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谣言共治的信任断裂与制度因应
1
作者 王浩 李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8-116,共9页
在艾滋病防治中引入共治模式,意味着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实践已从单一监管转向公私协力互补的善治轨道。在艾滋病共治过程中,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阻隔药物以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生命期限等方面的谣言屡禁不止。谣言肆虐让公众对政府、社... 在艾滋病防治中引入共治模式,意味着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实践已从单一监管转向公私协力互补的善治轨道。在艾滋病共治过程中,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阻隔药物以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生命期限等方面的谣言屡禁不止。谣言肆虐让公众对政府、社会组织、专家的信任产生断裂,致使在艾滋病共治过程中政府监管、专业防治、公众参与等维度遭遇失灵。信任是整合多元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缓和当前冲突的制度纽带。在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专家群体共同治理艾滋病的背景下,应将民主、科学、价值取向纳入共治话语,政府通过改善科层次管理体制机制,构筑专家群体平衡制约模式,建立民众平衡认知教育制度,从而在普遍意义上缓解恐艾情绪,重塑艾滋病谣言共治模式的信任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谣言 共治 信任断裂 制度因应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 被引量:81
2
作者 景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7,共13页
2001—2005年间,中国几个大城市都流传过艾滋针刺的谣言,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这一恐慌带有明显的“集体道德恐慌”色彩,部分新闻媒体持有所谓艾滋病患者一定会报复社会的观点,在公共舆论中营造了一种敌视艾滋病感染者的声音,这是形成公... 2001—2005年间,中国几个大城市都流传过艾滋针刺的谣言,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这一恐慌带有明显的“集体道德恐慌”色彩,部分新闻媒体持有所谓艾滋病患者一定会报复社会的观点,在公共舆论中营造了一种敌视艾滋病感染者的声音,这是形成公众轻率相信艾滋针刺谣言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谣言所导致恐慌的社会渊源也可以追溯到文革之后中国进入转型社会之际特有的人际信任不稳定状态,即“信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针刺谣言 道德恐慌 信任危机 社会歧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