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 被引量:24
1
作者 于淼 王秀阁 +2 位作者 李瑞恩 米佳 王国强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8期186-189,共4页
本文通过总结中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病机的认识,认为目前主要集中在本虚、标实、致病途径及其他等几个方面,其中本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必要基础,可以从气血津液精和脏腑阴阳论之,标实是糖尿病肾病的既果又因,可以从湿、浊、痰、瘀、毒、... 本文通过总结中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病机的认识,认为目前主要集中在本虚、标实、致病途径及其他等几个方面,其中本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必要基础,可以从气血津液精和脏腑阴阳论之,标实是糖尿病肾病的既果又因,可以从湿、浊、痰、瘀、毒、风、伏邪论之,致病途径可以从络、从玄府论之,其他方面则有六经理论等。此总结可以为选方用药提供深入性思考及方向性指导,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一定的相对准确、迅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病机 本虚 标实 致病途径
原文传递
综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杜芙蓉 郝焕萍 +3 位作者 马兰 梁美娥 张栓香 孙培芝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其发病率占口腔黏膜病的首位。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而采取以控制症状为主辅以阻断致病途径的治疗方案,故对其治疗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研究 综合治疗 口腔黏膜病 根治方法 治疗方案 致病途径 控制症状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智勇(综述) 魏云巍(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2555-2565,共11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约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的10%。CR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大量肠道微生物组成的肠道菌群位于肠上皮附近,参与机体能量获取、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理活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约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的10%。CR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由大量肠道微生物组成的肠道菌群位于肠上皮附近,参与机体能量获取、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理活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改变宿主的生理过程来影响CRC的发生、发展和对治疗的反应。此外,肠道菌群影响CRC的机制可以产生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仍有许多未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代谢产物 结直肠癌 致病途径
下载PDF
炎症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雷文静 聂静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6,共3页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共同致病途径".肾脏纤维化是一个失败的损伤修复过程,炎症反应贯穿于肾脏纤维化的全过程.因此,炎症反应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始终是国内外学者...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共同致病途径".肾脏纤维化是一个失败的损伤修复过程,炎症反应贯穿于肾脏纤维化的全过程.因此,炎症反应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将围绕炎症细胞和致炎因子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炎症与纤维化在分子水平的内在联系等几个方面,综述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炎症反应 终末期肾脏疾病 疾病发展 慢性肾脏 修复过程 致病途径 致炎因子
下载PDF
试论邪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燕 任玺洁 +1 位作者 蔡业峰 任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致病途径
原文传递
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裕充 廖万清 梁晓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细胞内 隐球菌性脑膜炎 生机 巨噬细胞吞噬 呼吸道吸入 临床上表现 致病真菌 隐球菌病 免疫抑制 器官移植 致病途径 儿茶酚胺 受体作用 胶质细胞 嗜神经性 脑膜脑炎 一过性 菌血症 病死率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不同途径感染吉富罗非鱼后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5 位作者 罗伟 敖秋桅 谭芸 罗永巨 蒋和生 甘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探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致病途径。采用腹腔注射、灌胃和浸泡三种方式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胁迫感染,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统计三种方式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组织的分... 为探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致病途径。采用腹腔注射、灌胃和浸泡三种方式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胁迫感染,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统计三种方式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组织的分布。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感染后均出现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发病症状,其中注射组在感染24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2.5%;灌胃组感染48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0%;而浸泡组,感染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也没有出现死鱼。注射组和灌胃组在感染后2 h,其脾脏、肝脏、前肾、胃、腮、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5 h后在脑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8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病原菌数达到峰值;而浸泡组在感染8 h后才从各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且它们的数量均低于同时期的注射组和灌胃组。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可使吉富罗非鱼快速感染无乳链球菌而发病,而浸泡方式感染后病原菌虽可以侵入机体,但不表现出症状。由此,我们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养殖的罗非鱼是通过口腔采食携带无乳,链球菌的食物而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致病途径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感染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伟 甘西 +4 位作者 朱佳杰 敖秋桅 谭芸 陈明 罗永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82,共8页
【目的】确定无乳链球菌侵染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途径及靶器官,为罗非鱼抗病育种及无乳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经口灌胃及体外浸泡3种方式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感染,然后采集感染... 【目的】确定无乳链球菌侵染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途径及靶器官,为罗非鱼抗病育种及无乳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经口灌胃及体外浸泡3种方式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感染,然后采集感染罗非鱼的鳃、脾脏、肝脏和小肠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家兔抗无乳链球菌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明确不同感染途径下无乳链球菌在鱼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浸染的靶器官。【结果】3种人工感染方式均能促使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其中,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在感染2 h后即出现病理变化,而体外浸泡感染方式出现病理变化的时间约在感染5 h后,且病变程度较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的感染方式轻。