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固相水基隔热封隔液研究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樊宏伟 李振银 +3 位作者 张远山 刘菊泉 徐鹏 熊汉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8,102,共6页
在深水油气井、注蒸汽井、地热井以及永冻层油气井开采过程中大量热量损失会带来严重后果。介绍了国外水基隔热封隔液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剪切稀释体系、延迟交联体系及自交联体系。3种体系中,多元醇(聚合醇)和可溶性盐具有降低导热... 在深水油气井、注蒸汽井、地热井以及永冻层油气井开采过程中大量热量损失会带来严重后果。介绍了国外水基隔热封隔液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剪切稀释体系、延迟交联体系及自交联体系。3种体系中,多元醇(聚合醇)和可溶性盐具有降低导热系数、加重、提高体系热稳定性等多重作用。剪切稀释体系中,高吸水树脂固化体系中的水和醇可进一步减小自然对流传热损失;延迟交联体系中,缓凝剂延缓增黏剂的交联方便现场泵送封隔液入井;自交联体系中,2种增黏剂在环空一定温度下发生自交联,体系黏度剧增从而进一步削弱自然对流传热。最后指出了研发水基隔热封隔液的必要性,并建议研究含高吸水树脂的剪切稀释体系和含缓凝剂的交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 水基隔热封隔液 深水 注蒸汽井 导热 自然对流传热 高吸水树脂 交联 缓凝剂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申盛 刘伟 陶文铨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基于多孔介质内部热、湿、气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用场协同理论的观点,推导出含湿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气相流体与壁面间的整体和局部换热系数。针对宽高比为1:3的竖直封闭多孔腔,数值检验了含湿非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场协同现象:... 基于多孔介质内部热、湿、气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用场协同理论的观点,推导出含湿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气相流体与壁面间的整体和局部换热系数。针对宽高比为1:3的竖直封闭多孔腔,数值检验了含湿非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场协同现象:即非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强度不仅取决于温差、气相速度和流体物性,还取决于气相速度和温度梯度之间的协同,改变气相速度和温度梯度的协同性,将影响非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多孔介质 场协同分析 数学模型 局部换热系数 气相速度 温度梯度
下载PDF
用格子Boltzmann研究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严微微 刘阳 许友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方腔内二维多孔介质由于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而引起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详细讨论了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变化情况下的自然对流传... 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方腔内二维多孔介质由于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的浮力效应而引起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多孔介质内流体的流场和温度场.详细讨论了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并对孔隙度变化情况下的自然对流传热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孔隙度恒定,且Da数比较小(≤10-6)的情况下,当Ra数较低时,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很小,当Ra数足够大时需要考虑孔隙度变化的影响;而在Da数较大(≥10-2)情况下,孔隙度对自然对流传热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孔隙度线性变化情况下,中间孔隙度c对自然对流传热有一定的影响,且对流与传热随着c的增大而变得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传热 格子BOLTZMANN方法 孔隙度
下载PDF
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宗旭 严微微 +2 位作者 张凯 杨向龙 魏义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9-147,共9页
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传热.方腔的上壁面为低温热源,下壁面为局部高温热源,左右壁面为绝热条件.重点分析了高温热源位置a及尺寸b对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N... 运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了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方腔的自然对流传热.方腔的上壁面为低温热源,下壁面为局部高温热源,左右壁面为绝热条件.重点分析了高温热源位置a及尺寸b对多孔介质方腔自然对流传热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平均Nusselt数Nu和位置a及尺寸b的拟合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源位置及尺寸对多孔介质方腔内自然对流传热性质的影响很大,且存在最佳高温热源位置(a=4/16)和尺寸(b=0.75),以达到最强的对流换热强度(Nu_(max)≈10.35)和最大的对流换热量(Q_(max)≈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多孔介质 格子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钠液面高度对氩气空间耦合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陆道纲 冯佳琪 +3 位作者 王汉 于宗玉 张钰浩 刘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6-1883,共8页
