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侧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孟薇 何欣 +1 位作者 张栋梁 周新莹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5-7,14,共4页
目的探讨舌侧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10至2016-10舌侧直丝矫治的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用测量软件分析,测量19个标志点,部分标志点参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Steiner、Tweed、... 目的探讨舌侧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10至2016-10舌侧直丝矫治的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用测量软件分析,测量19个标志点,部分标志点参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Steiner、Tweed、Coben等的研究。其中骨性测量6个,牙性测量8个,软组织测量3个,垂直测量2个。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的差异。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NA角、ANB角、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有统计学差异(P <0. 01),上切牙唇倾度加大(U1-SN、U1-NA),下前牙舌倾度加大(L1-NB),覆盖(Overjet)治疗前(-1. 76±0. 29),治疗后(1. 08±0. 20),覆盖明显加大,从负值变为正值,前牙反解除(P <0. 01)。结论舌侧矫治技术可成功矫正恒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使患者的牙颌面和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技术 安氏Ⅲ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下载PDF
直丝矫治器结合小平合板治疗Ⅲ度前牙深覆合临床观察
2
作者 黄颖利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4期2148-2149,共2页
目的:探讨打开Ⅲ度前牙深覆合的较好方法。方法:对29名Ⅲ度前牙深覆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小平合板进行治疗。结果:以单纯固定矫治器相比,其打开咬牙合快,平均每月打开咬牙合为(2.04±0.78)mm。打开咬牙合时间短,为(3.94±1.... 目的:探讨打开Ⅲ度前牙深覆合的较好方法。方法:对29名Ⅲ度前牙深覆合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小平合板进行治疗。结果:以单纯固定矫治器相比,其打开咬牙合快,平均每月打开咬牙合为(2.04±0.78)mm。打开咬牙合时间短,为(3.94±1.55)个月。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使用本方法,成年组和少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年患者和少年患者同样有效。结论:本方法是治疗咬牙合过紧、龈合距离过短、后牙锁合、后牙牙槽高度不足等以常规方法不易奏效的深覆合病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复合 矫治技术 小平合板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不同翼拉伸长度内收下前牙的生物力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国瑞 张坤武 +4 位作者 陈文远锋 刘一宁 李都红 张新竺 曹宝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背景: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是一种新型舌侧矫治技术,不同翼的拉伸长度影响前牙转矩控制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牙列的位移趋势以及不同翼拉伸长度对下颌前牙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背景: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是一种新型舌侧矫治技术,不同翼的拉伸长度影响前牙转矩控制效果,目前尚无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牙列的位移趋势以及不同翼拉伸长度对下颌前牙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锥形束CT采集患者下颌骨以及下牙列数据信息,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舌侧活动翼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分别分析工况A(2 mm拉伸长度)、工况B(2.5 mm拉伸长度)、工况C(3 mm拉伸长度)和工况D(3.5 mm拉伸长度)时下颌前牙的初始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下牙列初始位移趋势:中切牙舌向倾斜移动伴有压低,侧切牙、尖牙轻度舌侧移动伴近中舌向扭转,第二前磨牙远中倾斜并伴有明显舌倾,第一磨牙整体表现为近中倾斜并伴有近中牙冠外翻。因此在下颌拔牙内收病例中,对第二前磨牙的舌向移动应给予重视,临床中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予以抵消。②前牙各方向位移趋势:从工况A到工况D,矢状方向: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由-11.891μm变为-5.7574μm,表示中切牙由倾斜移动向整体移动转变;侧切牙冠根位移差值由-11.8281μm变为-6.71145μm,尖牙冠根位移差值由-7.5723μm变为-4.6955μm,表示侧切牙及尖牙的倾斜移动也在向整体移动转变。垂直方向:从工况A到工况D,切牙的压低量逐渐增大,尖牙的压低量逐渐减小。结果表明,翼的拉伸长度会影响前牙的倾斜移动趋势;随着翼的不断拉伸,下前牙的转矩控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翼矫治技术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下前牙 转矩 位移趋势 传统技术 内收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2 位作者 陈裕桦 高媛 付善民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过程中牙列的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方法利用志愿者的锥形束CT数据及舌侧活动翼托槽实体数据,建立排齐后的下颌牙列及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施力内收下前牙,...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过程中牙列的位移趋势和牙周膜应力分布。方法利用志愿者的锥形束CT数据及舌侧活动翼托槽实体数据,建立排齐后的下颌牙列及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施力内收下前牙,初步分析下牙列的初始位移特点以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加力后,下颌中切牙倾斜移动伴有压低;侧切牙、尖牙少量舌侧移动;第二前磨牙远中倾斜略有舌倾;第一磨牙比较稳定;第二磨牙整体略有近中倾斜,牙冠则表现为舌倾和远中舌向扭转;在内收时,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颌中切牙,尤其是牙颈部和根尖部。结论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时对前牙压低的同时后牙支抗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牙弓形态有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翼矫治技术 内收前牙 三维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5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3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活动翼矫治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嫣 黄敏方 +2 位作者 方志欣 陈世稳 欧晓丽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按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标准操作规程对32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了矫治,共计种植...