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被引量:548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共12页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ISFC)将心肌病定义为伴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限制型心...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ISFC)将心肌病定义为伴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限制型心肌病(RCM)和未定型心肌病。十年来,该定义和分类被临床和病理医生广泛接受和应用。1999年11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心肌炎和心肌病会议讨论纪要建议我国临床医师采用上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原发心肌病 治疗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 肥厚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研究的最新进展——欧洲心律失常学会2009年会报道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文玲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年会 学会 欧洲 ARVC MARCUS 遗传背景
下载PDF
心脏性猝死风险的遗传检测管理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欣 申阳 洪葵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0-764,共5页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临床常见,在欧洲和北美洲SCD的发生率达50~100例死亡·100 000人-1·年-1[1],尽管SCD在中国的发生率约为41.8例死亡·100 000人-1·年-1[2],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因SCD死亡...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临床常见,在欧洲和北美洲SCD的发生率达50~100例死亡·100 000人-1·年-1[1],尽管SCD在中国的发生率约为41.8例死亡·100 000人-1·年-1[2],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每年因SCD死亡的人数高达约544 000例.相比大多数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中老年患者猝死,一些平时表现健康且心脏功能正常的年轻人发生SCD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常常给家庭带来严重打击.年轻人SCD在临床较少见,发生率在不同人群研究中分别为0.16例死亡·100 000人-1·年-1[3]和0.76例死亡·100 000人-1·年-[4].但随着心脏病分子遗传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曾未被认知的遗传因素在年轻人SCD中的作用机制逐渐被发掘,具有猝死高度风险的致心律失常性猝死综合征(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SADS)远比想像中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猝死 分子遗传学 检测管理 风险 器质心脏病 DEATH 心律失常 SCD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诊断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书林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77-380,共4页
致心律失静I生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f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ARVD/C)是一种主要以右心室心肌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的心肌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猝死。其是... 致心律失静I生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f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ARVD/C)是一种主要以右心室心肌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的心肌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猝死。其是在1977年由Fontaine G首次报道的典型的右室明显增大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心电图
下载PDF
磁共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宁 赵世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心肌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组织的炎性病变,各种病因导致心肌损伤后激活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继而造成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坏死以及纤维化瘢痕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功能异常及心律... 心肌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组织的炎性病变,各种病因导致心肌损伤后激活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导致心肌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继而造成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坏死以及纤维化瘢痕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心脏功能异常及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据国外尸检研究报道,心肌炎的发病率为1%~10%,约12%的青壮年心肌炎患者表现为猝死[1-4],而且心肌炎与其他心肌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有心室心肌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非致命性心肌炎的发生率可能远远大于其实际诊断的数量。轻度的心肌炎患者常无临床表现,或表现为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重症心肌炎患者可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包括ST—T改变,Q波,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但上述心电图改变的特异性差,诊断价值有限。此外,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等升高的水平以及演变过程与小到中等范围的心肌梗死类似,可以提示心肌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肌炎 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价值 磁共振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右束支传导阻滞 应用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Epsilon波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田君华 王福军 +2 位作者 蒋勇 向芝青 安俊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EPSILON波 右室发育不良 心律失常 QRS波群时限 室上心动过速 宽大畸形QRS波群 体表心电图 心动过缓
下载PDF
ICD治疗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D5)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Hodgkinson K.A. Parfrey P.S. +1 位作者 Bassett A.S. 王亭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amilial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is a caus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which may be prevented by ICD. We studied 11 families in which a 3p25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haplotype at locus ARVD5 segregated with disease and compared mortality in subjects who received an ICD with that in control subjects who were matched for age, gender, ARVC status, and family. Subjects(n=367) at 50%a priori risk of inheriting ARVC were classified as high risk(HR)(n=197), low risk(n=92), or unknown(n=78)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events,DNA haplotyping, and/or pedigree position. Forty-eight HR subjects(30 males, [median age 32 years] and 18 females [median age 41 years]) were followed after ICD(secondary to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in 27%). Survival was compared with 58 HR control subjects who were alive at the same age to-the-day at which the ICD subject received the device. In the HR group, 50%of males were dead by 39 years and females by 71 years: relative risk of death was 5.1(95%confidence interval 3 to 8.5) for males. The five-year mortality rate after ICD in males was zero compared with 28%in control subjects(p=0.009). Within five years, the ICD fired for VT in 70%and for VT >240 beats/min in 30%, with no difference in discharge rate when analyzed by ICD indication. The unknown mutation at the ARVD5 locus causing ARVC results in high mortality. Risk stratification using genetic haplotyping and ICD therapy produced improved survival for m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ARVD5 ICD 植入型 复律 单倍体型 临床事件 基因座 DNA
