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呈现与生态回归——基于民间工艺叶脉苗绣守正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正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民间工艺形成历史悠久,叙述或呈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民间工艺文化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这种自然呈现的文化表达方式本身即是人类对文化与生态关系朴素认知的诠释,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人化而形成的意义符... 民间工艺形成历史悠久,叙述或呈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民间工艺文化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这种自然呈现的文化表达方式本身即是人类对文化与生态关系朴素认知的诠释,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人化而形成的意义符号有序排列模式。追求创新是人类的天性,叶脉苗绣的成功研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民间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改变了文化对自然的单向呈现,实现了民间文化的生态回归,使文化与生态达到了一种深层次的融合,丰富了人与自然辩证互动的法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与创新 民间工艺 自然呈现 生态复归 叶脉苗绣
下载PDF
予叙事以血肉——如何利用“自然呈现”的细节提升叙事密度
2
作者 范淑敏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2024年第11期42-45,共4页
米开朗基罗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无论是国画的皴擦点染,还是叙事作品中的细节,都是作品达成的必要路径。细节是叙事的血肉,然而在叙事作品中就细节谈细节,并无太大意义。作家莫泊桑说:“一个作品的布局的巧妙不在于有... 米开朗基罗说:“在艺术的境界里,细节就是上帝。”无论是国画的皴擦点染,还是叙事作品中的细节,都是作品达成的必要路径。细节是叙事的血肉,然而在叙事作品中就细节谈细节,并无太大意义。作家莫泊桑说:“一个作品的布局的巧妙不在于有激动力或者令人可爱,也不在于引人入胜的开端或者惊心动魄的收煞,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的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的巧妙组合。”这些赋予作品明确意义的可信小事,往往就在场景中以丰富而准确的细节娓娓道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作品 莫泊桑 米开朗基罗 自然呈现 引人入胜 明确意义 点染 细节
原文传递
南京民间文学的烟火气--从谣谚和传说管窥南京的市民生活 被引量:1
3
作者 陶思炎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
民间文学属于人民,而都市的民间文学作为市民的集体创作,是市井生活的自然呈现和市民审美情感的集中表达,它往往经过好几代人的传承,而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和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录。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以及辉煌... 民间文学属于人民,而都市的民间文学作为市民的集体创作,是市井生活的自然呈现和市民审美情感的集中表达,它往往经过好几代人的传承,而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和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录。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以及辉煌的都城史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经典,可以说,南京文学的成就中就包括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南京民间文学涉及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笑话以及评话、白局、唱春等讲唱文学的门类,它历史悠久,题材广泛,且与市民的风俗生活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市井生活 文学经典 自然呈现 讲唱文学 集体创作 谣谚 审美情感
下载PDF
关于新闻教学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10,共3页
新闻是社会生活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实用类文体。多年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新闻一直独占一个单元,享有至少半个月的教学时间,师生对新闻的教学也是重视的。然而,回看数十年来初中语文新闻教学,几个误区便自然呈... 新闻是社会生活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实用类文体。多年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新闻一直独占一个单元,享有至少半个月的教学时间,师生对新闻的教学也是重视的。然而,回看数十年来初中语文新闻教学,几个误区便自然呈现了出来,以至于统编教材将新闻学习创造性地编制成“活动·探究”单元,不少教师并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新闻教学 统编教材 几个误区 实用类文体 自然呈现 传递信息 语文教学中
下载PDF
成长记忆与人生回环:《老师·好》青春题旨诠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1,共4页
