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夏季近地面臭氧浓度及其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和预报 被引量:138
1
作者 谈建国 陆国良 +1 位作者 耿福海 甄新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为了揭示城市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气象因素,尝试进行近地面臭氧浓度预报。通过对2005年夏季(6~9月上旬)上海徐家汇地区近地面臭氧的观测与分析,建立了用于夏季臭氧浓度预报和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预警的一种简便、实用的统... 为了揭示城市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气象因素,尝试进行近地面臭氧浓度预报。通过对2005年夏季(6~9月上旬)上海徐家汇地区近地面臭氧的观测与分析,建立了用于夏季臭氧浓度预报和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预警的一种简便、实用的统计回归方法。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对臭氧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臭氧浓度晴天最大、多云天次之、阴雨天最小;臭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2:00~14:00之间为最大值,凌晨3:00~5:00之间有一很小的次峰,5:00~6:00之间为最小值。产生高浓度臭氧污染是多项因子的综合结果,一般在高压系统的影响下,晴天少云,紫外辐射较强,相对湿度较低,气温较高,地面和高空吹偏北风,且风速较小的情形时容易产生高浓度臭氧污染。引进高浓度臭氧潜势指数和风向影响指数两个指标,并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臭氧浓度预报方程,对逐日最大臭氧浓度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气象因子 变化特征 臭氧预报
下载PDF
广州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被引量:135
2
作者 黄俊 廖碧婷 +5 位作者 吴兑 王春林 蓝静 沈子琦 汤静 梁桂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1,共9页
利用2015年广州市近地面逐时臭氧(O_3)观测资料及气象数据,分析了广州地区近地面的O_3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城郊的O_3浓度高于中心城区;广州地区近地面的O_3浓度超标时间主要出现在4—9月,8月O_3浓... 利用2015年广州市近地面逐时臭氧(O_3)观测资料及气象数据,分析了广州地区近地面的O_3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州地区城郊的O_3浓度高于中心城区;广州地区近地面的O_3浓度超标时间主要出现在4—9月,8月O_3浓度最高,3月O_3浓度最低;O_3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分布,早上7:00—8:00出现最低值,15:00达到峰值;O_3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当气温高于30℃时,O_3浓度随温度升高增加明显;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当相对湿度大于60%时,O_3浓度显著降低;当气压小于1010 hpa时,与气压呈负相关,当气压大于1010 hpa时,与气压呈正相关;当风力为2~3级吹西北偏西至西南偏西风区间时,O_3浓度最高,说明广州偏西部可能存在O_3污染源区;O_3浓度在晴天最高,其次是少云和多云天气,最低是在雨天.总体而言,气温高、日照长、辐射强、气压低、湿度小及2~3级的风力是广州地区近地面产生高浓度O_3的主要气象因素.当广州O_3浓度出现超标时,气温变化范围为25.9~37.4℃,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为29%~83%,气压变化范围为989.4~1009.1 h Pa,风速变化范围为0.7~5.8 m·s^(-1),紫外辐射强度日最大1 h均值最小为32.6 W·m^(-2),10:00—14:00均值最小为27.3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臭氧浓度 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原文传递
2016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88
3
作者 李霄阳 李思杰 +2 位作者 刘鹏飞 孔云峰 宋宏权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3-1274,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区臭氧(O_3)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增加,臭氧污染现象日益突出.臭氧污染对人体健康、植被生长、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为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区臭氧(O_3)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增加,臭氧污染现象日益突出.臭氧污染对人体健康、植被生长、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为揭示全国尺度近地面臭氧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364个城市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O_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Glob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指数,揭示了2016年中国城市O_3污染的空间集聚和冷热点区域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在全国尺度上,2016年中国城市年均O_3浓度为100.2μg·m^(-3),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O_3浓度分别具有显著的倒"V"和"M"型月变化规律,且呈现夏季高、春秋季居中、冬季最低的特征;中国城市O_3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中部和东部是O_3污染的高发区,西部地区和黑龙江省的O_3污染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城市O_3浓度具有显著的集聚性特征,且呈现1—5月由南向北而6—12月由北向南扩展的年周期循环特征,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 臭氧浓度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大气中臭氧浓度变化对冬小麦生理过程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郭建平 王春乙 +4 位作者 白月明 温民 霍治国 刘江歌 李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大气 臭氧浓度 冬小麦 生理过程 籽粒品质 淀粉 蛋白质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会祥 唐孝炎 +6 位作者 邵可声 曾立民 王木林 颜鹏 王韬 杜慧芳 陈立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1999年5月至2000年10月,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设置6个观测站,连续监测地表大气中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浓度,得到NO,NOx,SO2,CO和O3的每分钟浓度平均值.数据的总有效率超过80%.监测数据可以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整体状况.6个观测点的NO,NOx,SO2... 1999年5月至2000年10月,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设置6个观测站,连续监测地表大气中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浓度,得到NO,NOx,SO2,CO和O3的每分钟浓度平均值.数据的总有效率超过80%.监测数据可以代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整体状况.6个观测点的NO,NOx,SO2,CO浓度的平均值远高于环境背景值,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出现全年最高值,表明该区域已经被人为活动排放源污染.