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德国古典美学的审丑之维——从鲍姆加登的《美学》到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 |
潘道正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
|
丑学的三副面孔及其真容——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 |
潘道正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3
|
丑的建筑美学分析 |
王发堂
韩雨菲
|
《华中建筑》
|
2023 |
0 |
|
4
|
论中国艺术史上的审丑意识 |
李浩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5
|
“极致荒诞,丑里审美”--关于《镜花缘》中艺术丑范畴的研究 |
魏明鸣
|
《西部学刊》
|
2023 |
0 |
|
6
|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再消解:巴塞利兹的倒置“艺术丑” |
邓佳
|
《收藏与投资》
|
2023 |
0 |
|
7
|
弗朗西斯·培根教皇系列画中的艺术丑探究 |
张洁
|
《收藏与投资》
|
2023 |
0 |
|
8
|
饕餮之美的启示──试论影视文化中的“审丑” |
王宁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0 |
|
9
|
试论艺术丑 |
黄力之
|
《求索》
|
1984 |
0 |
|
10
|
艺术丑角对学生文学创作的示范作用 |
张家荣
|
《凯里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1
|
美丑意识与艺术创造 |
邓牛顿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12
|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
张芹荪
|
《学海》
|
1997 |
0 |
|
13
|
论艺术丑的美学范畴功能 |
孙德彪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4
|
美的缺失 丑的出场——对《金瓶梅》的美学审视 |
杜立敏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5
|
中学语文中艺术丑角的意义 |
张家荣
|
《凯里学院学报》
|
1996 |
1
|
|
16
|
反美学的审美问题——重读亚瑟·丹托《美的滥用》 |
李进超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22 |
0 |
|
17
|
试论美阈和艺术丑 |
刘为民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8
|
艺术丑的三步曲 |
马爱梅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9
|
作为真正丑学的漫画美学 |
支宇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20
|
浅论生活美与艺术丑 |
张洪梅
|
《丝绸之路》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