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臺(台)”字俗体演变考
1
作者 倪荣强 杨小平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1,76,127,128,共7页
“臺(台)”字在嘉靖《保宁府志》中有许多俗体,考辨“臺”的俗体及其演变关系,验证汉字“孳乳而浸多”这一特点的同时,以冀对嘉靖《保宁府志》的解读与整理、汉语俗字的研究及《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辞书的修订有所裨补。
关键词 俗体 演变 考释
下载PDF
藥品專利鏈接適用范圍研究
2
作者 柯珂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24年第1期54-77,共24页
2021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專利法第七十六條首次規定了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實踐中簡稱為“藥品專利鏈接”或“專利鏈接”,2021年相關部門陸續頒布了藥品專利鏈接的相關實施辦法和細則,搭建了中國上市藥品專利信息登記平臺。
关键词 實踐 中國
原文传递
關于登記專利未覆蓋原研藥抗鬧事由審理前提的探討
3
作者 田甜 任曉蘭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中國上市藥品專利信息登記平臺(以下簡稱“專利信息平臺”)上登記的專利信息是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的運行基石,在行政裁決程序中是雙方專利糾紛的起點和判定仿制藥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權利基礎。
关键词 事由 程序
原文传递
臺灣地區廟宇楹聯中的中華文化與風土特色
4
作者 李淑珍 《中国文化》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臺灣地區保存的中華文化,除了文人大傳統之外,更有庶民之小傳統,寺廟就是其中之一;而寺廟楹聯馬文人馬地方信徒所撰寫,具有教化作用,則可謂大傳統與小傳統之間的媒介。清代臺灣地區號稱難治,官方遭遇的挑戰至少有三:其一是如何使南島語... 臺灣地區保存的中華文化,除了文人大傳統之外,更有庶民之小傳統,寺廟就是其中之一;而寺廟楹聯馬文人馬地方信徒所撰寫,具有教化作用,則可謂大傳統與小傳統之間的媒介。清代臺灣地區號稱難治,官方遭遇的挑戰至少有三:其一是如何使南島語族部落林立的島嶼逐漸漢化;其二是如何使偷渡來壼的羅漢脚接受文教;其三則是如何面對反清復明傳統、消解官民對立。本文以明清時代堂南地區為例,討論廟宇楹聯如何反映當時的士紳心態,特别是他們如何透過這個公共載體來教化百姓、或傳遞官方意識形態。全國性信仰放在臺灣地區的歷史脉絡中,孔廟象徵中華文教的移植,玄天大帝代表對明代正統的懷念,關公則被清代官方用來獎勵忠節。而表現地方特色的神衹,海神媽祖與醫藥神保生大帝都與渡海來壹的移民有地緣關聯性;至於王爺信仰及鄭成功崇拜,更是暗藏了臺灣地區民間抗衡清代官方的社會力量,清廷最終必須退讓,與這些信仰妥協。總之,堂南地區的廟宇,一方面反映了中華文化在此地開始扎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此地强烈的風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灣地區 廟宇楹聯 中華文化 风土特色
原文传递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稿約(2022年啓用)
5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海内外有關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文字研究、文獻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評論。本刊2012年开始籌辦,...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海内外有關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文字研究、文獻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評論。本刊2012年开始籌辦,2014年正式創刊(半年刊),由巴蜀書社出版,現爲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録集刊和人大複印資料來源刊物,並已收入中國知網和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獻 引文索引 半年刊 中文期刊 學術
下载PDF
專職言事官的設立——北宋前期對臺諫制度的整頓 被引量:4
6
作者 楊光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76,390,共37页