下载PDF
心力衰竭对心肌钙相关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臧小彪(综述) 张树龙(审校)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11-514,共4页
心力衰竭伴有心室功能的下降,神经体液因子的激活,以及致心律失常性的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心肌钙转运失常密切相关,而与心肌钙离子密切相关的通道——钙离子通道及相关钙调控蛋白(calcium handling proteins)随着收缩和(... 心力衰竭伴有心室功能的下降,神经体液因子的激活,以及致心律失常性的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心肌钙转运失常密切相关,而与心肌钙离子密切相关的通道——钙离子通道及相关钙调控蛋白(calcium handling proteins)随着收缩和(或)舒张功能的下降而改变,易触发心律失常。深入研究这些蛋白变化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将会对目前心衰心律失常防治的难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通道 心肌钙转运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神经体液因子 钙调控蛋白 心室功能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为东 蒋树中 +2 位作者 付强 吴强 黄宜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NOT)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两者之间关系,探讨两者病因、早期诊断措施以及正确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例已确诊为右室起源的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16例,女3例,平... 目的分析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NOT)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两者之间关系,探讨两者病因、早期诊断措施以及正确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9例已确诊为右室起源的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16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2.5±9.6)岁。患者分为2组,诊为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而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者8例,并以RVNOT-N表示;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者11例,并以ARVC表示。对每例患者均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辅助检查:室速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上RVNOT-N组患者均呈左束支图形,按起源点不同表现电轴正常或左偏, ARVC组患者电轴亦表现为正常或左偏,形态多样化,均出现LBBB形态室速,下壁及胸前导联QRS形态变化较多;胸片RVNOT-N组患者均无心脏扩大及心室增大,而ARVC组7例报告心脏扩大。心脏彩超记录ARVC组右室扩张、右室功能低下,而RVNOT-N组无明确阳性记录;CT及MRI检查ARVC组中有右室变薄、右室收缩力下降、右室增大、纤维脂肪影、左室受累等指标,组间统计结果除左室受累1项外,余4项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情况:18例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仅3例手术成功,7例部分消融成功,术后部分患者服用胺碘酮、倍他乐克,心律平等药物,3例ARVC组患者植入ICD。随访情况:16例仍间断有室速发作,14例需再入院治疗,1例死亡,余患者尚存活。11例患者坚持服用维持剂量胺碘酮,部分患者连用或单独服用倍他乐克、索他络尔、氨酰心安等药物。讨论右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早期表现。ARVC多有家族史,国际上已报道6个ARVC的基因相关位点。目前针对ARVC的诊断除依靠病史、ECG外主要依靠X线片、UCG、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绝大多数患者需要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症状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心脏病者 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转复除颤器 电轴 心室颤动 心律失常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心肌病并植入ICD一例报告
10
作者 王雨 宁小晖 +2 位作者 牛红霞 王靖 华伟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060-1062,共3页
患者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余,再发9 d”于2021年11月11日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半夜胸闷,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大,左心功能减低。冠脉造影提... 患者男,5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余,再发9 d”于2021年11月11日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半夜胸闷,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大,左心功能减低。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50%狭窄和右侧冠状动脉近段30%狭窄,余无异常。9个月前(2021年3月6日),患者餐后突发胸闷和心悸,当地医院心电图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左心功能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超声 心律失常 左室心肌 前降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文波 马大波 赵林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41-42,共2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ggthmogenic right Ventrieular dysplasia,ARVD)是一种累及右室心肌组织的病变。临床上以阵发心悸及室速、室颤所致脑缺血甚至猝死为表现,故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报告一例如下:
关键词 右室发育不良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超声显像 频发室早 脑缺血 心肌组织 室速 超声心动图 武汉总医院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性
12
作者 刘晓惠 《心肺血管学报》 1990年第1期59-62,共4页
心律失常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随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性。众所周知,奎尼丁可以引起室速、室颤。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急性药物中毒的防治
13
作者 黄建群 由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6-348,共3页
急性药物中毒在急诊科未诊患者中占5%~10%。其发病时,在院前或来诊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律失常、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心搏骤停,可称为致心律失常性急性药物中毒。下面就临床常见的致心律失常的几类药物中毒及其救治进行... 急性药物中毒在急诊科未诊患者中占5%~10%。其发病时,在院前或来诊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律失常、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心搏骤停,可称为致心律失常性急性药物中毒。下面就临床常见的致心律失常的几类药物中毒及其救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心律失常 防治 心律失常 主要表现 心搏骤停 急诊科
原文传递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一例
