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4
1
作者 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08-3116,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在对绿道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的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的生态功能、休闲游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在对绿道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的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的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文化和美学功能。探讨了绿道规划的方法,及绿道设计的5个方面:绿道宽度的设计、绿道与居住地的距离、绿道与机动车的交叉设计、绿道的路面和配套设施设计、绿道设计的人文关怀。最后回顾了绿道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分析了绿道对我国自然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自然保护 开放空间
下载PDF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48
2
作者 张广瑞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并非是个新字眼,一般解释为“生物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或“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①“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tourism的缩...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并非是个新字眼,一般解释为“生物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或“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①“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语,英文为ecotourism,是ecologicaltourism的缩写。关于“生态旅游”这个新词语,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理论与实践 自然旅游 旅游形式 可持续旅游 大众旅游 自然区域 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活动 自然保护
下载PDF
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被引量:74
3
作者 倪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5,78,共7页
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保大会上,作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旅游首次被提出来。1995年4月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召开,大会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 199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环保大会上,作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旅游首次被提出来。1995年4月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召开,大会强调认识旅游对环境的依赖性,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与经济、文化等其他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 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区 生态环境 生物圈保护 资源开发 旅游者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以中国民法典框架体系为鉴 被引量:87
4
作者 汪劲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0,共13页
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成功取决于民法完备的民事单行法体系、潘德克顿体系的方法论和民法的私法属性等因素。构建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一方面需要借鉴民法典框架体系创新的理论和结构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当考虑构建环境法典框架体系所面临的... 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成功取决于民法完备的民事单行法体系、潘德克顿体系的方法论和民法的私法属性等因素。构建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一方面需要借鉴民法典框架体系创新的理论和结构模式,另一方面还应当考虑构建环境法典框架体系所面临的环境法体系的广义性、环境法法源的广泛性、环境法律关系的多重牵连性和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复合性等中国环境法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固有问题。编纂中国环境法典应当采用"总则-分则"结构作为法典框架构造的基础,明确将适度法典化、提取公因式和衔接单行法律适用规则作为环境法典框架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将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定位于总则编、污染防治编、自然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和生态环境责任编等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典框架体系 “总则-分则”结构 污染防治 自然保护 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创新
原文传递
森林公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兼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的关系 被引量:37
5
作者 胡涌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7,共9页
对森林公园的概念、性质、功能、分类等理论问题及森林公园与国外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基本理论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思考.同时,对自然保护与公众游乐的关系也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森林公园 国家公园 森林游憩
下载PDF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黄璐琦 郭兰萍 +2 位作者 崔光红 肖培根 王永炎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8期4-6,29,共4页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 发展经济 国际社会 协调发展 委员会
下载PDF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 被引量:38
7
作者 黄金火 杨新军 马晓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入手 ,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 ,包括自然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办社区、旅游业和游客等 6个方面。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问题 ,从方法、广度、深度和层... 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入手 ,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进展 ,包括自然区保护、区域经济发展、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主办社区、旅游业和游客等 6个方面。针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问题 ,从方法、广度、深度和层次 4个角度 ,提出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 利益主体
下载PDF
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凤中 《环境科学动态》 1997年第2期5-8,共4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健康 环境 经济繁荣 自然保护 美国
下载PDF
上海自然植被的特征、分区与保护 被引量:30
9
作者 高峻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2-88,共7页
上海地区有种子植物约134科510属919种。种子植物的分区类型共15°个,其中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各占总属数的27.8%、21.6%和11.9%。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红楠... 上海地区有种子植物约134科510属919种。种子植物的分区类型共15°个,其中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各占总属数的27.8%、21.6%和11.9%。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红楠群落和青冈栎群落能较好地反映中亚热带的植被和环境特征。非地带性植被以潮间带植被和水生植被为主。上海自然植被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反映了本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的气候特征以及濒江临海的环境特点。同时其现状也表明了上海的自然植被处于不断增长的压力之下所发生的变化,因此亟需加以保护。上海的植被区划可分为隶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带的河口沙洲植被区,碟缘高地植被区和东北淀泖低地植被区,以及隶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西南丘陵、低地植被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析 自然保护 上海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献薄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生物多样性是有机界一个无所不包的术语,系指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丰富和均匀的程度。它既包含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含义,也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客观... 生物多样性是有机界一个无所不包的术语,系指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丰富和均匀的程度。它既包含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含义,也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重要标志。可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不同水平来研究和分析其基本特点,当然,不同水平研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本文主要介绍其当前的基本情况、研究的战略思想、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组织力量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自然保护
原文传递
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原则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波 包志毅 《规划师》 2003年第3期60-63,共4页
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研究的变量和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最优。设计师在这一方法的启发引导下,针对不同的设计目的,采取了生态景观设计、自然保护的景观规划以及景观变化... 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把构成景观整体的所有元素都作为研究的变量和目标,通过合理的设计,最终使景观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最优。设计师在这一方法的启发引导下,针对不同的设计目的,采取了生态景观设计、自然保护的景观规划以及景观变化的预测三种途径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生态学 自然保护 城市环境 土地利用规划
