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46
1
作者 陈瑞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4,共12页
我国法律确立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两种模式:一是自行调查,二是申请调查。前者属于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民间调查,在遭遇被调查者拒绝时经常面临难以获得救济的问题。后者作为律师申请检察院或法院亲自调查的取证方式,在遭到法院或检察院... 我国法律确立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两种模式:一是自行调查,二是申请调查。前者属于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民间调查,在遭遇被调查者拒绝时经常面临难以获得救济的问题。后者作为律师申请检察院或法院亲自调查的取证方式,在遭到法院或检察院拒绝时也会出现救济途径不畅通的问题。民事调查令制度的探索和试验效果,促使我们思考在刑事诉讼中引入第三种调查模式的问题。这种被称为"委托调查"的制度模式,可以弥补前两种调查模式的不足,极大增强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效果。当然,这一调查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对此,有必要从限定其适用范围和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两个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调查取证 自行调查 申请调查 委托调查 调查
原文传递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性质的冷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利红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3,共5页
调查取证权是辩护律师的固有权利,其权利的性质决定该项权利的制度设计及其辩护效果。根据权利-义务、权利-救济理论,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行为虽没有立法的限制,但其实施完全取决于证人等被调查者的同意,本质上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行为... 调查取证权是辩护律师的固有权利,其权利的性质决定该项权利的制度设计及其辩护效果。根据权利-义务、权利-救济理论,辩护律师的自行调查行为虽没有立法的限制,但其实施完全取决于证人等被调查者的同意,本质上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尚未从行为状态上升为一种法律权利。申请调查取证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权利,且该项权利的实施受到法治国家立法的周到保护,其权利体系包括义务主体、救济机制、权利内容、行使阶段等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调查取证权 自行调查 申请调查 救济
下载PDF
反思与建构:我国刑事诉讼律师调查令制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4-19,共6页
在我国刑事诉讼越来越注重控辩平衡的大环境下,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义务日益加重。而目前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方式仅有自行调查和申请调查两种,而且运行中也存在着问题,影响当事人得到公正审判。对律师调查令制度的新型探索可以丰富辩护律... 在我国刑事诉讼越来越注重控辩平衡的大环境下,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义务日益加重。而目前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方式仅有自行调查和申请调查两种,而且运行中也存在着问题,影响当事人得到公正审判。对律师调查令制度的新型探索可以丰富辩护律师的调查手段,能够更有力保护当事人,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同时可减轻司法实践中的“调查难”。可以从通过立法明确调查令性质、申请主体和条件、责任规制和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等方面来构建律师调查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调查 申请调查 律师调查取证权 律师调查 建构
下载PDF
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卫东 刘计划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4-60,共7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制订出台,导致了法官司法调查权的较大变化:首先,庭前审查由实体审查向程序化审查变化;其次,在庭审中,法官的主导性调查转变为补充性调查;最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原有的庭外自行调整权已不复存在。了解...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制订出台,导致了法官司法调查权的较大变化:首先,庭前审查由实体审查向程序化审查变化;其次,在庭审中,法官的主导性调查转变为补充性调查;最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原有的庭外自行调整权已不复存在。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正确认识法官在刑事审判中的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方式 法官 司法调查 庭前审查 主导性调查 庭外自行调查
原文传递
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应征 赵慧 《中国检察官》 2006年第5期67-69,74,共4页
《罗马规约》赋予了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规定在国际社会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要正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必须在多元的文化背景、法律背景以及产生该条约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合理审视检察官侦查权的配置,惟有如此,才能扩大《罗... 《罗马规约》赋予了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规定在国际社会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要正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必须在多元的文化背景、法律背景以及产生该条约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合理审视检察官侦查权的配置,惟有如此,才能扩大《罗马规约》的适应性,促进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自行调查
原文传递
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第5期82-87,共6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是国际刑法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批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理由之一就在于对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质疑。本文对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特点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质疑的理由,提出了适用原则。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自行调查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及其实践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柳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根据自己从来文中掌握的犯罪资料独立启动对任何一个缔约国国内发生的犯罪情势进行调查的权力,它既是最能体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权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最担心被滥用的权力。...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根据自己从来文中掌握的犯罪资料独立启动对任何一个缔约国国内发生的犯罪情势进行调查的权力,它既是最能体现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独立性的权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最担心被滥用的权力。在《罗马规约》缔约过程中,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行使是各国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基于对检察官滥用权力的疑虑,《罗马规约》为检察官行使自行调查权设置了一定的制约机制。