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被引量:178
1
作者 习近平 《人民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10,共5页
各位老师,同学们: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满意 老师 师生 教师节 节日 同学
原文传递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被引量:133
2
作者 习近平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7,共4页
各位老师.同学们: 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满意 老师 师生 教师节 节日 同学
原文传递
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 被引量:91
3
作者 邵培仁 范红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 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重新发掘现代性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的接纳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节日 仪式 文化认同 重塑
下载PDF
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的价值 被引量:54
4
作者 冯萌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37,共4页
探讨了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价值,提出民俗、民间体育作为人们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共同的娱乐方式,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符号,具有比较直观的文化认同功能,其具有的随意性、娱乐性特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节日... 探讨了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价值,提出民俗、民间体育作为人们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共同的娱乐方式,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符号,具有比较直观的文化认同功能,其具有的随意性、娱乐性特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节日文化需求,一些民俗、民间体育的现代化成功转型,为传统节日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载体。民俗、民间体育是传统节日得以复兴的主要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民俗 民间体育 价值 作用
下载PDF
“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53
5
作者 关昕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265-272,共8页
2007年2月9日-11日,第三届东岳论坛“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来自中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30余位民俗学者应邀与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社会生活 文化空间 公共性 研讨会综述 节日 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博物馆
原文传递
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 被引量:46
6
作者 王霄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从平日的角度来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节日 仪式 表演性 公共性 文化空间 文化记忆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论节日的文化功能 被引量:38
7
作者 吴宗友 曹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2-67,共6页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特定的仪式纵向传承并横向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效用。从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是对既有文化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民俗式的记录与解读,...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以特定的仪式纵向传承并横向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效用。从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节日是对既有文化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民俗式的记录与解读,又是历史的抽象化的现实影像;节日是对既有文明的认定与维护,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与工具,又是对民众施以文化濡化的重要途径。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节日发展的新趋势,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探讨,能更好地发挥节日的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文化功能 民俗学 文化人类学 文化传播 文化传承 原始宗教
下载PDF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被引量:37
8
作者 郑传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5,共8页
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居住分散 ,且多数人无法通过阅读剧本去接触戏曲 ,然而 ,戏曲却在农村广为传播 ,这主要得力于节日。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的重要纽带 ,是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节日为戏曲演出集结大批观众提供了条件 ,节日民俗... 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居住分散 ,且多数人无法通过阅读剧本去接触戏曲 ,然而 ,戏曲却在农村广为传播 ,这主要得力于节日。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的重要纽带 ,是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节日为戏曲演出集结大批观众提供了条件 ,节日民俗环境又反过来制约着戏曲艺术生产 ,铸成戏曲独特的艺术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传播 民俗 节日
下载PDF
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宗迪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8,共4页
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是合而为一的,节气亦即节日。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 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是合而为一的,节气亦即节日。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节气则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节气 历法 观象授时
下载PDF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被引量:29
10
作者 高丙中 《民间文化论坛》 2004年第5期23-28,共6页
本文首先通过对于端午节多个名称的释义,通过对端午节俗的主要民俗活动的历史演变的回顾,说明端午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然后,借助“认同文化”的概念阐发了复兴端午节俗... 本文首先通过对于端午节多个名称的释义,通过对端午节俗的主要民俗活动的历史演变的回顾,说明端午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然后,借助“认同文化”的概念阐发了复兴端午节俗对于我们的时代意义,并分析了我们利用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恢复龙舟运动的可能性和国家给端午节设立假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午节 民俗复兴 节日 认同文化
下载PDF
论大型节庆活动与宁波旅游发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章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年第3期92-94,共3页
发展商务旅游是宁波旅游发展的主题,开展节庆活动是宁波发展开拓商务休闲旅游的重要模式.文章就宁波开展节庆活动的优势、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宁波市 旅游业 节日 发展 节庆活动
下载PDF
中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春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魏珊 陆一涵 +4 位作者 高眉扬 卫国荣 姜庆五 赵耐青 郑英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我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否存在"春节效应"。方法首先根据每月天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2005年至2011年月报告病例数进行调整,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解出传染病的季节性因... 目的探讨我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是否存在"春节效应"。方法首先根据每月天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提供的2005年至2011年月报告病例数进行调整,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解出传染病的季节性因素S和SRi(季节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最后结合传染病的该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潜伏期、春节时间,推测其是否具有"春节效应"。结果发现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百日咳、淋病和梅毒可能具有"春节效应"。结论该7种传染病之所以表现出"春节效应",可能原因是春节期间大规模人群流动等社会因素影响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方式而呈现出的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在春节期间应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发病 感染 节日 季节
