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摹山林意象 写胸中逸气——丛林盆景《逸山高林》的创作
1
作者 金建胜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24年第7期42-47,共6页
“人生的美好,源于热爱。2018年,金建胜辞去互联网的工作返回家乡浙江金华,开始专心创作盆景。他先是从网上搜集大量优秀的盆景作品,深入学习。然后爬遍周边的深山老林,感悟自然,并结合画理,提升自己对盆景的理解和表达,创作出诸多意趣... “人生的美好,源于热爱。2018年,金建胜辞去互联网的工作返回家乡浙江金华,开始专心创作盆景。他先是从网上搜集大量优秀的盆景作品,深入学习。然后爬遍周边的深山老林,感悟自然,并结合画理,提升自己对盆景的理解和表达,创作出诸多意趣盎然、韵味隽永的佳作,在国内各级大展中屡获大奖。优秀的盆景设计、创作不仅是对盆景的艺术塑造,也是对生活哲学的独特诠释。树石盆景《逸山高林》便生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作品 浙江金华 胸中逸气 丛林盆景 艺术塑造 意趣盎然 互联网
下载PDF
尊重传统 守正传承 浅谈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学、演、教
2
作者 滕洛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87,共3页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从豫剧移植改编的献礼剧目,是解放后梅大师唯一创排的新戏,同时也是梅大师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经典力作。1959年5月该剧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后连演数场。1961年5...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从豫剧移植改编的献礼剧目,是解放后梅大师唯一创排的新戏,同时也是梅大师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部经典力作。1959年5月该剧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后连演数场。1961年5月31日,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也成为梅兰芳大师生前的最后一场演出。梅大师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塑造了穆桂英这一角色的舞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剧场 舞台形象 穆桂英 《穆桂英挂帅》 移植改编 艺术塑造 梅兰芳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新常态背景下的财经高校“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的艺术塑造与传播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程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高校"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和彰显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它是以学院和学校为主体并开展文化发展力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关系到财经高校办学的社会艺术理念和文化人才... 高校"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和彰显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它是以学院和学校为主体并开展文化发展力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关系到财经高校办学的社会艺术理念和文化人才主导价值的输出,对于财经高校办学内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财经高校现有的校园品牌文化建设载体入手,探讨当下"一院一品"的校园品牌建设模式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院一品 财经高校 校园文化品牌 艺术塑造 传播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典型人物塑造的矛盾和尴尬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星怡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5,共4页
《三国演义》塑造和刻画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形成了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矛盾,给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尴尬。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尴尬的原因,... 《三国演义》塑造和刻画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形成了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矛盾,给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尴尬。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尴尬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这部世界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 艺术塑造 矛盾性格
下载PDF
是你 非你 是我 非我——浅谈京剧艺术传承四境界
5
作者 张溢中 《中国京剧》 2023年第7期99-100,共2页
自徽班进京至今,已逾二百三十余年,京剧艺术经历了从融汇初创到博采嬗变,从日益成熟到繁荣鼎盛的阶段,凭借程式写意的艺术美学和雅俗共赏的情境叙事,成为了被一致认可的中华国粹。京剧是以传统戏剧叙事为载体来传达美学理念的,而传统叙... 自徽班进京至今,已逾二百三十余年,京剧艺术经历了从融汇初创到博采嬗变,从日益成熟到繁荣鼎盛的阶段,凭借程式写意的艺术美学和雅俗共赏的情境叙事,成为了被一致认可的中华国粹。京剧是以传统戏剧叙事为载体来传达美学理念的,而传统叙事的主角是“人”,舞台表演的主体也是“人”,因此是要在舞台上完成“以人演绎人”的整个艺术塑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学 舞台表演 艺术塑造 艺术传承 戏剧叙事 传统叙事 京剧 雅俗共赏
原文传递
论老舍《茶馆》的人物形象塑造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齐友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09年第S1期63-65,共3页
《茶馆》里的人物形象众多,但主次分明。老舍先生成功运用独到的语言艺术,写出了人物,突出了主题,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茶馆》 人物形象 艺术塑造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古都旅游区语言景观与皮具文创产业的有机结合——评《旅游区语言景观的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素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12-I0013,共2页
