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牵引后离断联合双重抗反流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陶凯 董剑宏 黄庆兴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9-954,共6页
随着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的变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其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率逐年提高,手术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已成为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全胃切除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保功能理念逐渐被学术界重视并开展系列近端胃... 随着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的变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其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率逐年提高,手术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已成为外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全胃切除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保功能理念逐渐被学术界重视并开展系列近端胃切除、保留远端胃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探索,其主要研究指标是抗反流疗效和对营养预后的影响,间置空肠和双通道重建疗效确切,但其操作复杂,成为全腹腔镜手术的难点。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和改善营养状况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回溯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医学中心经验,对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吻合与双重抗反流双通道残胃-空肠吻合重建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双通道重建 近端胃切除 牵引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江雯 郑磊 +4 位作者 葛宇 汪晋 丰茂坤 徐茂奇 芮景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自牵引后离断吻合)的18例患者(观察组),并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同一手术团队完成的20例腹... 目的:探讨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自牵引后离断吻合)的18例患者(观察组),并将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同一手术团队完成的20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管型吻合)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切缘阴性,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225.89±26.19)min vs.(244.65±22.05)min,P=0.022]、辅助切口长度[(6.06±1.00)cm vs.(10.20±1.06)cm,P<0.001]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安全可行,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牵引 食管-空肠吻合
下载PDF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实施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腔内吻合对胃癌患者的近远期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军抗 张前进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16-132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腔内吻合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9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组为传统组48例和改良组48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Overl... 目的:探讨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腔内吻合对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9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分组为传统组48例和改良组48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Overlap,对照组采用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腔内吻合。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组手术时间及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显著高于改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营养水平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两组患者的体重、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均显著高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一年的体重、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及各指标增加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术前,同时两组患者术后一年生活质量评分、评分增加差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腔内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吻合方式,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近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胃癌 食管空肠吻合术 牵引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健 洪军 +2 位作者 王雅平 华鲁纯 蒿汉坤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价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7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全腹腔镜回肠-结肠自牵引后离断Overlap吻合,收集其一般... 目的:评价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9月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7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全腹腔镜回肠-结肠自牵引后离断Overlap吻合,收集其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腹腔外吻合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93.4±9.1)min,吻合重建时间(10.3±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7.5±9.0)mL,术后平均住院(4.9±0.9)d,无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2.7%)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经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牵引
下载PDF
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宁 许诚 +4 位作者 孙娇娜 施大为 丛仔红 郭玲 刘永存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792-2796,共5页
目的研究自牵引后离断(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拟接受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予传统全腹腔镜近... 目的研究自牵引后离断(SPLT)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拟接受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7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传统组(予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42例和SPLT组(予SPLT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营养状况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SPLT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例数分别为(26.55±4.72)min、(8.05±2.24)枚、1例,明显短(多、少)于传统组的(30.81±6.28)min、(5.55±1.63)枚、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1.52±48.14)min、(114.18±35.51)mL,略长(少)于传统组的(244.49±42.84)min、(118.29±35.29)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82±0.76)d、(3.04±0.91)d、(1.52±0.39)d,明显短于传统组的(3.53±1.05)d、(3.82±1.21)d、(1.84±0.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48±2.37)d,略短于传统组的(13.05±2.51)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T组患者术后体质量指数、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分别为(24.77±2.26)kg/m^(2)、(51.67±7.34)g/L、49.82±5.65,略高于传统组的(23.98±2.65)kg/m^(2)、(49.35±6.55)g/L、48.26±5.16,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22%,略低于传统组的9.5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双通道重建,SPLT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中,不仅可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增加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量,降低中转辅助发生率,而且还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癌 腹腔镜 双通道重建 牵引吻合 食管-空肠吻合
下载PDF
改良自牵引后离断食管空肠吻合联合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伟 刘佳林 +1 位作者 史保宾 娄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自牵引后离断(SPLT)食管空肠吻合联合D_(2)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TG)治疗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AG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 目的探讨改良自牵引后离断(SPLT)食管空肠吻合联合D_(2)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TG)治疗进展期胃癌(AG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7例AG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两组患者行D_(2)式LTG。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观察组患者术中接受改良SPLT食管空肠吻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时长、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较短(P<0.05)。术后1、3个月,两组SG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SG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7 d,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D-乳酸、DAO水平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血清D-乳酸、DAO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用改良SPLT食管空肠吻合联合D_(2)式LTG治疗AGC患者,可有效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且对机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D_(2)式腹腔镜全胃癌切除根治术 改良牵引食管空肠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