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事型数量动结式的产生机制——致动用法的发展和变异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村广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共16页
“致事+V+了+役事+数量短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高度能产的语法格式,对其产生机制的解释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本文认为,这类由反身致使结构衍生出来的特殊动结式,具备双重致使结构。它的第二个致使意义来源于句中的动宾... “致事+V+了+役事+数量短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高度能产的语法格式,对其产生机制的解释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本文认为,这类由反身致使结构衍生出来的特殊动结式,具备双重致使结构。它的第二个致使意义来源于句中的动宾结构。此类动宾结构是临时性的(即句法层面的),是古代致动用法的一种历史变异。致事型动结式是藏缅语的作格语言研究中所说的“自动-使动”(即非致使-致使)态系统的扩展形式,也就是说,致事论元(原因主语)出现在从“结果”向“原因”的方向扩展时产生的结果上。这类动结式体现了汉语中“使动是和自动相对的一种重要句式”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型数量动结式 隐性补语 自动-使动 双重使 动用
原文传递
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从藏缅语的自动和使动的对立谈起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村广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5,共13页
本文从藏缅语"自动-使动"对立的这一观点来反观汉语动结式(略记为VR),并指出汉语具有两个不同的类型特点:第一,原始汉藏语的使动形式是在动词前面黏附前缀*s-来表达的。现代汉语也存在同样的派生方向,即R(自动)→VR(使动)。... 本文从藏缅语"自动-使动"对立的这一观点来反观汉语动结式(略记为VR),并指出汉语具有两个不同的类型特点:第一,原始汉藏语的使动形式是在动词前面黏附前缀*s-来表达的。现代汉语也存在同样的派生方向,即R(自动)→VR(使动)。汉语的语法系统自古而今以"自动-使动"的对立(即作格性)为核心。第二,典型的动结式是通过"致动用法的双音化"产生的。它属于造句法,体现出宾格语言的类型特点。汉语原本就具有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和藏缅语之间在发生学上有亲缘关系。藏缅语的语态系统可以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自动-使动 作格语言 宾格语言 动用
原文传递
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的语序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村广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5,共12页
本文对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所构成的前宾式、中宾式、后宾式三种语序进行了探讨,并主张汉代以后发生的"趋向动词致动用法的双音化"促使了以趋向动词为结构重心的中宾式的逐步形成。中宾式是"复合动趋式... 本文对现代汉语"复合动趋式+宾语"所构成的前宾式、中宾式、后宾式三种语序进行了探讨,并主张汉代以后发生的"趋向动词致动用法的双音化"促使了以趋向动词为结构重心的中宾式的逐步形成。中宾式是"复合动趋式+宾语"的原型格式,其形成途径与汉藏语研究中的"自动-使动"语态系统有一致性。其他两种语序格式,即前宾式、后宾式都是边缘性形式,它们的语序只有以中宾式为立足点加以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揭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找出一条理解复杂语法现象的简单规律,为汉语动趋式研究提出一个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趋式 语序 动用 双音化 自动-使动
原文传递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群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6-94,共9页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的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变化,而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现今语法界判定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标准一般有两点:一、词类活用不是一个词所固有的基本功能,而是它的临时性功能;二、所谓词关,就是词性,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的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变化,而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现今语法界判定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标准一般有两点:一、词类活用不是一个词所固有的基本功能,而是它的临时性功能;二、所谓词关,就是词性,词类活用是某一个词在具体场合中改变词性的灵活用法。但是,这种认识与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首创的词类活用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动用 类词 使动用 动用 成分 高等国文 介宾结构 名词作状语 句本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