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年冻土区碎石公路路堤降温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金钊
孙斌祥
+1 位作者
徐敩祖
汪双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0-286,共7页
为了评价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碎石路堤的自然对流降温效果,引入了通过碎石层与土层交界面的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两个参数,针对青藏公路的具体环境条件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寒区碎石路堤降温效果...
为了评价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碎石路堤的自然对流降温效果,引入了通过碎石层与土层交界面的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两个参数,针对青藏公路的具体环境条件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寒区碎石路堤降温效果可用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表征,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描述了碎石路堤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发生情况,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描述了碎石路堤自然对流的降温能力.另外,它们还能够分区域评价碎石路堤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路堤
自然
对流
效应
降温效果
青藏公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粒径对块石层自然对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卞晓琳
何平
+1 位作者
吴青柏
施烨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用粒径为5~8,8~15和15~20 cm的3种块石分别填筑成块石层模型,在实验室内研究它们的空气自然对流特性。结果表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保持20℃而上表面从20℃降至-20℃的过程中,模型内均产生了Benard流,而且模型内空气自然对流的强弱...
用粒径为5~8,8~15和15~20 cm的3种块石分别填筑成块石层模型,在实验室内研究它们的空气自然对流特性。结果表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保持20℃而上表面从20℃降至-20℃的过程中,模型内均产生了Benard流,而且模型内空气自然对流的强弱与块石的粒径有关,粒径为15~20 cm的块石层模型内气流速度最大,约为2.2 m.s-1;粒径为8~15 cm的最小,约为1.5 m.s-1,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块石层内热弥散效应以及块石与空气间接触面积的改变而引起的。控温方式对空气自然对流影响的研究表明,由模型上表面降温所产生的空气自然对流效应强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升温,故在实际工程中,冬季块石层内的空气自然对流更易于发生。针对模型内空气流速计算值均比实测值小的问题,建议在进行多孔块石结构对流换热理论计算时,应考虑块石层模型的假设条件、热弥散作用、流动惯性以及空气热物性随压力的变化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块石粒径
自然
对流
效应
流速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年冻土区碎石公路路堤降温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
5
1
作者
章金钊
孙斌祥
徐敩祖
汪双杰
机构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寒区道路工程实验室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处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基金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31800004)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7B02)资助
文摘
为了评价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碎石路堤的自然对流降温效果,引入了通过碎石层与土层交界面的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两个参数,针对青藏公路的具体环境条件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寒区碎石路堤降温效果可用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表征,单位长度瞬态传热率描述了碎石路堤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发生情况,而单位长度平均传热率描述了碎石路堤自然对流的降温能力.另外,它们还能够分区域评价碎石路堤降温效果.
关键词
碎石路堤
自然
对流
效应
降温效果
青藏公路
Keywords
fractured-rock embankment
natural convection effect
cooling effectiveness
Qinghai-TibetHighway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粒径对块石层自然对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卞晓琳
何平
吴青柏
施烨辉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012)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07RC001)
文摘
用粒径为5~8,8~15和15~20 cm的3种块石分别填筑成块石层模型,在实验室内研究它们的空气自然对流特性。结果表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保持20℃而上表面从20℃降至-20℃的过程中,模型内均产生了Benard流,而且模型内空气自然对流的强弱与块石的粒径有关,粒径为15~20 cm的块石层模型内气流速度最大,约为2.2 m.s-1;粒径为8~15 cm的最小,约为1.5 m.s-1,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块石层内热弥散效应以及块石与空气间接触面积的改变而引起的。控温方式对空气自然对流影响的研究表明,由模型上表面降温所产生的空气自然对流效应强于在块石层模型下表面升温,故在实际工程中,冬季块石层内的空气自然对流更易于发生。针对模型内空气流速计算值均比实测值小的问题,建议在进行多孔块石结构对流换热理论计算时,应考虑块石层模型的假设条件、热弥散作用、流动惯性以及空气热物性随压力的变化等的影响。
关键词
冻土
块石粒径
自然
对流
效应
流速场
Keywords
Frozen soil Particle diameter of block stone Natural convection effect Velocity field
分类号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U21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年冻土区碎石公路路堤降温效果的评价
章金钊
孙斌祥
徐敩祖
汪双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粒径对块石层自然对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卞晓琳
何平
吴青柏
施烨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