宋仁宗以後,臺諫官在監察官員、參與朝政討論等方面非常活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臺諫官職在宋初大多僅爲本官階,御史臺也並非以向君主進言爲主要職能的機構;從宋太宗到仁宗前期,臺諫制度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既往研究由於較多偏重... 宋仁宗以後,臺諫官在監察官員、參與朝政討論等方面非常活躍,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臺諫官職在宋初大多僅爲本官階,御史臺也並非以向君主進言爲主要職能的機構;從宋太宗到仁宗前期,臺諫制度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既往研究由於較多偏重於將臺諫機構作爲監察體系的一部分加以觀察,因此對於北宋前期臺諫制度的草創過程關注較少,且較爲重視臺諫官的職責内容,而對臺諫官的工作方式——即向君主進言——的重要意義較少提及。本文試圖將北宋前期臺諫制度的發展放回具體歷史情境之中進行觀察,以此對這一進程的政治背景與制度背景作以分析。本文旨在説明,宋太宗、真宗時期,很多外朝士大夫看重臺諫官向朝廷進言、使下情上達的作用,因而反復提出令臺諫官“舉職言事”的呼籲;而君主則時常希望藉敦促臺諫進言的表態,來展現自身廣爲采聽、虚心納諫的品德,特别是在發生某些天災人禍之後,這種需求往往會促使君主推動臺諫制度的實質性變化。正是君主和士大夫以上兩種考慮之間的相互呼應、共同作用,促使北宋朝廷對臺諫制度進行整頓,並最終帶來了臺諫官職的性質從本官到專職言事官的重大轉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政治制度 天禧詔書 士大夫政治 言事官
下载PDF
唐李康成《玉臺後集》蠡測——“玉臺詩史”、“玉臺美學”的建構
7
作者 歐麗娟 《人文中国学报》 2019年第1期47-89,共43页
本文探討李康成《玉臺後集》。作爲一部失傳已久、由現代學者重加輯録的殘本,自其序言可知編纂動機、原始規模、選録標準,配合選集中詩家與選詩的個案研究,以及中晚唐的詩歌發展現象,足以掌握這部經典續編的意義。可以說,李康成的編纂... 本文探討李康成《玉臺後集》。作爲一部失傳已久、由現代學者重加輯録的殘本,自其序言可知編纂動機、原始規模、選録標準,配合選集中詩家與選詩的個案研究,以及中晚唐的詩歌發展現象,足以掌握這部經典續編的意義。可以說,李康成的編纂反映了從南朝延續到唐代的典律之爭,於《文選》的崇盛風潮下,意圖以《玉臺後集》揄揚《玉臺新詠》的詩學價值,透過這部續編,一方面是"玉臺詩史"的完整建構,一方面則是"玉臺美學"的全面確立,而這兩個範疇彼此互爲強化,亦即"玉臺詩史"的建構延續了"玉臺美學"的確立,而"玉臺美學"的確立又有助於"玉臺詩史"的建構,從而擴大《玉臺新詠》的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玉臺後集》作爲對《玉臺新詠》的接受反應,失傳後保留其殘篇的後世文獻又呈現出對《玉臺後集》的接受反應,將此一獨特的歷時現象給予綜合觀察,將展示出"玉臺美學"備受壓抑的高度生命力,以及"玉臺詩史"的淵遠流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康成 《玉後集》 《玉新詠》 詩史 美學
下载PDF
士大夫政治下的君權因應——宋神宗『異論相攪』考議
8
作者 陳安迪 《宋代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55-72,共18页
宋神宗堅持“異論相攪”的祖宗之法,不肯對變法反對者厲行打擊,有意讓他們在朝廷中留任,是早已爲學者所注意到的問題。但基於繼承祖宗之法、帝王制衡之術的考察,尚不足以窺見問題的全貌。對宋神宗本人而言,任用變法的反對者並非推行變... 宋神宗堅持“異論相攪”的祖宗之法,不肯對變法反對者厲行打擊,有意讓他們在朝廷中留任,是早已爲學者所注意到的問題。但基於繼承祖宗之法、帝王制衡之術的考察,尚不足以窺見問題的全貌。對宋神宗本人而言,任用變法的反對者並非推行變法的對立面。他雖然試圖統合異論,但又高度信任反對者的能力,將他們視爲實現自身政治目標不可或缺的助力。從這一角度而言,宋神宗對“異論相攪”的堅持,更多地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面對著士大夫多有異論,但又需他們的助力來實現自身政治目標的困境,宋神宗試圖以刑名律法的手段驅使反對者轉而效力於新法,但未能獲得想要的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神宗 異論相攪 士大夫政治 詩案
原文传递
《琅琊臺刻辭》中秦始皇之“仁”考論——兼議《二世琅琊臺刻辭》的釋讀
9
作者 陳世慶 《古籍研究》 2023年第1期284-292,共9页
《史記》所載《二世琅琊臺刻辭》正文多有不通,正確標點應爲:“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爲之者,不稱成功盛德。”“於”應釋爲“仁”,“其於久遠”應指秦始皇“其仁久遠”。《始皇琅琊... 《史記》所載《二世琅琊臺刻辭》正文多有不通,正確標點應爲:“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爲之者,不稱成功盛德。”“於”應釋爲“仁”,“其於久遠”應指秦始皇“其仁久遠”。《始皇琅琊臺刻辭》的核心是歌頌秦始皇“聖智仁義”,此中之“仁”與儒家之“仁”内涵不同,而與“成功盛德”義近,其核心是“利國”而非“愛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記》 《琅琊刻辭》 始皇帝其於久遠也 秦始皇之仁 成功盛德
