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 被引量:46
1
作者 黄鸣奋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共6页
关键词 艺术 艺术工作者 艺术主体 艺术活动 存在 天性 爱好 意义
下载PDF
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敏俐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7-155,共9页
作为汉代歌诗艺术主体的通俗的乐府歌诗,从本质上看是诗乐舞合在一起的表演艺术①。在这种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音乐歌舞表演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诗歌语言是服从于音乐歌舞表演的。因此,要研究汉乐府歌诗的语言艺术成就,我们必须从... 作为汉代歌诗艺术主体的通俗的乐府歌诗,从本质上看是诗乐舞合在一起的表演艺术①。在这种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音乐歌舞表演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诗歌语言是服从于音乐歌舞表演的。因此,要研究汉乐府歌诗的语言艺术成就,我们必须从汉乐府歌诗的表演方式入手进行探讨。尽管汉乐府歌诗的实际演出我们已经不可能耳闻目睹,但是有关的历史文献还是给我们提供了研究这些问题的线索。本文就是从这方面做些探索性的工作,以推动汉乐府歌诗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式 汉乐府 歌诗 演唱 表演艺术 艺术主体 消费过程 诗歌语言 艺术成就 表演方式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艺术的应用类型及审美判断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永东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33-43,113,共12页
基于对人工智能介入艺术之后的观察、实践与思考,本文给出人工智能艺术的基本定义,讨论人工智能艺术目前所主要依托的图像风格迁移模型、图文预训练模型和扩散模型等,并对人工智能与音乐、舞蹈、戏剧、广播影视、戏曲曲艺、美术书法及... 基于对人工智能介入艺术之后的观察、实践与思考,本文给出人工智能艺术的基本定义,讨论人工智能艺术目前所主要依托的图像风格迁移模型、图文预训练模型和扩散模型等,并对人工智能与音乐、舞蹈、戏剧、广播影视、戏曲曲艺、美术书法及设计七个领域的主要应用进行了探讨。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鲜明特点是“人机协作”,各负其责、相辅相成,但其创作是“双主体”的方式。人工智能美学已进入讨论范围,并将与新出现的“元宇宙美学”发生联系。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同样具有价值,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人工智能艺术反过来亦会影响人类未来的审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艺术 人工智能美学 人机协作 艺术主体 审美判断
下载PDF
试论傅雷的艺术主体思想——兼谈艺术的审美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铁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学贯中西的傅雷先生 ,不仅是现、当代业绩卓著的文学翻译家 ,而且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上也独有深邃识见。傅雷艺术思想的核心在于突出艺术的主体性。如果说 ,傅雷对于主体性的重要地位及其价值的强调 ,是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作用与主... 学贯中西的傅雷先生 ,不仅是现、当代业绩卓著的文学翻译家 ,而且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上也独有深邃识见。傅雷艺术思想的核心在于突出艺术的主体性。如果说 ,傅雷对于主体性的重要地位及其价值的强调 ,是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作用与主体性联系起来考察的话 ,那么 ,对于创作主体的人格结构和审美心理的分析 ,则是贯穿于对作家、艺术家的独特心理的观察与体验 ,体现于对创作主体的审美要求之中的。他认为 ,审美主体需要独具艺术感受与领悟的禀赋和能力 ;能够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感情与认识的统一 ,并在更高的境界中做到“感情深入”和“心灵化” ;尤其需要不断强化艺术审美的创新意识。同时 ,艺术表现和审美创造的理想规范与达到和谐统一的主要手段和规则 ,亦应与创作主体的整体要求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雷 艺术主体 审美心理 艺术创造 审美表现 艺术 审美情感
下载PDF
从二十一世纪艺术的发展看艺术教育观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泉 《中国美术教育》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20世纪以来,艺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不仅对艺术本身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艺术教育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梳理和把握现代、后现代艺术,寻找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归纳现代、后... 20世纪以来,艺术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不仅对艺术本身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艺术教育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梳理和把握现代、后现代艺术,寻找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归纳现代、后现代艺术的三个重要的特征的基础上,对美术教育的若干理念进行探讨,希望有所补益于艺术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艺术教育 艺术发展 教育观 技能训练 艺术思维 艺术批判 艺术主体 美术教育
原文传递
徐复观的工夫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永鑫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6-272,共7页
徐复观在对儒、道两家的思想进行“现代的疏释”的过程中,以人性论为中心,以个人的经验的身、心为作工夫的场所,指出了在生活实践中建立道德主体、艺术主体的多样的工夫进路,构造了一个通过作工夫以建立人的主体性的工夫理论。他立足于... 徐复观在对儒、道两家的思想进行“现代的疏释”的过程中,以人性论为中心,以个人的经验的身、心为作工夫的场所,指出了在生活实践中建立道德主体、艺术主体的多样的工夫进路,构造了一个通过作工夫以建立人的主体性的工夫理论。他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存在所建构的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打成一片的、平铺地人文世界,对于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文化、价值危机,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工夫 道德主体 艺术主体
下载PDF
艺术中的主体性
7
作者 牟镝霏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55-57,共3页
