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卡玛拉·达斯自白体诗歌的女性主义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春景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卡玛拉·达斯是当代印度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以直率大胆的诗风在文坛独树一帜。其诗歌以自白的方式书写了自我私密性的生活,表现了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心理以及在两性生活中的痛苦体验,呈现出女性觉醒的历程。其诗歌具有强... 卡玛拉·达斯是当代印度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以直率大胆的诗风在文坛独树一帜。其诗歌以自白的方式书写了自我私密性的生活,表现了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细腻的心理以及在两性生活中的痛苦体验,呈现出女性觉醒的历程。其诗歌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由女性面对痛苦的自我拯救走向对印度文化男性霸权的批判,具有普遍的女性主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英语诗歌 卡玛拉·达斯 女性主义 白体
原文传递
从“抒情诗”到“普罗”:1920年代末戏剧的自白体对话问题
2
作者 王雪芹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91-103,共13页
1920年代末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一个独特时期,不仅创作数量上高产,而且仅两三年,戏剧就完成了从"抒情诗"到"普罗"的转变,这和戏剧对话上的自白体现象密切相关,它既表明剧人对"自我"真理的偏执,也在一定条... 1920年代末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一个独特时期,不仅创作数量上高产,而且仅两三年,戏剧就完成了从"抒情诗"到"普罗"的转变,这和戏剧对话上的自白体现象密切相关,它既表明剧人对"自我"真理的偏执,也在一定条件下极易走向戏剧的反面,它决定了田汉等人创作转向的必然。实际上,自白体对话问题反映出这时期剧人在戏剧观念上的本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代末 白体 “抒情诗” “普罗”
下载PDF
自我与超越自我的神话——美国自白体诗歌的双重维度
3
作者 张洪凯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0期69-69,101,共2页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自白体诗歌在文坛异军突起。自白体诗歌并不是诗人单纯的自我倾诉。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自白派诗人通过面向公众的自白,来揭示那一个时代美国人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所以,美国自白体诗歌具有...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自白体诗歌在文坛异军突起。自白体诗歌并不是诗人单纯的自我倾诉。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自白派诗人通过面向公众的自白,来揭示那一个时代美国人的生活环境与精神状态,所以,美国自白体诗歌具有了自我与社会的双重维度的性质。本文试图通过对自白体诗歌的内核与外延的分析,把握自白体诗歌所具有的双重维度,重新挖掘自白体诗歌对于人类生活状态所给予的人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体 神话 双重维度
下载PDF
美国自白派诗歌的狂欢化写作
4
作者 盛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98-99,共2页
自白派诗歌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特有的文学现象。文章通过金斯伯格、普拉斯、贝德曼、赛克斯顿等自白派代表诗人的作品,剖析自白派诗歌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阐述自白派诗歌的狂欢化写作。文章发现,自白体诗歌是诗人为了挣脱自身痛苦经... 自白派诗歌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特有的文学现象。文章通过金斯伯格、普拉斯、贝德曼、赛克斯顿等自白派代表诗人的作品,剖析自白派诗歌的特点,从而进一步阐述自白派诗歌的狂欢化写作。文章发现,自白体诗歌是诗人为了挣脱自身痛苦经历的个人化与狂欢化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诗人的生活,但是由于自白体诗歌中上帝的缺场以及对于宏大史实的书写,使得自白体诗歌高于自身经验,成为信仰缺失和真实世界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体 疯狂 上帝 狂欢化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