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甘草酸镁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文渊 吴雷 +3 位作者 赵红岩 王学国 王槐文 吴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1-303,307,共4页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100 mg·d^(-1),对照...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100 mg·d^(-1),对照组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d^(-1),疗程均为8 d。治疗8 d后,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INF-α)和核因子(NF)水平并观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ALT分别为(59.9±24.7),(92.4±37.1)U·L^(-1);AST分别为(69.1±36.5),(84.7±45.2)U·L^(-1);ALP分别是(140.7±37.8),(192.7±45.2)U·L^(-1);TBIL分别是(70.1±14.9),(98.8±24.8)mol·L^(-1);DBIL分别是(50.3±6.4),(76.6±15.4)mol·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ALP、ALT、AST、TBIL、DBIL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GGT、ALB的改善不明显,2组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8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TNF-α分别是(21.6±9.2),(32.5±7.8)μg·mL^(-1);NF分别是(14.3±7.3),(22.7±11.8)pg·mL^(-1),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和恶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和胆汁引流 异甘草酸镁 还原型谷胱甘肽
原文传递
30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秀英 郭志 +7 位作者 邢文阁 刘方 张鹏 张文芳 李丁 郑珊 李保国 于海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6-1177,共2页
近年来,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benign obstructive jaundice,BOJ)合并胆系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指南,已得到公认。然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有关胆汁培养、药敏试验、与胆系感染关系... 近年来,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benign obstructive jaundice,BOJ)合并胆系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指南,已得到公认。然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有关胆汁培养、药敏试验、与胆系感染关系、菌种分布构成,抗感染对策是否异同,尚无系统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汁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 临床研究 良性梗阻性黄疸 胆系感染 治疗指南 胆汁培养
原文传递
完全腹腔镜胆肠吻合术11例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彭观景 吴硕东 +2 位作者 范莹 田雨 希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516-1518,共3页
胆肠吻合术是传统开腹手术中一个比较成熟的手术,主要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壶腹周围癌以及胆管的良恶性狭窄等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10余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精湛以及器械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肠吻合术(laparos... 胆肠吻合术是传统开腹手术中一个比较成熟的手术,主要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壶腹周围癌以及胆管的良恶性狭窄等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10余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精湛以及器械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bilioenterostomy,LBE)成为良性梗阻性黄疸的病因治疗和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根治性或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术 全腹腔镜 临床应用 梗阻性黄疸 良性梗阻性黄疸 手术操作技术 治疗方法 良恶狭窄
原文传递
可回收金属胆道支架治疗良性胆管梗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宋鸿 赵亚刚 孙大勇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年第9期525-526,共2页
临床上因肝、胆、胰腺、壶腹部等恶性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经内镜放置胆道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鲜见报道,随着胆道可回收覆膜金... 临床上因肝、胆、胰腺、壶腹部等恶性肿瘤压迫胆总管,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经内镜放置胆道可回收金属支架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鲜见报道,随着胆道可回收覆膜金属支架的出现,这一治疗变为现实。我们对20例放置可回收金属胆道支架治疗的良性胆管梗阻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支架治疗 金属支架 疗效观察 胆管梗阻 回收 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血清CA199检测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玮玮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1975-1977,共3页
梗阻性黄疸根据其病因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和良性梗阻性黄疸,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内外各种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肿瘤转移灶造成的胆道狭窄、堵塞引起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炎、... 梗阻性黄疸根据其病因性质不同可分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和良性梗阻性黄疸,其中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胆道内外各种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及继发性肿瘤转移灶造成的胆道狭窄、堵塞引起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管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憩室等疾病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梗阻性黄疸 血清CA199 诊断价值 梗阻性黄疸 原发肿瘤 肝内外胆管结石 检测 十二指肠憩室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系引流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迎娣 王志强 +4 位作者 王向东 杨云生 令狐恩强 李闻 蔡逢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3期29-30,40,共3页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胆系引流(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评价此方法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经ERCP失败而采用PTBD与ERCP对接治疗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行PTBD,将导丝超选通过梗阻段到达十二指肠,对接是指导丝经由PTBD通道导人十二指肠,再经十二指肠镜的活检孔道导出的过程,或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沿PTBD通道通过梗阻段的过程。