艺术史上有无数凝聚着不同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个体深刻理解的艺术作品,其表达着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独创性。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生活经历、价值追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不... 艺术史上有无数凝聚着不同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个体深刻理解的艺术作品,其表达着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独创性。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走向、生活经历、价值追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艺术家对于同一艺术形象的艺术创作风格不尽相同,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阶段对于同一艺术形象的创作也会不同。同时,艺术鉴赏也有主体性,艺术鉴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鉴赏者的生活轨迹、脾气性格、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不尽相同,对同一件艺术作品往往有着不同的评价和直观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主体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
下载PDF
试论“艺象”是艺术本体存在的基本形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启宇 《武陵学刊》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本体 艺术作品 艺术主体 艺术生产 基本形态 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艺术实践 艺术创造 艺术世界
下载PDF
透过《相约花戏楼》现象看黄梅戏的振兴 被引量:4
9
作者 叶龙 《黄梅戏艺术》 2007年第2期16-17,共2页
近年来,和其他戏曲一样,黄梅戏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二是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影... 近年来,和其他戏曲一样,黄梅戏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欣赏需求逐渐趋向“短平快”;二是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影视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电视传播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约花戏楼》 黄梅戏 文化艺术 需求方式 生活节奏 表演形式 艺术主体 选择空间
下载PDF
写变与不变--以江淮大写意画派为视角
10
作者 何昊 《书画世界》 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
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变”的状态,王世贞云:“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玄一变也。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变”既有... 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变”的状态,王世贞云:“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玄一变也。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变”既有艺术本体发展流衍的规律性,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又有艺术主体刻意、主动寻求艺术新的表达方式、传播途径、社会功能,赋予艺术更多维度的可能性。“不变”表现为中国绘画主体以为中国绘画的独特性、中国绘画区别于异域绘画的排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痴 范宽 大写意 艺术本体 艺术主体 王世贞 外在环境 传播途径
下载PDF
艺术自律重提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晓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140,共5页
艺术与艺术自律都是生成物,艺术自律的生成伴随着人们对艺术功能及其存在样态的理解;现代性艺术的形成之路,也是艺术"自律"化的过程;艺术自律的实质是艺术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分化。艺术自律天生携带着一种魔咒式的矛盾:过分强... 艺术与艺术自律都是生成物,艺术自律的生成伴随着人们对艺术功能及其存在样态的理解;现代性艺术的形成之路,也是艺术"自律"化的过程;艺术自律的实质是艺术与其他社会领域的分化。艺术自律天生携带着一种魔咒式的矛盾:过分强调自律,则艺术会因符号隐喻过多不被理解而遭到排斥;而放弃独创性的形式思索,艺术又会变为毫无意义的形式涂鸦。艺术自律生存的氛围已渐式衰微,然而在今天这缤纷却又充满乱象、自由却又目的性很强的艺术氛围中,艺术自律还有重提的必要:为重赋艺术创作主体以责任与担当,为将斑斓色彩中沉迷的欣赏主体重新拉回,为使艺术作品重新恢复其光韵。当然,也要警惕对于艺术自律的过度阐释与打着艺术自律旗号放弃责任的艺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自律 形式 光韵 艺术主体 艺术功能
下载PDF
对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华斌 王菊花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童庆炳先生试图通过引进“题材”的概念来解决这一纷争,但对于形式与内容何以产生、形式与内容生发关系的动力何在等诸多问题依然得不到圆满的解答。从艺术的起源和消费来看,艺术的主体,包...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童庆炳先生试图通过引进“题材”的概念来解决这一纷争,但对于形式与内容何以产生、形式与内容生发关系的动力何在等诸多问题依然得不到圆满的解答。从艺术的起源和消费来看,艺术的主体,包括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忽视这一因素,作为“问题”的问题就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艺术内容 关系 艺术作品 艺术主体 创造主体 接受主体 文艺理论 有机统一
下载PDF
从康德的审美理念到朱光潜的审美意象--论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意”
13
作者 周婉京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中西方美学并非像流行的美学观点所言的那样,“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而“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两种美学表现上的不同,就“诗艺”而言,具体体现在二者所讨论的艺术主体的差异上。中国古典绘画与诗歌中的艺术主体通常是双重主... 中西方美学并非像流行的美学观点所言的那样,“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而“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两种美学表现上的不同,就“诗艺”而言,具体体现在二者所讨论的艺术主体的差异上。中国古典绘画与诗歌中的艺术主体通常是双重主体,作品的创作者和创作对象在情境中互为主体。这一点尤以中国古典艺术中对“意”的把握为甚,此种主客体的结合符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一说。康德的“审美理念”在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中被译作“审美意象”,译者正是希望借中国美学的意象理论回应西方美学模仿论中所存在的问题—西方美学在进入鉴赏力判断之后,徘徊在二元对立的主客体之间迟迟未能处理的中间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朱光潜 艺术主体 审美理念 审美意象
下载PDF