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从上任伊始便采取了对自行调查权尽量备而不用并鼓励缔约国自我提交情势的策略;尽管检察官对肯尼亚和科特迪瓦情势两次行使自行调查权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审慎使用自行调查权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 自行调查 自我提交情势 肯尼亚情势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及其制约因素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曲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5,共7页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法领域的体制创新,但客观上存在着权力滥用、损害法院公正与独立的可能性。《罗马规约》建立了预审法庭授权调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情势相关国家质疑等制约机制,以期实现"永远尊重并执行国...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法领域的体制创新,但客观上存在着权力滥用、损害法院公正与独立的可能性。《罗马规约》建立了预审法庭授权调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情势相关国家质疑等制约机制,以期实现"永远尊重并执行国际正义"的宗旨。我国可以采取完善刑事立法与司法制度等措施,通过管辖权抗辩、可受理性抗辩、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影响力等方式,规避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维护司法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自行调查 制约因素
原文传递
论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监督机制--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为切入点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志强 陆静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0-183,共4页
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国际刑事司法,国际刑事司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公正"的目标,则需要国际刑事审判机构中的检察官、法官、书记官等内设机构的人员来保障。但《罗马规约》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规定却引发了... 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离不开国际刑事司法,国际刑事司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公正"的目标,则需要国际刑事审判机构中的检察官、法官、书记官等内设机构的人员来保障。但《罗马规约》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规定却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国际检察官权力滥用以及可能干涉国家内政的担忧。因此,如何对包括检察官在内的内设机构进行监督和制衡,是国际刑事法院从设计之初便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监督机制 罗马规约 自行调查
原文传递
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授权调查的审查范围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筱 《时代法学》 2021年第4期99-112,共14页
《罗马规约》第15条规定,检察官可以自行根据有关本法院管辖范围内的犯罪的资料开始调查。如果检察官认为有合理依据进行调查,应请求预审分庭授权调查。若预审分庭认为有合理根据进行调查,并认为案件显然属于本法院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 《罗马规约》第15条规定,检察官可以自行根据有关本法院管辖范围内的犯罪的资料开始调查。如果检察官认为有合理依据进行调查,应请求预审分庭授权调查。若预审分庭认为有合理根据进行调查,并认为案件显然属于本法院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授权开始调查。这里所提及的“合理根据”并非一种较低标准,而是应当包括对第53条第1款所涉及的所有事项的审查。具体而言,检察官在请求预审分庭授权启动自行调查之前,应当审查法院对相关情势中的潜在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是否可进行受理,相关案件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使法院采取进一步行动,以及是否有实质理由认为调查无助于实现公正利益。而预审分庭也应当在审查上述事项后决定是否授权检察官启动自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预审分庭 自行调查 授权调查
下载PDF
论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困境及其破解——以近年刑事司法改革为视野
11
作者 陈家鸿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2-45,共4页
自从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构建以来,调查取证难的问题一直在实践中难以解决。在近年刑事司法改革的视野下,充分落实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刑事司法改革视野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充分落实,可以从权利本身出发,充分保障自... 自从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构建以来,调查取证难的问题一直在实践中难以解决。在近年刑事司法改革的视野下,充分落实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刑事司法改革视野下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充分落实,可以从权利本身出发,充分保障自行调查取证权和申请调查取证权,从实践问题出发,赋予值班律师调查取证的权利,从未来路径出发,探索律师调查取证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改革 辩护律师 自行调查取证权 申请调查取证权
下载PDF
关于合议庭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的思考——基于刑事诉讼法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胜元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57-158,共2页
人民法院合议庭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对有疑问的证据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合议庭休庭后的调查取证权;合议庭不能将休庭后的调查核实简单理解为自行调查取证,合议庭... 人民法院合议庭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为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对有疑问的证据在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为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合议庭休庭后的调查取证权;合议庭不能将休庭后的调查核实简单理解为自行调查取证,合议庭对有疑问的证据可以采取证人重新出庭作证或让控辩双方重新收集相关证据的方式加以解决;人民检察院直接赋予合议庭休庭后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违背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加以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议庭 休庭 自行调查取证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在法律理想与政治现实之间游移
13
作者 何茂鑫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国际刑事法院体制内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以切实有效地惩处"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这是人类社会在实现普遍正义这一伟大法律理想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在运行的过程中,却极大地受制于国... 在国际刑事法院体制内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以切实有效地惩处"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这是人类社会在实现普遍正义这一伟大法律理想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在运行的过程中,却极大地受制于国际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自行调查 法律理想 政治现实
下载PDF
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保障制度探析
14
作者 周涵 《理论界》 2023年第3期51-57,共7页
