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被引量:275
1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牛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估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176465.94万元,其中活立木生产量价值10777.43万元,涵养水源价值69741.2万元...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牛态系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经济评估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176465.94万元,其中活立木生产量价值10777.43万元,涵养水源价值69741.2万元,保护土壤减少侵蚀的价值2307、02万元,固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价值87716.6万元,林分持留N、P、K分价值4338.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间接价值 长白山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 被引量:184
2
作者 韩念勇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内的责任未能理顺和与经济发展脱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 可持续管理 政策改革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被引量:169
3
作者 郑允文 薛达元 张更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筛选出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及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诸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和解析,进而制定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而又操作简便的生态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该标准适用... 本文针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状况,筛选出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及脆弱性和人类威胁等诸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和解析,进而制定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而又操作简便的生态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评价 指标 标准 中国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135
4
作者 薛达元 包浩生 李文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TCM)及条件价值法(CVM)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进行了评估。旅游价值估算为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消费者剩余、时间价值和其他花费之和。计算消费者剩余使用了国外流行的TCM技术,通过全国地理小区划分和3131位游客的现场抽样调查,计算出游客出发小区的旅游率,建立了旅游率与人口、收入、旅行费用及旅行时间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和“供给—需求曲线”,求出全体游客的消费者剩余。计算结果表明,1996年长白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为43205万元,其中国内旅游价值13783万元,国外旅游价值2942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自然保护区 旅游价值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07
5
作者 薛达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应用条件价值法(CVM),通过支付意愿(WT)调查,于1996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进行了实际的量化评估.调查表返回603份,反馈率64.56%,其中74、02%的反馈者愿意为保... 应用条件价值法(CVM),通过支付意愿(WT)调查,于1996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进行了实际的量化评估.调查表返回603份,反馈率64.56%,其中74、02%的反馈者愿意为保护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支付费用,平均支付中位值为每人每年33.3元人民币.研究表明,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达43.19亿元,其中存在价值为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 价值评估
下载PDF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126
6
作者 刘建康 曹文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7-23,共7页
长江水系的鱼类约有300种,其中鲤科鱼类占半数以上,主要的经济鱼类多数属于鲤科。对不同江段的鱼类资源作了简介,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有种为主,需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 长江水系的鱼类约有300种,其中鲤科鱼类占半数以上,主要的经济鱼类多数属于鲤科。对不同江段的鱼类资源作了简介,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上游江段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有种为主,需要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中游应保证主要经济鱼类的自然繁殖条件,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同时对湖泊幼鱼资源进行保护;下游应注意保持江水质量,严格遵守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河口江段应规定幼鲟保护期,建议每年6月15日至7月31日停止一切损害幼鲟资源的渔捞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鱼类资源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80
7
作者 孙根年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44,共5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经济开发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模式及开发程序;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政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开发 模式 旅游开发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 被引量:116
8
作者 李纪宏 刘雪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维持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功能分区的环套模式反映了生物保护的一种分级措施,而最小费用距离反映了物种的被保护程度和景观对物种的干扰程度等阻力特性,因此,功能分区阈值是联系这种阻力变化和分... 合理的功能分区是维持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功能分区的环套模式反映了生物保护的一种分级措施,而最小费用距离反映了物种的被保护程度和景观对物种的干扰程度等阻力特性,因此,功能分区阈值是联系这种阻力变化和分级保护措施的一个纽带。以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利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的方法。阻力层的确定、阻力值的赋予、功能分区阈值的确定等问题构成了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的基本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进行功能分区进一步丰富了功能分区的研究方法;最小费用距离应用于功能分区的关键点在于功能分区阈值的确定;利用标准方差分类方法可以设计不同安全水平的功能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费用距离 功能分 自然保护区 阈值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78
9
作者 蒋明康 吴小敏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4,14,共5页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 ,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共识 ,但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问题同样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正确...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 ,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共识 ,但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问题同样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和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管理
下载PDF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 被引量:117
10
作者 郑姚闽 张海英 +1 位作者 牛振国 宫鹏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7-230,共24页
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中国政府圈地式抢救了大批湿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但是至... 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中国政府圈地式抢救了大批湿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国家水平上评估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保护区布局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最新完成的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数据库和按照同一分类体系提取的4期(1978~2008年)中国湿地遥感制图数据,辅以相关保护区、环境等数据,对30年来91个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结果如下:(ⅰ)30年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km2,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ⅱ)虽然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大幅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79%(面积)的保护区保护效果较差,主要分布在长江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三江源湿地区和西南诸河湿地区;保护效果优良的面积只占15%,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湿地区;(ⅲ)在全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52个是自然原始的,面积占88%,远高于个数所占的比例(57%),但有相当比例的保护区达到预警等级,亟待引起重视;(ⅳ)根据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的评估结果,列出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优先关注排行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遥感 自然保护区 保护成效 生态压力 预警等级
