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地的土壤抗蚀性评价
被引量:
10
1
作者
韩鲁艳
郝乾坤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以延安、安塞、吴旗的人工刺槐林、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地区的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为对照,通过对5个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即>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0.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团聚状况和团聚度的比较分析,...
以延安、安塞、吴旗的人工刺槐林、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地区的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为对照,通过对5个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即>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0.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团聚状况和团聚度的比较分析,对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相对于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不同林龄人工林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显著提高了土壤抗蚀性,但不及自然恢复草地,尤其在安塞和吴旗表现更明显;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能增强,并趋于稳定。并通过对样地的聚类分析,也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封禁条件下的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比较适宜的植被恢复方式和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人工柠条林
自然
恢复
草地
土壤抗蚀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DNDC模型分析降水变化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露露
徐婷
+1 位作者
李泽森
焦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6,共12页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40%、20%,自然降水和增加自然降水量的20%、40%、60%、80%(即P–80、P–60、P–40、P–20、CK、P+20、P+40、P+60、P+80)的9种降水梯度,并运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分析降水改变对土壤有机碳(SOC)、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自然降水相比,增减降水80%时自然恢复草地的SOC含量增幅最大(21.4%和21.5%),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白羊草地SOC含量在减少降水20%时达到“峰”值(13.41 g·kg^(-1)),整体上白羊草地SOC含量高于自然恢复草地。2)两种草地恢复类型的生物量都随降水量变化而波动起伏,自然恢复草地减少降水20%地下生物量和增加降水40%地上生物量增幅分别为53.6%和52.4%,白羊草地在增加降水20%和减少降水40%时地下、地上生物量各达到最大值;且自然恢复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白羊草地,地下生物量则相反。3) DND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自然恢复草地和白羊草地的SOC含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0、7.5、6.7和11.7、1.3、1.0,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8、0.989、0.989和0.776、0.998、0.999,点位模拟效果整体良好;但模型对生物量的模拟吻合程度更高,且在白羊草地的模拟更具优势;因此运用模型模拟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和草地生物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梯度
土壤有机碳
生物量
DNDC模型
黄土高原
自然
恢复
草地
栽培
恢复
草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婷
马露露
+3 位作者
李泽森
曹家仪
延楠楠
焦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8,共7页
[目的]揭示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长期改变降雨的响应情况,并阐明不同降雨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群落为对象,进行长期野外人工控制降雨试验,设置增雨20%,40%,60%以及减...
[目的]揭示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长期改变降雨的响应情况,并阐明不同降雨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群落为对象,进行长期野外人工控制降雨试验,设置增雨20%,40%,60%以及减雨20%,40%,60%和对照处理,测定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结果]不同降雨处理土壤呼吸在生长季呈单峰曲线,7月达最大值,10月达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内,增雨20%、增雨60%对土壤呼吸无显著促进作用,增雨40%及减雨20%,40%,60%显著降低土壤呼吸(p<0.05),表现为土壤呼吸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生长季内,降雨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p<0.05),土壤含水量随雨量减少而减少;与对照相比除减雨60%处理外,其余降雨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p<0.05)。无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降雨处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0.01);各降雨处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二次函数相关(p<0.05);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双因素与土壤呼吸呈极显著的线性、幂—指数相关,且双因素幂—指数模型最优。[结论]总体上,降雨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受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联合调控,其主导程度取决于是否发生水分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自然
恢复
草地
土壤呼吸
降雨改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永屯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佳璇
张紫霞
+1 位作者
刘鹏
王妍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108-109,共2页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施永屯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封禁灌丛、封禁草丛、坡耕地、自然恢复灌草地的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分析计算,以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稳渗速率为指标,...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施永屯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封禁灌丛、封禁草丛、坡耕地、自然恢复灌草地的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分析计算,以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稳渗速率为指标,对不同利用类型下的表层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充分发挥土壤功能、进行土壤改良、合理配置土地、科学把握土壤物理性质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永屯
封禁灌丛
封禁草丛
坡耕地
自然
恢复
灌
草地
土壤物理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地的土壤抗蚀性评价
被引量:
10
1
作者
韩鲁艳
郝乾坤