下载PDF
论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形成发展、基本特点和要求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08年第7期66-70,共5页
以物质至上主义和科学技术万能论为基础的20世纪工业化社会,由于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已经陷入停滞和衰退。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行事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1世纪已进入了一个新型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它的目标就在于要求现代化与... 以物质至上主义和科学技术万能论为基础的20世纪工业化社会,由于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已经陷入停滞和衰退。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行事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1世纪已进入了一个新型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它的目标就在于要求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共存。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发展战略要坚决地推行生态发展战略;各个区域和经济生产单元要向生态城乡和生态产业的绿色方向转变;建立完整的立法体系,确保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生态教育,促使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时代 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 被引量:32
13
作者 邹莉 谢宗强 欧晓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7,共7页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香格里拉大峡谷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藏族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住民族 ,他们的文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山崇拜对香格里拉大峡谷地区自...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香格里拉大峡谷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藏族作为当地最重要的原住民族 ,他们的文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神山崇拜对香格里拉大峡谷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文应用民族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 ,对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并对处于不同保护状态下 (神山与非神山 )的两个典型植物群落即高山松 (Pinusdensata)群落和云南黄果冷杉 (Abiesernestiivar.salouenensis)群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在相同的样地面积内 (2 0m× 2 0m) ,神山植物群落在物种数量 (2 0 ,14 )和群落盖度 (10 0 % ,85 % )方面都明显高于非神山植物群落 (11,12 ;70 % ,6 0 % )。结合入户调查资料 ,发现广泛分布于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构成了一个“自下而上”的乡土保护体系 ,它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提供多种非林产品 ,实现多种生态功能。文章探讨了发挥乡土保护体系的保护功效及应用传统文化知识以促进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建议应当尊重和保护原住民的传统文化 ,发掘其中优秀的自然保护知识和经验 ,引导其发挥更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香格里拉大峡谷 藏族 神山 自然保护 乡土保护 保护体系 传统保护 原住民
下载PDF
结合城市自然保护的城市绿地体系构建——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6
14
作者 赵振斌 朱传耿 蒋雪中 《中国园林》 2003年第9期64-66,共3页
在拓展现有城市绿地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园林绿化与自然保护相结合的城市绿地体系构架,为城市自然保护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同时,对城市基本生态设施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南京市实际作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体系 南京市 园林绿化 自然保护 生态设施建设
下载PDF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1
15
作者 聂磊 阮少艺 +1 位作者 沙慧文 苏召玲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从建立承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绿地结构、完善城市自然保护和生境营造手段技术和引入自然群落的结构机制 ,形成良好的群落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绿化中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绿地结构 自然保护 群落结构 生态绿化
下载PDF
未来十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被引量:30
16
作者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共2页
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报道,在他们评估的5.2万个物种中有36%受到严重威胁,全球六千多种两栖类中有30%受到严重威胁,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生存 自然保护
原文传递
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31
17
作者 朱春全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8-420,共3页
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体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落实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国... 中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体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中国落实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中国的保护区体系,理顺保护区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 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 保护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献溥 郭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6,共8页
2004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10周年。中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加入“公约”。接着就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组建国家履约协调组和许多联络点,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10年来... 2004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实施10周年。中国于1993年1月7日作为第7个国家正式加入“公约”。接着就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牵头组建国家履约协调组和许多联络点,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可见,国家对生物多样性工作的重视和认真的态度。10年来,中国在履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例如,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一大批重要文件,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和相应的科学与教育部门,开展了许多科研项目和讲授相关的课程,出版了系列丛书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学术刊物,重视开展学术交流,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相关的管理政策,生物多样性保护实体和产业日益增加和发展等就是明显的事例。履约10年的经验在于下列三个方面(1)保护和发展必须密切结合;(2)“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方针需要进一步完善;(3)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需要加强。展望未来,只有在加强基础和综合研究以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下一番功夫,履约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 自然保护 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28
19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周红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林业活动是导致森林片断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森林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尺度、局域尺度以及生物地理尺度(大尺度)3个生态尺度分析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在...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林业活动是导致森林片断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在森林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尺度、局域尺度以及生物地理尺度(大尺度)3个生态尺度分析林业活动和森林片断化对甲虫多样性的影响。在小尺度下,林业活动能够通过改变森林生境或微生境的类型和特性而影响甲虫物种分布。在局域尺度下,林业活动(尤其是森林砍伐)往往能提高许多甲虫类群(如步甲)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这主要与来自周围环境物种扩散以及保留了若干耐受新环境能力较强的森林物种有关;然而,对森林生境依赖性很强的特有种受到了森林片断化的负面影响,面临局域种群灭绝的危险。在生物地理尺度下,林业活动(伐木或森林恢复)使森林生境单一化、异质性降低,从而导致对森林生境变化敏感的物种种群数量降低甚至灭绝。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归纳出3个基本原则用于指导林业管理,既能保证林业经济收益,又能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首先,保留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作为特有种的栖息环境基地,为这些物种在将来森林恢复后重新定居提供资源;其次,由于保护区内原始森林面积有限,且所代表的生境类型有限,所以发展依据自然干扰模式的新伐木方法十分必要;最后,依据自然规律(如火灾)进行森林恢复和天然演替,避免森林的单一化,丰富森林生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活动 森林片断化 生物多样性 甲虫 生境 生态尺度 自然保护
下载PDF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被引量:28
20
作者 《绿色中国》 2019年第12期26-32,共7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关键词 自然保护 国家公园 地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