锥顶盖作为快堆主容器重要的压力边界之一,其结构的完整性对快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锥顶盖结构完整性与其温度载荷密切相关,而温度载荷受氩气空间自然对流与辐射耦合传热特性影响显著,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基于钠液面上部氩气空间传... 锥顶盖作为快堆主容器重要的压力边界之一,其结构的完整性对快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锥顶盖结构完整性与其温度载荷密切相关,而温度载荷受氩气空间自然对流与辐射耦合传热特性影响显著,有必要开展深入研究。基于钠液面上部氩气空间传热特性实验台架,开展了氩气空间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测量了锥顶盖、氩气空间和主泵支承的温度分布,阐明钠液面高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钠液面高度的增加,锥顶盖和氩气空间的温度随之升高,而且在高钠温时现象更加明显。此外,钠液面高度对主泵支承的温度分布和周向温差影响微弱。通过开展氩气空间钠液面高度对传热规律的影响研究,可为建立实验装置与原型反应堆之间的温度映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氩气空间 自然对流传热 辐射传热
下载PDF
磁场强化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测量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正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5-717,750,共4页
磁场能强化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为了准确测量磁场对磁性液体强化自然对流传热的贡献,设计制作了一个由均匀磁场和均匀梯度磁场矢量叠加合成的新磁场。在恒定温度梯度下,新磁场使磁性液体各处密度变化均等,各处自然对流传热变化均... 磁场能强化磁性液体的自然对流传热。为了准确测量磁场对磁性液体强化自然对流传热的贡献,设计制作了一个由均匀磁场和均匀梯度磁场矢量叠加合成的新磁场。在恒定温度梯度下,新磁场使磁性液体各处密度变化均等,各处自然对流传热变化均等。从而比较准确地测量了磁场引起的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变化,为深入研究磁场强化磁性液体自然对流传热的效应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磁性液体 自然对流传热 磁场强化 实验测量 对流传热系数 均匀磁场 准确测量 矢量叠加 梯度磁场
下载PDF
局部加热竖直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 被引量:4
7
作者 纪平均 王煤 +2 位作者 余徽 许峰 李敏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5-48,共4页
对内壁面局部恒温加热,外壁面恒温冷却,其它壁面保持绝热条件下的竖直同心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瑞利数Ra、半径比κ及高宽比A对流场和温度场、内外壁面局部努塞尔数和加热段的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研究结果... 对内壁面局部恒温加热,外壁面恒温冷却,其它壁面保持绝热条件下的竖直同心套管内多孔介质中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瑞利数Ra、半径比κ及高宽比A对流场和温度场、内外壁面局部努塞尔数和加热段的平均努塞尔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及κ对速度和温度的分布影响显著,随着Ra和κ的增加,环流中心向上部和外壁面偏移,上部流速度远大于下部。内壁面加热段局部努塞尔数沿Z方向降低,但随κ的增加而增加;外壁面的局部努塞尔数变化与内壁面相反。加热段平均努塞尔数Nui随Ra及κ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平均努塞尔数与瑞利数的关联式Nui=mR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多孔介质 数值计算 竖直套管 局部恒温加热 瑞利数 局部努塞尔数 平均努塞尔数
下载PDF
壁面辐射对具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烨 赵兴杰 +1 位作者 马兵善 管国祥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研究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壁面发射率(ε)对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流体为空气、高宽比为1的封闭腔内的温度场、流场、壁面传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内置翅片与壁面辐射的综合效应使得竖向热... 为研究有内置翅片的封闭腔内壁面发射率(ε)对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流体为空气、高宽比为1的封闭腔内的温度场、流场、壁面传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内置翅片与壁面辐射的综合效应使得竖向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厚度均增大,腔体顶部及底部区域水平速度产生了一定波动。考虑壁面辐射时,双翅片结构对热壁面局部传热能力的影响趋势与单翅片结构类似;ε为0.3、0.6、0.9时,单翅片对热壁面平均努塞尔数(Nu)分别提高39.95%、88.55%和144.97%,双翅片对热壁面平均Nu分别提高41.09%、87.32%和141.23%;ε过大对双翅片结构的封闭腔内对流散热反而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腔 自然对流传热 辐射 耦合传热 数值分析
原文传递
太阳能干燥箱的自然对流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凯 胡众欢 +1 位作者 杨明金 杨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4,共7页