焦菊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126,40571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俄(NSFC-PRBR)协议项目(4081112003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01140202)
文摘
以延安、安塞、吴旗的人工刺槐林、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地区的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为对照,通过对5个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即>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0.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团聚状况和团聚度的比较分析,对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相对于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不同林龄人工林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显著提高了土壤抗蚀性,但不及自然恢复草地,尤其在安塞和吴旗表现更明显;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能增强,并趋于稳定。并通过对样地的聚类分析,也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封禁条件下的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比较适宜的植被恢复方式和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人工柠条林
自然
恢复
草地
土壤抗蚀性
Keywords
artificial Robinla pseudoacacia woodland
artificial Caragana korshinskii woodland
natural restoration grassland
soil anti-erodibility
分类号
S152.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7.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DNDC模型分析降水变化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露露
徐婷
李泽森
焦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801)。
文摘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40%、20%,自然降水和增加自然降水量的20%、40%、60%、80%(即P–80、P–60、P–40、P–20、CK、P+20、P+40、P+60、P+80)的9种降水梯度,并运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分析降水改变对土壤有机碳(SOC)、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自然降水相比,增减降水80%时自然恢复草地的SOC含量增幅最大(21.4%和21.5%),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白羊草地SOC含量在减少降水20%时达到“峰”值(13.41 g·kg^(-1)),整体上白羊草地SOC含量高于自然恢复草地。2)两种草地恢复类型的生物量都随降水量变化而波动起伏,自然恢复草地减少降水20%地下生物量和增加降水40%地上生物量增幅分别为53.6%和52.4%,白羊草地在增加降水20%和减少降水40%时地下、地上生物量各达到最大值;且自然恢复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白羊草地,地下生物量则相反。3) DND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自然恢复草地和白羊草地的SOC含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0、7.5、6.7和11.7、1.3、1.0,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8、0.989、0.989和0.776、0.998、0.999,点位模拟效果整体良好;但模型对生物量的模拟吻合程度更高,且在白羊草地的模拟更具优势;因此运用模型模拟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和草地生物量是可行的。
关键词
降水梯度
土壤有机碳
生物量
DNDC模型
黄土高原
自然
恢复
草地
栽培
恢复
草地
Keywords
the precipitation gradient
soil organic carbon
biomass
DNDC model
Loess Plateau
naturally restored grassland
cultivate restored grassland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婷
马露露
李泽森
曹家仪
延楠楠
焦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土丘陵区土壤斥水性及其对降水入渗机制的影响研究”(41977426)。
文摘
[目的]揭示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长期改变降雨的响应情况,并阐明不同降雨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群落为对象,进行长期野外人工控制降雨试验,设置增雨20%,40%,60%以及减雨20%,40%,60%和对照处理,测定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结果]不同降雨处理土壤呼吸在生长季呈单峰曲线,7月达最大值,10月达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内,增雨20%、增雨60%对土壤呼吸无显著促进作用,增雨40%及减雨20%,40%,60%显著降低土壤呼吸(p<0.05),表现为土壤呼吸随降雨量的增加而降低。生长季内,降雨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p<0.05),土壤含水量随雨量减少而减少;与对照相比除减雨60%处理外,其余降雨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p<0.05)。无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降雨处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极显著指数相关(p<0.01);各降雨处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二次函数相关(p<0.05);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双因素与土壤呼吸呈极显著的线性、幂—指数相关,且双因素幂—指数模型最优。[结论]总体上,降雨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受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联合调控,其主导程度取决于是否发生水分胁迫。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自然
恢复
草地
土壤呼吸
降雨改变
Keywords
loess hilly area
natural restoration of grassland
soil respiration
rainfall change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永屯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佳璇
张紫霞
刘鹏
王妍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4期108-109,共2页
基金
云南省高校土壤侵蚀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施永屯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封禁灌丛、封禁草丛、坡耕地、自然恢复灌草地的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分析计算,以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稳渗速率为指标,对不同利用类型下的表层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充分发挥土壤功能、进行土壤改良、合理配置土地、科学把握土壤物理性质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施永屯
封禁灌丛
封禁草丛
坡耕地
自然
恢复
灌
草地
土壤物理性质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地的土壤抗蚀性评价
韩鲁艳
郝乾坤
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DNDC模型分析降水变化对黄土丘陵区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马露露
徐婷
李泽森
焦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草地土壤呼吸对降雨格局改变的响应
徐婷
马露露
李泽森
曹家仪
延楠楠
焦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永屯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李佳璇
张紫霞
刘鹏
王妍
《绿色科技》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