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神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6,共9页
作为一门涉及艺术、实验美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神经美学旨在探究人类艺术与审美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生物学或神经基础。该学科领域研究从神经科学家通过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分析以揭示与大脑机能运作机制相契合的艺术审美原理到更... 作为一门涉及艺术、实验美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神经美学旨在探究人类艺术与审美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生物学或神经基础。该学科领域研究从神经科学家通过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分析以揭示与大脑机能运作机制相契合的艺术审美原理到更多研究者采用无创性神经影像学技术观测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过程的脑机制而不断取得进展。关于审美具身化与共(移)情的神经机制是神经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迄今该学科发展尚未成熟,在理论和方法学上面临着一些挑战性问题需要解决,关于审美加工及美感产生的神经机制尚有诸多疑点待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美学 艺术审美 审美加工体验 审美具身化共(移)情 神经基础
下载PDF
“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顾春芳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2020年第3期47-58,158,共13页
“意象生成”是艺术审美和创造活动的基本命题,“美在意象”说用中国美学和艺术精神来观照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构建了艺术阐释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艺术学理论的中国美学特色。“意象生成”不是一个认识的结果,而是在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中... “意象生成”是艺术审美和创造活动的基本命题,“美在意象”说用中国美学和艺术精神来观照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构建了艺术阐释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艺术学理论的中国美学特色。“意象生成”不是一个认识的结果,而是在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中瞬间生成的一个充满意蕴的世界,它包含着内在的理性,也呈现出灿烂的感性。“艺术意象”既是对艺术美的本体的规定,又是对艺术创造活动的本体的规定,它对于艺术审美活动和创造活动所呈现的意义和价值,渗透在古今中外的艺术经典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美在意象 意象生成 艺术审美 艺术阐释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美育观念及媒介形式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叶朗 顾春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共10页
本文探讨互联网时代,在MOOC的新媒介条件下的美育观念和课程建设。自2015年北京大学着手建设"艺术与审美"系列慕课,至今这一系列慕课中的五门课程已全部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quo... 本文探讨互联网时代,在MOOC的新媒介条件下的美育观念和课程建设。自2015年北京大学着手建设"艺术与审美"系列慕课,至今这一系列慕课中的五门课程已全部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并荣获"201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本文从"‘艺术与审美’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建设的实践与成效""美育在21世纪的新的机遇与使命""互联网时代美育课程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守望"等三个方面深入思考,探讨了当代美育依托"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新媒介形式的探索,以及网络慕课在"互联网+教育"的媒介环境对于当代中国人文通识教育和美育的划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MOOC 艺术审美 美育 心灵教育 中国精神
原文传递
DZ/T 0413-2022《珐琅鉴定与分类》
4
作者 卢慧 宁振华 +4 位作者 谢华萍 施爽 李佳 申俊峰 张红卫 《标准生活》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表达”需求的日益提升,相较传统单一的贵金属和宝石首饰,集艺术与审美于一身、绚丽多彩的珐琅首饰更好地迎合了现代人独特的审美观念,近年来在市场上广泛流行。然而因珐琅工艺复杂难以满足大规模量化生产,导致市场上...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表达”需求的日益提升,相较传统单一的贵金属和宝石首饰,集艺术与审美于一身、绚丽多彩的珐琅首饰更好地迎合了现代人独特的审美观念,近年来在市场上广泛流行。然而因珐琅工艺复杂难以满足大规模量化生产,导致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类似珐琅饰品,如软珐琅、低温珐琅、有机珐琅、冷珐琅、滴胶、烤漆、烤彩等。这些类珐琅饰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选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地矿行业标准DZ/T 0413《珐琅鉴定与分类》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珐琅工艺 个性化表达 地矿行业 饰品 首饰 艺术审美 贵金属
原文传递
小中见大,香中乾坤 沉香的雕刻艺术与审美
5
作者 唐公子 《家族企业》 2024年第9期24-26,共3页