原文传递
道教鎮魂儀式視野下的《封神演義》的一側面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仲一成 《人文中国学报》 2017年第1期207-240,共34页
小説《封神演義》,常常被編爲戲曲,也在戲臺上演出。尤其是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徽州商人或江西商人的商圈之内,與《岳飛精忠傳》、《觀音出身傳》、《西遊記》等一起,跟《目連救母劇》配合而作爲其開路性戲曲演出的機會實在不少。其原... 小説《封神演義》,常常被編爲戲曲,也在戲臺上演出。尤其是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徽州商人或江西商人的商圈之内,與《岳飛精忠傳》、《觀音出身傳》、《西遊記》等一起,跟《目連救母劇》配合而作爲其開路性戲曲演出的機會實在不少。其原因在哪裏?其實,這《封神演義》之中,許多陣亡英雄被引魂使者柏鑑招引到封神臺,最後由主角姜子牙授予天界的地位而被安慰其怨恨。這種宗教救濟(鎮魂儀式)跟《目連救母劇》中許多孤魂冤鬼被目連尊者安慰而超升到天界的結構極爲相似。因此横溢道教思想的這篇神魔小説得到配合在以佛教爲主的目連戲一起演出。本文依靠四川目連戲的例子研討其具體的演出情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祭祀 封神 二十八宿 目連戲 鎮魂儀式
下载PDF
超然臺賦詠:文本生發及意義賦予
11
作者 伍曉蔓 《新国学》 2020年第1期59-72,共14页
超然臺賦詠是北宋盛行的亭臺樓閣集體賦詠的典型個案。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修葺城北舊臺,蘇轍爲之命名"超然",使這個建築有了人文的意義。圍繞超然臺,蘇轍作賦,蘇軾作記,蘇軾並寄自己創作的《超然臺記》請諸友同賦。文... 超然臺賦詠是北宋盛行的亭臺樓閣集體賦詠的典型個案。熙寧八年(1075),蘇軾在密州修葺城北舊臺,蘇轍爲之命名"超然",使這個建築有了人文的意義。圍繞超然臺,蘇轍作賦,蘇軾作記,蘇軾並寄自己創作的《超然臺記》請諸友同賦。文彥博、司馬光、文同、鮮于侁、李清臣等寄來詩賦,張耒登臨現場創作。諸友的賦詠圍繞超然臺、超然這個名字、蘇軾這個人以及作者和蘇軾之間的關係等主題,在地理空間、情感空間和精神空間中展開,各具特點。這種賦予建築物意義的活動,也是以文會友的活動,包括精神志趣的交流及情感連結。經過這次賦詠,大地留下名勝,文學史留下名作,士大夫公共文化空間被重新建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然 蘇軾 蘇轍 樓閣賦詠
原文传递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对薹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才宇 赵贵云 +4 位作者 李秀龄 朱培蕾 王永红 孙凌云 殷化颖 《长江蔬菜》 2018年第8期75-78,共4页
研究了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的情况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薹干肉质茎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化肥料用量减少和有机肥用量加大,薹干肉质茎的产量和质量皆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复合肥减施25%、增施有机肥替代时薹干... 研究了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的情况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薹干肉质茎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化肥料用量减少和有机肥用量加大,薹干肉质茎的产量和质量皆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复合肥减施25%、增施有机肥替代时薹干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综合考量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增施生物有机肥替代减施25%复合肥的F2D2处理对薹干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釋證——兼談仁宗至神宗時期臺諫職能之變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家齊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包拯在嘉祐三年六、七月以後的官職差遣應表述爲"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副〕提點刑獄考課院"。