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地双向破冰船艉部线型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康美泽 李小军 王桢阳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1,56,共7页
[目的]为保证极地双向破冰船的破冰航行能力,需重点开展该类船舶的艉部线型设计。[方法]通过调研大量现役极地船舶和梳理现行规范,研究吊舱推进单元的冰载荷作用模式以及冰在船舶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而开展吊舱推进式极地船舶艉部线型... [目的]为保证极地双向破冰船的破冰航行能力,需重点开展该类船舶的艉部线型设计。[方法]通过调研大量现役极地船舶和梳理现行规范,研究吊舱推进单元的冰载荷作用模式以及冰在船舶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而开展吊舱推进式极地船舶艉部线型的关键设计特征参数分析与适应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艉封板倾角将直接影响破冰时船体作用于海冰的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可适当增加该倾角以有效引导海冰的弯曲断裂;W型艉封板横剖线型可以调和流场优化与碎冰外排效率之间的矛盾;吊舱安装底座可以发挥一定的破冰作用,但将影响吊舱流场;艉鳍对船尾流场和碎冰外排也存在较大影响。[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吊舱推进式极地船舶艉部线型的适应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 极地船舶 线型 适应性分析
下载PDF
考虑艉部线型的邮轮吊舱推进器设计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甘新宸 丁东宇 余龙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2,189,共8页
针对某中型邮轮吊舱推进器,基于参数化建模软件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建立吊舱推进器自动优化流程。以吊舱推进器叶片控制线为控制变量,以服务航速为设计点,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吊舱推进器进行设计优化分析。引入优化后的艉部线... 针对某中型邮轮吊舱推进器,基于参数化建模软件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建立吊舱推进器自动优化流程。以吊舱推进器叶片控制线为控制变量,以服务航速为设计点,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吊舱推进器进行设计优化分析。引入优化后的艉部线型产生的伴流,通过RANS方法对考虑伴流影响的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最优的匹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邮轮 吊舱推进器 推进性能 线型
原文传递
以伴流均匀度为目标的艉部线型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傅慧萍 陈作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9-1433,共5页
以某3 100箱集装箱船(3 100 TEU)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提高伴流均匀度为目标的船艉优化方法研究.采用软件Friendship中的Framework模块对原型后体进行修改,采用FLUENT前处理GAMBIT软件生成网格.在统一网格形式下,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三... 以某3 100箱集装箱船(3 100 TEU)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提高伴流均匀度为目标的船艉优化方法研究.采用软件Friendship中的Framework模块对原型后体进行修改,采用FLUENT前处理GAMBIT软件生成网格.在统一网格形式下,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三型船体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静水力参数、阻力及伴流分析,并采用船形特征值x-i对船形进行了U、V度分析.结果表明:max(x-i)对应的站号越大(从船艉至船艏依次编号),伴流均匀度越好;靠近艉部的x-i值偏低有利于提高伴流均匀度.将艉部横剖面形状朝极端U形方向改的阻力仅增大0.61%,则伴流峰、伴流梯度、伴流不均匀性征即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优化 伴流均匀度 船体剖面形状特征值
下载PDF
2×110kW推轮的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马作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8-20,共3页
为适应长江、汉江干支运输,本文设计了2×110KW推(拖)轮,介绍了该轮的主要数据及技术性能,并从船体艉部线型、浮心位置、螺旋桨及振动和噪声等方面作了改进,经使用其技术性能,从纵方式、建造质量等均达到了同类船型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 2×110KW推轮 船体线型 浮心 螺旋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