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看唐德宗时期的佛教与政治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少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62-69,共8页
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入手,以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为中心,探讨唐德宗前后期对佛教态度转变的内在动机。起初唐德宗锐意于励精图治,对佛教表露出抑制态度,后因藩镇叛乱带来的政治挫折,使他对佛教的态度出现转折,并逐步信仰、支持佛教,尤其... 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入手,以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为中心,探讨唐德宗前后期对佛教态度转变的内在动机。起初唐德宗锐意于励精图治,对佛教表露出抑制态度,后因藩镇叛乱带来的政治挫折,使他对佛教的态度出现转折,并逐步信仰、支持佛教,尤其表现在他对般若翻译《理趣经》《华严经》等佛典事业的支持上。究其内在动机,乃在于《理趣经》《华严经》所蕴涵的南天竺金刚顶密法之佛王传统,作为佛教治世的意识形态,吸引着德宗为其皇权权威的重新竖立寻求新的思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德宗 佛教 般若三藏 译经 佛王传统 政治
下载PDF
唐代五台山佛教史(续)
2
作者 肖雨 《五台山研究》 1991年第2期22-28,共7页
唐中宗李显(656—710),高宗第七子。高宗崩,他即泣,旋即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圣历二年(669年)召还。神龙元年(705年)复帝位,景龙四年(710年)被韦后、女儿毒死。他在位期间,信用韦后,宫闹靡烂,刑政错乱,官员冗滥,政绩平庸。但他之于佛道二... 唐中宗李显(656—710),高宗第七子。高宗崩,他即泣,旋即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圣历二年(669年)召还。神龙元年(705年)复帝位,景龙四年(710年)被韦后、女儿毒死。他在位期间,信用韦后,宫闹靡烂,刑政错乱,官员冗滥,政绩平庸。但他之于佛道二数则是表面上平等相待,实质上护持佛教。这是因为,他从小就随玄奘法师出家,法名“佛光王”,又“受三归五戒”,披着“袈裟”服装,俨然是一位小沙弥。及长又受父皇、母后崇佛敬僧的影响,所以刚一即位便于诸州置寺观各一所,赐名“中兴”,后改为“龙兴”。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又下诏曰: 初太宗以老子为皇宗,升于释氏之上。至则天朝,复在释氏之下。今此以往,遂为正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史 玄奘法师 文殊 佛光王 佛道 三归 清凉国师 般若三藏 释氏 小沙弥
下载PDF
《华藏庄严世界海图》概说
3
作者 姚春喜 《碑林集刊》 1996年第1期157-158,共2页
西安碑林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蕴藏,而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这里碑石如林、名碑荟萃,上自秦汉、下至民国、数以千计、美不胜收。这些浩翰的石碑,真实地记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艺术、宗教、军事等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 西安碑林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蕴藏,而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图书馆。这里碑石如林、名碑荟萃,上自秦汉、下至民国、数以千计、美不胜收。这些浩翰的石碑,真实地记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艺术、宗教、军事等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题材 西安碑林 大开元寺 《华严经》 如来藏 般若三藏 圆觉 华严宗 碑阳 华严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