下载PDF
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9-111,共3页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且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且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随着身体的国家化,节日逐渐成了国家、政权合法性诉求的一种工具仪式,日益政治化;但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强大,节日又呈现出新的趋势。现今人们对节日的抱怨,首先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其次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相濡的结果,再次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节日这一文化载体,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纪念仪式 身体 政治化 商业化
下载PDF
节事活动的运作原则及模式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吴必虎 《中国会展》 2005年第3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节事 情人节 消费者 服装 创造性 节日 冰雪节 元宵节 感恩节 经济形式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龙舟运动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秉果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5-46,35,共3页
龙舟竞渡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据古代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证实,龙舟竞渡的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流传演变虽有不少曲折起伏,但一直为人民所喜爱,在民间广为传播,绵延不绝,并和民俗、节日相融合,成为我国南方水域广大人... 龙舟竞渡是我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据古代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证实,龙舟竞渡的产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流传演变虽有不少曲折起伏,但一直为人民所喜爱,在民间广为传播,绵延不绝,并和民俗、节日相融合,成为我国南方水域广大人民消闲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事物的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利就有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我国古代 节日 龙舟竞渡 民族传统体育 龙舟运动 发展 龙舟赛 昆明湖 文化
下载PDF
从“改正朔”到“废旧历”——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被引量:22
16
作者 左玉河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2期62-68,共7页
民国初期改行阳历,是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改变清朝的“正朔”。这次改正朔,意味着阴历的岁时、节气及其附带的民俗文化的根本改变。故阳历推行的结果,逐渐形成了“二元社会”的对峙:政府机关、学校、民众团体等使用阳历,而广大的农民、... 民国初期改行阳历,是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改变清朝的“正朔”。这次改正朔,意味着阴历的岁时、节气及其附带的民俗文化的根本改变。故阳历推行的结果,逐渐形成了“二元社会”的对峙:政府机关、学校、民众团体等使用阳历,而广大的农民、城市商民等则仍沿用阴历。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依靠政治强力推行的废除旧历运动,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了民国阳历纪年,阳历在中国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不仅达到了国民政府“改正朔”的政治目的,而且逐步将中国时钟拧在了世界时钟的发条上。本文重点对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推行情况作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法 阴历 阳历 节日 改正朔 二元社会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中国近十年岁时节日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7
作者 萧放 董德英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75-89,共15页
2003年至2013年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年,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集中体现,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节日文化研究者在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继续研究节日历史、内涵、功能、意义,同时更重视传... 2003年至2013年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年,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集中体现,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节日文化研究者在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继续研究节日历史、内涵、功能、意义,同时更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回归与社会实践,在政府决策、媒体宣传与民众节日知识普及方面表现优异,节日研究成果丰富多彩,节日研究范围、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等都有明显的拓展与提高,研究论著数量有了明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节日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内在节奏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晓峰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借用社会学统计的方法,以《荆楚岁时记》、《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中华节日风俗全书》等三种代表性岁时文献作为统计对象进行考察,总结出中国古代历法中的节日排列重前半年轻后半年、重春秋轻夏冬、重奇数月轻偶数月、重前半月轻... 借用社会学统计的方法,以《荆楚岁时记》、《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中华节日风俗全书》等三种代表性岁时文献作为统计对象进行考察,总结出中国古代历法中的节日排列重前半年轻后半年、重春秋轻夏冬、重奇数月轻偶数月、重前半月轻后半月的排列法则。中国古代阴阳观念、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古代农耕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对节日排列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法 节日 整体性 阴阳观念 节奏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与节日文化探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有平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1-103,120,共4页
从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和节日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体育、节日、产业互动发展的方向,探索建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和节日文化研究体系的科学化思路。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传统体育 节日 科学化
下载PDF
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思辨及其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29,共7页
列斐伏尔强调日常生活具有平日的单调无奇性与某个瞬间的神奇性超越性的辩证统一,重视日常生活中非凡的革命瞬间。列斐伏尔认为,节日和革命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节日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促进人际关... 列斐伏尔强调日常生活具有平日的单调无奇性与某个瞬间的神奇性超越性的辩证统一,重视日常生活中非凡的革命瞬间。列斐伏尔认为,节日和革命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节日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狂欢把日常生活节日化、游戏化,是对日常生活的颠覆,日常生活具有非日常意义,常与非常之间对立统一。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思辨成为总结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一份值得借鉴与参考的重要思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节日 革命 狂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