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侠 谢静 李太生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8-441,共4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广泛应用以来,HIV-1感染者的期望寿命显著延长,随之而来的非艾滋病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HIV-1感染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率远远高...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广泛应用以来,HIV-1感染者的期望寿命显著延长,随之而来的非艾滋病并发症逐渐增多,其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HIV-1感染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除具有-般人群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外,HIV-1感染者还有其自身特点,如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干扰骨代谢,使HIV-1感染者的骨密度发生变化。现就HIV-1感染者骨质疏松发生机制的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者 人类免疫缺陷毒-1 骨质疏松 机制 抗反转录毒治疗 艾滋病并发症 骨量减少 普通人群
原文传递
获批准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海洲 杨青 +1 位作者 宋金燕 曹咏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已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品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及其研发特点。方法参考美国FDA公布的数据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对1987年以来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归纳...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已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品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及其研发特点。方法参考美国FDA公布的数据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对1987年以来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药与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归纳、分析、总结和概括性介绍。结果抗HIV/AIDs药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除了传统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s)类药物都有新的产品获得批准外,还有诸如整合酶抑制剂和复方抑制剂。但在数量上并不多,每年获得批准的产品仅有2~3种。获得批准的预防和治疗HIV/AIDs并发症的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制剂、抗病毒制剂、抗肿瘤制剂和其他5大类,但这些药多为已获得批准药品又申请用于新的适应证。结论在单种和新种类抗HIV/AIDs新药不断获得批准的基础上,单类型和多类型复方制剂逐渐增多;获得批准的抗HIV/AIDs并发症的药品以已获得批准药品用于新适应证的为多;抗HIV/AIDs及其并发症新药的数量长期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 艾滋病并发症 艾滋病
原文传递
经方治疗艾滋病并发症的用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岳静宇 李杰 +1 位作者 唐引引 李强 《中医研究》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的:收集中国知网(CNKI)199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中医经方治疗HIV/AIDS/艾滋病并发症的文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总结艾滋病并发症的中医证型及方药特点,探讨经方中医辨证论治用药规律。方法:设定纳入文献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收集中国知网(CNKI)1990年1月—2020年12月发表的中医经方治疗HIV/AIDS/艾滋病并发症的文献,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总结艾滋病并发症的中医证型及方药特点,探讨经方中医辨证论治用药规律。方法:设定纳入文献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中医证型、方剂及药物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入选39篇文献,统计出21个艾滋病并发症,其中腹泻、咳嗽、口疮和发热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共占63.3%。共得到中医证型18个,其中湿热内蕴、寒热错杂、脾胃不和、脾肾阳虚为常见证型,共占54.8%;将这些证型按照虚证、实证划分,发现虚证和实证比例各半,但虚证相对多一些。共得到32首方剂,其中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小柴胡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理中汤等出现的频率较多。共得到147味中药,其中频率大于2%的中药12种,出现频次共357次,总比例为50.9%。前12味中药用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53次、半夏44次、黄芩41次、党参35次、干姜34次、黄连33次、大枣31次、白术22次、白芍19次、柴胡16次、生姜15次、茯苓14次。结论:经方治疗艾滋病并发症能够缓解症状,纠正并发症,因其灵活多变、疗效卓越受到临床重视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经方 中医证型 方药分析
下载PDF
早期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结结核临床常用实验室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少峰 张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能早期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结结核临床常用实验室方法,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结核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的206例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已行淋巴结活检艾滋病患者。术后病理为“淋巴结结核”的作为观察组(n=106)... 目的:探讨能早期诊断艾滋病患者合并淋巴结结核临床常用实验室方法,从而实现早期诊断、早期结核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的206例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已行淋巴结活检艾滋病患者。术后病理为“淋巴结结核”的作为观察组(n=106),非“淋巴结结核”的作为对照组(n=100);其中男性166例,女性40例,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常用实验室方法:术前CD4计数、术前HIV RNA计量、T⁃spot、结核DNA、结核抗原检测、结核菌培养、白蛋白/球蛋白(A/G)、TST结果、结核抗体(IgG及IgM),统计、比较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方法,得出各方法对淋巴结结核的确诊意义(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T⁃spot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整体评价均高于术前CD4计数、术前HIV RNA计量、结核DNA、结核抗原检测、结核菌培养、A/G、TST结果、结核抗体(IgG及IgM)的检查方法;除CD4计数、术前HIV、RNA计量外,T⁃spot等检测方法均对诊断淋巴结结核感染及非结核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对诊断艾滋病患者早期合并淋巴结结核感染的临床实用价值较高;另外A/G比值也有辅助诊断意义,是重要参考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ot 淋巴结结核 艾滋病 艾滋病并发症
下载PDF
扶正祛邪系列方配合治疗艾滋病并发眼底血管病变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忽中乾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61,共2页