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按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标准操作规程对32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了矫治,共计种植微螺钉87颗,并对其种植后即刻、种植后2-4周及负载后4周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与失败情况通过其脱落率及折断率来评价。结果32例87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共有5例6颗脱落,成功率为93.18%,脱落率为6.82%,其中种植后即刻脱落2例3颗,2-4周后脱落1例1颗,负载4周后脱落2例2颗,无种植体折断情况发生。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与种植手术的术式、技巧及手术设备、环境有关,同时,患者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骨密度及口腔卫生情况)也是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及能否稳定行使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畸形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口腔正畸 矫治技术
下载PDF
Tip-Edge矫治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永明 林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7-460,共4页
关键词 矫治技术 TIP 临床应用 Begg矫治技术 矫治 矫治 正畸牙齿 固定矫治
下载PDF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丁云 徐宝华 Dirk Wiechmann 《口腔正畸学》 2007年第3期138-139,共2页
舌侧正畸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成熟的固定矫治技术。由于舌侧正畸隐形、美观的矫治效果,深受患者,尤其是对矫治美观性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舌侧矫治技术独特的力学机制,临床操... 舌侧正畸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成熟的固定矫治技术。由于舌侧正畸隐形、美观的矫治效果,深受患者,尤其是对矫治美观性要求较高的成人患者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舌侧矫治技术独特的力学机制,临床操作的复杂性以及患者具有较强的不适感等不利因素,妨碍了舌侧正畸的推广和普及。多年来,广大的舌侧正畸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舌侧正畸系统的改良,以期能提供一种患者感觉更加舒适、医师操作更简单,临床疗效更好的舌侧矫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技术 临床应用 个性化 正畸 固定矫治技术 临床操作 矫治效果 成人患者
原文传递
舌侧托槽间接粘着——C.L.A.S.S系统制作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威 徐宝华 梁炜 《口腔正畸学》 2001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矫治技术 托槽 口腔正畸
原文传递
种植体支抗配合舌侧矫治技术远中移动牙列的正畸疗效五年随访一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丽 黄晓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38-841,共4页
对于双颌前突和凸面型患者,利用上颌结节和下颌磨牙后垫区牙槽骨上部空间,远中移动牙列,可获得间隙,解除前牙拥挤,内收牙弓,改善面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较大程度提高牙齿移动效率,使牙列整体移动更简便易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与种植... 对于双颌前突和凸面型患者,利用上颌结节和下颌磨牙后垫区牙槽骨上部空间,远中移动牙列,可获得间隙,解除前牙拥挤,内收牙弓,改善面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较大程度提高牙齿移动效率,使牙列整体移动更简便易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与种植体支抗技术也可联合应用。现报道1例使用种植体支抗配合舌侧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下牙列的非减数病例的正畸疗效及5年随访观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技术 种植体支抗 远中移动 随访观察 牙列 疗效 正畸 双颌前突
原文传递
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元玲 张惠芳 +3 位作者 任辉 李晓刚 刘晓燕 李瑞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目的:对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支抗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按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标准操作规程对50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矫治,共种植微螺钉135个,微种植钉的负载期为8~12个月,评价各个临床... 目的:对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支抗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按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标准操作规程对50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矫治,共种植微螺钉135个,微种植钉的负载期为8~12个月,评价各个临床变量对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微型种植钉的成功率为95.6%,下颌平面角的高低、微螺钉直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对微种植钉的稳定性影响明显,微种植钉的定位及加力情况对微种植钉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结论:选择较粗的螺钉,对下颌平面角较高的患者采取谨慎设计,严格手术操作,维持好的口腔卫生是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及能否稳定行使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钉 种植体支抗 矫治技术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包括牙根三维牙颌模型在舌侧间接粘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晶 郭宏铭 白玉兴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索将带有牙根和颌骨的排牙模型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舌侧矫治技术间接粘接系统中,并试用于临床.方法 将三维CT图像和层析图像进行整合,获得包括牙根和颌骨的三维模型.在整合模型上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舌侧矫治技... 目的 探索将带有牙根和颌骨的排牙模型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舌侧矫治技术间接粘接系统中,并试用于临床.方法 将三维CT图像和层析图像进行整合,获得包括牙根和颌骨的三维模型.在整合模型上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舌侧矫治技术模拟排牙和托槽定位,并通过转移托盘粘接到患者口内.结果 排牙模型达到良好的牙冠和牙根的三维排列,托槽在间接粘接转移托盘中就位良好.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将带有牙根和颌骨的数字化排牙模型与舌侧矫治技术间接粘接系统相结合,为治疗后牙根不平行、骨开裂、骨开窗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型 间接粘接 矫治技术
原文传递