为了得到自然对流传热状态下太阳能干燥箱流热场具体分布情况,针对一种小型太阳能干燥箱的自然对流传热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详细分析了集热板与空气之间的自然对流换热过程,... 为了得到自然对流传热状态下太阳能干燥箱流热场具体分布情况,针对一种小型太阳能干燥箱的自然对流传热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详细分析了集热板与空气之间的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并由干燥室内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构建均匀度曲线与温度变化曲线,得到干燥室内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出不同的天气下(多云、晴朗、少云)温度模拟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967,0.978,0.95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289,1.821,1.940,说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在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求解结果是有效的,根据流热场的模拟结果可以指导干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太阳能烘干系统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自然对流传热 COMSOL Multiphysics 太阳能干燥箱
下载PDF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宣读论文目录
10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沸腾传热 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工学院 自然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换热 自由对流换热 对流传热 凝结换热 王补宣 叶轮机械 流化床锅炉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含不同结构金属骨架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11
作者 常钊 陈宝明 +1 位作者 王惠临 罗丹 《煤气与热力》 2022年第1期22-29,共8页
分别将2种三维金属骨架(面中心法金属骨架,圆柱交叉金属骨架)加入纯相变材料(石蜡)制备复合相变材料1,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相变传热过程,分析加热过程纯相变材料,复合相变材料的温度变化,液相率变化,速度场分布。容纳石蜡的方腔长&... 分别将2种三维金属骨架(面中心法金属骨架,圆柱交叉金属骨架)加入纯相变材料(石蜡)制备复合相变材料1,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相变传热过程,分析加热过程纯相变材料,复合相变材料的温度变化,液相率变化,速度场分布。容纳石蜡的方腔长×宽×高为5 cm×2 cm×5 cm,方腔左壁面为加热面,温度为65℃,其他壁面绝热。纯相变材料,复合相变材料的初始温度均为25℃。相同加热时间,复合相变材料的平均温度明显高于纯相变材料。对于纯相变材料,热量向方腔右侧壁面传递缓慢,加入金属骨架可加速热量向方腔右侧壁面传递。相同加热时间,复合相变材料的液相率明显高于纯相变材料。在加热初期,复合相变材料1液相率更高,添加面中心法金属骨架更有利于加速相变蓄热。纯相变材料内部传热由导热和自然对流传热共同作用形成。复合相变材料内部的传热也是由导热与自然对流传热共同作用形成。相同加热时间,复合相变材料1的液相区域要大于复合相变材料2,且相变更加均匀。对于纯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加热面附近及左上角,角化现象明显。对于复合相变材料,在接近完全熔化及完全熔化状态,固态石蜡基本熔化完成,方腔内液态石蜡温度基本趋于一致,自然对流强度减弱,复合相变材料1,2内石蜡的流动并不明显。与复合相变材料2相比,复合相变材料1的速度场分布更加均匀。面中心法金属骨架的综合性能更优,适合作为相变材料的强化传热金属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金属骨架 复合相变材料 石蜡液相率 自然对流传热
下载PDF
封闭厂房内自然对流数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伟 孙跃 +1 位作者 杨秋实 杨琳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6-29,共4页
以封闭厂房内自然对流传热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Ra在103~108之间时,封闭厂房内流体流线、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和Nu数的变化,以及中心线上无量纲温度T、量纲速度Ux、Vy在不同Ra下的变化关系。研究... 以封闭厂房内自然对流传热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Ra在103~108之间时,封闭厂房内流体流线、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和Nu数的变化,以及中心线上无量纲温度T、量纲速度Ux、Vy在不同Ra下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大,厂房内的热传输形式由热传导逐渐向对流传热转换,且对流强度分布越不均匀,流线形状发生相应的改变;水平中心线上的无量纲温度由一条近似于斜率为45°的曲线逐渐变成温度急剧变化的"ㄣ"型曲线;竖直中心线与水平中心线上无量纲速度Ux、Vy随着Ra的增大而变大,Ux、Vy大小及方向的改变导致腔内涡流的产生;Nu随着Ra的增大而增大,二者的相关曲线呈幂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厂房 自然对流传热 流线 等温线
原文传递
部分开口空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吉良 辛明道 张洪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0-26,共7页
