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靖亚 张建 +3 位作者 赵勇 陶妍 陆小凡 晁若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413-416,共4页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棋盘方法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并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别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最佳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3200;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阳性,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属呈阴性。结论:Western斑点印迹法技术可以特异性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肉眼判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直接溶血毒素 Western斑点印迹 致病性溶血弧菌 检测
下载PDF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菌毒力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李吉云 沈辉 +6 位作者 孟庆国 万夕和 蒋葛 乔毅 成婕 冯艳琴 李浩澜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8-875,共8页
近年来,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致死率较高,从病程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本试验选取来自江苏不同地区的引发急性、亚急性的6株致病性副溶血弧菌,通过攻毒试验验证其毒力强弱,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菌株分型研... 近年来,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致死率较高,从病程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本试验选取来自江苏不同地区的引发急性、亚急性的6株致病性副溶血弧菌,通过攻毒试验验证其毒力强弱,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菌株分型研究。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HY1669、SHY1776、SHY1777、SHY1833攻毒试验组的对虾死亡率显著高于菌株SHY1673、SHY1697(P<0.05)。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进行分型研究,菌株SHY1669、SHY1673、SHY1697、SHY1776、SHY1777、SHY1833分型结果为ST452、ST882、ST415、ST114、ST919、ST2355,其中ST2355为新序列型,其余均为已知序列型,且与ST1743同源性最高。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急性与亚急性菌株在进化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急性菌株主要出现在亚洲地区,而亚急性菌株出现在北美洲和亚洲等地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在毒力方面存在强弱之分,但在多位点序列分型中未表现出亲缘关系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肝胰腺坏死病 致病性溶血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EHP、VPAHPND和SHIV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卫芳 黄小帅 +3 位作者 胡晓娟 文国樑 曹煜成 张建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43-2349,共7页
【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AHPND和SHIV的PC... 【目的】掌握广东沿海对虾主养区虾肝肠胞虫(EHP)、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PAHPND)和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3种病原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针对EHP、VPAHPND和SHIV的PCR检测方法,在广东茂名和汕尾两地区采集凡纳滨对虾样品检测EHP、VPAHPND和SHIV 3种病原,并针对生长缓慢或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部分养殖凡纳滨对虾进行病原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广东茂名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0.24%、2.38%和9.52%,汕尾地区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VPAHPND和SHIV携带率分别为26.98%、4.76%和42.86%。根据养殖模式划分,土塘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以携带EHP为主,携带率高达40.48%;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幼虾主要感染SHIV,携带率为29.27%;工厂化池塘中,凡纳滨对虾幼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分别为21.88%和23.44%。池塘水、水源水、虾苗及丰年虫等养殖要素均能检出病原,其中池塘水和水源水中EHP和SHIV的检出率较高。对个体规格差异明显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小规格样品的EHP感染率分别为30.00%和80.00%;在表现生长缓慢的患病凡纳滨对虾群体中,大、小规格幼虾样品的EHP携带率分别为95.00%和100.00%。【结论】广东沿海地区养殖凡纳滨对虾的EHP和SHIV携带率较高、流行趋势明显,而VPAHPND检出率较低、流行趋势不明显。养殖水体是EHP、VPAHPND和SHIV的重要传播媒介,生物饵料也是养殖过程中病原传播的源头。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病原流行特点,尤其针对EHP和SHIV高携带率的现象,从病原、宿主和环境三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肝肠胞虫(EHP) AHPND致病性溶血弧菌(VPAHPND) 虹彩病毒(SHIV) 携带率
下载PDF
不同耐药性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丹凤 张昭寰 +3 位作者 肖莉莉 娄阳 潘迎捷 赵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7-141,共5页
用K-B纸片扩散法分析了8株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6株菌株具有耐药性,其中,1株耐3种抗生素,1株耐2种抗生素,其余4株耐1种抗生素。比较了20、25、37℃下这8株菌株在TSB(含3%NaCl,pH8.0)中的生长特性。通过Biosc... 用K-B纸片扩散法分析了8株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6株菌株具有耐药性,其中,1株耐3种抗生素,1株耐2种抗生素,其余4株耐1种抗生素。比较了20、25、37℃下这8株菌株在TSB(含3%NaCl,pH8.0)中的生长特性。通过Bioscreen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建立了这8株菌的一级生长模型,并比较其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延滞期(λ)及最大生长量(a)。同时比较了这8株菌的ERIC-PCR图谱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耐药性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生长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菌株的各个生长参数的大小与菌株的耐药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且发现ERIC-PCR图谱与菌株的耐药性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为耐药性致病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致病性溶血弧菌 生长特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食品与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欢 张昭寰 +6 位作者 汤荣 娄阳 赵莉 陈雯静 洪庆 潘迎捷 赵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比较食品与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差异,为该菌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K-B纸片法,对上海市28株临床菌株、18株食品源菌株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以PCR分析菌株的耐药基因。