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的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巍 谢蕊 +2 位作者 林汉生 孔卫东 石晓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的机制。方法:对28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UI-NA角平均减少 10.68°, UI-SN角平... 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的机制。方法:对28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UI-NA角平均减少 10.68°, UI-SN角平均减少11.39°, UL-NA平均减少 1.36 mm, LI- NB角平均减少2.5°,LI-MP角平均减少 3.0°,LI-NB平均减少 1.4 mm, LI- AP,平均减少 1.2 mm,SN-OP角平均增加 1.82°。治疗前后上下切牙交角与上下切牙的倾斜度和突度的差值呈负相关,上切牙各倾斜度和突度的差值彼此呈正相关,下切牙各倾斜度和突度的的差值彼此呈正相关。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主要是通过移动牙齿的掩饰性矫治完成的,上下颌牙的位置是协调变化的,拔牙矫治并未影响面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 矫治技术 治疗
下载PDF
不对称拔牙治疗成人安氏Ⅱ类双颌前突错He 被引量:9
14
作者 寻春雷 《口腔正畸学》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安氏Ⅱ类双颌前突错He 不对称拔牙治疗 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学
原文传递
“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温秀杰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治疗 牙齿美容
下载PDF
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祥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关键词 矫治技术 矫治机理 托槽 设计
原文传递
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静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评定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方案进行合理利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正畸措施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分析组26例与基础组24例。基础组正畸中选择... 目的评定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对微型种植体支抗方案进行合理利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正畸措施不同为依据,将其分为分析组26例与基础组24例。基础组正畸中选择直丝弓矫治技术,分析组则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并对两种正畸技术应用价值客观评估。结果基础组治疗成功率为79.17%(19/24),显著低于分析组的100.00%(26/26)(P〈0.05);基础组出现不良症状7例(29.17%),显著高于分析组的2例(7.69%)(P〈0.05)。结论对于接受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选择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成功率较高,可避免发生正畸后不良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技术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 口腔科 青少年 口腔正畸
下载PDF
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彦攀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30例患者接受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治疗,B组30例患者接受直丝弓矫治...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外伤固定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牙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30例患者接受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治疗,B组30例患者接受直丝弓矫治技术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外伤的固定治疗中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可牢固固定松动牙或脱位牙,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技术 牙弓夹板结扎 牙外伤 固定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前牙内收系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栋梁 周春华 白玉兴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舌侧前牙内收系统对前牙整体内收过程中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并且采用个性化舌侧系统进行矫治的正畸病例,采用舌侧牵引延长臂(lever-arm)和腭侧微种植钉整体内收上颌6颗前...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个性化舌侧前牙内收系统对前牙整体内收过程中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并且采用个性化舌侧系统进行矫治的正畸病例,采用舌侧牵引延长臂(lever-arm)和腭侧微种植钉整体内收上颌6颗前牙。基于患者的CBCT数据,采用Mimics10.0和Claytool软件确定舌侧牵引延长臂的长度和微种植钉植入部位,使内收力作用线通过前牙阻抗中心并与殆平面平行。对比内收前后软组织、骨骼和牙齿的相关头影测量值变化。结果治疗前和内收后的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上中切牙切缘至PTV的距离(PTV-U1)和上唇至审美平面距离(LS-E)显著减小(P〈0.001),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垂线距离(PP-U1)无显著性变化(P〉0.05)。上颌前牙发生了大部分的整体内收和少量的控制性倾斜移动,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同时磨牙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定位的个性化舌侧内收系统,显著提高了舌侧矫治中前牙转矩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延长臂 微种植支抗 计算机辅助定位 矫治技术 前牙转矩
原文传递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错颌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开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71-672,共2页
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错颌畸形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 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牙列错颌畸形矫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2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研究组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照组应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矫治后的PR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完成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R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安氏Ⅰ类、Ⅱ类、Ⅲ类矫治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应用在列错颌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明显,技术简单,方便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后牙排整齐度,且具有缩短矫治时间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颌畸形 矫治技术 矫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