从宫廷到民间,从过去到现在,沉香雕刻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心性与素养的流露与表达。被誉为“木中舍利,众香之王”的沉香,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香料与药材,也是一种绝佳的雕刻材料。鉴于沉香原料的稀缺与珍贵,料体普遍不大,于是在木雕之... 从宫廷到民间,从过去到现在,沉香雕刻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心性与素养的流露与表达。被誉为“木中舍利,众香之王”的沉香,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香料与药材,也是一种绝佳的雕刻材料。鉴于沉香原料的稀缺与珍贵,料体普遍不大,于是在木雕之外,还结合了竹雕、牙雕等中国传统雕刻技艺。因此我们也会发现当代许多著名的沉香大师,同时也精通其他门类的雕刻。如安徽徽州的郑尧锦,即是从砚雕、竹雕等入手,后来才开始接触到沉香雕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雕刻技艺 小中见大 艺术审美
原文传递
服装装饰艺术设计创新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燕妮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95,共2页
纵观服装设计发展史,服装设计与装饰艺术如影随形,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设计体系。在服装设计中,装饰艺术通过特有的语言将蕴含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以实现艺术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当前,消费者的服装需求更加多元化,特别是对于... 纵观服装设计发展史,服装设计与装饰艺术如影随形,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设计体系。在服装设计中,装饰艺术通过特有的语言将蕴含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来,以实现艺术与审美的和谐统一。当前,消费者的服装需求更加多元化,特别是对于服装的艺术感与潮流性要求较高。在此需求的引导下,服装设计师应在满足消费者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关注服装的装饰艺术价值,以探索强化服装装饰艺术视觉表现力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服装装饰艺术 内涵呈现 创新探索 视觉表现力 服装需求 和谐统一 艺术审美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阈中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之辩——读潘知常教授的《走向生命美学》
7
作者 杜璇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以中西比较为视角,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对中国著名美学教授潘知常的《走向生命美学》著作中所构建“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的建构和来源做深刻剖析,用以辩驳李... 以中西比较为视角,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对中国著名美学教授潘知常的《走向生命美学》著作中所构建“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的建构和来源做深刻剖析,用以辩驳李泽厚提倡的实践美学,阐释潘知常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美学、文学、哲学思想宝库,打通古今,融汇中西,形成独特的生命美学体系,对中国当下美学的建设和美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生命本体 情本境界生命论 艺术审美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在《艺术与审美》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探究
8
作者 纪正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艺术与审美》是我校面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遵循国家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升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新形势下,本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BOPPPS教学模式... 《艺术与审美》是我校面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遵循国家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升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新形势下,本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基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文主要从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特色与创新、教学成效与不足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教学设计的应用过程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审美 BOPPPS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艺术民族志:一种方言性文化的诗学阐释--兼论艺术家的异文化写作:《诺阿·诺阿》 被引量:3
9
作者 彭修银 吴震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145,158,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民族志的写作,努力将其问题化,并还原为三方面的疑问。其一,民族志写作的人文转向对艺术民族志写作的意义何在?结论是艺术能以更加诗意的文本形态进行艺术的深描。其二,艺术家进行人类学田野操作时,如何立于自身审美经...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民族志的写作,努力将其问题化,并还原为三方面的疑问。其一,民族志写作的人文转向对艺术民族志写作的意义何在?结论是艺术能以更加诗意的文本形态进行艺术的深描。其二,艺术家进行人类学田野操作时,如何立于自身审美经验以对他者的文化及艺术语言,进行一种方言性1文化的诗学阐释?其三,这种诗学阐释的张力,如何在生活场与审美场之间,实现从本文到文本的间性互渗。同时,本文结合对高更的塔希提手记《诺阿·诺阿》的多元思考,言说了艺术家在人类学的异文化写作中,诗学阐释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民族志 方言性文化 诗学阐释 艺术审美 异文化写作