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发现,腹腔注射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脾脏→肝脏和鳃→小肠,经口灌胃组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小肠→鳃和脾脏→肝脏,体外浸泡组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鳃→脾脏→肝脏和小肠。【结论】采用腹腔注射、经口灌胃及体外浸泡3种方式均能促使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其对应的病原菌信号分别优先在脾脏、肠道和鳃组织出现。因此,自然养殖条件下防止养殖水体和食源被无乳链球菌污染是防控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暴发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途径 靶器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M_(2.5)引发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晨 宋伟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PM2 .5也称细颗粒物,是指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 .5 μm的粒子。它来源广泛,对人体的损害大于直径>2 .5 μm的颗粒物,因此现在对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M2 .5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M2 .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PM2 .5也称细颗粒物,是指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 .5 μm的粒子。它来源广泛,对人体的损害大于直径>2 .5 μm的颗粒物,因此现在对颗粒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M2 .5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M2 .5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机制研究较少。本文总结了部分相关研究,归纳出3条可能的致病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疾病机制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流行病学资料 PM2.5 动力学直径 心血管疾病 细颗粒物 机制研究 相关研究 致病途径 死亡率 发病率
下载PDF
结节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新宇 黄慧 徐作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02-805,共4页
肺动脉高压是结节病常见的并发症,晚期肺结节病患者更易出现[1].结节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sarcoidosis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SAPH)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2-3],近些年逐渐引起重视.由于SAPH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有多种不... 肺动脉高压是结节病常见的并发症,晚期肺结节病患者更易出现[1].结节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sarcoidosis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SAPH)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加[2-3],近些年逐渐引起重视.由于SAPH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有多种不同致病途径参与其中,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类中SAPH被归为第5类.现就SAPH的流行病学、预测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结节病 相关性 HYPERTENSION PULMONARY 世界卫生组织 发病机制 致病途径
原文传递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晓兰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6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护理 局部炎症 致病途径 发病过程 消化作用 药物治疗 急腹症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多种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林 张兰 +4 位作者 张如意 王蓉 孙芳玲 张丽 李雅莉 《中国药理通讯》 2013年第3期9-10,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而且通常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仅针对单靶点或单致病途径的药物不易取得好的疗效。而且通常干预时机太晚,当诊断出痴呆时患者脑内已有大量神经元死亡。因此,应当针对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同时将治疗时机提前到痴呆发生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动物模型 二苯乙烯苷 老年性 阿尔茨海默病 复杂性疾病 神经元死亡 途径治疗 致病途径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对蟾胡子鲶的毒性剂量和致病途径试验
13
作者 唐电明 《广西水产科技》 2000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蟾胡子鲶 嗜水气单胞菌 毒性剂量 致病途径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肝毒性:发生率、发生机制和治疗(下)
14
作者 Marina Nunez +1 位作者 李冰(编译) 杨月(审校)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10期26-28,共3页
5.肝毒性反应的机制 尽管关于抗逆转录病毒与肝脏毒性的研究已经发表了很多报道,但是对于涉及损伤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应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导致肝毒性的可能机制在图1中列出。可能是多种致病途径同时起作用,所以要鉴别... 5.肝毒性反应的机制 尽管关于抗逆转录病毒与肝脏毒性的研究已经发表了很多报道,但是对于涉及损伤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应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导致肝毒性的可能机制在图1中列出。可能是多种致病途径同时起作用,所以要鉴别出导致肝毒性的确切发病机制非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肝毒性 发生率 生机 毒性反应 肝脏毒性 可能机制 致病途径
下载PDF
肥胖与脑出血风险
15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444,共1页
肥胖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风险的影响可能取决于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Pezzini等对在导致ICH的致病途径中肥胖与肥胖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检测和量化。作为意大利脑出血多中心研... 肥胖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风险的影响可能取决于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Pezzini等对在导致ICH的致病途径中肥胖与肥胖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检测和量化。作为意大利脑出血多中心研究(MulticentreStudyOllCerebralHemorrhageinItaly,MUCH-Italy)的一部分,总共连续纳入777例年龄〉/55岁的ICH患者(287例脑叶ICH和490例深部ICH),通过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对ICH患者与2083例对照者进行比较。对深部ICH和脑叶ICH进行独立分析。与对照者相比,肥胖与脑叶ICH[优势比(oddsratio,OR)0.7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58~1.01]或深部ICH(OR1.18,95%C10.95~1.45)风险增高均无独立相关性。路径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疾病 脑出血 风险 病理生理学机制 ICH 多中心研究 血管损伤 致病途径
原文传递
医海拾贝
16
作者 隋明爽 黄亚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9-209,共1页
一项针对非糖尿病人群的前瞻性随访研究,探究了尿白蛋白排泄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Apo-B组分(非HDL—C、LDL—C、TG和Apo—B)的高水平有关。结果显示,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与Apo—B水平升高之间存在关联,这些因素对心血管事件有副作... 一项针对非糖尿病人群的前瞻性随访研究,探究了尿白蛋白排泄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Apo-B组分(非HDL—C、LDL—C、TG和Apo—B)的高水平有关。结果显示,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与Apo—B水平升高之间存在关联,这些因素对心血管事件有副作用。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与Apo-B水平升高可能在心血管病发病机制中有共同的致病途径(JAmSocNephrol,2014,25:2906-2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排泄量 APO-B 动脉粥样硬化性 非糖尿病人群 心血管事件 随访研究 致病途径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