2005年1-12月期间,我们采用扶正祛邪系列方配合治疗艾滋病并发眼底血管病变5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眼底血管 扶正祛邪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 李太生 +1 位作者 曹玮 沈银忠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共11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得以控制,病死率显著降低,然仍有部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不佳,这部分患者被称为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者(INR)。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非艾滋病相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得以控制,病死率显著降低,然仍有部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不佳,这部分患者被称为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者(INR)。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非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均显著增高。然而目前尚无对INR的统一定义,缺乏早期预警指标、药物治疗及临床干预措施,亟待进一步规范INR的临床管理。因此,本研究讨论了INR诊断和治疗中面临的多个临床问题,包括其定义、发病机制、预后、临床监测、临床诊疗和管理等,并根据证据质量进行分级推荐,形成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菌感染 毒治疗 免疫重建不全 艾滋病并发症临床诊疗
原文传递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梦 张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患者中结核(T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IV阳性无活动性结核组92例、HIV阳性并发活动性结核42例、HIV阴性结核阳性18例,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A.TB、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患者中结核(T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HIV阳性无活动性结核组92例、HIV阳性并发活动性结核42例、HIV阴性结核阳性18例,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A.TB、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QFT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核感染检测,分析三种方法在HIV并发结核感染患者中结核检测的优劣。结果:A.TB阳性87例(57.2%),QFT阳性78例(51.3%),TST阳性59例(38.3%)。在HIV+组中,A.TB阳性率46.7%,QFT阳性率41.3%,TST阳性率32.6%。在HIV+/TB+组中A.TB阳性率为69.0%,QFT阳性率为61.9%,TST阳性率为38.1%;在HIV-/TB+组中,A.TB阳性率为83.3%,QFT阳性率为77.8%,TST阳性率为72.2%。这两种IGRA检测试剂有很强的相关性为81.1%,但是QFT的检测结果受到低CD_4^+细胞数量的影响,而A.TB不受CD_4^+细胞数量的影响。结论:A.TB的检测结果在HIV患者中不受低CD_4^+细胞数量的影响,A.TB将是HIV感染者进行结核检测的一个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结核/因学 结核/诊断 干扰素Ⅱ型/代谢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少玲 余永平 +1 位作者 惠玲利 朱海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28例脑脊液异常,异常率为77.8%。其中20例为CM,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55.6%;本组共送检脑脊液次数40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反应32例,占80%;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4例,占10%;单核细胞反应4例,占10%;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浆细胞;化脓性脑膜炎2例;病毒性脑炎6例。结论: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CM多见,青壮年患者好发;炎性反应不强烈;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很少出现混合细胞反应;细胞分类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少有激活的淋巴细胞,极少数表现为一过性单核细胞升高,无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髓液 细胞学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HIV/AIDS口腔溃疡65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李耀清 杨巧红 甄麦义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68,共1页
自2004年8月以来.我县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在参与HIV/AIDS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艾滋病合并口腔溃疡6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口腔溃疡 参苓白术散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69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10
作者 吉立新 郭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154-1155,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放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搜集69例PCP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血液HIV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结果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放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搜集69例PCP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血液HIV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结果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周围,由肺门向周围肺野发展,呈毛玻璃样改变,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主要为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结论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对于PCP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肺炎 肺囊虫性/并发症/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肺癌研究现状
11
作者 王文学 江山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并发症 肺癌/因学
下载PDF
中美生物医学合作研究计划及其前景
12
作者 吕群燕 王世颖 +2 位作者 朱小飞 贾筱琴 董尔丹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7-516,共10页
中美生物医学合作研究计划实施3年来,收到了来自中美双方科学家共657项申请.这些申请在研究内容上涉及肿瘤、感染性疾病(包括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研究)、过敏性疾病、医学免疫学、精神健康及神经性疾病(中风和帕金森病).经过国家自然科... 中美生物医学合作研究计划实施3年来,收到了来自中美双方科学家共657项申请.这些申请在研究内容上涉及肿瘤、感染性疾病(包括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研究)、过敏性疾病、医学免疫学、精神健康及神经性疾病(中风和帕金森病).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联合评审程序,有109项申请项目获得了资助.联合评审的机制和获资助的109个研究项目的合作研究为今后中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生物医学合作研究计划 肿瘤 感染性疾 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并发症和共感染 过敏性疾 医学免疫学 精神健康 神经性疾 中风和帕金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