发现该区域全年臭氧浓度高值出现在5-6月份;9月份也有臭氧高值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长江三角洲 气态污染物 对流层 臭氧浓度 大气监测 大气污染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臭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雪梅 韩志伟 雷孝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通过对 1999年广州市 3个监测点 (市监测中心站 ,麓湖公园和龙归 )地面O3浓度的分析 ,研究广州地区地面O3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①天气条件的变化对O3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即 :晴天O3平均浓度都大于多云天和阴雨天的... 通过对 1999年广州市 3个监测点 (市监测中心站 ,麓湖公园和龙归 )地面O3浓度的分析 ,研究广州地区地面O3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①天气条件的变化对O3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即 :晴天O3平均浓度都大于多云天和阴雨天的值 ,阴雨天的值最小 ;②O3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大小次序排列为冬季、秋季、夏季和春季 ;③远郊区的龙归测点O3的值均大于市监测中心站 ,麓湖公园测点也大于市监测中心站 ,这表明二次污染物的高浓度中心与一次污染物的中心不相重合 ,二次污染物在一次污染物的下风方形成。同时利用高分辨化学模式模拟了市监测中心站测点O3浓度廓线随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对流层低层的O3浓度日变化幅度较大 ,尤其是白天变化非常明显 ;自由大气层内的O3浓度日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分布规律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近地面臭氧污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徐家骝 朱毓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51-757,共7页
本文通过对1993年春季和春夏之交的O3浓度逐日变化、日变化和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影响O3浓度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不同情况下形成高浓度O3的主要因子,提出了大风速对逐日变化中O3浓度特高及浓度日变化峰值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1993年春季和春夏之交的O3浓度逐日变化、日变化和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影响O3浓度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不同情况下形成高浓度O3的主要因子,提出了大风速对逐日变化中O3浓度特高及浓度日变化峰值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高温、低湿、小风并不是在所有情况都是促成高浓度O3的因子。另外,雾也可以成为近地面O3浓度增值的因素,主要原因是雾内湍流发展将高浓度O3大量输向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气象因子 臭氧污染
下载PDF
2015年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段晓瞳 曹念文 +4 位作者 王潇 张玉欣 梁静舒 杨思鹏 宋秀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76-4982,共7页
根据2015年全国189个城市的近地面臭氧浓度数据,使用ArcGIS等软件处理,从不同时空、地形特征、温度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2015年中国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季节中浓度大小关系呈夏季>秋... 根据2015年全国189个城市的近地面臭氧浓度数据,使用ArcGIS等软件处理,从不同时空、地形特征、温度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国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2015年中国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季节中浓度大小关系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变化规律,且在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中国各行政区中,华东、华南、华北地区的臭氧污染较为严重.在经纬度变化的影响方面,经度变化对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影响不大,而纬度变化使臭氧浓度变化明显;在同一纬度的3种不同地形对比中发现,不同的地形给近地面臭氧浓度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温度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变化特征 相关性 时空变化 地形 温度
原文传递
气象因子对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陈世俭 童俊超 +1 位作者 Kazuhiko KOBAYASHI 朱建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利用近几年来近地面层臭氧浓度和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对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面层臭氧浓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同样趋势;而降水、湿度... 利用近几年来近地面层臭氧浓度和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对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面层臭氧浓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同样趋势;而降水、湿度的影响刚好与气温相反;大风或有雾的天气条件也会成为近地面层臭氧浓度增高的因素,这可能与大风对引起近地面臭氧产生的前体物的搬运作用以及雾内湍流将高层臭氧向下的输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近地面层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气象因素和前体物对中国东部O3浓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黄小刚 邵天杰 +2 位作者 赵景波 曹军骥 岳大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73-2282,共10页
采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16年中国东部O3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气象因素和前体物对中国东部O3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O3浓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3月为低值上升阶段、4~9月为高值... 采用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2016年中国东部O3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气象因素和前体物对中国东部O3浓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O3浓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3月为低值上升阶段、4~9月为高值波动阶段、10~12月为低值下降阶段,O3污染主要发生在高值波动阶段,超标天数占全年的96.0%.(2)气象因素是影响O3年均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受降水、相对湿度南高北低和日照时数北高南低的影响,O3年均浓度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前体物对O3年均浓度分布也有显著影响,是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局部O3污染中心的原因.(3)O3月均浓度分布格局经历了由北高南低到南高北低的演变过程,1~6月O3浓度总体重心和高值重心向北迁移,6月达到最北,北高南低的特征最强,环渤海地区成为O3污染最严重的区域;7~12月,O3浓度总体重心和高值重心向南迁移,12月达到最南,O3浓度分布格局演变为南高北低.3~9月雨季期间,O3浓度分布主要受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其余时间主要受气温的影响.(4)前体物对O3浓度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气象条件实现,气温越高,光化学反应越强,前体物的正向影响力越大;气温越低,光化学反应越弱,NOx、CO、SO2等化学性质活跃的前体物对O3可能起消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空间格局演变 前体物 气象要素 影响 中国东部
