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与指标体系研究
- 1
-
-
作者
史军
-
机构
山东广播电视台
-
出处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32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在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建设中,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是重中之重,具体可细化为政治导向、专业评价、受众评价三个指标体系。三个指标体系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创新。
-
关键词
节目综合评价
社会效益
政治导向
专业评价
受众评价
-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评价电视节目的原则与方法
- 2
-
-
作者
田皓
-
机构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
-
出处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1-42,共2页
-
-
关键词
电视节目评价
节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电视节目评价原则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中多指标合成方法探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高鹏
张建赓
-
机构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节目研发与受众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资助项目“面向媒体融合的节目评价体系构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RA2018026
-
文摘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当量化、选择适当的数据合成方法等,能够体现媒体管理者的意图,对节目创新和媒体融合具有引导性和推动力。本文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目前广电行业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在当量化和合成模型选择方面的一般性做法,结合具体案例对TOPSIS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优化方案。
-
关键词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当量化
合成模型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建赓
-
机构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
-
出处
《中国广播》
2018年第4期59-61,共3页
-
文摘
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价体系是广电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只有重视定性分析,才能把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原则落到实处,而定性分析的科学量化是评价体系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其次,要科学地取舍和修正纳入定量分析范畴的数据产品。最后,要强化评价体系的实际运用,改变目前节目管理中"唯视听率论"的倾向。
-
关键词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媒体融合
定性分析
视听率
-
分类号
G220
[文化科学]
-
-
题名山东台节目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实践及思考
- 5
-
-
作者
黄宝福
耿雁
-
机构
山东广播电视台
-
出处
《现代视听》
2013年第12期32-35,共4页
-
文摘
建立科学和完善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是广播电视台进行管理、激励和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广播、电视整合之后,面对庞大的节目群,不同的节目类型及差异巨大的传播介质时,通过建立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把全台的宏观调控和栏目的精细管理有效联动起来,成为宣传管理的有效抓手之一。
-
关键词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指标
权重
-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建立科学的节目改版淘汰机制
- 6
-
-
作者
刘聪慧
董菲
-
机构
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
-
出处
《理论观察》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
文摘
广播节目改版是优化节目、提高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节目改版应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广播节目是精神产品,反映其价值大小、质量优劣的因素很多,淘汰某一节目要做综合评价,既兼顾主客观两个指标,又兼顾定量、定性两种分析方法,还要兼顾社会、经济两个效益,这样淘汰的节目才具有相对的科学性,改版的广播节目才更贴近听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
关键词
广播节目
产品生命周期
末位淘汰制
节目综合评价分值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
-
题名探索城市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 7
-
-
作者
严安平
黄玉敏
-
机构
南通广播电视台
-
出处
《视听界》
2013年第5期97-99,共3页
-
文摘
以收视率调查数据为主的电视节目评价办法历经了20年,这个建立在抽样调查统计基础上的评估办法,强势地左右着我国的电视市场。单一数据评估办法显现出的导向弊端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电视的健康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为当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必须。城市广播电视台面对政策、市场、新媒体等诸多压力,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
关键词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台
市场
-
分类号
G229.24
[文化科学]
-
-
题名建立综合收视评价体系以制衡唯收视率破坏效应的思考
- 8
-
-
作者
高华
任平
-
机构
福州广播电视台
-
出处
《东南传播》
2017年第7期114-115,共2页
-
文摘
本文分析收视率调查存在的弊端以及"唯收视率"带来的不良后果,探索打破收视率独大的格局,提出:建立收视率调查、观众满意度调查、不同主体人员评议、媒体关注度等在内的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让电视节目回归健康均衡发展的轨道上。
-
关键词
收视率调查
唯收视率
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
分类号
G223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