原文传递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文传浩 杨桂华 王焕校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分析了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评价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引入西方蜜蜂对中蜂的危害及生态影响 被引量:112
12
作者 杨冠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作者阐述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L.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Spinola和喀尼阿兰蜂ApismelliferaCarnicaPollmann以来,使当地的东方蜜蜂ApisceranaF.受到严重危害,其分布区域缩小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 作者阐述自1896年中国引进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L.的优良品种如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igusticaSpinola和喀尼阿兰蜂ApismelliferaCarnicaPollmann以来,使当地的东方蜜蜂ApisceranaF.受到严重危害,其分布区域缩小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使山林植物授粉总量减少,导致植物多样性减少。文中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存本地蜜蜂遗传特性,和采用基因转移等技术,培育具有西方蜜蜂优良生产性能的中蜂新品种,逐步恢复中蜂的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中蜂 引进 竞争 生态危害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5
13
作者 欧阳志云 王效科 +1 位作者 苗鸿 韩念勇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9-56,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 管理体制
下载PDF
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5
14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2 位作者 陈辉 蓝斌 郑群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应用物种多样性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等指标测定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万木林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生境有密切关系.物种多样性... 本文应用物种多样性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等指标测定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万木林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生境有密切关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将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木林 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91
15
作者 余久华 吴丽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 ,近几年来发展迅猛 ,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十几年自然保护的基层工作经验 ,分析问题所在 ,提出了一些建议 ,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 ,近几年来发展迅猛 ,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十几年自然保护的基层工作经验 ,分析问题所在 ,提出了一些建议 ,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初级阶段 对策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8
16
作者 诸葛仁 陈挺舫 特里.德拉西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47-52,共6页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处理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从当地现有的社区参与管理的模式来看,不仅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保护区缺少一种激励...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处理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推动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从当地现有的社区参与管理的模式来看,不仅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保护区缺少一种激励机制来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保护。作者提出了在保护区建立旅游股份合作制公司的构想,并阐述了其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源管理 参与 武夷山 股份制
下载PDF
试论世界国家公园运动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77
17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2003年第7期10-16,共7页
回顾了130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在思想认识方面的4项进步:保护对象上,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方法上,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保护力量上,从政府一方走向多方参与;空间结构上,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介绍了130年来世界国... 回顾了130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在思想认识方面的4项进步:保护对象上,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方法上,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保护力量上,从政府一方走向多方参与;空间结构上,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介绍了130年来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在技术方法上的7项进步:“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憩机会类别(ROS)”、“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基地保护规划(SCP)”、“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分区规划(Zoning)”以及“环境影响评价(E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国家公园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九对关系 被引量:97
18
作者 杨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共4页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 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制度应设立双重目标,即在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妥善处理9对关系:一与多,即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存与用,即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前与后,即代际关系;上与下: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左与右,即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内与外,即自然保护地边界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应关注社区问题;新与旧,即新设自然保护地类型与已有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的关系;公与众,即公共管理部门和其他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好与快,即国家公园制度质量和国家公园制度建立速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 国家公园 体制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 世界遗产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 被引量:97
19
作者 唐小平 蒋亚芳 +3 位作者 刘增力 陈君帜 梁兵宽 蔺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 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作了解读。从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体现改革创新、并与国际接轨的原则,从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意义、核心理念以及国家公园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系统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建立统一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创新科学规范适用的监管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和构建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保障机制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体系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下载PDF
双台河口湿地景观及生态干扰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3
20
作者 陈爱莲 朱博勤 +2 位作者 陈利顶 吴艳华 孙然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0-1128,共9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使区内自然资源免受人为干扰,维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借助遥感技术,引入生态干扰度(hemeroby)概念,系统地评价了辽宁双台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景观格局和生态干扰度的动态变化特征.首先应...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使区内自然资源免受人为干扰,维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借助遥感技术,引入生态干扰度(hemeroby)概念,系统地评价了辽宁双台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其邻近地区景观格局和生态干扰度的动态变化特征.首先应用专家经验知识将景观类型按生态干扰程度分为全干扰型、半干扰型和无干扰型等3个一级类型,在此基础上细分为30个二级景观类型;再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判别,确定各景观类型的生态干扰度指数(hemeroby index),制定景观分类系统.并结合1987年4月30日、1995年6月7日、2000年6月12日、2006年10月11日等4期TM(ETM+)遥感影像,获得景观分类图和干扰度指数.结果表明:从1987—2006年,1)保护区及其临近地区景观呈现破碎化趋势,其中以保护区的芦苇湿地最为明显;2)研究区内无干扰类型的景观进一步被开发成半干扰和全干扰类型景观;3)干扰度指数空间分布的总特征是河口地区和河道的生态干扰度跳跃性最大,而城市周围的生态干扰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渔业的大规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景观变化 生态干扰度 湿地 双台河口 遥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