下载PDF
现代艺术与审美救赎
10
作者 潘长学 韩璐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艺术价值的体现更多地来源于艺术的审美功能,审美救赎作为其重要一部分受到关注。自从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把自由艺术当成美学研究对象以来,艺术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功能,并以此区别于基于认知的认识论与基于意志的伦理学... 艺术价值的体现更多地来源于艺术的审美功能,审美救赎作为其重要一部分受到关注。自从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把自由艺术当成美学研究对象以来,艺术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功能,并以此区别于基于认知的认识论与基于意志的伦理学。同时,鲍姆嘉通还将艺术与审美理解为感性的东西。在康德[Immanuel Kant]那里,艺术关乎可传递的快感,艺术品就是那些通过形式来制造审美愉悦的作品。随着审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艺术价值逐步受制于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由此产生审美与艺术价值背离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救赎 鲍姆嘉通 审美愉悦 大众化时代 审美功能 艺术审美 认识论
原文传递
柏格森的生命美学新探——兼论对康德理论的批判
11
作者 杜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法国生命美学代表柏格森以批判康德的先验时空观为基础,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确定了审美的现代核心地位。从生命本体论视角出发,对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内涵和特征做深刻剖析,从理性主义与感性生命、逻辑判断与诗意直觉、物象与审美等方面,为... 法国生命美学代表柏格森以批判康德的先验时空观为基础,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确定了审美的现代核心地位。从生命本体论视角出发,对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内涵和特征做深刻剖析,从理性主义与感性生命、逻辑判断与诗意直觉、物象与审美等方面,为深度解析生命美学核心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对西方生命美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当下中国文论的建设给予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生命美学 直觉 艺术审美 生命本体
下载PDF
杯中有乾坤,一眼看千年——探访杯子博物馆
12
作者 魏浩浩 杜永健(图) 《走向世界》 2022年第45期84-87,共4页
喜爱收集的人,大多有点念旧、博爱加浪漫。杯子的存在是千奇百怪、华丽而深沉的,给人们治愈,更让人惊喜连连。作为饮水饮酒使用的器物,现代的杯子已不仅仅停留在功能层面,杯载万物,承载着甜蜜、放松、豪情和承诺等情怀,更有着对生活的... 喜爱收集的人,大多有点念旧、博爱加浪漫。杯子的存在是千奇百怪、华丽而深沉的,给人们治愈,更让人惊喜连连。作为饮水饮酒使用的器物,现代的杯子已不仅仅停留在功能层面,杯载万物,承载着甜蜜、放松、豪情和承诺等情怀,更有着对生活的思考、对文化的解读、对人性的尊重,而杯子本身更呈现出所在时期的社会背景、经济行为、人文艺术与审美观念的变革发展,人们可以基由一只杯子照见过往、品读当下。当我们走进杯子博物馆,收获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强烈满足,更多的是内心的一份宁静和治愈。每只杯子所诉说的历史,就是让人读不完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杯子 艺术审美 品读 尊重
原文传递
环境节能设计的理念思维
13
作者 周长亮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321-322,326,共3页
建筑环境设计是以建筑空间设计为最基础的,它应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继续、深化、发展直至实施过程,是以建筑技术为功能手段,以艺术美感为表现形式。因而,环境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为显的重要。其综合性知识和实践性设计... 建筑环境设计是以建筑空间设计为最基础的,它应是建筑空间设计的继续、深化、发展直至实施过程,是以建筑技术为功能手段,以艺术美感为表现形式。因而,环境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尤为显的重要。其综合性知识和实践性设计及消费心理等市场调研、考察与亲历,以及空间构造技术与艺术创意美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节能环保 设计技术 艺术审美
下载PDF
靖西巫术剪纸:扁平化处理的纸上神灵
14
作者 王丹 《流行色》 2019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巫术剪纸是一个比较神秘的民间活动仪式的环节。一般情况下,民俗界对剪纸的象征与内涵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形态和色彩上看,巫术剪纸有着天生的本真和执拗的信仰呈现。本文试图从设计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这一神秘的民间剪纸活动。
关键词 巫术剪纸 扁平化 观赏性 装饰性 艺术审美
下载PDF
时代报告剧的多元价值取向探析
15
作者 王兰侠 《当代电视》 CSSCI 2021年第6期44-47,共4页
用一种影像化的类似报告文学的形式参与到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的发展变迁之中,成为时代报告剧的时代责任。作为一种肩负时代责任的电视剧类型,时代报告剧同时展现出政治、社会、艺术、审美、思想等多元的价值取向,更在创作传播实践... 用一种影像化的类似报告文学的形式参与到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的发展变迁之中,成为时代报告剧的时代责任。作为一种肩负时代责任的电视剧类型,时代报告剧同时展现出政治、社会、艺术、审美、思想等多元的价值取向,更在创作传播实践中找到了有效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报告剧 价值取向 实现路径 艺术审美