下载PDF
医用臭氧在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1
作者 郭亚兵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医用臭氧 病毒性肝炎 臭氧浓度 细胞因子 病毒传染性肝炎 病毒病 臭氧发生器 臭氧治疗
原文传递
兰州城区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5
12
作者 姜允迪 王式功 +3 位作者 祁斌 尚可政 杨德保 杨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依据兰州市环境监测站 1985~ 1996年大气 O3 的监测资料 ,对兰州城区 O3 浓度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等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分析了其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结果表明 :兰州城区大气 O3 浓度存在着较明显... 依据兰州市环境监测站 1985~ 1996年大气 O3 的监测资料 ,对兰州城区 O3 浓度的年际变化、年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等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分析了其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结果表明 :兰州城区大气 O3 浓度存在着较明显的年际变化 ,最近几年有准两年的变化周期 ,且其年平均浓度值有波动式升高的趋势 ;年变化与日变化均为单周期 ,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午后 ;空间分布以兰州西固区 O3 浓度最高 ;O3 浓度分布与降水、日照、温度、总云量等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城区 臭氧浓度 时空变化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6
13
作者 黄小刚 邵天杰 +2 位作者 赵景波 曹军骥 宋永永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4-1445,共12页
运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等定量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5~2017年O3浓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15~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O3浓度呈上升趋势,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 运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等定量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015~2017年O3浓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15~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O3浓度呈上升趋势,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浓度由149μg/m3上升到166μg/m3,平均超标率由9.3%上升到12.1%,以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超标总天数的比例由32.3%上升到46.4%。(2)受气温和降水量年际波动的影响,各年份O3月均浓度变化曲线形状不同。但O3超标都主要发生在4~9月,超标天数分别占2015、2016、2017年的88.3%、98.2%和97.0%。(3)由于安徽O3浓度快速上升,长三角城市群O3浓度空间分布格局由东高西低演变为北高南低,且同质化增强、异质性减弱。(4)随着O3浓度的上升,O3浓度热点区由环太湖地区向南京都市圈扩展,冷点区在安徽有明显收缩。(5)地理探测表明,长三角城市群O3浓度空间分异主要受经济规模、城市化和排放源等社会经济因素驱动,且均呈正向影响。自然因素中的降水量和风速呈负向影响,分别对O3有显著的清除和扩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时空分异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长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强电离放电产生高浓度臭氧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白希尧 沈丽 +1 位作者 白敏的 张芝涛 《物理》 CAS 2000年第10期615-619,共5页
论述了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形成方法及其产生臭氧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 .实现用电场强度、电子能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和分解 .采用α型Al2 O3 制成电介质薄层 (2 30 μm)以及窄放电间隙 (110 μm)的新工艺、新技术 ,取得折合电场强度E/n大于... 论述了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形成方法及其产生臭氧的等离子体反应过程 .实现用电场强度、电子能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和分解 .采用α型Al2 O3 制成电介质薄层 (2 30 μm)以及窄放电间隙 (110 μm)的新工艺、新技术 ,取得折合电场强度E/n大于 40 0Td的强电离放电 ,电子取得平均能量大于 10eV ,臭氧浓度达到 2 5 0 g/Nm3 ,臭氧产生效率达到 2 0 0 g/kWh .进而实现了臭氧产生装置生产组合模块化、小型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离放电 电介质 臭氧浓度 窄放电间隙
原文传递
边界层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周艳明 刘厚凤 吴保庆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根据广州市城区麓湖、郊区花都测站的2004年污染物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xcel分析了广州市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包括臭氧浓度的年季变化、周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并分析了O3与污染物CO、NOx(NO和NO2)、SO2、PM10... 根据广州市城区麓湖、郊区花都测站的2004年污染物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Excel分析了广州市臭氧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包括臭氧浓度的年季变化、周变化及日变化特征,并分析了O3与污染物CO、NOx(NO和NO2)、SO2、PM10以及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广州市臭氧浓度一年出现2个峰值,分别为6月和10月并且郊区浓度大于城区;一周之中最大浓度出现在周末;O3日平均浓度与NOx、NO、CO、相对湿度负相关性较显著,与PM10和气温正相关性较显著;在气温较高、湿度较低的晴朗少云天气时,易造成广州市臭氧的高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O3 臭氧浓度 变化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监测北京灰霾天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范广强 张天舒 +4 位作者 付毅宾 董云升 陈臻懿 刘建国 刘文清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1-248,共8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测量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的有力工具,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灰霾条件下开展观测研究,分析了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大气天气条件下,受偏南风气团输送的影响,6月中旬形成一次高浓度的臭氧...