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IV感染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敏
刘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6,96,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HIV感染女性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感...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HIV感染女性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感染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例HIV感染女性对宫颈癌筛查总体知晓率较低(39.44%)。25~45岁、城镇户籍、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组、企事业单位职员的女性认知度分别高于年龄低于25岁、农村户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月收入〈5 000元、非企事业单位的女性。性伴侣数≥3个的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认知度低于≤2个性伴侣的女性。252例中,有37.30%(94/252)被调查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有所了解,33.33%(84例)的女性从未做过任何妇科检查或宫颈癌筛查,32.54%(82/252)主动了解过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82.54%(208/252)的被调查女性非常希望了解更多的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在曾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中,53.57%(90/168)是由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而进行检查。结论 HIV感染女性群体对宫颈癌认知度低,但有很强的需求。医务工作者在宣教、促进HIV感染女进行宫颈筛查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大力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宫颈癌
人乳头瘤
病毒
认知度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初始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蓝珂
覃善芳
+3 位作者
黄维
吕清
蒙志好
李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801,812,共5页
目的比较克立芝(LPV/r)或依非韦伦(EFV)或奈韦拉平(NVP)联合两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使用...
目的比较克立芝(LPV/r)或依非韦伦(EFV)或奈韦拉平(NVP)联合两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使用上述抗病毒方案治疗的15~44岁女性病人的随访资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三组间基线年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感染途径等进行匹配,比较三种抗病毒方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随访48周、96周、144周和192周时血浆HIV核糖核酸(RNA)载量、CD4细胞数。结果入组1 035例,每组均为345例。病毒学疗效:EFV组、NVP组、LPV/r组的病毒抑制率在治疗48周时分别为86.0%、87.6%、89.2%;在96周时分别为91.5%,84.1%,94.5%;192周时,分别为93.3%,93.2%,92.7%;各组均可达到较高的病毒抑制率。除96周,LPV/r组和EFV组显著高于NVP组(P=0.008),其余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P=0.286)。免疫学疗效:治疗随访192周,三组的CD4细胞数较基线都有明显增加,LPV/r组的CD4^+T淋巴细胞增长值明显高于EFV、NVP组,LPV/r组平均增长(342.71±176.94)个/μL,EFV组平均增长了(310.24±194.63)个/μL,NVP组平均增长(258.09±177.22)个/μL,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者,192周时LPV/r组的CD4细胞数增长也优于EFV或NVP组。结论三种抗病毒方案对女性HIV/AIDS病人的血浆HIV病毒抑制率无差异,含LPV/r的治疗方案在提升CD4细胞数的方面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初治
抗
病毒
方案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分析HIV感染女性生育意愿和相关行为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雯
郭光萍
+10 位作者
周伶
郑佳瑞
梁秀敏
李绍芹
罗红专
杨育燕
杨丽媛
谭婷
余军
罗红兵
陆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社会生态学模型,基于生育意愿,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对101例HIV感染女性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提纲的建立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由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社会生态学模型,基于生育意愿,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对101例HIV感染女性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提纲的建立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由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访谈内容包括与怀孕意愿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按照扎根原理的持续比较分析法提取主题信息。根据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分析要求,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反复阅读,找出存在于信息中的普遍或共有的主题和副主题。结果通过构建社会生态学模型,深入分析影响HIV感染女性产生生育意愿的因素,影响生育意愿产生的因素按层次划分包括以下主题:自我动机/自我效能、同伴/家庭支持、避免社区中存在的污名化、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共政策。结论 HIV感染女性产生生育意愿是来源于多层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实施HIV防控措施的同时,还应尊重HIV感染女性的生育意愿,提供相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帮助HIV感染女性增强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生育意愿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社会生态学模型
预防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服务
原文传递
题名
HIV感染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敏
刘军
机构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86,96,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立项课题(KSF0566)~~