构成领导艺术的四大内在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学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领导艺术 价值原则 逻辑结构 领导技巧 角度分析 艺术主体 艺术水平 有机融合 领导者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体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国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94-99,共6页
【正】 一、'艺术生产'论的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形成.在《手稿》中马克思正确地阐明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正】 一、'艺术生产'论的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但这一思想却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形成.在《手稿》中马克思正确地阐明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类的特性,就是人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劳动.人在与环境的矛盾中,'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认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除满足肉体需要的物质生产外,'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实践 马克思 理论体系 物质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批判 精神生产力 艺术 经济学哲学手稿 艺术主体 生产劳动
下载PDF
基因变异——走向观念主义的水墨艺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端廷 《艺术工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5,共8页
以文人为主体、以写意为内核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样式。实际上,文人画和水墨画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文人画之名缘自艺术主体分类,水墨画之称基于艺术本体划分。水墨画自唐代兴起,随着文人画地位的提升,至两宋已臻成熟,后... 以文人为主体、以写意为内核的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性样式。实际上,文人画和水墨画是同一事物的两种称呼。文人画之名缘自艺术主体分类,水墨画之称基于艺术本体划分。水墨画自唐代兴起,随着文人画地位的提升,至两宋已臻成熟,后经元明不断延续,至清代走向衰落。按照高居翰的说法,"写意手法的普遍使用,是清初之后中国画衰落的重要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艺术 基因变异 主义 中国传统绘画 写意手法 水墨画 文人画 艺术主体
原文传递
“什么”“怎样”和“为什么”--推动艺术发展的三个疑问词
17
作者 王端廷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0,共3页
“什么”“怎样”和“为什么”三个疑问词隐含着对艺术本质的发问,是艺术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期[锐评]从“什么是艺术”“怎样做艺术”和“为什么这是艺术”三个问题出发,回溯了人类艺术史的发展历程,认为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古典... “什么”“怎样”和“为什么”三个疑问词隐含着对艺术本质的发问,是艺术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期[锐评]从“什么是艺术”“怎样做艺术”和“为什么这是艺术”三个问题出发,回溯了人类艺术史的发展历程,认为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三个历史时期。艺术的最终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什么”不仅拓展了艺术本体的范畴,更提升了作为艺术主体的人的精神境界。并且,这种对艺术本质的不断质疑和追问,仍将成为推动艺术创新和进步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命 艺术理论研究 艺术本质 艺术主体 疑问词 古典艺术 艺术本体 什么是艺术
原文传递
艺术是什么与为什么是艺术——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新探
18
作者 沈金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90-94,63,共6页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问题。这个角度,即“为什么是艺术”而不是“艺术是什么”。这是对艺术的考察从静态向动态的转换;是着重从主体艺术实践的过程来考察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历来众...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问题。这个角度,即“为什么是艺术”而不是“艺术是什么”。这是对艺术的考察从静态向动态的转换;是着重从主体艺术实践的过程来考察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能力 掌握世界 艺术实践 艺术主体 图式 艺术传统 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作品 艺术
下载PDF
艺术创造对艺术个性的追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力群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0-62,97,共4页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是追求审美的艺术个性,还是追求哲学认识论的概括性,成为一个长期悬疑的问题。艺术典型理论的基本倾向性是认识论的"普遍性"意义。这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迷失。我们必须清楚艺术创造应该追求什么?艺术的"...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是追求审美的艺术个性,还是追求哲学认识论的概括性,成为一个长期悬疑的问题。艺术典型理论的基本倾向性是认识论的"普遍性"意义。这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迷失。我们必须清楚艺术创造应该追求什么?艺术的"普遍性"又是什么?否则,就会迷失艺术创造的努力方向。我们认为艺术创造应该指向对艺术个性的孜孜追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深化对人的理解,以及艺术对象、艺术主体和艺术个性之间的精神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造 艺术主体 艺术个性
下载PDF
艺术伦理对主体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价值干预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艺术伦理对主体艺术作品以及与艺术作品密切相关的艺术活动的各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价值干预作用。艺术伦理不仅对艺术主体的艺术作品本身提出价值要求,为艺术主体的艺术活动设定伦理原则和规范,而且最终会要求艺术主体在展开各种艺术活动... 艺术伦理对主体艺术作品以及与艺术作品密切相关的艺术活动的各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价值干预作用。艺术伦理不仅对艺术主体的艺术作品本身提出价值要求,为艺术主体的艺术活动设定伦理原则和规范,而且最终会要求艺术主体在展开各种艺术活动时要具有艺术德性和品格。因此,艺术伦理不仅是关于艺术主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伦理,而且是关于艺术主体之人品的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伦理 艺术主体 艺术作品 艺术活动 主体德性 价值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