《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有關斷句不無失當。包拯在嘉祐三年以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 包拯在嘉祐三年六、七月以後的官職差遣應表述爲"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士、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副〕提點刑獄考課院"。《續資治通鑑長編》點校本有關斷句不無失當。包拯在嘉祐三年以權御史中丞兼理檢使、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之差遣,不僅可以在當時制度中得到合理解釋,亦是當時制度既成之規例。儘管現存之包拯傳記資料對包拯嘉祐三年新任差遣記載不盡一致,且多有節略,但其中史實皆可以徵信。包拯嘉祐三年的差遣及其中名實之興廢亦反映出從仁宗到神宗時期臺諫職能變化的制度傾向和政治特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拯 御史中丞 領轉運使提點刑獄考課院
下载PDF
唐代的奏彈及其運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曉豐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5-218,388,共45页
奏彈是唐代的六種上行公文之一,其行用範圍與朝參制度及御史所獲百僚不法信息的來源有關,唐代奏彈的書式與《養老公式令》所載奏彈式存在一定的區别,奏彈的内容結構在唐代前後期有所變化,正文中標榜道德倫理觀念的文字在唐後期有所弱化... 奏彈是唐代的六種上行公文之一,其行用範圍與朝參制度及御史所獲百僚不法信息的來源有關,唐代奏彈的書式與《養老公式令》所載奏彈式存在一定的區别,奏彈的内容結構在唐代前後期有所變化,正文中標榜道德倫理觀念的文字在唐後期有所弱化,其標識御史彈奏依據的功能爲稱引法令條文的内容所取代。奏彈的文書形態與推勘後的奏狀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元稹集》所收兩篇彈奏狀屬於推勘後的奏狀而非奏彈。奏彈具有無需門下省審核,直呈皇帝的特點,作爲一種上行公文,奏彈行用在禮制層面的意義可能要高於其實際的行政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奏彈 御史 朝參制度 詔敕 推鞫
下载PDF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關臺灣史料珍籍提要
15
作者 姚伯岳 《文津学志》 2007年第1期195-197,共3页
本文是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9種有關臺灣歷史珍稀文獻的提要,大多是抄本、稿本,一向罕為人知。其中或披露南明秘史,或系統描述鄭成功家族事迹,或記録林爽文起義,或記載中日糾紛和交涉始末,或關於近代清政府建設臺灣,或記録日本吞併臺... 本文是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9種有關臺灣歷史珍稀文獻的提要,大多是抄本、稿本,一向罕為人知。其中或披露南明秘史,或系統描述鄭成功家族事迹,或記録林爽文起義,或記載中日糾紛和交涉始末,或關於近代清政府建設臺灣,或記録日本吞併臺灣醜行之鐵證,以及詳盡的臺灣府、縣、廳地圖及注説。本文從版本狀况、成書背景、内容價值等方面逐一介紹了各書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灣歷史 灣地圖 鄭成功 南明 近代中日關係
原文传递
《柏梁臺詩》的文本性質、撰作時代及其文學史意義再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永秉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64,共38页
《柏梁臺詩》傳統上被認爲是一種"聯句"文本,但其實原詩並非二十六句聯句,而是一首完整的、内部分成三個自然意群的七言詩。結合一些新出的漢代俗文學資料分析《柏梁臺詩》文本,可知它很可能是西漢中期的閭里書師編纂的具有... 《柏梁臺詩》傳統上被認爲是一種"聯句"文本,但其實原詩並非二十六句聯句,而是一首完整的、内部分成三個自然意群的七言詩。結合一些新出的漢代俗文學資料分析《柏梁臺詩》文本,可知它很可能是西漢中期的閭里書師編纂的具有蒙學教育作用的俗文學作品。此詩後來可能被附會爲東方朔的作品收入《東方朔别傳》,意在表現東方朔的機敏。大約在東晉以後,因爲多重因素影響,《柏梁臺詩》被人爲拆解成聯句,並仿照《大言賦》起頭部分增改了詩的小序,製造出南北朝文人知識系統中漢武帝與群臣柏梁臺聯句的典實。南朝劉宋以後君臣聯句活動的興起也與《柏梁臺詩》文本形式、性質的變化有密切的關聯。《柏梁臺詩》雖非聯句之祖,但在文學史上卻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完整純七言詩,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獨特價值,相較單句單行、句句韻的早期七言的基本特徵而言,《柏梁臺詩》已有比較明顯的發展,從句子之間的意脉關聯和上下句式照應的角度,已能看到後來七言句句韻的主流形式特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梁詩》 七言詩 聯句體 閭里書師 《風雨詩》