文摘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HIV感染女性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对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HIV感染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2例HIV感染女性对宫颈癌筛查总体知晓率较低(39.44%)。25~45岁、城镇户籍、受过高等教育、高收入组、企事业单位职员的女性认知度分别高于年龄低于25岁、农村户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月收入〈5 000元、非企事业单位的女性。性伴侣数≥3个的女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认知度低于≤2个性伴侣的女性。252例中,有37.30%(94/252)被调查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有所了解,33.33%(84例)的女性从未做过任何妇科检查或宫颈癌筛查,32.54%(82/252)主动了解过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82.54%(208/252)的被调查女性非常希望了解更多的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在曾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中,53.57%(90/168)是由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而进行检查。结论 HIV感染女性群体对宫颈癌认知度低,但有很强的需求。医务工作者在宣教、促进HIV感染女进行宫颈筛查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大力宣传。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宫颈癌
人乳头瘤
病毒
认知度
健康教育
Keywords
HIV-infected women
Cervical cancer
HPV
Knowledge awareness
Health education
分类号
R373.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种不同初始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蓝珂
覃善芳
黄维
吕清
蒙志好
李勇
机构
广西艾滋病诊疗质控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8-801,812,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2012ZX10004910-006-002
2012ZX10001003-001)~~
文摘
目的比较克立芝(LPV/r)或依非韦伦(EFV)或奈韦拉平(NVP)联合两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使用上述抗病毒方案治疗的15~44岁女性病人的随访资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三组间基线年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感染途径等进行匹配,比较三种抗病毒方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随访48周、96周、144周和192周时血浆HIV核糖核酸(RNA)载量、CD4细胞数。结果入组1 035例,每组均为345例。病毒学疗效:EFV组、NVP组、LPV/r组的病毒抑制率在治疗48周时分别为86.0%、87.6%、89.2%;在96周时分别为91.5%,84.1%,94.5%;192周时,分别为93.3%,93.2%,92.7%;各组均可达到较高的病毒抑制率。除96周,LPV/r组和EFV组显著高于NVP组(P=0.008),其余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P=0.286)。免疫学疗效:治疗随访192周,三组的CD4细胞数较基线都有明显增加,LPV/r组的CD4^+T淋巴细胞增长值明显高于EFV、NVP组,LPV/r组平均增长(342.71±176.94)个/μL,EFV组平均增长了(310.24±194.63)个/μL,NVP组平均增长(258.09±177.22)个/μL,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者,192周时LPV/r组的CD4细胞数增长也优于EFV或NVP组。结论三种抗病毒方案对女性HIV/AIDS病人的血浆HIV病毒抑制率无差异,含LPV/r的治疗方案在提升CD4细胞数的方面占据优势。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初治
抗
病毒
方案
疗效分析
Keywords
HIV-infectedwomen
Initial treatment
Antiretroviral therapy
Efficacy analysis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分析HIV感染女性生育意愿和相关行为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雯
郭光萍
周伶
郑佳瑞
梁秀敏
李绍芹
罗红专
杨育燕
杨丽媛
谭婷
余军
罗红兵
陆林
机构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彝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龙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凤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陇川县妇幼保健院
龙陵县妇幼保健院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6-1039,共4页
文摘
目的通过构建社会生态学模型,基于生育意愿,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HIV感染女性健康相关行为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共对101例HIV感染女性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提纲的建立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由研究小组讨论形成。访谈内容包括与怀孕意愿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按照扎根原理的持续比较分析法提取主题信息。根据社会生态学模型的分析要求,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反复阅读,找出存在于信息中的普遍或共有的主题和副主题。结果通过构建社会生态学模型,深入分析影响HIV感染女性产生生育意愿的因素,影响生育意愿产生的因素按层次划分包括以下主题:自我动机/自我效能、同伴/家庭支持、避免社区中存在的污名化、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共政策。结论 HIV感染女性产生生育意愿是来源于多层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实施HIV防控措施的同时,还应尊重HIV感染女性的生育意愿,提供相关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帮助HIV感染女性增强信心。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生育意愿
艾滋病病毒
感染
女性
社会生态学模型
预防
艾滋病病毒
母婴传播服务
Keywords
Health related behavior
Pregnancy intentions
HIV-positive women
Socio ecological model
PMTCT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IV感染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刘敏
刘军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原文传递
2
三种不同初始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的疗效分析
蓝珂
覃善芳
黄维
吕清
蒙志好
李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原文传递
3
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分析HIV感染女性生育意愿和相关行为影响因素
王晓雯
郭光萍
周伶
郑佳瑞
梁秀敏
李绍芹
罗红专
杨育燕
杨丽媛
谭婷
余军
罗红兵
陆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