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臭椿皮蛾幼虫和蛹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生梅
李孟楼
王福海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延安市森防站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5-106,110,共3页
-
基金
杨凌示范区基金委资助项目(95J-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653026-080800)
-
文摘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臭椿皮蛾幼虫、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椿皮蛾幼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77%,其中,油酸34.06%,亚油酸11.25%,亚麻酸35.46%;臭椿皮蛾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3.67%,其中,油酸32.60%,亚油酸9.32%,亚麻酸31.75%。幼虫和蛹脂肪酸组成相近,其组成和含量均适于食用和药用。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幼虫
蛹
脂肪酸
气相色谱
-
Keywords
Eligma narcissus
larva
pupa
fatty acid
gas chromatography
-
分类号
S789.9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臭椿皮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苏延英
-
机构
息县森防站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1995年第4期27-28,共2页
-
文摘
臭植皮蛾(Eligmanarcissus)在豫南南部地区每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该虫危害臭椿幼树及苗木叶片。成虫羽化期为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下旬。主要天敌为舞毒蛾黑瘤姬峰(Coccygomimusdisparis)、野蚕黑瘤姬蜂(Coccygomimusluctuosus)、臭椿皮蛾姬蜂(SympeisisSP.)、白僵菌,寄生率达58.4%。在幼虫期可用25%灭幼脲3500~4000倍液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生物学特性
天敌
防治
-
分类号
S763.42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723.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臭椿皮蛾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邵云亮
孙兴全
顾璐嘉
谭晓慧
-
机构
上海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期93-94,共2页
-
文摘
臭椿皮蛾在上海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1年中分别在5月、7月、8月和9月出现1次幼虫危害高峰。该虫可采取摘除越冬茧、黑光灯诱杀和用药防治,选用20%杀灭菊酯、0.36%百草一号、1.2%苦烟、25%灭幼脲Ⅲ号10d后对臭椿皮蛾防治效果均在86.85%以上。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生活史
药剂防治
-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臭椿皮蛾和臭椿沟眶象的识别与防治
- 4
-
-
作者
徐晓侠
廖伟超
范重阳
-
机构
民权县林业局
许昌县林业技术工作站
鄢陵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臭椿皮蛾和臭椿沟眶象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臭椿沟眶象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臭椿皮蛾在毕节的风险评估
- 5
-
-
作者
孙桂全
万艳
-
机构
毕节市森防站
-
出处
《大科技》
2012年第10期266-267,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毕节市臭椿皮蛾的开展风险评估。臭椿皮蛾在毕节发生1世代,以成虫越冬。通过风险分析评价,臭椿皮蛾(R=1.14)属于低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风险评估
-
分类号
S792.3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臭椿皮蛾的发生与防治
- 6
-
-
作者
屈俊鹏
仝瑞霞
-
机构
河南省许昌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河南省长葛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5期26-26,共1页
-
文摘
臭椿皮蛾分布广泛,主要危害臭椿叶片和嫩梢,是影响臭椿生长发育的一大害虫。观察和研究臭椿皮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对该害虫的防治将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臭椿皮蛾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