语言景观是生态翻译学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也是现代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重点。语言景观研究的本质是考察公共空间中各类语言标牌的象征意义。古都旅游区语言景观的有效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地方人文精神、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传播,更能... 语言景观是生态翻译学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也是现代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的重点。语言景观研究的本质是考察公共空间中各类语言标牌的象征意义。古都旅游区语言景观的有效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地方人文精神、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传播,更能够以艺术塑造的方式美化景区环境,丰富人们对景区环境的视觉感受,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环境 旅游景区规划 语言景观 旅游区 生态翻译学 服务效果 艺术塑造 公共空间
下载PDF
浅谈公安题材影视剧中警察形象的艺术塑造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地 齐营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前,诸多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对警察形象的塑造存在着脸谱化、模式化、丑化和过于公开化、细化等问题。对此,似应以弘扬“警察文化”为旨归,从多视角、全方位来真实地塑造有血有肉有良知的警察形象,以此方有望使此类... 目前,诸多涉案题材影视剧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对警察形象的塑造存在着脸谱化、模式化、丑化和过于公开化、细化等问题。对此,似应以弘扬“警察文化”为旨归,从多视角、全方位来真实地塑造有血有肉有良知的警察形象,以此方有望使此类影视剧提高可信度和社会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形象 艺术塑造 警察文化
下载PDF
试论现代戏曲人物女性艺术形象塑造
9
作者 赵杨 刘瑄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文章探讨了现代戏曲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塑造,以豫剧为例分析了传统与现代女性形象的演变、塑造因素与手法。通过对社会变革、剧本创作和演员表演的影响分析,揭示了女性形象在现代戏曲中的演变轨迹,进一步探讨了现代戏曲中女性形象的表现... 文章探讨了现代戏曲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塑造,以豫剧为例分析了传统与现代女性形象的演变、塑造因素与手法。通过对社会变革、剧本创作和演员表演的影响分析,揭示了女性形象在现代戏曲中的演变轨迹,进一步探讨了现代戏曲中女性形象的表现与意义,包括角色特点与心理描写、社会意义与文化传承,以及观众反响与审美体验。文章展望了现代戏曲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强调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以及对豫剧现代戏女性形象塑造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现代戏曲 女性形象 艺术塑造 社会变革
下载PDF
《台北人》中女性群像的内涵和艺术塑造 被引量:2
10
作者 古大勇 练修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3-86,共4页
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首先表现了"台北人"对往昔繁华昌盛的追忆,表达对"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命运感慨;其次真实再现了"台北人&qu... 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首先表现了"台北人"对往昔繁华昌盛的追忆,表达对"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命运感慨;其次真实再现了"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在艺术上,作者能有机糅合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笔法,运用意识流、"赋比"技巧、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人性的"美丑对照原则"来塑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因为内涵的丰富和艺术的独创而具有恒久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台北人》 女性形象 内涵 艺术塑造
下载PDF
《荷花淀》女性美的塑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东敬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年第33期87-88,共2页
《荷花淀》充满诗意,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小说中不仅有优美的白洋淀,还有人人争抢的“白洋淀席子”,更有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作为在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孙犁的作品于秀慧中体现着刚毅,于小我中体现着大我,既有现实... 《荷花淀》充满诗意,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小说中不仅有优美的白洋淀,还有人人争抢的“白洋淀席子”,更有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作为在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孙犁的作品于秀慧中体现着刚毅,于小我中体现着大我,既有现实的感动,又有女性之美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白洋淀女性的赞美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荷花淀》 女性之美 艺术塑造
下载PDF
浅析封闭型时装专卖店空间性格的艺术塑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全惠民 于峰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内容提要:本文从时装店室内空间的主题营造、人与店内环境的情感交流、时装店的陈设设计以及装饰材料的选择等若干方面,论述了封闭型时装店的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强调了塑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室内空间,是此类时装店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 主题意境 购物心理 材料 陈设艺术 空间性格 艺术塑造
原文传递
试论敦煌莫高窟艺术中妖魔鬼怪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涛 《社科纵横》 2005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莫高窟艺术的各类题材中有着不少妖魔鬼怪形象,本文对莫高窟艺术中妖魔鬼怪形象的艺术塑造作了分析。
关键词 莫高窟艺术 妖魔鬼怪形象 艺术塑造
下载PDF
论文学与舞蹈塑造人物的异同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金金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6期229-230,共2页
