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之路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艺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血脉之中。本文通过分析油画民族化、中国油画传统以及艺术市场化等三个当今中国油画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国油画的艺术范畴和生存状态。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 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艺术,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血脉之中。本文通过分析油画民族化、中国油画传统以及艺术市场化等三个当今中国油画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国油画的艺术范畴和生存状态。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油画拍卖行为已经从消费鉴赏行为向市场投资行为转变,本文结合中国油画作为外来门类艺术的特殊状况以及艺术市场化的新形势,探讨中国油画在发展中如何保持自身艺术主体性的完整以及中国油画艺术自由之路何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中国油画传统 艺术市场化 艺术主体性
下载PDF
从艺术的主体性角度看中国乡建艺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顾丞峰 《艺术工作》 2021年第2期22-26,共5页
艺术乡建是近年国内当代艺术界有较多实验的领域,也是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本文举例论述了目前国内艺术乡建的状况以及碰到的问题,认为问题出自艺术家在介入性活动中对艺术主体的放弃。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艺术主体在创作中的作用,考察... 艺术乡建是近年国内当代艺术界有较多实验的领域,也是学术界开始关注的新领域,本文举例论述了目前国内艺术乡建的状况以及碰到的问题,认为问题出自艺术家在介入性活动中对艺术主体的放弃。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艺术主体在创作中的作用,考察和分析了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介入性艺术成功案例,说明艺术主体的坚持对介入性艺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共娱 艺术主体性 介入性艺术
原文传递
从传统视界到技术美学——人工智能艺术的当代艺术性解蔽
3
作者 刘津 《中国美术》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人工智能艺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界带来了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艺术作假等相关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进一步表明在技术深入渗透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态度逐渐从焦虑、抗拒演变为接受,甚至主动将其纳入社... 人工智能艺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界带来了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近年来,人工智能艺术作假等相关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进一步表明在技术深入渗透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人工智能艺术的态度逐渐从焦虑、抗拒演变为接受,甚至主动将其纳入社会秩序体系。在传统美学框架下,关于人工智能艺术“艺术性缺失”的论调已稍显滞后,而当代技术美学为公众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公众能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重新审视人工智能艺术,并为当代艺术的技艺融合提供实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艺术 艺术主体性 技术美学
下载PDF
艺术的主体性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沁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9期51-52,共2页
该文通过对艺术主体性几个体现方面的研究,列举中外艺术史上的实例对艺术主体性的体现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主体性这一基本特征,艺术作品的主体性贯穿主体认识、主体情感、主体创造、主体风格这四方面。故在欣... 该文通过对艺术主体性几个体现方面的研究,列举中外艺术史上的实例对艺术主体性的体现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主体性这一基本特征,艺术作品的主体性贯穿主体认识、主体情感、主体创造、主体风格这四方面。故在欣赏或鉴赏各类艺术作品时,应从艺术的主体性着手,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也因此,充分展示了对艺术主体性理解的重要性及其对作品呈现的巨大影响。故不管在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领域中,作为艺术从业研究者,应理解艺术的主体性,并对其有深刻的认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主体性 主体认识 主体情感 主体创造 主体风格 艺术欣赏
下载PDF
经典世俗化 回归人与情感——分析电影乔·怀特版《安娜·卡列尼娜》
5
作者 周月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2期96-97,共2页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著,它曾十二次被搬上荧幕,其中最引人热议的是1935、1948、1997、2012年四个版本。本文拟以改编和创新最为明显的2012版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本质、艺术与...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享誉世界的经典名著,它曾十二次被搬上荧幕,其中最引人热议的是1935、1948、1997、2012年四个版本。本文拟以改编和创新最为明显的2012版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本质、艺术与道德、艺术创作以及视听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影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世俗化,回归人与情感的创作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艺术主体性 艺术创作 经典世俗化