本文描述具有部分开口的方形空腔内的非稳态及稳态的二维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结果。方形空腔由两个水平绝热壁、一个竖直加热壁而另一个竖直壁为冷壁但具有变化的开口度组成。数值结果覆盖了雷利数Rα=10~3~10~6及开口度Y_0=0.0... 本文描述具有部分开口的方形空腔内的非稳态及稳态的二维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结果。方形空腔由两个水平绝热壁、一个竖直加热壁而另一个竖直壁为冷壁但具有变化的开口度组成。数值结果覆盖了雷利数Rα=10~3~10~6及开口度Y_0=0.0~1.0。结果表明开口度对空腔内的自然对流流动与传热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的程度随雷利数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部分开口空腔 开口度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Newtonian nanofluids in a cylindrical enclosure
14
作者 Hamid Moradi Bahamin Bazooyar +1 位作者 Ahmad Moheb Seyed Gholamreza Etemad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66-1274,共9页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and optimizes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two Newtonian Al2O3 and Ti O2/water nano fluids in a cylindrical enclosure. Nusselt number(Nu) of nano fluids in relation to Rayleigh number(R...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and optimizes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two Newtonian Al2O3 and Ti O2/water nano fluids in a cylindrical enclosure. Nusselt number(Nu) of nano fluids in relation to Rayleigh number(Ra) f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no fluids is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con figurations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enclosure.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nanoparticles to water has a negligible or even adverse in fluence upon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water: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f Al2O3/water is observed,while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or TiO2/water nano fluid is inferior to that for the base fluid.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at low Ra, the likelihood of enhancement in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s more than at high Ra: at low Ra, inclination angle, aspect ratio of the enclosure and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 fluence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more pronouncedly than that in high 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Nanofluid Optimization Cylinder orientation
下载PDF
公共浴室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池壁换热数值模拟
15
作者 李雪薇 冯圣红 +1 位作者 刘舒佳 刘伟 《煤气与热力》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公共浴室排放的洗浴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热量,针对浴室废水存在污垢等杂质问题,提出了池壁换热(池壁四周为换热面,顶面、底面为绝热面)的热回收方式。借助ANSYS软件模拟不同换热面积下(保持余热回收池腔体容积为1 m^3,长宽高均为... 公共浴室排放的洗浴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热量,针对浴室废水存在污垢等杂质问题,提出了池壁换热(池壁四周为换热面,顶面、底面为绝热面)的热回收方式。借助ANSYS软件模拟不同换热面积下(保持余热回收池腔体容积为1 m^3,长宽高均为1 m,通过在腔体内增设换热流道,增加换热面积)池内水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分析封闭腔体内流体自然对流传热发展过程及换热面积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传热是流体与壁面温差、流体不同位置温差、速度差和有限空间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换热量并不是随着换热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在换热温差、努塞尔数以及腔体内换热流道数量共同影响下,随着换热面积增大,换热量先上升,然后出现小幅下降后继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浴废水 池壁换热 自然对流传热 换热能力
下载PDF
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一种二阶投影方法
16
作者 朱祚金 解志民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200,共4页
§1.引言 研究层流自然对流传热对电子仪器冷却系统设计以及对太阳能工程中的散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数值计算是研究自然对流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得出速度场和温度场,也可以得出传热无量纲准则关系.