文学与舞蹈在艺术创作、表现方法、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尤其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塑造。文学与舞蹈在塑造人物时所基于的文化深度和所倾注的情感表达都有相同之处,任何一个经典的、有深度的人物形象都值得不同的艺术形式反复演... 文学与舞蹈在艺术创作、表现方法、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尤其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塑造。文学与舞蹈在塑造人物时所基于的文化深度和所倾注的情感表达都有相同之处,任何一个经典的、有深度的人物形象都值得不同的艺术形式反复演绎。但文学与舞蹈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又各有千秋。通过分析文学和舞蹈塑造人物的不同点可以了解两者艺术空间的表现力,进而利用两者的优缺点进行艺术互补,将一些经典的艺术形象诠释得更加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舞蹈形象 艺术塑造
下载PDF
古代诗歌鉴赏“新形象题”易错分析及策略
15
作者 曹军 刘松群 《教学考试》 2022年第51期31-35,共5页
古代诗歌鉴赏题中,诗歌中的“形象”历来都是备受青的考查内容,近年尤其热门。这类试题以往主要以“概括诗歌形象特点”“分析诗歌中某形象的艺术塑造方式”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思想等方面的理解;但后来增加了一些考查元... 古代诗歌鉴赏题中,诗歌中的“形象”历来都是备受青的考查内容,近年尤其热门。这类试题以往主要以“概括诗歌形象特点”“分析诗歌中某形象的艺术塑造方式”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思想等方面的理解;但后来增加了一些考查元素,如:形象的作用,形象间的联系,形象自身的艺术表达意义理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鉴赏 考查内容 艺术塑造 诗歌形象 诗歌内容 表达意义 分析及策略 易错
原文传递
塑造陕北人物形象传播丝绸之路风情——感悟话剧《平凡的世界》贺秀莲角色塑造
16
作者 孟海燕 《新丝路(下旬)》 2018年第8期146-147,共2页
演员在塑造人物和表达角色的情感方面,以及将内心之情化为外观形象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本文从作者自身的体验出发,结合话剧《平凡的世界》对这个问题给予理论阐述,通过自己的演出感悟体会,经验对这个问题给予系统的理论... 演员在塑造人物和表达角色的情感方面,以及将内心之情化为外观形象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本文从作者自身的体验出发,结合话剧《平凡的世界》对这个问题给予理论阐述,通过自己的演出感悟体会,经验对这个问题给予系统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形象 艺术塑造 艺术修养
下载PDF
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农奴》与“农奴”形象的艺术塑造
17
作者 刘思羽 《大众电影》 2021年第8期48-49,共2页
《农奴》是新中国第一部在西藏拍摄,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在银幕上讲述西藏农奴血泪史的影片。影片讲述了西藏农奴强巴饱受农奴主剥削压迫,被解放军所救,最终获得解放的故事。影片在拍摄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黑白胶片的高反差影调,雕... 《农奴》是新中国第一部在西藏拍摄,也是新中国第一次在银幕上讲述西藏农奴血泪史的影片。影片讲述了西藏农奴强巴饱受农奴主剥削压迫,被解放军所救,最终获得解放的故事。影片在拍摄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黑白胶片的高反差影调,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和意象化构图”,使影片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影片大胆启用藏族演员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强巴”以及多位典型的农奴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摄手法 艺术塑造 《农奴》 意象化 人物造型 黑白胶片 艺术表现力 勇于实践
原文传递
纲举目张 开拓蓝海——简评广播剧《大陈岛上点灯人》
18
作者 张子帆 《视听纵横》 2020年第4期98-100,共3页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广播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是相对有限的,唯有声音作为艺术塑造和传达的媒介。然而,在有限的手段之中,创造无限的艺术世界,这正是艺术创造的真谛。三集广播剧《大陈岛上点灯人》(下简称《点灯人》)由台州广播电视台创作录制... 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广播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是相对有限的,唯有声音作为艺术塑造和传达的媒介。然而,在有限的手段之中,创造无限的艺术世界,这正是艺术创造的真谛。三集广播剧《大陈岛上点灯人》(下简称《点灯人》)由台州广播电视台创作录制,是一部表现海岛上的供电所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传承职业精神,开拓美好未来的"行业剧",展现了岛上几代电力职工的奉献精神,以及新时期海岛电力工人的职业风采和精神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职工 电力工人 工作岗位 大陈岛 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塑造 供电所 广播剧
原文传递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西文化塑造赏析
19
作者 杨开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7,共2页
中西方跨文化一直都是世界艺术领域研究的主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才能真正感悟到跨文化交际中潜在的人类文化价值。对于跨文化交际深入理解,不仅仅是从文学作品赏析中得到体会,一些融合中西方特色的电影作品也颇具... 中西方跨文化一直都是世界艺术领域研究的主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才能真正感悟到跨文化交际中潜在的人类文化价值。对于跨文化交际深入理解,不仅仅是从文学作品赏析中得到体会,一些融合中西方特色的电影作品也颇具文化创新价值,全方位赏析电影作品也可体会到跨文化形式的交际内涵。赏析李安执导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蕴涵的文化艺术特色,从影片"三个故事"的创作情节开始,对中西跨文化交际艺术展开全面性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跨文化 艺术塑造 综合赏析
下载PDF
关羽人物性格形象塑造的矛盾和尴尬
20
作者 沈星怡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6期10-11,共2页
关羽是罗贯中精心刻画的艺术典型,被塑造成义气的化身、英雄的化身、完美人格的化身,但反映在关羽这位人物形象身上的思想的局限、性格的缺陷、言行的矛盾,使得这一艺术典型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作者竭力将关羽美化、神化、拔高,读者从... 关羽是罗贯中精心刻画的艺术典型,被塑造成义气的化身、英雄的化身、完美人格的化身,但反映在关羽这位人物形象身上的思想的局限、性格的缺陷、言行的矛盾,使得这一艺术典型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作者竭力将关羽美化、神化、拔高,读者从字里行间看到或悟到的,却是关羽的骄横狂傲、不识大体、狭隘自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 人物形象 艺术塑造 矛盾性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