14
作者 常栋 夏云龙 +2 位作者 张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患者女性,30岁,以“心悸6年,加重伴间断晕厥半月”入院。近6年活动后心悸,近2年双下肢和颜面间断水肿,半月来症状加重,并出现晕厥,在当地医院血压未测出,心电图证实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后转为窦... 患者女性,30岁,以“心悸6年,加重伴间断晕厥半月”入院。近6年活动后心悸,近2年双下肢和颜面间断水肿,半月来症状加重,并出现晕厥,在当地医院血压未测出,心电图证实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后转为窦性心律,意识恢复,转入我院。体检心率56次/min,血压90/70mmHg(1mm 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左右扩大,右心界位于胸骨右缘外2cm,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腋前线,心律齐,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2/6级吹风样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cm,质韧,无压痛和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转复除颤器 右心室心肌病 心律失常 持续心动过速 活动后心悸 治疗 植入 心律
原文传递
局部折返:一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15
作者 顾凯 居维竹 +5 位作者 杨兵 陈红武 张凤祥 翟立上 曹克将 陈明龙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目前已知,心房内大折返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线性消融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原因,但其局部折返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本文介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本研究总计人选90例行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的持续... 目的目前已知,心房内大折返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线性消融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原因,但其局部折返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本文介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本研究总计人选90例行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有11位患者[12%,男6例,平均年龄(59±11)岁]出现与之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相关的局部折返,其中4例是在首次消融术中,其余7例是在复发房性心动过速(AT)再次消融术中。结果所有局部折返均位于之前消融点附近,且在三维激动标测上以及拖带后的起搏后间歇反应上均显示为离心性模式。局部折返性AT的平均心动周期为(306±73)ms,靶点电图为电压较低(0.17±0.09)mV的连续复杂电位或长时双程电位,平均覆盖时限为(142±57)ms,占心动周期的46%±12%。所有局部折返性心动过速均在导管消融后消失。结论房颤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除传导缝隙导致的大折返外,可以表现为局部折返这一新的形式。这种局部折返在激动标测及起搏后间歇反应上均表现为离心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消融 折返
原文传递
Brugada综合征3例急救护理体会
16
作者 吴春蕾 刘天翔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急救护理 常染色体显遗传疾病 心律失常 发病机制 心脏结构 无症状 死亡率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麻醉管理一例
17
作者 马璐璐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8-1239,共2页
患者,女,39岁,165 cm,90 kg,因“子宫肌瘤”入院。既往乏力、心悸多年,未予特殊诊治。2004年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史,2006年和2013年两次剖宫史。2017年因急性心力衰竭外院就诊,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规律药物治疗(比索洛尔10 mg... 患者,女,39岁,165 cm,90 kg,因“子宫肌瘤”入院。既往乏力、心悸多年,未予特殊诊治。2004年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史,2006年和2013年两次剖宫史。2017年因急性心力衰竭外院就诊,诊断为致心律失常性左心室心肌病,规律药物治疗(比索洛尔10 mg、坎地沙坦24 mg,每天1次),目前日常生活不受限,代谢当量(MET)评分6分,夜间可平卧,劳累后有心慌。腹部超声提示:子宫9.8 cm×10 cm×10.8 cm,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和浆膜下),左前壁8.5 cm×7.4 cm×7.2 cm,后壁5.1 cm×3.8 cm。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左室舒张末直径66 mm,EF 55%。左室下后壁运动幅度减低,三尖瓣微量反流,肺动脉压43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左心室心肌 运动幅度 麻醉管理 腹部超声 心脏彩超 肺动脉压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15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18
作者 周国忠 孟素荣 +3 位作者 陈智 陈溢琳 邓春凤 谢昌联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点及分析疗效。方法分析2000~2007年诊断为ARVD/C15例入院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作统计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在ARVD/C15例病例中(7男),年龄为13~61(31±12)...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或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点及分析疗效。方法分析2000~2007年诊断为ARVD/C15例入院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作统计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在ARVD/C15例病例中(7男),年龄为13~61(31±12)岁,首发症状年龄为10~51(28±11)岁;3例有家族史;6例(40%)有晕厥发作史;5例(33%)患者仅有心悸症状;1例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Epsilon波,见于右侧胸导联V2~3,伴有T波倒置;13例(87%)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主要为RV扩大;4例行心脏磁共振(MRI)检查:见右室壁脂肪信号2例,右室壁变薄3例,右心室扩大3例;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β阻滞剂或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47%的患者(7/15)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3例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复发。4例患者植入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其中1例因多次自动除颤,电池耗竭,而更换ICD。结论ARVD/C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诊断依靠家族史、晕厥发作史、ECG、超声心动图、MRI。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较差,射频消融或植入ICD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右室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2例报告
19
作者 段文祥 周永鸿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S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发育不全 右心室 左室形态功能 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三尖瓣病变 电刺激诱发 心室晚电位阳 心脏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
作者 戚文航 顾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9年第2期59-61,共3页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一种主要累及右心室,表现为右室游离壁心肌的部分或全部为脂肪组织所替代,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起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右心功能衰竭。1病因...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VD),是一种主要累及右心室,表现为右室游离壁心肌的部分或全部为脂肪组织所替代,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起源于右室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右心功能衰竭。1病因及病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右室心肌病 诊断 治疗 心肌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