一、年代记忆与校园经验《老师·好》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影片叙事表达之中所自然呈现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从电影的一开始就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予以定调。从开篇电影就以一首老师课堂上的诗歌奠定了全片的回忆基调,《金梭与银梭》这... 一、年代记忆与校园经验《老师·好》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影片叙事表达之中所自然呈现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从电影的一开始就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予以定调。从开篇电影就以一首老师课堂上的诗歌奠定了全片的回忆基调,《金梭与银梭》这首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歌谣则显示了电影意图从风格记忆上向80年代怀旧的决心。从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开始,那种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无比熟悉的80年代里的中式记忆,便随着电影的影视表达而呈现了出来。旧式的横杠自行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四处可见的红色标语条幅、课桌下被偷偷藏起来的金庸武侠小说……这些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随着镜头逐一展开,一种浓郁的传统风格记忆也就随之扑面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武侠小说 象征意味 时代风格 传统风格 红色标语 自然呈现 成长记忆 自行车
下载PDF
韩少功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卓今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6期11-13,共3页
以前只见过照片,典型的湘地文人的特征,笃定但不缺少幽默、沉稳中不乏机敏、倔强中有那么一点点圆融,质朴的外表下藏着大智慧。当然,跟时下流行的"帅"似乎不是一回事,是另外一种酷,这种"酷"无法批量复制,因为它是... 以前只见过照片,典型的湘地文人的特征,笃定但不缺少幽默、沉稳中不乏机敏、倔强中有那么一点点圆融,质朴的外表下藏着大智慧。当然,跟时下流行的"帅"似乎不是一回事,是另外一种酷,这种"酷"无法批量复制,因为它是通过长期内心修炼自然呈现出来的一种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大智慧 作家 幽默 自然呈现 何立伟 形而上 农民 圆融 八景
下载PDF
“下野地”:一个独特的艺术存在——试论董立勃小说创作的地域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凡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作为本土作家的杰出代表,董立勃的小说创作极具鲜明的新疆兵团色彩,其创作底色被深深地打上了新疆兵团这一特殊地域的烙印。"下野地"的独特存在,既是董立勃小说世界的核心关键词,也是新中国初期压缩版新疆社会的组织再现。&qu... 作为本土作家的杰出代表,董立勃的小说创作极具鲜明的新疆兵团色彩,其创作底色被深深地打上了新疆兵团这一特殊地域的烙印。"下野地"的独特存在,既是董立勃小说世界的核心关键词,也是新中国初期压缩版新疆社会的组织再现。"下野地"这一艺术空间极富诗性维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地理的某种自然呈现,它的意义是多重的,具有丰富的阐释可能性。可以说,"下野地"属于董立勃,它的艺术内涵独具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野地” 董立勃 诗性维度 自然呈现 意义界域
下载PDF
设计,从构成到修辞——东钱湖教育论坛大师创作室 被引量:1
8
作者 坂本一成 奥山信一 +3 位作者 王骏阳 王方戟 李兴钢 郭屹民 《建筑技艺》 2021年第11期8-18,共11页
在宁波东钱湖教育论坛大师创作室项目中,坂本一成选择设计了其中三栋,通过三种公共功能的置入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楼栋的个性表现。在这种置入中,坡道、楼梯、格架、挑空、遮阳板等空间语汇的编织,传递着坂本一成一贯的空间思考,从抽象的... 在宁波东钱湖教育论坛大师创作室项目中,坂本一成选择设计了其中三栋,通过三种公共功能的置入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楼栋的个性表现。在这种置入中,坡道、楼梯、格架、挑空、遮阳板等空间语汇的编织,传递着坂本一成一贯的空间思考,从抽象的概念到具象的环境,从类型到空间,从构成到修辞,从公共到私密之间的"纠结"中的自然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表现 东钱湖 遮阳板 空间思考 自然呈现 论坛 修辞
下载PDF
一部警示教育片是如何出炉的
9
作者 马湛秋 《党员文摘》 2023年第12期24-25,共2页
好的警示教育片应透过案件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及案件特点的自然呈现,引发受教育者共鸣、引起警醒。观看警示教育片是开展纪律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一部好的警示教育片往往能让受教育者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受到触动。
关键词 受教育者思想 纪律教育 警示教育 心理活动 自然呈现 案件当事人
原文传递
有声有色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威 《新闻战线》 2020年第7期58-60,共3页
用心发现那些普遍存在但具有深刻意义的“非典型性”真实,塑造朴素、生动、充满灵性的人的形象,将人物放置于新时代环境背景之中自然呈现反而能够成就发聋振曠的典型性力量,抵达和冲击公众的心灵。
关键词 人的形象 非典型性 新时代环境 有声有色 自然呈现 崇高之美 用心发现 深刻意义
原文传递
秋日奏鸣曲——动植物元素与当代首饰艺术
11
作者 周凝瑞 《中国黄金珠宝》 2020年第11期78-79,共2页
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历程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的精神联系时,美将自然呈现。亲近自然,去体验万物带来的种种新奇的感官感受。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受、认知、模仿、发现、创造新图形。
关键词 美的历程 人与自然 亲近自然 自然呈现 动植物 奏鸣曲
下载PDF
张丹油画作品
12
