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万财 叶青青 +8 位作者 王飞凤 胡玉伟 刘金华 毛熊兴 张瑞峰 王兴民 邱宝利 刘玉涛 桑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522,共9页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脐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天敌昆虫。为了评价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脐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天敌昆虫。为了评价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虫的1龄、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低龄、高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能较好地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中六斑月瓢虫1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5.55头/d、高龄若虫为66.66头/d;六斑月瓢虫4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00头/d、高龄若虫为200头/d、成虫为200头/d;六斑月瓢虫成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333.33头/d、高龄若虫为250头/d、成虫为125头/d。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由于捕食者自身密度的干扰,当柑橘木虱密度不变时随着六斑月瓢虫密度的增加,瓢虫单头捕食量减小、捕食效率降低、分摊竞争强度增大。本研究为田间应用六斑月瓢虫防治柑橘木虱,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柑橘木虱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自身密度干扰反应
下载PDF
黄带犀猎蝽对黏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苏怡 杨毅娟 +4 位作者 史爱民 孙婧婧 李虎 石安宪 彩万志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绿色防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不同密度黏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黏虫... 为绿色防控黏虫Mythimna separata,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不同密度黏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黏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HollingⅢ两种模型;在拟合HollingⅡ模型中,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黏虫3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709、30.075、16.215和24.319头,控害效能分别为13.544、36.180、28.377和30.739,其中5龄若虫对黏虫3龄幼虫的控害效能最大;在拟合HollingⅢ模型中,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855、20.960、14.700和18.180头,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4.084、8.497、5.370和7.322头/盒;黄带犀猎蝽4、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搜寻效应与黏虫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平均每头黄带犀猎蝽的捕食量与其自身密度呈负相关;黄带犀猎蝽5龄若虫相较于4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黏虫3龄幼虫有较高的捕食能力,更具有田间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犀猎蝽 黏虫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自身密度干扰反应
原文传递
黄带犀猎蝽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3
作者 陈苏怡 赵萍 +4 位作者 石安宪 史爱民 王春娅 彩万志 李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9-296,共8页
黄带犀猎蝽(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是一种广泛分布我国南方省区的捕食性天敌,是许多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的潜在生防因子。为明确黄带犀猎蝽对甜菜夜蛾(鳞翅目:夜蛾科)的控害潜能,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黄带犀猎蝽3~5龄若... 黄带犀猎蝽(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是一种广泛分布我国南方省区的捕食性天敌,是许多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虫的潜在生防因子。为明确黄带犀猎蝽对甜菜夜蛾(鳞翅目:夜蛾科)的控害潜能,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不同密度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黄带犀猎蝽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加而上升,且5龄若虫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捕食效果最佳;各虫态黄带犀猎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拟合HollingⅡ模型中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12、11.42、22.86、23.74和23.09头,控害效能分别为12.63、15.56、29.04、24.04和16.83;拟合HollingⅢ模型中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35、10.06、17.54、16.52和14.15头,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3.92、4.46、7.20、7.87和8.69头/盒;搜寻效应与害虫密度呈负相关,自身密度干扰反应与天敌密度呈正相关。总之,黄带犀猎蝽5龄若虫较其余虫态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具有更高的捕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犀猎蝽 甜菜夜蛾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自身密度干扰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