下载PDF
试论《一秒钟》的艺术主体性重建
6
作者 杨云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在张艺谋新作《一秒钟》中,我们看到了张艺谋艺术主体性的重建。在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洞见,对历史的脉搏进行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张艺谋的主体意识与情感得到了丰沛的体现。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看,在张艺谋的引领下,观众获得了“看电影... 在张艺谋新作《一秒钟》中,我们看到了张艺谋艺术主体性的重建。在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洞见,对历史的脉搏进行了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张艺谋的主体意识与情感得到了丰沛的体现。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看,在张艺谋的引领下,观众获得了“看电影”这一独特视角,对特殊时代下边缘者的外在遭际与内在心路历程进行了较为深邃的体察。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张艺谋一度失落的审美价值取向得到了重申,其艺术个性得到了又一次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一秒钟》 艺术主体性 重建
下载PDF
粉丝文化融入的景观悖论--从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评选谈起
7
作者 敖柏 周俊嘉 《艺术评论》 CSSCI 2018年第12期126-131,共6页
本文从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评选引发的争议谈起,批判了由粉丝文化生产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对文化产品创作者、旁观者的主体性遮蔽,进而指出粉丝文化在超真实、超美学的表象中,给主流文化带来的挑战,呼唤更... 本文从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评选引发的争议谈起,批判了由粉丝文化生产出的社会文化景观对文化产品创作者、旁观者的主体性遮蔽,进而指出粉丝文化在超真实、超美学的表象中,给主流文化带来的挑战,呼唤更为积极的审美行动者参与文化建设,更好地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文化 金鹰奖争议 景观社会 民族艺术主体性
原文传递
论艺术创作中的主体能动性及其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8,共6页
艺术创作是一种极复杂、精细的审美创造活动。我国曾一度只片面强调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而对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对于这一创造活动的最终决定意义强调不够,从而妨碍了人们对艺术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此,本文拟对艺术创作中主体能动性的... 艺术创作是一种极复杂、精细的审美创造活动。我国曾一度只片面强调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而对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对于这一创造活动的最终决定意义强调不够,从而妨碍了人们对艺术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此,本文拟对艺术创作中主体能动性的重要及其在“变形”与“超越”中的实现,予以理性认识与评析,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阐释文学家、艺术家精神主体性的作用与价值,以利于我们对艺术创造中主体审美意识的内在活动与艺术外化规律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主体性 变形 超越
下载PDF
艺术的主体性与艺术的主体间性的冲突——薇拉·凯瑟的《阿佛罗狄忒来啦》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惠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0-10,113,共2页
《阿佛罗狄忒来啦》是薇拉·凯瑟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男主人公唐·海德格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主体间性。相反,女主人公伊甸·波儿利用艺术创造财富与声誉,体现的则是一种艺术的主体性。文章从两种互相... 《阿佛罗狄忒来啦》是薇拉·凯瑟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男主人公唐·海德格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主体间性。相反,女主人公伊甸·波儿利用艺术创造财富与声誉,体现的则是一种艺术的主体性。文章从两种互相冲突的艺术观分析出发指出艺术家只有持艺术的主体间性艺术观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同时,认识艺术的主体间性艺术观对现代艺术家的艺术意识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佛罗狄忒来啦》 艺术 艺术主体性 艺术主体间性
下载PDF
从美学视角探究《滕王阁序》中艺术的主体性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慧君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2期21-22,共2页
从美学角度上对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分析,它是艺术家依据自己的艺术直觉通过艺术语言所进行表达的一篇骈文,其中凝结了艺术家个人的美学特性及艺术理念,实现了主题情感与客观意象的意境统一。
关键词 《滕王阁序》 美学 艺术主体性
下载PDF
主体性视野下图书馆艺术类文献收藏及服务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肖群 陈天伦 《黑河学刊》 201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走进主体性的视野,分析图书馆艺术类读者表现的主体性因素,探讨图书馆艺术类文献馆藏建设内涵和排架与展示问题,并从信息空间、讲座宣传和读者活动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服务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 艺术类文献 艺术类读者主体性 图书馆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