原文传递
与北大教授朱良志聊聊现代人的不安与撕裂 在中国美学里,寻找内心安顿之所
16
作者 杨宙 陈聃(图) 《人物》 2019年第11期24-27,共4页
对朱良志的访谈在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进行。研究中心位于燕园深处,被一丛丛树木包围,鱼儿在庭院的水池中畅游。我们与朱良志谈了美,也谈了诗。朱良志本是学文学出身,但循着自小书法、篆刻等的爱好,他的研究逐渐转移到艺术与审美领域... 对朱良志的访谈在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进行。研究中心位于燕园深处,被一丛丛树木包围,鱼儿在庭院的水池中畅游。我们与朱良志谈了美,也谈了诗。朱良志本是学文学出身,但循着自小书法、篆刻等的爱好,他的研究逐渐转移到艺术与审美领域,他认为文学和美学延续的是同一东西——“诗”,唐代之后,诗是穿透中国艺术的核心,诗是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教授 一丛丛 美育研究 艺术审美 美学 现代人
原文传递
维吾尔服饰的艺术及其审美
17
作者 古再力努尔.吐啦甫 热孜婉古丽.吾其孔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第5期112-119,共8页
服饰是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精神与物质、审美与实用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民族的一种特殊标志,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以此观念为基础,通过对维吾尔族服饰产生的地理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审视,探讨了维吾尔族服饰的款式、色彩、材料... 服饰是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精神与物质、审美与实用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民族的一种特殊标志,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以此观念为基础,通过对维吾尔族服饰产生的地理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审视,探讨了维吾尔族服饰的款式、色彩、材料等构成要素并归纳了一些相应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服饰 艺术审美
下载PDF
论色彩的价值属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宁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色彩具有诸多的价值属性,其中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艺术属性等,这些属性具备理性与感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多样性的价值属性赋予了色彩独立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美学意义,也促使我们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去理解其中的含义。
关键词 色彩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艺术审美属性
下载PDF
明暗在绘画艺术中独特的审美价值
19
作者 林大梓 《三明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 ,明暗无处不在。从一种客观存在到成为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明暗其自身的特性和它在绘画风格演变中角色的变换 ,都展示其自身独有的魅力。本文力求从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明暗问题 ,以突显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和对其进... 在日常生活中 ,明暗无处不在。从一种客观存在到成为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明暗其自身的特性和它在绘画风格演变中角色的变换 ,都展示其自身独有的魅力。本文力求从艺术的视角来观照明暗问题 ,以突显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和对其进一步认识的可能 ,从而看到明暗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一个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暗 视觉艺术审美 绘画风格演变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数字艺术的生产与美学塑造研究
20
作者 魏鹏举 范晶晶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1,共8页
数字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激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对数字艺术的生产与审美塑造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的关系来看,数字生成技术不断拓展着数字艺术的边界,为其带来新的生... 数字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激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对数字艺术的生产与审美塑造机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的关系来看,数字生成技术不断拓展着数字艺术的边界,为其带来新的生命力与发展动力。数字艺术也在不断提升数字技术,推动其向前发展,两者互鉴与共构。这种技术扩域带来的艺术生态的变革,使数字艺术的生产端日益便捷和高效。随之带来的艺术平权化,一方面消解了经典艺术的审美“光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审美端的体验性与交互性的新变化。人们对数字艺术应该有全新的认识,形成新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 数字生成技术 艺术生产审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