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有助于提升案件事实认定质量、实现有效辩护,也是维护刑事诉讼构造的内在要求。然而,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面临权利属性界定不明,辩护律师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地位劣势以及承担刑事责任的职业风险大等问题。对此,... 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有助于提升案件事实认定质量、实现有效辩护,也是维护刑事诉讼构造的内在要求。然而,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面临权利属性界定不明,辩护律师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地位劣势以及承担刑事责任的职业风险大等问题。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辩护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适用范围,重构被调查对象自愿原则,禁止以诱导性发问方式取证,优化见证人规则和全程录音、录像规则。同时,对辩护律师慎重适用《刑法》第306条的规定,引入报复性诉讼审查规则,保障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 辩护律师 自行调查取证 保障制度
原文传递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制约机制:预审分庭的司法审查
15
作者 汪小静 《国际法学刊》 2023年第1期60-78,156,共20页
《罗马规约》第15条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起草人担心出现权力滥用的危险,认为这一权力需要制衡。由此若检方在缔约国或安理会没有提交情势的情况下主动展开调查,检察官必须事先获得预审分庭的授权。该机制旨在避免因缺乏充分的事实或... 《罗马规约》第15条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起草人担心出现权力滥用的危险,认为这一权力需要制衡。由此若检方在缔约国或安理会没有提交情势的情况下主动展开调查,检察官必须事先获得预审分庭的授权。该机制旨在避免因缺乏充分的事实或法律依据而进行明显没有根据的调查。预审分庭的审查要素自阿富汗情势以来发生了“三要素”向“唯一要素”标准的转变,导致审查机制的标准反而低于申请标准。预审分庭不具有调查权,因此只能审查检察官提交的事项,授权范围限于检察官请求中的事件和密切相关的事件。对于检察官的不调查决定,若仅依据“公正利益”作出,预审分庭具有复核权;针对其他种类的不调查决定,预审分庭并无此项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自行调查 预审分庭
原文传递
律师自行查询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分析
16
作者 张鹏 张咪咪 《人民司法》 2020年第20期11-12,共2页
【裁判要旨】律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享有依申请调查取证的权利和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在自行查询公民个人信息时,相关行政机关向符合条件的律师提供与其承办法律事务相关的公民个人信息系履行法定职责,不属于泄... 【裁判要旨】律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享有依申请调查取证的权利和自行调查取证的权利。在自行查询公民个人信息时,相关行政机关向符合条件的律师提供与其承办法律事务相关的公民个人信息系履行法定职责,不属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不构成行政违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个人信息 行政违法 法律事务 履行法定职责 律师法 裁判要旨 自行调查取证 依申请调查取证
原文传递
我国辩护律师证据收集权之审视
17
作者 王奎 黄冠凯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9-36,共8页
近些年,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辩护律师证据收集权取得了长足进步,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扩大了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完善了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措施,但即便这样,我国现有辩护人证据收集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申... 近些年,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辩护律师证据收集权取得了长足进步,赋予了辩护律师侦查阶段辩护人地位、扩大了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完善了相应的程序性保障措施,但即便这样,我国现有辩护人证据收集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申请调查取证权方面,存在接受申请的主体不合理、审核标准过于主观等问题,在自行调查取证权方面,存在自行调取证据的空间小、自行调取证据不被认可、自行调取证据的风险过高等问题,对此,有必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拒绝申请必须说明理由,建立相应的救济程序,加强人民检察院对侦查阶段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律师 证据收集 申请调查取证权 自行调查
下载PDF
检察官对国际犯罪案件管辖权的国际视野——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为参照
18
作者 刘学文 沈智慧 《黑河学刊》 2013年第3期98-100,142,共4页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自1998年订立至今,关于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权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拒绝加入《罗马规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国际刑事法院体制内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自1998年订立至今,关于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权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拒绝加入《罗马规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国际刑事法院体制内赋予检察官自行调查权是国际刑事司法领域重要的体制创新,因为该制度能够切实有效地惩处全人类普遍关注的国际罪行。为了保障这一制度的良好运行,《罗马规约》对检察官个人素质、品性作出高要求,且调查权的启动也受到预审分庭、联合国安理会的诸般制约。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行使须遵循管辖权补充性原则,须有效协调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更须保证调查权行使的透明度。这对世界各国进一步厘清刑事案件侦查权中检警权力关系的权力边界颇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检察官 自行调查 预审分庭
下载PDF
论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权
19
作者 刘庆明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罗马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的权力,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质疑与担忧,并一度成为拒绝加入《罗马规约》的重要诱因。从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入《罗马规约》做一点... 《罗马规约》赋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自行调查的权力,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质疑与担忧,并一度成为拒绝加入《罗马规约》的重要诱因。从检察官自行调查权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入《罗马规约》做一点理论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调查 安理会 国际刑事法院
下载PDF
再审抗诉程序难点与应对——以孟某某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采矿等犯罪再审抗诉案为例
20
作者 饶本东 《中国检察官》 2022年第20期17-20,共4页
被告人不服第一审判决上诉后又在上诉期满后撤回上诉,人民法院作出的准予撤回上诉的裁定有别于完整进行二审审理后作出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这种情况下,对案件作出实体处理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是第一审判决,如果人民检察院认... 被告人不服第一审判决上诉后又在上诉期满后撤回上诉,人民法院作出的准予撤回上诉的裁定有别于完整进行二审审理后作出的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这种情况下,对案件作出实体处理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是第一审判决,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该一审判决确有错误的,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提出抗诉后人民法院指令按照第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发现原案遗漏犯罪事实的,应当补充起诉;发现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追加起诉,指令再审的案件与补充、追加起诉可以并案审理,数罪并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审抗诉 裁定准许撤回上诉 自行调查核实 并案审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