关键词 二阶投影 层流 自然对流传热 控制方程 解法 算子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 偏微分方程
原文传递
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因次分析
17
作者 马东宇 庄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6期17-18,共2页
:文章通过自然对流传热系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次分析过程 ,论述了因次分析方法在化工理论计算式推导中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 自然对流传热 理论计算 热系数 化工
下载PDF
平板、离散式热源直角三角形腔内自然对流传热
18
作者 齐润生 王子云 +1 位作者 任嘉友 吴玉玲 《煤气与热力》 2020年第7期16-20,34,I0042,共7页
模拟斜边布置大平板热源、离散式热源的直角三角形腔内温度分布,对斜边上热源分布数量、斜边与底边的夹角对斜边、竖直边附近努塞尔数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三角形底边(直角边)绝热,竖直边为低温恒温冷边(以下简称竖直冷边)。斜边设置大... 模拟斜边布置大平板热源、离散式热源的直角三角形腔内温度分布,对斜边上热源分布数量、斜边与底边的夹角对斜边、竖直边附近努塞尔数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三角形底边(直角边)绝热,竖直边为低温恒温冷边(以下简称竖直冷边)。斜边设置大平板(热源分布数量为1)、离散式(热源分布数量为2~4)恒温热源,除热源设置位置外,斜边其他位置的温度与竖直冷边一致。将斜边设置热源外的部分称为低温段,将设置热源的部分称为热源段。温度场分布:靠近斜边的空气向上流动,靠近竖直冷边的空气向下流动。大平板热源与离散式热源的热边界层形式与传热规律相似。随着热源分布数量增加,斜边附近空气温度分布更加复杂,斜边的热影响区域有扩大的趋势。随着夹角变化,三角形的几何结构发生变化,三角形内自然对流的范围及强度受到影响,但总体规律基本一致。局部努塞尔数:热源段与低温段交接处附近局部努塞尔数比较大,热源段中间部分附近局部努塞尔数比较小。越接近三角形顶点(斜边与竖直冷边的交点),热源段与低温段交接处附近局部努塞尔数增大。不同热源分布数量的竖直冷边附近局部努塞尔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斜边距离较远的竖直冷边附近的自然对流传热强度比较弱,与斜边距离较近的竖直冷边附近的自然对流强度比较强,而三角形顶点基本不存在自然对流传热。夹角越小,热源段与低温段交接处附近局部努塞尔数越大,热源段中间部分附近局部努塞尔数越小。不同夹角的竖直冷边附近局部努塞尔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夹角越大,竖直冷边附近局部努塞尔数越大。平均努塞尔数:相同条件下,斜边附近平均努塞尔数高于竖直冷边。热源分布数量一定时,斜边、竖直冷边附近平均努塞尔数均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夹角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三角形腔 大平板热源 离散式热源 自然对流传热
下载PDF
塑料管车间内自然对流研究
19
作者 杨伟 薛思浩 +2 位作者 杨秋实 高巍 孙跃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4-25,65,共3页
以生产产品和循环水箱工作情况下塑料管车间内自然对流传热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Ra在103~107之间时,车间内流体流线、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和产品温度梯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大,厂房... 以生产产品和循环水箱工作情况下塑料管车间内自然对流传热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理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Ra在103~107之间时,车间内流体流线、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和产品温度梯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大,厂房内的热传输形式由热传导逐渐向对流传热转换;靠近产品处空气的温度梯度要大于中央区域等温线的温度梯度;空气在靠近产品处向上移动,靠近墙壁处向下移动,以产品为界分成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漩涡,小漩涡流速大于大漩涡;产品处温度梯度总是大于其他区域,循环水箱在侧面时产品温度梯度总是小于在中间情况;在存在自然对流现象的车间内,低品位剩余热量(循环水箱释放热量)可以改变车间内的温度和空气流动状态,是一部分可以利用的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 自然对流传热 流线 等温线
原文传递
微细金属丝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鹿院卫 李强 +3 位作者 李小丽 郭浩 马重芳 吴玉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1-824,共4页
为了得到微细圆柱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采用焦耳加热法对水平微细铜丝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进行实验研究。首先用水和乙醇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微细金属丝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得到微细圆柱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采用焦耳加热法对水平微细铜丝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进行实验研究。首先用水和乙醇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微细金属丝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熔融盐温度的升高,物性变化引起的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将趋近于Morgan关联式的预测值。有关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规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耳加热 微细铜丝 自然对流传热 熔融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