作者 张丹 《美苑》 CSSCI 1999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油画 存在与非存在 终极境域 理解与解释 自然呈现 生活体验 研究生 外在环境 整体化 有与无
原文传递
广东《故乡》
13
作者 鲁西西 游子衿 +2 位作者 墨痕 中波 拖把 《诗歌月刊》 2008年第4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作品 广东 故乡 玫瑰 叶子 悲伤 霓虹灯 天空 自然呈现 两姐妹
原文传递
自然地流露 自觉地僭越——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14
作者 胡苏珍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富个性的一位女作家 ,她在创作中既流露出女性美的自然的清丽、细腻 ,又自觉向粗犷、荒诞、幽默等多种美学领域突进 ,以她的创作实践改变了一般的关于女性写作的狭隘理解 。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自然呈现 自觉超越
下载PDF
以升庵精神传承升庵精神——《杨升庵散文》序
15
作者 张志烈 《文史杂志》 2021年第2期64-66,共3页
拜读完倪宗新先生这部上千页的书稿,我好久都沉浸在惊讶、钦佩和喜悦的情绪中,脑子里鱼跃鸢飞,一时却说不出想说的话来。又过了些日子,我偶然翻阅案头的各种笔记,见到2017年3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到成都杜甫草堂开调研会的... 拜读完倪宗新先生这部上千页的书稿,我好久都沉浸在惊讶、钦佩和喜悦的情绪中,脑子里鱼跃鸢飞,一时却说不出想说的话来。又过了些日子,我偶然翻阅案头的各种笔记,见到2017年3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到成都杜甫草堂开调研会的总结讲话(我自己做的记录)时,其中有一条是“要坚持用杜甫精神传承杜甫精神”。这句话使我心中为之一振。我想到了杨升庵,想到了多年来我在学习中对升庵文化精神的一些理解,想到了倪宗新先生在杨升庵研究上投入的巨大努力,我思考中探讨的话语就一下自然呈现出来:宗新先生的研究步武不就正是在“以升庵精神传承升庵精神”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杜甫草堂 精神传承 杨升庵 中共四川省委 自然呈现 调研会 宣传部领导 杜甫精神
下载PDF
苏醒的花朵(组诗)
16
作者 阿信 《诗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花朵 自然呈现 果实 妇女 沙土 中轴线 白龙江 地方 退休教师 擦亮
原文传递
职场派对 美丽变妆
17
《流行色》 2006年第5期70-71,共2页
模特档案姓名:小丽身高:1.68m年龄:22体型:高挑职业:公司文员喜欢的颜色:白色星座:双鱼座向往的形象:性感、妩媚、女人味爱好:旅游、唱歌模特诉求首次在e.y彩妆吧见到小丽,她那双灵动会说话的眼睛在店内大大小小的妆面图片... 模特档案姓名:小丽身高:1.68m年龄:22体型:高挑职业:公司文员喜欢的颜色:白色星座:双鱼座向往的形象:性感、妩媚、女人味爱好:旅游、唱歌模特诉求首次在e.y彩妆吧见到小丽,她那双灵动会说话的眼睛在店内大大小小的妆面图片上“扫描”了很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整体造型 光泽感 珠光 形象 眼影 职业 彩妆 自然呈现 职场
下载PDF
古代杏花诗例说
18
作者 鲍亚民 《中学生百科(阅读写作)》 2006年第20期8-9,共2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一、二两句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羁旅愁思。三、四两句则记事志喜。行人希望找个酒家,歇脚避雨,饮酒浇愁,于是问路牧童。
关键词 行人 牧童 古代 酒家 芳香 日光 李商隐 发现 自然呈现 杏花村
原文传递
摄影史上的人像大家 黛安·阿勃丝 在身体的互动中寻找最真实的表达
19
作者 王婧 《人像摄影》 2013年第5期154-155,共2页
正黛安·阿勃丝黛安一阿勃丝,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美国新纪实摄影的先锋旗手,她的作品被看作是纪实摄影从20世纪30年代的关注社会转型到20世纪50年代关注个人与个人感受的主要力量,在美国摄影史上有着与沃克·伊文... 正黛安·阿勃丝黛安一阿勃丝,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美国新纪实摄影的先锋旗手,她的作品被看作是纪实摄影从20世纪30年代的关注社会转型到20世纪50年代关注个人与个人感受的主要力量,在美国摄影史上有着与沃克·伊文思和罗伯特·弗兰克同等重要的地位,她被誉为"摄影界的梵高"。应该说,在漫长的百年摄影发展历程中,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摄影师不在少数,而黛安·阿勃丝无疑是其中最受争议的女摄影师之一。她的摄影内容和风格大胆直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人群 非常态 作品 真实 摄影史 摄影师 画面空间 艺术指导 自然呈现 博物馆
原文传递
民间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与地方独特形象塑造——以CCTV7《乡土》栏目为例
20
作者 王晓宇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2期89-91,共3页
地方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地区的总体判断和社会评价。良好的地方形象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成为一个地区对外交往、吸引投资与游客的重要招牌。在塑造地方形象的诸多策略中,借助媒体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尤其是民间传统文化来塑造... 地方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地区的总体判断和社会评价。良好的地方形象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成为一个地区对外交往、吸引投资与游客的重要招牌。在塑造地方形象的诸多策略中,借助媒体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尤其是民间传统文化来塑造地方独特形象是各地的普遍经验。譬如云南的《云南映象》、广西的《印象·刘三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统文化 形象塑造 地区形象 自然呈现 地方 乡土 栏目 深入挖掘 社会评价 文化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