芍药 北宋扬州
下载PDF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雄生 《宋史研究论丛》 2005年第1期327-361,共35页
引言: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欧洲和别处一样,城市在创立和成长过程中都遇到同一个问题:城乡分工。这一分工从未得到明确的确定,始终下不了一个定义。……沙漏... 引言: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其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欧洲和别处一样,城市在创立和成长过程中都遇到同一个问题:城乡分工。这一分工从未得到明确的确定,始终下不了一个定义。……沙漏可以翻个儿:城市使乡村城市化,乡村也使城市乡村化。……事实上,城市和乡村从来不会像水和油一样截然分开:同时兼有分离和靠拢,分割和集合。更何况,直到十八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乡村城市化 占城稻 城市农业 城中 农业化 芍药 洛阳花 后苑 藉田
下载PDF
姹紫嫣红 京华溢彩
6
作者 李大鹏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7年第9期62-63,共2页
1984年,三十五周年国庆,北京的大街小巷陈列出鲜花二百多万盆。整个首都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活泼生机。人们不再把莳花养草看做剥削阶级的颓废没落和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重新认识到栽培花卉可以美化环境、
关键词 花卉栽培 花乡 观赏花木 芍药 东交民巷 栽培基地 玉泉营 外来品种 凤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