对接后行支架置人。结果8例均获得成功。采取右侧肝管穿刺3例,左侧肝管穿刺4例;一次性对接成功3例,分次对接5例,分次对接的患者ERCP在PTBD后1周至1年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胆红素基本恢复正常。结论PTBD与ERCP对接是治疗良性梗阻性黄疸的较好方法。该方法简便易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系引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对接 良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缚鲲 白云 +4 位作者 冯子坛 安黎云 王宪灵 张智慧 张林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37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减黄手术期血清总胆红素 ( TBil)、结合胆红素 ( Bc)和非结合胆红素 ( Bu)的测定 ,了解其变化规律 ,确定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 1,3,7,10 ,14 ,18,2 1d采集血标本 ,使用美国... 目的 :通过对 37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减黄手术期血清总胆红素 ( TBil)、结合胆红素 ( Bc)和非结合胆红素 ( Bu)的测定 ,了解其变化规律 ,确定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 1d,手术后 1,3,7,10 ,14 ,18,2 1d采集血标本 ,使用美国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中 TBil、Bc、Bu的含量。结果 :排泄良好组在减黄术后 TBil、Bc、Bu前几天迅速下降 ,之后平稳消退 ,Bc/TBil不断下降 ,7d后绝大多数病例小于 0 .2 ;排泄不良组中不少病例在术后 TBil、Bc、Bu不但不消退 ,反而有一定的升高 ,原因不明 ,之后缓慢减低 ,在减黄过程中无明显消退阶段 ,Bc/TBil始终大于 0 .2。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梗阻性黄疸 结合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总胆红素 血清 胆汁引流 预后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中sIL-2R的变化与免疫功能
8
作者 尹兰宁 宋爱琳 寇治民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γ-谷酰胺转移酶(γ-GT)、内毒素(ET)、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 目的探讨和研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γ-谷酰胺转移酶(γ-GT)、内毒素(ET)、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本组资料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与胆结石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的sIL-2R在胆道引流前伴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降而上升,术后则伴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手术前后sIL-2R水平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良性梗阻性黄疸时,血清中的sIL-2R的浓度变化对梗阻性黄疸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免疫功能 可溶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良性梗阻性黄疸 免疫功能变化 血清 患者 可溶白细胞介素2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谷丙转氨酶(ALT) 谷酰胺转移酶
下载PDF
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夏荣龙 刘青光 +1 位作者 姚英民 张梅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0,366,共3页
目的 建立SD大鼠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初步研究及评价其模拟临床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价值 ,提供新型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方法 在外科放大镜下 ,用双极电凝电灼烧伤使胆总管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纤维组织修复等病理改变 ,引发... 目的 建立SD大鼠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初步研究及评价其模拟临床良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价值 ,提供新型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方法 在外科放大镜下 ,用双极电凝电灼烧伤使胆总管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纤维组织修复等病理改变 ,引发胆管组织慢性纤维瘢痕狭窄 ,造成梗阻性黄疸。结果 本实验模型所致梗阻性黄疸表现及肝功能变化为慢性渐进性发展过程 ,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胆总管组织发生慢性纤维瘢痕样变。结论 此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表现与临床患者的良性梗阻性黄疸表现极其相似 ,是研究良性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的可靠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纤维瘢痕样狭窄 胆总管 电灼烧伤 评价
下载PDF
应用消化道吻合器治疗肝外良性梗阻性黄疸4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钟先荣 李金明 +1 位作者 刘振惠 姜井颂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7期502-502,共1页
良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因有胆道结石、胆管扭曲、胆道狭窄、胆道先天性闭锁、Odis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是外科性黄疸的一部分,故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途径。我们在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应用消化道吻合器治疗这类患者4... 良性梗阻性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因有胆道结石、胆管扭曲、胆道狭窄、胆道先天性闭锁、Odis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是外科性黄疸的一部分,故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途径。我们在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应用消化道吻合器治疗这类患者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 良性梗阻性黄疸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