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测量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的有力工具,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灰霾条件下开展观测研究,分析了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大气天气条件下,受偏南风气团输送的影响,6月中旬形成一次高浓度的臭氧污染过程。6月14日夜间至6月15日中午离地面1.5~2km高度的臭氧气团浓度(即体积分数)高达1.2×10^-7以上,下午臭氧气团出现下沉,从而引起当日下午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升高。在灰霾天气过程中,细颗粒物与臭氧分布在不同高度上具有不同的关联特征,地面颗粒物充分参与了光化学反应过程,而高空高浓度的颗粒物和臭氧气体则与输送有关。晴朗天气下的臭氧浓度在整个空间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外部输入气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灰霾 臭氧浓度 副热带高压
原文传递
宁波市近地层臭氧浓度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26
17
作者 蒋璐璐 钱燕珍 +1 位作者 杜坤 顾小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1期53-59,共7页
利用2010—2013年宁波市近地层臭氧浓度等环境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宁波市臭氧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臭氧浓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2010—2013年宁波市近地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qu... 利用2010—2013年宁波市近地层臭氧浓度等环境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宁波市臭氧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臭氧浓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2010—2013年宁波市近地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一般出现在午后;臭氧月浓度变化呈"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选取与宁波近地层臭氧浓度相关性较好的日平均气压、水汽压、气温、NO2浓度和SO2浓度等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回归模型预测臭氧浓度,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预报效果较好。统计分析了宁波市臭氧浓度超标日的常见天气型,表明变性冷高压、均压场、高空脊、副热带高压及热带气旋外围影响型为易导致宁波市臭氧污染的天气型,5种天气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2.1%、9.5%、24.4%、31.4%和8.7%,其他天气型占3.9%;并通过合成分析法,说明了5种天气型相关的天气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逐步回归 合成分析 天气分型
下载PDF
水中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石晓荣 朱天宇 陈家财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前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很多,为使检测方法的选择有章可循,详细论述了应用碘量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和电量法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原理和方法。从检测精度、连续性、水质要求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很多,为使检测方法的选择有章可循,详细论述了应用碘量法、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法和电量法检测水中臭氧浓度的原理和方法。从检测精度、连续性、水质要求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指出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检测方法的特点、对检测精度的要求和检测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浓度 测量方法 浓度检测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淑吟 孙国铭 吉红九 《水产养殖》 CAS 2001年第2期28-30,共3页
实验检测了海水经臭氧处理后COD的变化:随时间的加长,海水的COD逐渐下降,从2.82mg/L降到0.8mg/L约20小时;不同臭氧浓度在海水中的衰减速度不同,且与海水质量有关,水质较好时,臭氧浓度减少速度相对较慢;用两组不同浓度的臭氧处... 实验检测了海水经臭氧处理后COD的变化:随时间的加长,海水的COD逐渐下降,从2.82mg/L降到0.8mg/L约20小时;不同臭氧浓度在海水中的衰减速度不同,且与海水质量有关,水质较好时,臭氧浓度减少速度相对较慢;用两组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水培养三种甲壳类幼苗,对幼苗生长、变态有不同的影响,当[O3]=0.82mg/L时放入苗种培养,实验的第二、三组有70%的苗蜕皮、变态,当[O3]=0.47mg/L时放入苗种,则实验结果与对照组一样无变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水处理 臭氧浓度 化学耗氧量 海水养殖 水质工程 应用
下载PDF
2015-2017年中国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6
20
作者 郭欣瞳 宋宏权 +1 位作者 梁留科 刘鹏飞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3期41-50,共10页
选取中国366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15-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臭氧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污染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且有南移的趋向,4-9月为臭氧浓度高值... 选取中国366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15-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臭氧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污染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且有南移的趋向,4-9月为臭氧浓度高值期,春、夏两季臭氧浓度较高,秋、冬两季的较低。臭氧污染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春、夏污染较为严重,春季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东部,夏季则进一步向西部地区扩散,秋季情况有所好转,污染分布区域逐渐收缩,冬季基本不发生污染。O3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热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南部、华北、华东北部和华中北部,冷点则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华中南部及东北北部。在季节上也呈现出空间集聚态势,春、夏两季冷、热点分布状况与全年的大致相同,秋季热点西收南扩,冷点地区则逐渐向西部集中,冬季冷热点分布情况则与春、夏的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大气污染 时空特征 空气质量 中国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