下载PDF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稿約(2022年啓用)
17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海内外有關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文字研究、文獻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評論。本刊2012年开始籌辦,... 《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是由西南大學出土文獻綜合研究中心、漢語言文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旨在探賾索隱,推陳出新,宏揚原創,發表海内外有關出土文獻語言研究、文字研究、文獻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評論。本刊2012年开始籌辦,2014年正式創刊(半年刊),由巴蜀書社出版,現爲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録集刊和人大複印資料來源刊物,並已收入中國知網和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獻 引文索引 半年刊 中文期刊 學術
下载PDF
清華簡《繫年》雞父之戰戰地探赜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棟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278,共6页
學界對春秋吴楚雞父之戰戰地地望的認識存在分歧,文章首次梳理出前人對雞父地望研究的三種主要觀點:固始東南説、壽縣西南説和鳳臺西北説。在充分發掘清華簡《繫年》"洍"字承載的重要地理信息基礎上,將《繫年》"雞父之洍... 學界對春秋吴楚雞父之戰戰地地望的認識存在分歧,文章首次梳理出前人對雞父地望研究的三種主要觀點:固始東南説、壽縣西南説和鳳臺西北説。在充分發掘清華簡《繫年》"洍"字承載的重要地理信息基礎上,將《繫年》"雞父之洍"與《水經注》的相關記載結合起來,揭示出《水經注》雞水水系與"雞父之洍"的淵源關係,進而給雞父地望位於鳳臺縣西北古雞水、雞陂一帶的説法以全新的論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繫年》 雞父 雞水
下载PDF
從“年深資重”到“郎之可者”——論唐代官制演變下的侍御史知雜事
19
作者 高士捷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22年第1期87-110,405,共25页
知雜事原是侍御史這一職事官下的具體職務,在唐代官制演變的過程中,逐漸轉變爲侍御史知雜事這一使職職銜。唐中後期,以郎官兼侍御史知雜事成爲固定的官職組合,在御史臺具有特殊地位。這樣的變化,適應了唐中後期御史臺的權力格局,也爲五... 知雜事原是侍御史這一職事官下的具體職務,在唐代官制演變的過程中,逐漸轉變爲侍御史知雜事這一使職職銜。唐中後期,以郎官兼侍御史知雜事成爲固定的官職組合,在御史臺具有特殊地位。這樣的變化,適應了唐中後期御史臺的權力格局,也爲五代及北宋吸納進而形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侍御史知雜事 唐代 御史 使職
下载PDF
《敦煌变文集》所录“臺举”俗语词考释
20
作者 吴勇 卫灿 赖依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96-101,共6页
王重民、向达、启功等人整理编校的《敦煌变文集》为唐代敦煌变文作品总集,是研究敦煌变文和通俗文学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各位学者均从地方方言的角度将《敦煌变文集》中“臺举”一词释为“照料、抚养”,但其得义理据以及词义演变关系... 王重民、向达、启功等人整理编校的《敦煌变文集》为唐代敦煌变文作品总集,是研究敦煌变文和通俗文学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各位学者均从地方方言的角度将《敦煌变文集》中“臺举”一词释为“照料、抚养”,但其得义理据以及词义演变关系却未有提及,仍留下了一些疑难之处。通过详细分析和深入探讨“臺举”的字形转变、得义理据、语音特色,力求为出土文献敦煌变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集》 考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