再用多位点测序技术揭示46株... 目的比较食品与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差异,为该菌耐药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K-B纸片法,对上海市28株临床菌株、18株食品源菌株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以PCR分析菌株的耐药基因。再用多位点测序技术揭示46株副溶血性弧菌的遗传多样性,针对相同进化分支中不同来源的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比较。结果28株临床菌株的耐药率(100%)明显高于18株食品源分离株(88.9%),而且临床菌株全部为多重耐药性菌株(n=28),而食品源中仅有2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数量比食品源分离菌株更多、种类更为丰富。多位点测序分型结果也显示相同的趋势,在同一进化分支中,临床菌株的耐药性也显著高于食品分离株。结论本研究系统地比较食品与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差异,分析了耐药性形成的原因,为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起源、传播与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溶血弧菌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型 细菌微进化
下载PDF
不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在南美白对虾中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晓阳 韩婷 +2 位作者 谢晶 潘迎捷 赵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pVp)在南美白对虾及其他生长基质(培养基和三文鱼)中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测定了12℃和35℃下,三株pVp(含有tdh基因):ATCC33847、F13、临床分离株(Clinical Vibri... 为了探讨不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pVp)在南美白对虾及其他生长基质(培养基和三文鱼)中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测定了12℃和35℃下,三株pVp(含有tdh基因):ATCC33847、F13、临床分离株(Clinical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CV)在南美白对虾中的生长曲线,采用不同一级模型拟合得出生长动力学参数并与同类研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aranyi模型对三株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最好。通过将本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比可知,血清型为O3:K6的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CV在12℃和35℃下在南美白对虾中的μmax均大于同类研究中的pVp在培养基和三文鱼中的μmax。不同的pVp菌株在12℃、不同生长基质中的生长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在构建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预测模型及进行风险评估时,应充分考虑不同菌株之间以及不同生长基质之间的差异对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溶血弧菌 南美白对虾 生长动力学参数 比较
下载PDF
小鼠动物毒性试验、神奈川溶血试验以及tdh试验对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检测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明环 刘俊平 +3 位作者 王庆忠 王宏萍 刘国刚 张继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比较小鼠动物腹腔注射、灌胃、神奈川溶血实验以及荧光tdh基因PCR反应对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检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四种方法,对分离自腹泻者、水产品及自然水体中的菌株测定阳性率,以精确卡方统计比较结果。结果 tdh反应可区分腹泻... 目的比较小鼠动物腹腔注射、灌胃、神奈川溶血实验以及荧光tdh基因PCR反应对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检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四种方法,对分离自腹泻者、水产品及自然水体中的菌株测定阳性率,以精确卡方统计比较结果。结果 tdh反应可区分腹泻者来源菌株阳性率为90.0%,水产品来源阳性率为9.62%,自然水体来源阳性率为7.32%,P<0.001。结论荧光tdh基因PCR反应可有效应用于致病性菌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溶血弧菌 荧光tdh基因PCR反应 腹泻 水产品 水体
下载PDF
环境压力条件与超高压对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影响(英文)
8
作者 Oulimata Ndiaye 刘海泉 +1 位作者 潘迎捷 赵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5-76,共12页
分析不同环境压力条件(温度、pH、渗透压和超高压)对12株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影响。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37℃和30℃)、渗透压(1%和6%NaCl)、pH(6.0和9.0)及超高压(180、250和300 MPa)条件影响下,其对所测抗生... 分析不同环境压力条件(温度、pH、渗透压和超高压)对12株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影响。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37℃和30℃)、渗透压(1%和6%NaCl)、pH(6.0和9.0)及超高压(180、250和300 MPa)条件影响下,其对所测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在1%和6%NaCl质量分数、pH 9.0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增强,而在30℃、pH 6和超高压条件影响下,其耐药性减弱。此外,菌株在所测环境压力条件影响下,其对环丙沙星和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基本保持不变。环境压力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增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溶血弧菌 耐药 环境压力 超高压
下载PDF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三重PCR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金雷 陈瑜 +1 位作者 张小军 施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4期132-133,140,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gyrase、tdh、toxR基因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的模板DNA进行单一扩增,找到各自引物最佳扩增条件;再用3种引物同步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gyrase、tdh、toxR基因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用3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的模板DNA进行单一扩增,找到各自引物最佳扩增条件;再用3种引物同步对模板DNA进行扩增,通过优化引物浓度、引物间比例以及退火温度,建立最佳扩增体系。[结果]在最佳三重PCR反应条件下,gyrase、tdh和toxR能同时扩增出清晰条带,大小分别为91、269和368 bp。[结论]该研究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溶血弧菌 三重PCR gyrase基因 tdh基因 toxR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