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甘草颗粒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黄美英 舒菊红 +1 位作者 邢成涛 周云 《天津药学》 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HPRL)患者应用芍药甘草颗粒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HPRL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未予以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芍药甘...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HPRL)患者应用芍药甘草颗粒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HPRL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未予以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芍药甘草颗粒剂干预,温水冲服,分早晚2次分服,干预8周。比较两组有效性、泌乳素(PRL)水平、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PRL水平及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4、8周末PRL水平及CGI-S评分低于干预前;两组干预8周末PRL水平及CGI-S、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低于干预4周末,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8周干预后,两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另外还有恶心呕吐、头晕、失眠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HPRL患者应用芍药甘草颗粒干预可有效降低PRL水平,改善疾病严重程度,促进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泌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 芍药草颗粒 泌乳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芍药甘草颗粒对斑秃样小鼠毛发生长、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2
作者 曲保全 吕书影 +1 位作者 林文君 杨顶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颗粒对斑秃样小鼠毛发生长、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C3H/HeJ小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芍药甘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拮抗剂组、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每...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颗粒对斑秃样小鼠毛发生长、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C3H/HeJ小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芍药甘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拮抗剂组、复方甘草酸苷片组,每组6只,分别予以不同药物干预。进行照片和毛发镜拍摄、体重称量、行为学测定,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芍药甘草颗粒可加速斑秃样小鼠毛发再生及体重增长(P<0.05),增加旷场实验运动总路程及中央区运动路程占总路程百分比(P<0.05),减少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不动时间(P<0.05),降低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P<0.05),增加海马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P<0.05)。结论芍药甘草颗粒能促进斑秃样小鼠毛发生长、改善其行为学表现,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下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上调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草颗粒 斑秃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载PDF
芍药甘草颗粒对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姗姗 陈亚青 +1 位作者 宁征远 于丽燕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9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颗粒对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芍药...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颗粒对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芍药甘草颗粒。2组均治疗12周。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催乳素、雌激素水平,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46.28±14.06)ng/ml比(117.89±22.11)ng/ml,t=10.24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 PANSS 评分[(67.45±7.00)分比(96.53±11.88)分,t=7.125]、对照组 PANSS 评分[(68.73±7.71)分比(97.93±12.65)分,t=6.541]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82,P>0.05)。结论芍药甘草颗粒可降低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症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且不影响其体内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高催乳素血症 利培酮 芍药草颗粒 催乳素 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技术研究芍药甘草颗粒对肝郁脾虚证斑秃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林文君 张丰川 +2 位作者 吕书影 曲保全 杨顶权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6-93,共8页
目的基于16S rDNA技术,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芍药甘草颗粒促进肝郁脾虚证斑秃(alopecia areata,AA)小鼠毛发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芍药甘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基于16S rDNA技术,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芍药甘草颗粒促进肝郁脾虚证斑秃(alopecia areata,AA)小鼠毛发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芍药甘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通过21 d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方法构建肝郁脾虚证AA小鼠模型;在实验第8天进行药物干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芍药甘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芍药甘草颗粒7.8、3.9、1.95 g/kg,阳性对照药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0 mg/kg,连续灌胃14 d。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皮损CD4^(+)、CD8^(+)T细胞表达情况,皮肤镜下观察小鼠皮损区毛发特征,各组采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16S rDNA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变化,通过PICRUSt2进行菌群功能预测,并对差异菌群与行为学测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小鼠皮损区的皮肤镜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及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芍药甘草颗粒可有效促进模型小鼠毛发再生,改善其宏观表征及行为学表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taPhylococcus、Duncaniella及Paramuribacul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芍药甘草颗粒各剂量组对以上差异菌群的相对丰度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能涉及糖蛋白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多种代谢通路。强迫游泳实验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负相关,与Paramuribaculum相对丰度呈正相关。结论芍药甘草颗粒可有效促进肝郁脾虚证AA小鼠毛发再生,缓解其肝郁脾虚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构成,促进菌群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草颗粒 斑秃 肠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肝郁脾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芍药苷、甘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彦 彭拓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建立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芍药苷及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乙腈(A)-10 g/L冰醋酸水溶液(B)(调pH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梯度洗脱程序:体... 【目的】建立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芍药苷及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乙腈(A)-10 g/L冰醋酸水溶液(B)(调pH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梯度洗脱程序:体积分数18%A、0~5 min,体积分数19%~29%A、6~10 min,体积分数30%~45%A、11~25 min(A+B=100%)。【结果】芍药苷及甘草酸分别在1.916~122.6、2.625~168μg/m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芍药苷为101.12%,甘草酸为99.68%。【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芍药草颗粒/化学 芍药苷/分析 酸/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芍药苷、甘草酸的含量
6
作者 王道林 刘琳珏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6期379-379,共1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检测该方中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加味芍药草颗粒/化学 芍药苷/分析 酸/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